為什麼有些人喜歡獨處?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明確,看完豁然開朗

2020-12-14 Canliu

獨處,作為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它既是一種價值取向,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境況。

人們經常把好人緣,朋友成群,當成一種了不起的能力,但實際上,脫離群體的「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種能力。

要知道,一切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獨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喜歡獨處的人,不外乎三種,一是經歷了坎坷,看透一切的人,二是擁有聰明智慧的人,三是性格獨立,喜歡安靜的人。

但總有那麼一部分人,從來只學跟別人如何相處,卻不懂得與自己獨處,甚至害怕獨處。

認為獨處會讓自己與社會脫節,與朋友失聯,哪怕在自己的房間待一會都待不下去,會立馬起身,不是找朋友,就是找能玩的地方去消遣。

看起來每天日子過得很充實,但實際上,內心是極度匱乏,也總是喜歡逃避,不願意面對自我。

心理學家凱利麥克戈尼格爾認為,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可以讓人冷靜,清醒,這樣更容易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那些煩惱、焦慮,抑鬱情緒更容易得到釋放與化解。

我們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之所以想要獨處,是為了進行自我內在的消化與整合,把這一點做好了,人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跟健康的人格。

所以,獨處也是人的一個內心世界,內心世界的發展,會影響著與外部世界的聯繫。

選擇「獨處」的好處:

1.了解自我2.看清人性,維持人際關係距離3.擺脫虛名浮利的誘惑4.培養興趣愛好5.成就更優秀的自己坦白講,現在的成年人思想開放,內控力穩定,心性也比較成熟,已經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取捨都能拿捏有度,也越來越喜歡獨處。

有些人看到獨處的人身邊沒有朋友,就片面的認為:這個人很高冷,很孤獨,性格內向。但實際上,你沒有真正的和對方認識了解,僅僅憑藉第一印象,便給對方下定義,貼標籤,也根本證明不了什麼。

拋棄無用的社交

獨處的人,身邊看不到朋友,並不代表他不愛社交。只是他很聰明的選擇拋棄「無用社交」,無用社交,從利益層面講,就是你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卻沒有幫助,甚至引起心理不適,還在無用社交上,得不到任何回報。

牛羊成群,猛獸獨行。

對於他而言,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朋友,他分得很清楚。當身邊圍繞著越越多的假朋友,他更熱衷偏向於「獨處」,而不是整天維護著無用社交,和一些不著調,不靠譜的人做朋友。

總結:牛羊成群,猛獸獨行,千萬別刻意為了合群,而去討好,取悅別人,那樣不僅會傷了自尊,還得不到同等價值的回報。

圈子不同,無需強融。

獨處的人,向來享受孤獨,喜歡安靜,全身心投入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喜歡獨處,喜歡熱鬧,喜歡花天酒地跟朋友有說有笑的人。這兩種如果做不成朋友,就沒有必要再保持長久的聯繫,因為圈子不同,無需強融。

劉若英就是一位耐得住寂寞又熱衷於獨處的人。

她說:孤獨不是孤苦,而是一種享受,自己跟自己相處是很有趣的。所以,劉若英選擇獨處,是一種態度,由此也造就出跟別人與眾不同的氣質,內涵。

寫在最後的話:

獨處,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段經歷,所產生的孤獨感,也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記住,沒有高質量的獨處,就不會有優秀的自己,學會獨處,才能撕下偽裝的面具,做最真實的自己。

餘生,願你能與孤獨握手言和,享受一個人的浮世清歡,在車馬喧囂中修籬種菊。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裡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裡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交朋友要選那些喜歡獨處的人?心理學家給出一致回答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合群。總有那麼一些人會在群體之外,別人看會覺得他們孤僻,難相處,讓他們自己來看,這卻是最舒服的一種狀態。 很多時候我們交朋友往往不喜歡和這種孤獨的人相交,只要他性格不好,肯定不好相處,通常性格開朗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
  • 喜歡獨處的人很糟糕?心理學家:性格內向的人不需要無謂的社交
    因為在他們得眼裡,甚至是大多數人眼裡,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喜歡獨處的人也很糟糕。但其實真的不是這樣,不喜歡社交並不是一種缺陷。就像有些心理學說的那樣,性格內向的人只是不需要無謂的社交。對性格內向的人有哪些方面的誤解?心理學家榮格將人的性格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向性格,一種是內向性格。他說人的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代表人的一種心理狀態而已。
  • 為什麼優秀的人都喜歡獨處
    曼迪·赫爾在《安頓一個人的時光》寫道:「一個人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停滯不前,也可以是一場充實、美妙、精彩紛呈的冒險。」選擇前者是孤獨,那是一種「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看黃昏」的寂寞之境。選擇後者是獨處,那是一種「近看庭前花開花落,遠望天邊雲捲雲舒」的淡然之境。
  • 人為什麼需要獨處?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朋友小安有個怪癖:喜歡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我覺得很不解,在情侶扎堆、瀰漫著爆米花香氣的電影院裡,一個人去看電影,實在是需要勇氣。
  • 喜歡獨處、不交朋友就是有問題?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
    有網友問: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不交朋友不聯繫別人,是有病嗎?其實,獨處不但沒有病,反而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通常我們會把獨處和社交恐懼、抑鬱等聯繫在一起。但令人驚訝的是,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獨處有時對我們是有好處的,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獨處。一、 獨處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明:當我們僅僅暫停社交活動15分鐘,就可以舒緩我們的情緒,我們也會變得更加隨和。其實,這也相當於給我們大腦放假了休息了。
  • 心理學家:那些喜歡獨處的人,更容易擺脫平庸過上高級人生
    1、高度自律,往往不受外界幹擾越是喜歡獨處的人,就越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幹擾,從而,也就擁有更強的自律能力。當別人出外聚會的時候,獨處的人卻在圖書館裡看書,當別人逛街購物的時候,獨處的人卻在認真學習和工作,幾乎不受外界影響。
  • 為什麼有些感情談著談著就淡了?心理學家告訴你答案
    感情問題,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這個問題可能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都縈繞過。所以,今天我把答案寫出來,希望藉助這個平臺,廣而告之,省去日後一一作答的煩惱。關於親密關係,心理學中的理論很多。但是我個人認為最經典的還是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理論。所以,今天也藉助這個理論來回答「為什麼有些情侶談著就感情越來越淡有些卻越來越深?」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
    有位年輕的讀者在後臺留言,大意是說自己的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參加公司的聚會和各種應酬,覺得回家一個人看看書、追追劇更舒服自在,但也擔心自己這種不合群的性格會影響職業發展。 我回復他:性格內向對職業發展肯定是有影響的,如果你能有所改變,那自然是好,但若是實在改變不了,其實也無妨。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喜歡獨處?
    在所有的需求模型中,人都具備一種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社交需求。大體上,它包括兩大類:跟別人產生親密關係的「社交聯繫」,以及獲取支持的「歸屬感」。一旦這兩種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 比如,沒有朋友,或沒有能夠接納自己的圈子,就會催生出孤單感。而獨處(Stay alone)是什麼呢?它是指一種低社交需求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會用其他的方式來替代社交,從而不需要太多的社交,也就不需要跟別人「待在一起」。
  •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為什麼性格越是內向的人,越厲害?心理學家的解釋告訴你答案! 現代社會,「內向」逐漸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人們總是習慣於把那些在公眾場合不善交流的人打上各種負面標籤,認為他們是不合群、孤僻、不懂得人情世故、極度內向的。
  • 人為什麼慢慢喜歡上獨處
    人到了一定年齡突然就喜歡上了獨處。獨處不是孤獨,孤獨大多時候是被動的,而獨處則是有意而為之。成家立業,尤其是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有時你會一個人在單位空蕩蕩的辦公室想多待一會兒,也不是說有幹不完的工作,只是覺得一個人坐在辦公室空蕩蕩中感覺到少許的放鬆。
  • 為什麼越厲害的女人,越喜歡獨處,答案在這裡
    專欄講師:說愛,1000+情感案例研究者,知名心理學博主,專注研究女性心理學有人脈、會交際被人們視作一種特別的能力,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在社會的發展之中,人很難脫離群體選擇獨立。眾多的普通人,違背內心的孤獨,刻意合群,也因此,普通的人無法衝破思想的牢籠,逾越界定的鴻溝,一輩子選擇忽略內心而選擇苟且。人生是分層的,在不同層次的人有著各自的生活方式。而可以觀察到的是,越平凡的女人,越喜歡在他人身上尋找"歸屬感",符合環境;而那些越厲害的女人越喜歡獨處,在"靜"中修煉。
  • 終於明白為什麼浙江廣廈不敵上海男籃,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終於明白為什麼浙江廣廈不敵上海男籃,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上海大鯊魚本賽季無論在內線的厚度和深度廣度、外線的攻擊多樣性及外援的絕對攻擊實力方面都是聯盟首屈一指的球隊,廣廈輸給上海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 為什麼人們越來越喜歡獨處
    整個世界都被我混濁了獨清,每個人都和我一起喝醉了獨醒!為什麼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我記得我以前讀過一本小說裡的一句話高層次的人喜歡獨處,不是因為他們喜歡獨處,而是因為他們周圍沒有相同級別的朋友!人是群居動物,享受樂趣是人類的天性,誰真的喜歡在身邊?人是有個性的個體,有句老話說「不同的方法不會互相勾結」!如果我們不能一起去不是真的,可能會怎麼能拒絕千裡之外的人呢!
  • 為什麼很多聰明人喜歡獨處?
    最近刷悟空問答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聰明人大都喜歡獨處?」
  • 50歲的男人喜歡多少歲的女人?心理學家的答案很統一
    就在前段時間,剛參加完高考,沒有想到民政局門前卻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參加高考的時候人山人海,因為學生很多,但是沒有想到參加完高考之後,民政局門口離婚的人數似乎和趕考的人一樣。所以很多的人都感嘆:「現在的人越來越沒有責任感了。」
  • 終於明白為什麼快船提前續約喬治,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終於明白為什麼快船提前續約喬治,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喬治肯定賺了,快船其實還好打完這份合同,喬治35,這麼大一筆錢,值了,人生贏家。快船呢?這麼大合同給喬治,他配麼?問題是,快船能有多少選擇呢?看一下聯盟裡大概值頂薪的,有誰能來呢?
  • 終於明白為什麼球迷理解國安足協杯被淘汰,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終於明白為什麼球迷理解國安足協杯被淘汰,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幫小孩兒不錯,多鼓勵吧。整個上半場小孩兒太緊張了,第一場取得勝利,給這場帶來了包袱,想贏怕輸。這個應該是教練的問題。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是一種什麼心理?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獨處」,是一種什麼心理?先說說我自己吧。我是獨處和熱鬧都能適應的人,骨子裡更偏獨處安靜一些,相比熱鬧,我喜歡獨處。但,十年前,由於職業關係,我擔任辦公室主任,天天不得不「熱鬧」,讓我感到身心疲憊,人格分裂。
  • 越喜歡獨處的女人,越高貴,為什麼?
    孤獨是有時間獨處,不需要裝模作樣,完全的精神自由。一個女人,打扮好了出來,一直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有什麼用呢?"她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迎合別人的喜好,她穿得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在一個旅遊景點遇到了一個漢服的女孩。她的同伴們到附近的山上去看風景。只有她一個人呆在山谷裡。我問她:"你為什麼不跟大家一起去爬山呢?"她揮了揮衣袖。我穿成這樣。我怕跌兩步。我怎麼能爬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