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打,家長發紅包稱不懂「規矩」,「怕撕票」的家長,太難

2021-01-08 陪她六年

老師傳到群裡的照片沒有自家孩子,是不是被冷暴力了;老師說孩子一個學期說的話不超過5句,是不是要給老師送紅包了;老師說自己娃畫的畫沒有別的孩子好看,是不是要報他們的畫畫班了...,於是,開始了每天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絞盡腦子想著各種辦法的日子。

名詞解釋:「撕票」,綁架者以人質為要挾,如不能滿足其要求便將人質殺掉,這種行為被稱為「撕票」。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可以理解為家長把孩子交給老師,如果老師對家長或者孩子不滿意,便對孩子實施暴力或者冷暴力。

01

張女士的兒子今年第一年進入幼兒園,平時不論在家還是幼兒園都乖巧聽話,可是有次放學回家張女士發現兒子頭上有個大包,剛開始她懷疑是兒子在幼兒園裡面和小朋友碰撞或者是自已摔倒撞到造成的。但是後來經過仔細詢問兒子之後,她才得知這個包是老師用書本打的。

第二天張女士到學校找老師詢問,老師說是書本掉下來不小心砸到孩子的,還像張女士道歉表示下次會注意。張女士想著是個誤會,便沒有再說什麼。

可是之後的日子,張女士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對勁。以前放學回家,總是會很興奮地分享很多學校的事情,但是現在不但不分享,還會自己躲在房間裡,一個人在那自言自語。

在張女士的仔細詢問之下,孩子才說,學校老師不喜歡自己,天天打他,甚至還打他的臉,還不讓別的小朋友跟自己玩。說著,孩子控制不住大哭著問媽媽:」老師為什麼這麼不喜歡自己呀「

張女士一氣之下便到學校找老師理論,但是沒有證據,老師當然不承認。

張女士後來說,應該是自己紅包送的方法不對造成的。

剛進學校她不懂」規矩「,不知道要包紅包,後來在別人的提醒之下,才用微信給每位老師轉了紅包。有的老師收了,但是這位老師沒收,還說不用了。

現在想想,應該是自己不應該用手機轉,手機轉肯定會留下證據呀,如果是給的卡,老師就不會有顧慮了,有了紅包,孩子也就不會被老師欺負了。

不知道張女士還會不會繼續給老師紅包。

但是,作者想說,擔心被老師」撕票「的家長們,真的太難了。

02

作者一位朋友,曾經帶孩子去看過心理醫生。只因為老師懷疑他家孩子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而原因呢,只是孩子在她上公開課的時候不住地用紙擤鼻涕,怕影響自己公開課的評比。

而後朋友的噩夢便開始了,三天兩頭被喊去學校,沒帶作業本,跟同學打鬧,考試成績下滑,上課不注意聽講,等等,理由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有一次考試,只因為扭了個頭,老師便把孩子的卷子撕掉了。

一周至少三次叫家長,孩子的事情大於天,朋友乾脆辭了職,全職陪讀孩子,每天隨時準備被老師傳喚。

到後來,甚至自己一度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

可是看了心理醫生,完全正常,甚至比別的孩子更聰明。

看來還是自己沒有跟老師的搞好關係的原因,可是送卡吧,老師不要,請客吃飯吧,老師也拒絕了。

可還是經常被點名,經常被傳喚,朋友說,自己都要被搞到抑鬱了。

直到三年級換了老師,新老師非常喜歡朋友家的孩子,不但沒有了之前的那些毛病,還經常被表揚,學習成績也是突飛猛進,信息大賽中還得了獎。

朋友開心之餘,感覺白白浪費了自己兩年的時光,直感嘆自己白抑鬱啦。

雖然朋友的結局還算不錯,但是曾經的她,因為擔心老師的」撕票「,抑鬱了兩年。

03

作者自己也曾經面臨著這個問題,也曾經到過吃不下睡不著的程度。

孩子進了學校,自己便看不見摸不著,一切都只能聽天由命,似乎成了一隻任老師宰割的羔羊。

嘴巴甜、膽子大的孩子,也會得到老師的重點關注,每張照片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每次活動都能看到他們的名字。

而年紀小、膽小的孩子,家長只能使出渾身解數,想法設法,只求不被老師冷暴力、邊緣化,不被老師「撕票」。

所以,整個家長群裡每天充斥著各種溜須拍馬,各種阿諛奉承。

烏煙瘴氣,堪比一部甄嬛傳。

作者特別佩服前段時間鬧上央視的」退群「的家長,這份不擔心」撕票「的勇氣太可貴。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替他捏一把汗,孩子以後在學校的日子怕是沒那麼好過了。

04

擔心自己孩子被」撕票「的家長越來越多,鬧上央視的家長」退群「事件引起廣泛關注,家庭和學校的矛盾愈來愈烈。

是什麼導致這種情況的發生?

第一、家長的攀比、焦慮。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所以,看到別的孩子被老師關照,自己的孩子也要想盡辦法得到老師的照顧,並開始過分擔心自己孩子會不會被冷暴力,被」撕票「,所以,給老師」送禮「便成了風氣。

第二、老師的師德缺乏嚴格的考核標準。當今社會物慾橫流,老師們的基本工資普遍較低。老師也要生活,也想住豪宅開豪車,怎麼辦呢?特別是那些想法設法主動送卡給老師的家長們,老師似乎不收下你們就不能放孩子放心交給他們。於是,老師有了第一次的收禮,可是,欲望之手一旦伸出去,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並且次數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大,後面變得心安理得,明目張胆。

說到底,還是學校的制度不夠嚴厲。假如可以做到,一經舉報,馬上開除,教育行業永遠不再錄用。作者認為,這種風氣,一定能得到改善。

第三、學校老師教學以外的事情太多。家長群退事件,始於老師交給家長的作業太多。而導致老師沒有過多的時間精力放在學生作業上面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校教學以外的事情太多。應付上級檢查、撰寫論文、安全教育、組織活動,等等。老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需要照顧。這些事情太多,必然導致分給作業上面的時間不足,最後只能交給家長,說到底,老師也很無奈。

如果學校能夠減少這些不必要的瑣事,讓老師回歸簡單的教學,我想這種矛盾也會緩解很多。

最後,作者想說,學校和家庭之間的這種矛盾,原因很多,要解決這些矛盾,需要家庭、學校和相關教育部門的共同努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出生後,這些規矩要一個一個遵守,不然等長大了就晚了
    有的家長不喜歡給孩子立規矩,家長總覺得孩子小,沒有必要這麼早就約束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自由一些,規矩可以等孩子大一點再讓孩子遵守也不遲,家長的想法倒是挺好,但是等到孩子大了真的能如家長所願的去遵守規矩嗎?
  • 過年走親訪友時 禮儀規矩如何遵守
    每到春節前,一些家長都臨時抱佛腳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但一些傳統禮儀是否要全部照搬,也讓他們感到糾結。近日,南國早報記者採訪了教育專家、禮儀專家,探討過年期間有哪些禮儀需要注意,家長應該如何做,才能將傳統禮儀與家庭教育有效融合。1 困惑一:紅包能不能當面拆?按中國的習俗,過年時長輩少不了會給晚輩打紅包。
  • 快過年了,如果學生家長給老師發紅包拜年,該不該收?堅決不收!
    一個同行朋友問我:「快過年了,如果學生家長給老師發紅包拜年,該不該收呢?」我對她說:千萬不要接受,態度一定要堅決!不管金額多少,家長發的紅包如同「冒煙的手榴彈」,不想被「圍獵」、被套路,就「選擇性失明」吧,24小時之後自然會回到家長帳戶。
  • 三歲前,以下規矩要提前學,對上幼兒園有好處,家長別拎不清
    作為比較受歡迎的幼兒園老師,表妹一臉無奈,說鄰居女兒都三歲了,卻還什麼都不懂,在幼兒園裡宛如大小姐一般需要人伺候,無奈之下,只好請家長領走了。雙方對話聽得我好笑,同樣的三歲,在老師眼裡是「三歲了還不會」,在家長眼裡卻是「我家寶寶才三歲」,可見標準不一致,就容易鬧出矛盾來。
  • 英國媽媽支持兒子扮成艾莎女王,被其他家長抨擊稱她是最糟糕家長
    據英國媒體《太陽報》12月13日報導,英國一名母親因為支持兒子穿著迪士尼影片《冰雪奇緣》裡艾莎女王的裙子去參加學校活動而遭受到了來自其他家長的大量負面言論。最小的兒子傑克在參加學校舉行的聖誕派對的時候,堅持要穿姐姐的艾莎裙子,而薩曼莎並沒有和其他父母一樣告訴他男孩子不應該穿裙子,而是表示支持他的選擇。但是6歲的小傑克在班級裡遭受到了同學們惡意的嘲笑,大家一看到他就發出哈哈大笑,甚至有人直接當著他的面問自己的父母:「那個男孩是怎麼啦?為什麼會穿女孩子的裙子呢?」
  • 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卻發愁了,網友:家長太難了
    一直以來學生的成績讓家長最操心,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是一樣,不管在什麼樣的家庭,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都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說哪位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不好的,這就是父母的心,不管在任何時候,家長都牽掛著孩子,在學生時代,牽掛學生的健康和成績,工作以後牽掛孩子的健康和生活。
  • 家長微信群:一把雙刃劍
    「其實家長群就是雙刃劍。」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鬱琴芳10月6日接受聞採訪時稱,微信群讓每個人都有發聲的渠道,不像以前,有的家長就算有想法,也不太會引起關注。「正因如此,這也很容易成為輿論發源地,一件小事也會變成一個事件。」鬱琴芳說,家長群只是一種工具,關鍵是老師和家長之間要有信任和尊重。
  • 老師講解二元一次方程,家長忙發紅包稱:包月,結果鬧出笑話
    前段時間,家長吐槽老師的視頻走紅,甚至還鬧上了央視。這個視頻很快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有人覺得孩子不僅是學校的責任,更是家長自己的,應當負責。所以,家長應該儘量配合學校的工作,這樣才能管好孩子,甚至在一些家長群裡,由於家長批改作業後仍有錯誤被老師炮轟不負責。難道真的是家長不負責嗎?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父母不負責任,而是他們無能為力。
  • 有個年紀很合適,前提是家長要立好規矩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案例劉女士的兒子成成上初一了,從讀初中開始,劉女士覺得應該讓孩子逐漸獨立了,所以就決定每天上下學不再接送孩子了。剛開始,一直很順利,兒子成成每天按時上學,按時回家,所以李女士最開始不安的心也放下了,這天,孩子放學後很久都沒有回家,眼看著天漸漸暗了下來,這可急壞了李女士,生怕孩子出什麼意外。
  • 媽媽連續2個月給失聯兒子發紅包 怕孩子缺錢
    媽媽連續2個月給失聯兒子發紅包 怕孩子缺錢時間:2020-11-06 23:3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媽媽連續2個月給失聯兒子發紅包 怕孩子缺錢 11.05 河南南陽火車站附近一女子馬海付手拿尋人啟事見人就發。
  • 男孩考第一,家長群讓孩子媽發紅包,媽媽一張照片令家長們閉嘴
    現在很多家長也幫老師共同教育孩子,每個班級都有個家長群,平時老師都是在群中布置任務,跟家長溝通,而平時家長也會互相溝通孩子之間的情況。家長們看到這個消息沸騰了,紛紛要求浩浩媽媽發個紅包慶祝一下。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浩浩媽媽什麼都沒說,只是發了一張照片,就讓群裡的家長們閉嘴了,誰也不說讓發紅包了,原來浩浩媽媽發的是一張孩子在破屋裡寫作業的照片,看起來非常艱苦,
  • 家長質問老師:為何讓孩子數一萬粒米,聽完解釋後,家長連連道歉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位家長的兒子有一天從幼兒園放學回來後和他說,老師讓他們在第二天要帶一萬粒大米去學校。這位家長雖然對老師的這種要求百思不得其解,但想著既然是老師布置的任務,還是決定幫兒子去完成這項作業,畢竟兒子還小還數不清一到一百。
  • 小學老師準備睡覺,卻看到家長群一直發紅包,發現端倪後立刻報警
    王老師擔心是不是自己班上家長有什麼事情,於是立即回去看,卻發現家長群裡大家一直在發紅包,這不過年又不過節的,大家為什麼互相發紅包呢? 老師頓時覺得有些端倪,於是趕緊查看消息記錄,立即發消息制止大家發紅包,並且立刻報了警。
  • 大學生家長輔導小學生,吐槽「題太難」!網友:我也不會……
    教育水平不斷提高,課本也在不斷與時俱進,小學作業中出現了不少「神仙」題目,難倒了很多大學畢業的家長,家長們吐槽「題太難」?用家長的話說就是很多題型設置的比較「奇葩」。別說大學畢業的家長,有些連研究生可能都不會,多少爸媽感慨:幸虧畢業早,不然小學畢業證都拿不到了。你看完這些題會不會開始懷疑人生呢?
  • 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回家之後,母親發現了孩子手裡面藏得針,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誇獎兒子做的好,得到鼓勵的兒子「信心倍增」,小偷小摸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後來,在母親的縱容下孩子越來越猖狂,最後偷東西的時候偷到了一戶有錢有勢的人家,結果讓人家送到了府衙。
  • 「三歲定八十」,這些事別在寶寶3歲前做,家長定規矩前看這個
    不論孩子多大,家長一定會要求孩子乾乾淨淨。這應該是家長們的「通病」。比如在孩子的精細運動發展時期,有些孩子自己吃飯,會弄的飯到處都是。很多家長會看不過去,不是親子動手餵孩子,就是跟孩子說,他把桌子衣服弄髒了。
  • @兒童家長 有人用卡通警察頭像騙孩子發紅包
    將小女孩騙進群後,對方不斷以各種藉口讓小女孩在群裡發紅包,陸續騙取6000餘元,之後繼續哄騙小女孩去拿家中其他長輩的手機來繼續發紅包。幸好小女孩的哥哥發現了異常,並將情況告訴家長。 花都警方接到小女孩家長的報警後,立即組成專案組調查取證。在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的指導和協助下,專案組經過綜合研判分析,在惠州市發現了該詐騙團夥的蹤跡,並連夜奔赴惠州市準備抓捕。
  • 家長們注意啦!新型詐騙手法:用卡通警察頭像矇騙兒童發紅包
    警方提醒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網上防騙教育,以防受到網上不法分子的侵害。二維碼帶進群 騙兒童發紅包11月9日19時許,9歲小女孩小雲(化名)在家中用手機上網時,突然收到一條陌生人的信息,對方自稱是「警察」,還將一張「警察證」的圖片發給小女孩。
  • 用玩具金箍棒打父親被報警,反過來家長打孩子可以報警嗎?
    這是阿西熱評的第166篇原創19月14日,長沙張先生報警稱,他在對自己12歲的兒子軒軒批評教育時,反被兒子用玩具「如意金箍棒」打傷了眼睛。就這?就這一個鬧劇?因被玩具打傷,然後選擇報警了?就打了一下,不是打多下,明顯孩子不是故意的,他也表明自己是不小心按到按鈕,那個家長卻要學習「女童偷竊親媽報警」的案例嚴肅處理此事。拜託這兩件事根本沒法相提並論,孩子偷竊需要嚴肅對待,而一個不小心打到父親的案例被如此處理,得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心裡陰影,讓他以後再也不敢犯錯。
  • 過年家長群裡發紅包,老師不小心「搶」到,卻嚇得趕緊「吐出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社會風氣是越來越正了,很多家長送老師紅包的事情,也變得越來越少了。而老師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不敢收紅包了。李明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老師,過年期間,很多家長都會在群裡發紅包,李明是一名兩袖清風的老師,自然不會願意去點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