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2020-12-18 話梅的媽媽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偷東西的孩子在家長心中會被烙印「小偷」兩個字,也是孩子一生走不出去的陰影。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

在民間流傳著「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孩子在小時候和母親去鄰居家玩,順手偷了一根針藏在手裡。

回家之後,母親發現了孩子手裡面藏得針,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誇獎兒子做的好,得到鼓勵的兒子「信心倍增」,小偷小摸也越來越肆無忌憚。

後來,在母親的縱容下孩子越來越猖狂,最後偷東西的時候偷到了一戶有錢有勢的人家,結果讓人家送到了府衙。

看著種種罪行的慣犯,知府下令斬首,在臨行前,孩子叫來母親,想最後吃一口母親的奶,卻一口咬掉了母親的乳頭。

鄉裡鄉親很震驚,可男子卻崩潰的對母親大吼:如果在我偷針的時候你阻止我,我又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而這則典故也給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那就是當孩子出現偷盜行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制止孩子,要讓孩子杜絕這種「壞毛病」。

可是,大家捫心自問,你小時候有沒有偷過父母的錢,有沒有偷過別人家你感興趣的東西呢?幾乎9成的人都出現過這種情況。

而當父母察覺自己出現了偷錢或者偷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雲檣CAD:我從家裡拿了50塊,被吊在樹上抽了一頓鞭子,也再沒從家裡偷拿過錢。時常記起曾經吊過我的那棵榆樹。

用戶4028:我小時候經常偷拿我媽的錢,直到有一次拿了五十塊錢,還分給別人三十,我媽徹底受不了了,狠狠地打了我一頓,讓我跪了一晚上,問我哪只手拿的,然後拿針扎我的手,我深刻的體會了一把小燕子和紫薇被容嬤嬤扎手的心理陰影面積!從此再也不敢拿我媽錢了!

瀟瀟22:我小時候有一次偷拿了我爺爺枕頭下的兩塊錢,本來是想買個文具盒(七幾年)那時候文具盒只有五毛多,我拿著這兩塊錢不敢買,結果還沒買上就被我爺爺發現了,當時我爺爺沒生氣只是把我們都召集在一起,說他的兩塊錢丟了誰要是撿到了有獎,當時羞得我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於是我又悄悄的把錢給放回去了!

殤:我小時候偷了5塊錢,讓我媽打了5皮帶,1塊一皮帶!記憶深刻,再也不敢偷了!

手機用戶3:我發現兒子偷拿錢花沒打他說要有下次狠狠打,今發現他又偷拿狠狠打了,道裡講了不少他說以後不會了,我該怎麼辦一個人帶孩子有時真的好無助啊,誰能理解這種痛啊這種苦啊!

當大多數父母發現孩子偷錢的時候,內心基本上都非常慌亂,害怕孩子養成習慣,害怕孩子偷到別人家,害怕孩子….

總之,家長發現之後都想要猛烈的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而唯一的方式就是「打」,皮鞭、腰帶、雞毛撣子、下跪、扎手等等,就是想讓孩子記住這種教訓。

可是,孩子都是記吃不記打的,也許家長打過之後孩子只是一時不敢,等到大人放鬆警惕他們就又會開始,家長也不能像防賊一樣提防著孩子。

所以,家長發現孩子偷錢之後的做法很關鍵,打罵孩子是「愚蠢」的父母的做法,聰明的家長會有自己的方法。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首先,孩子偷錢的原因很重要,有的孩子是因為想吃零食、有的孩子是因為想要炫富,有的是想要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

所以,家長可以對症下藥,當孩子看到一些比較稀奇的東西,那一定想要擁有,家長在平時的時候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可以滿足給孩子,孩子有了自然就不喜歡別人的了。

其次,孩子偷錢很可能是獨立自主的表現,希望自己可以分配錢財,這也是他們思想成熟最主要的表現。

所以,當孩子主動和家長要零花錢的時候,家長是可以考慮給孩子一些錢讓他們自己分配的,也是鍛鍊孩子的一種。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孩子偷錢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你家的孩子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嗎?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發現孩子偷錢,請謹慎!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但是,利用恐懼來教育孩子,真的好嗎?身邊有過這樣的例子:以前小區裡,經常能夠聽到一位媽媽超高分貝地訓斥自家的孩子,並時不時傳來孩子的哭喊。每到這種時候,小區裡的大媽們就會說:「小琴又在打她家兒子了,真的是造孽哦。」「還不是她兒子喜歡拿家裡的錢?」「明明親生的還打這麼狠!」
  • 孩子偷錢該怎樣應對?偷錢的孩子長大後都變成什麼樣了?
    果不其然毫無懸念我就知道,被媽媽發現了。不要問為什麼知道要被發現還堅持偷偷拿錢...小孩子的自控能力真的禁不起每天路過校門口的誘惑... ...媽媽知道了以後做了如下幾件事:1)打。但是是讓我自己說應該打幾下。2)讓我清楚的表述錢拿去做了什麼,包括心理和動機。
  •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很多家長諮詢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說:「自己的孩子現在不想上學了,應該怎麼辦呢。」今天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主要和大家聊一聊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導致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才考了99分,那1分怎麼丟的?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
    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偷錢之後該怎麼處理,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一點啟發。這天早上,新新媽發現口袋裡少了100塊錢,那本來是昨晚從ATM取出的1000元整款。新新媽數了數,還是少了100塊。新新爸也說:「真奇怪,這怎麼可能不見了?我上次好像也丟了50塊錢,還以為是你拿了。」這下子新新媽有些懷疑了:難道是新新偷了錢?古話曾說,小時偷針,長大偷金。
  • 孩子偷錢,媽媽竟這樣做,比打罵更有效的教育!
    唉,要是真的是孩子偷錢,可怎麼辦?新新媽決定等新新放學時好好觀察他。  果然到了傍晚,新新媽就看到,新新帶著幾個同學走向便利店。新新媽在玻璃門邊一瞧,這孩子竟然在「大方」地請客,在結帳時拿出了一張醒目的百元大鈔——那的確就是自己早上丟失的100塊。  等到小夥伴們離開了,新新媽就走上去,笑著說:「新新,走,媽媽帶你去便利店買零食。」
  • 聰明孩子卻一事無成,家長注意這幾點,不要讓聰明毀了孩子
    本文作者:柔媽,心理師一枚,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教育方法,歡迎各位朋友關注我,做聰慧的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人際關係好,成為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自家孩子聰明伶俐,學習好,優秀,固然好,但家長如果做法不當反而會害了孩子。比如有的家長見孩子聰明,學習好,逢人就誇,把孩子誇成一朵花,別人家的孩子再優秀也沒有自己家的孩子棒。
  • 這麼髒不要玩了!怕髒的家長,很難養出聰明的孩子
    一般反覆被父母說教,千萬不要去碰髒東西的孩子,一般面對外面的花花草草都會表現出好奇,但是卻不敢碰。這樣的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包括在學校裡也可能會習慣性處於觀望態度,這樣就會失去很多機會。甚至一些孩子在一開始就對外界的事物失去了好奇心,或者是做事拈輕怕重,沒有敢打敢拼的習慣。我們可以想到這樣的孩子,就算是再聰明,也很難把自己的智慧表現出來,讓別人看到。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現在工作生活樣樣離不開手機,即使只是下樓買瓶醬油,都要用手機付款。家長尚且如此,也難怪孩子有樣學樣,每天捧著手機玩個不停了。但大家都知道,玩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好,對發育沒成熟的孩子來說,長期玩手機的話,他們的骨骼和頸椎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還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頻率,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明白,除了玩手機,了解世界還有別的方式。那很多家長就犯愁了,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 ​發現孩子紋身或微整形,家長該怎麼辦?
    受潮流、同輩等影響,有些青春期的孩子會因衝動紋身或微整形,甚至越來越沉迷,那麼,孩子沉迷紋身或微整形的原因是什麼?紋身可以完全洗掉嗎?紋身或微整形會影響孩子學業或未來就業嗎?店家能給未成年人紋身或微整形嗎?如果發現孩子紋身或微整形,家長該怎麼辦?
  • 孩子沉迷遊戲怎麼辦?不用打不用罵,聰明的家長用這四招
    每天孩子都盯著電腦打遊戲,專注的眼神仿佛使出了全力,如果把這份專注力放到學習上,清華北大說不定也考上了。可惜的是孩子把努力用錯了地方。這個孩子有一些小聰明,他趁家裡人不在的時候,把銀行卡綁定了自己的手機。隨後用這張銀行卡裡的錢給自己的帳號充值了1萬多元,卻不知道這些錢是媽媽用來還房貸的。事跡敗露之後媽媽十分生氣,質問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然而孩子卻表示別人家的小朋友都在玩,也都充錢,為什麼我不能充呢?完全不理解媽媽的為難之處。
  • 孩子內向,家長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看到我的孩子每天都都活蹦亂跳、精力充沛,總愛問我:「你們孩子這樣性格真好,我的孩子很內向怎麼辦?」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孩子內向的問題。如何判斷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不要隨便批評指責,逼迫孩子去做不願意的事兒。有家長會當著別人的面指責孩子,說自己的孩子不愛跟人交流,也有的家長會以讓孩子鍛鍊的名義逼迫孩子參加他不喜歡的聚會或者活動等。我們應該知道外向不是榜樣,內向也有自己的優勢,尊重和接受孩子不同的性格。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他獨特的優勢。
  • 管教愛發脾氣的孩子,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孩子平和又知禮
    家長們最希望自家寶寶的狀態就是乖巧一點,遇到什麼事情可以和家長好好說,不隨便哭鬧發脾氣。可是大部分寶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可能一點小事就亂發脾氣。孩子這麼小,家長也捨不得打孩子,但是好好和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讓很多家長感到非常無奈。
  • 孩子摔倒後要不要扶?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聰明的家長是怎樣做的?
    孩子在學走路的時候,都會難免有點磕碰,家長如果每次都是非常緊張,長此以往,就會對寶寶形成條件反射,即便寶寶沒有感到疼痛,但是他感覺到了家長緊張的表情,就會情緒失控而哭泣。相應的,如果寶寶只是輕微的摔倒,而且家長的反應也很平常,不是那麼緊張,那麼寶寶就會自認為自己沒事,還會表現出很堅強的樣子。
  • 孩子虛榮心強家長應該怎麼辦?
    現在的孩子們基本都生活在物質的社會裡面,小時候還好,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孩子開始變得虛榮起來,喜歡和別人攀比,這時候家長就很無奈,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那麼孩子虛榮心強怎麼辦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 「媽媽,做你的孩子太累了」!孩子壓力大怎麼辦?家長應理解孩子
    最近一位寶媽諮詢我:「孩子因為壓力大離家出走怎麼辦」?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就在上個星期10歲的小沫(化名)突然離家出走了,在離家出走之前還給媽媽留下了一封信,小沫在信中對媽媽表示做你的孩子太累了,而且還特別強調希望媽媽別再找她!
  • 因孩子有矛盾兩家長打到頭破血流,孩子打架家長該如何做?
    而這兩位家長也的確是非常的「信守承諾」,第2天的確都來到了學校門口並進行了一場互毆,最終一位家長使用鎖自行車的u型鎖打得另一位家長頭破血流。,孩子們之間還可以消除隔閡,甚至是不打不相識當朋友。而成年人之間的發生矛盾卻沒那麼容易和平的揭過,如果像文中這樣一方把另一方打得頭破血流,那麼不只是家長要自此成仇,甚至連孩子也會互相有著深仇大恨,而最終結果甚至可能以一方轉學為結局。
  • 孩子這三種「假聰明」,家長一定注意,避免影響一生
    聰明的孩子備受大家的喜歡,他們嘴巴甜,反應快,理解能力強,特別招人喜歡。但是聰明也分真與假,真聰明固然值得高興,但是如果是假聰明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別讓孩子 從小養成不好的習慣,長大了改不掉,影響一生。
  • 孩子愛發脾氣,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呢?聰明父母這樣做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非常糾結,孩子年齡小總不能打孩子吧,也不能罵孩子,害怕影響親子關係。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不懂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只能用這種形式來發洩情緒,甚至罵人。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知道,想避免孩子養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家長的正確引導很關鍵,聰明的孩子都這樣做。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呢?
  • 這巴掌不能打!家長應分清什麼情況下能打孩子,這五個部位不能打
    家長再三強調,不能碰插座,孩子屢教不改,家長可以打孩子,給孩子一個教訓,讓孩子知道敢做就要敢當,也要付出代價。家長不要覺得孩子年齡小,還不懂事,就不把這種行為放在心上,可能因為家長的放縱孩子會闖大禍。家長打孩子一頓,讓孩子看到插座就想起那頓打,他自己就不敢再亂摸亂碰了,也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 你家孩子的壓歲錢去哪了?花對地方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於是,孩子的壓歲錢該怎麼花就成了讓大家頭疼的問題。跟小時候不同,當年的我們都是壓歲錢的人型中轉站,錢還沒焐熱,就被家長沒收了,還不能有怨言,畢竟當年大家的日子都比較窘迫,孩子手裡不適合有大額儲蓄。但隨著時代變化,現在的小孩子都比較聰明,法律上更是規定「壓歲錢屬于贈予孩子個人的財產,家長無權剝奪」,於是,現在的孩子大多具備壓歲錢的自主權,家長只能從旁輔助、給出參考建議。那麼,壓歲錢究竟該花到哪些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