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偷東西的孩子在家長心中會被烙印「小偷」兩個字,也是孩子一生走不出去的陰影。
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這樣一則故事。
在民間流傳著「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的故事,講的是一個小孩子在小時候和母親去鄰居家玩,順手偷了一根針藏在手裡。
回家之後,母親發現了孩子手裡面藏得針,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誇獎兒子做的好,得到鼓勵的兒子「信心倍增」,小偷小摸也越來越肆無忌憚。
後來,在母親的縱容下孩子越來越猖狂,最後偷東西的時候偷到了一戶有錢有勢的人家,結果讓人家送到了府衙。
看著種種罪行的慣犯,知府下令斬首,在臨行前,孩子叫來母親,想最後吃一口母親的奶,卻一口咬掉了母親的乳頭。
鄉裡鄉親很震驚,可男子卻崩潰的對母親大吼:如果在我偷針的時候你阻止我,我又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而這則典故也給所有的父母敲響了警鐘,那就是當孩子出現偷盜行為的時候,無論如何也要制止孩子,要讓孩子杜絕這種「壞毛病」。
可是,大家捫心自問,你小時候有沒有偷過父母的錢,有沒有偷過別人家你感興趣的東西呢?幾乎9成的人都出現過這種情況。
而當父母察覺自己出現了偷錢或者偷東西的行為的時候,家長是怎麼做的呢?
雲檣CAD:我從家裡拿了50塊,被吊在樹上抽了一頓鞭子,也再沒從家裡偷拿過錢。時常記起曾經吊過我的那棵榆樹。
用戶4028:我小時候經常偷拿我媽的錢,直到有一次拿了五十塊錢,還分給別人三十,我媽徹底受不了了,狠狠地打了我一頓,讓我跪了一晚上,問我哪只手拿的,然後拿針扎我的手,我深刻的體會了一把小燕子和紫薇被容嬤嬤扎手的心理陰影面積!從此再也不敢拿我媽錢了!
瀟瀟22:我小時候有一次偷拿了我爺爺枕頭下的兩塊錢,本來是想買個文具盒(七幾年)那時候文具盒只有五毛多,我拿著這兩塊錢不敢買,結果還沒買上就被我爺爺發現了,當時我爺爺沒生氣只是把我們都召集在一起,說他的兩塊錢丟了誰要是撿到了有獎,當時羞得我恨不得有個地縫鑽進去,於是我又悄悄的把錢給放回去了!
殘殤:我小時候偷了5塊錢,讓我媽打了5皮帶,1塊一皮帶!記憶深刻,再也不敢偷了!
手機用戶3:我發現兒子偷拿錢花沒打他說要有下次狠狠打,今發現他又偷拿狠狠打了,道裡講了不少他說以後不會了,我該怎麼辦一個人帶孩子有時真的好無助啊,誰能理解這種痛啊這種苦啊!
當大多數父母發現孩子偷錢的時候,內心基本上都非常慌亂,害怕孩子養成習慣,害怕孩子偷到別人家,害怕孩子….
總之,家長發現之後都想要猛烈的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而唯一的方式就是「打」,皮鞭、腰帶、雞毛撣子、下跪、扎手等等,就是想讓孩子記住這種教訓。
可是,孩子都是記吃不記打的,也許家長打過之後孩子只是一時不敢,等到大人放鬆警惕他們就又會開始,家長也不能像防賊一樣提防著孩子。
所以,家長發現孩子偷錢之後的做法很關鍵,打罵孩子是「愚蠢」的父母的做法,聰明的家長會有自己的方法。
發現孩子「偷錢」怎麼辦?愚蠢的家長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這麼做
首先,孩子偷錢的原因很重要,有的孩子是因為想吃零食、有的孩子是因為想要炫富,有的是想要滿足自己的一些需求。
所以,家長可以對症下藥,當孩子看到一些比較稀奇的東西,那一定想要擁有,家長在平時的時候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可以滿足給孩子,孩子有了自然就不喜歡別人的了。
其次,孩子偷錢很可能是獨立自主的表現,希望自己可以分配錢財,這也是他們思想成熟最主要的表現。
所以,當孩子主動和家長要零花錢的時候,家長是可以考慮給孩子一些錢讓他們自己分配的,也是鍛鍊孩子的一種。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孩子偷錢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你家的孩子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嗎?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