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更經典,道盡現實和人性

2020-12-18 寶媽育兒字典

「欲速則不達」這句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被別人用這句話教導過,或老師、或父母、或好友,又或者是以前從未謀過面的陌生人。不管在什麼時期,在什麼地點,這句話對我們每一個都是很有教導含義的,也十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將這句話謹記在心,時刻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子路》,是孔子對子夏說的一句話,從那以後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當時子夏是某地的一位地方官員,有一段時間他對於自己的工作以及未來十分迷茫,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德高望重的孔子,希望孔子能指點一二,幫助自己走出迷區。

孔子聽了子夏敘述了自己的問題之後,思考了一會兒就告訴子夏:既然他選擇了從政那一條路,就應該有點兒耐心,要懂得高瞻遠矚、在循序漸進中穩步求進,一定不能急功近利,不然最後只會得到欲速不達的結果,甚至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

子夏聽完孔子的教導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兒都一定要腳踏實地,穩中求進才是最好的狀態,如果急於成功、急於結果,那最後肯定會適得其反。有時候有的人還會為此投機取巧,甚至急於成功還動了一些不該有的歪心思,給自己帶去了很多麻煩,將自己陷入了困境。

這句話是非常有用,但其實它還有下半句,也十分經典、有教導意義,然而它的下半句就沒有前半句這麼出名,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後半句就是「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我認為這後半句的深刻含義絲毫不遜於前半句,也是很經典了,道盡了社會中的一些現實,怎麼這句話就不像前半句被大家熟知呢!

這後半句主要是說:如果一個人只關注眼前的那點兒小利益,那註定他最後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這句話說的一點兒都沒錯,不管什麼時候、對於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目光放得遠一點兒。雖然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會失去眼前的小利益,但這樣也是為了之後可以收穫的更多。很多時候我們要有所捨棄才行,為了更久遠的捨棄眼前的才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心態。

這後半句話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真的是很有道理,我們身邊只限於眼前的小利益、目光短淺的人不在少數,但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最後都沒什麼成就,所以這句話中說的很符合我們的現實生活。

其實,不管是上半句還是下半句,都能體現出古人的智慧。通過學習古人的智慧,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要想學習更多的古人智慧,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千古奇書《智囊全集》,它的作者就是與曹雪芹,施耐庵齊名的馮夢龍。

一代名臣曾國藩當時日夜捧讀這本書,「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

康熙皇帝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智慧,倍加珍愛,只準內部傳閱。

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鐵齒銅牙,妙語連珠。

現在《智囊全集》也在王健林的書單裡,推薦給萬達高層,讓他們從中學習管理智慧。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剩下的還有很多民間,官場,為人處世,甚至婆媳關係中的故事,都有描寫,可以說是天下智慧,皆會與此!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讀書使人明智,讀哪個版本也很關鍵!古人是文言文,沒有斷句,一般人讀不懂,因此我買了一套白話文版本的,裡面有詳細的注釋和翻譯!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有趣的官場故事,民間故事等等,馮夢龍將古人的故事,記錄在裡面,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

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但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很大一部分正是學習於《智囊全集》。

為人、為政、為商,都可從《智囊全集》中汲取智慧。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長見識學智慧,這本書都能幫到你現在上下兩冊只要5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哲思 | 欲速則不達,下半句才是精華
    《我,00後,年入百萬》 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家都追求效率和生產力,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 快,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對「快」的理解。你若把「快」僅僅當成是一種速度,而不講質量的話,那越快越糟糕。正如有句話說的:欲速則不達。
  • 欲速則不達,下一句是啥?
    《我,00後,年入百萬》 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大家都追求效率和生產力,恨不得把一分鐘掰成兩分鐘用。 快,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對「快」的理解。你若把「快」僅僅當成是一種速度,而不講質量的話,那越快越糟糕。正如有句話說的:欲速則不達。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前幾天回老家,聽到村裡老人談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勸賭不勸嫖,勸嫖兩不交。」從表面上理解,可能很多人有疑問,但是深入分析一下,你就會明白了。對於人們來說,知道上半句的可能多一些,下半句少有人知。如果你真的理解明白了這句話,你會很佩服古人的處世智慧。
  • 古人云:「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講透人性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民間俗語,往往簡單又不失內涵,這正是我們民族文化優秀的證明。這些俗語往往裡面表達出一些很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麼一句俗語。古人經常說「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下半句更是經典,講透了人性。其實關於大部分的俗語,我們基本上只知道其中的半句俗語而已。
  • 數易旗爾陸 | 欲速則不達,其實下句才是精華!
    正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做事不能只盲目追求速度,不可急功近利,只有厚積才能薄發,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積累,以少為多,以慢為快。「欲速則不達」出自《論語》,是孔子對子夏說的一句話。子夏曾是一位地方官員,他對自己的工作和未來感到迷茫,便去拜訪孔子,希望能得到幫助。
  • 孔子講「欲速則不達」,後半句僅僅8個字才是關鍵,不妨引以為戒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欲速則不達」,但真正知道出處的人卻特別少,實際上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是孔子對學生子夏的一段訓誡。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做事情如果過於急功近利,不僅達不到最初想要的效果,並且還很可能適得其反。事實上「欲速則不達」,另外一層深意為,如果一心只想要求速度,而忽視了結果的重要性,那麼就根本達不到目的。
  • 古人云「合嘴出現彎弓樣」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實際上古人對觀人術一直有著很大的研究學問,並通過俗語一一流傳了下來。如「耳大必有福」,一個人的耳朵大,那就說明這個人有福氣,耳朵在中醫中也代表腎氣足,這樣的人會更長壽。如果一個人的嘴巴合起來時嘴型看上去就像彎弓一樣的話,也就是民間經常說的「鯉魚嘴」,俗話說「鯉魚嘴,兩井水」,這種嘴型的人婚姻大多非常的不順利,男容易再婚,女容易改嫁。但是,「合嘴出現彎弓狀」的下一句更直接,更經典,那就是「其人狠毒心極狂」。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古時的有一句非常經典的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好理解,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的人,最好不要深交。而在古人看來,如果女性是這種面相,一般是很有心機的,在交友的時候要謹慎一點。但是這樣的人一般很有腦子,想法很多,與這樣的人待在一起,會有無形的壓力,所以遇到這樣的人還是儘量保持距離。而古人的這句話流傳至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這句話的後半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下半句就是「滿臉橫肉為兇相」。
  • 古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是經典,教你看破人心
    雖然這些看法有些偏見和「以貌取人」,但很多時候還是挺準的。古人認為:"兩腮無肉的人"不可交表面看來,這句話說的是一個人的腮幫子若是沒有肉,不值得進行深交。看似匪夷所思的話其實蘊涵著一定的道理。其次是因為,古代的貧困人家比較多,常年都吃不飽,自然會看起來很瘦弱又沒營養,那些臉型圓潤、身材肥胖的一般都是大富大貴的人家。人人都想和土豪做朋友,古時候也不例外,富貴人家自然巴結的就多。
  • 古語有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更精闢,說透了人性
    和我們所知道的俗語一樣,其中也蘊含著祖先的智慧。在一些俗語中,我們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遠古人類的智慧或經驗,有些俗語也許只適用於日常生活,而有些俗語卻蘊涵著人生的道理。如古人云:「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之作,說透人性。首先我們來看看「笑窮不笑娼」這句話,其中的笑不僅僅是嘲笑,這笑更多的是一種歧視。
  • 如何理解「欲速則不達」
    「欲速則不達」是一個成語典故,有著積極的思想意義。對於這一思想,我們應如何理解呢?《論語·子路》說,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就是「欲速則不達」一詞的由來。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好句積累   「無欲速,欲速則不達。」
  •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
    古人云:"男人嘴大吃四方",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生活智慧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句話的意思是,男人嘴巴大,就能混得很好。那麼這個嘴大就真的是嘴巴大麼?其實不然,這裡的最大指的是男人口才好,能說會道、情商高。
  • 老話說「不怕虎狼當面坐」,下半句是什麼?老祖宗說透人性現實
    過去的時候,老虎和狼是非常兇狠的動物,是會吃人的。但是為什麼過去的時候會有「不怕虎狼當面坐」這樣一句俗語呢?那時因為,虎狼雖然兇惡,但卻是可以防備的。可以避免的危險就不算是危險,有些東西比虎狼更加兇惡。那就是人性。因此「不怕虎狼當面坐」這句俗語的下句就是「只怕人前兩面刀」。這句話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但不管怎樣,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也不做危害人民百姓生命安全的事情。一. 善良與邪惡的劃分善良與邪惡之間有界限嗎?其實沒有明顯的界限。我們對於善良和邪惡的區分,是從人性以及法律的角度來看。
  • 老祖宗:「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半句更經典,說透人性
    古人留給我們這樣的話,一方面是為我們鋪路,一方面也讓我們免去了很多麻煩,讓我們認清自己,少說話多辦事。能夠留下了這樣的道理,完全是由自己的親身經歷而總結的,盤點這樣的實例,簡直是比比皆是。學成回家,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榮歸故裡,但是那時的蘇秦卻很狼狽,不僅父老鄉親們看不起他,就連父母和妻子都對他避而不見,蘇秦為此很受打擊,選擇閉門不出,為了扭轉局勢,開始自學。在後來蘇秦認為自己所學的程度可以遊說當世的君王了,便開始向上求見。
  • 古人言:「一代做官九代絕」,重點在下半句,道盡了人性現實
    陳奕迅有句歌詞是這樣說的:「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自古以來的人性也是這樣,很難控制貪慾,很多人都是不滿足,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大家知道的只是這一句「一人當官九代絕」,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句話重點在下半句,道盡了人性現實、反映人性,這下半句話就是「一家發財九家貧」。「一家發財九家貧」,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呢?就是說十個家庭裡,如果有一家發了財,那麼其餘九家就會陷入貧困。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給男人的忠告
    所以就有了一些民間俗語、智慧格言的出現,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傳播得更廣,影響也更深。《增廣賢文》就是一部記錄了中國民間俗語、智慧格言的啟蒙,裡面的很多俗語,對今天的我們依然很有啟發。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給男人的忠告酒不護賢酒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與茶文化一樣深入中國人的精神。中華文化有很多關於酒的傳統和佳話,李白大醉,寫出名篇《將進酒》,千古流傳。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一臉橫肉的人,往往都是些兇狠額角色,這樣的人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這句俗語的重點就在一個「橫」字,古人更是將「橫」描述為「兇紋」。
  • 老人言:「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忠告,早知早受益
    作者說:「天下無餘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其中。讀過此書的人一致認可:但凡後世人,汲取中華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智囊全集》中,馮夢龍寫的一句流傳至今的話「「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此話聽著像一句玩笑話,琢磨一下就能看清內在對於金錢的諷刺和物慾橫流社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