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這句話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會陌生,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被別人用這句話教導過,或老師、或父母、或好友,又或者是以前從未謀過面的陌生人。不管在什麼時期,在什麼地點,這句話對我們每一個都是很有教導含義的,也十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將這句話謹記在心,時刻用這句話警醒自己。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子路》,是孔子對子夏說的一句話,從那以後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當時子夏是某地的一位地方官員,有一段時間他對於自己的工作以及未來十分迷茫,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德高望重的孔子,希望孔子能指點一二,幫助自己走出迷區。
孔子聽了子夏敘述了自己的問題之後,思考了一會兒就告訴子夏:既然他選擇了從政那一條路,就應該有點兒耐心,要懂得高瞻遠矚、在循序漸進中穩步求進,一定不能急功近利,不然最後只會得到欲速不達的結果,甚至前面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
子夏聽完孔子的教導之後恍然大悟,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兒都一定要腳踏實地,穩中求進才是最好的狀態,如果急於成功、急於結果,那最後肯定會適得其反。有時候有的人還會為此投機取巧,甚至急於成功還動了一些不該有的歪心思,給自己帶去了很多麻煩,將自己陷入了困境。
這句話是非常有用,但其實它還有下半句,也十分經典、有教導意義,然而它的下半句就沒有前半句這麼出名,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後半句就是「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我認為這後半句的深刻含義絲毫不遜於前半句,也是很經典了,道盡了社會中的一些現實,怎麼這句話就不像前半句被大家熟知呢!
這後半句主要是說:如果一個人只關注眼前的那點兒小利益,那註定他最後不會有什麼大的成就。這句話說的一點兒都沒錯,不管什麼時候、對於什麼事情,我們都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把目光放得遠一點兒。雖然這樣很多時候我們會失去眼前的小利益,但這樣也是為了之後可以收穫的更多。很多時候我們要有所捨棄才行,為了更久遠的捨棄眼前的才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心態。
這後半句話在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真的是很有道理,我們身邊只限於眼前的小利益、目光短淺的人不在少數,但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最後都沒什麼成就,所以這句話中說的很符合我們的現實生活。
其實,不管是上半句還是下半句,都能體現出古人的智慧。通過學習古人的智慧,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要想學習更多的古人智慧,我建議大家讀一讀千古奇書《智囊全集》,它的作者就是與曹雪芹,施耐庵齊名的馮夢龍。
一代名臣曾國藩當時日夜捧讀這本書,「將此書置於案頭,夜闌人靜時,凝其思,品其味」。
康熙皇帝將它稱為「國之利器」,在治國安邦中充分利用其中智慧,倍加珍愛,只準內部傳閱。
一代名臣紀曉嵐將它倒背如流,遂練就鐵齒銅牙,妙語連珠。
現在《智囊全集》也在王健林的書單裡,推薦給萬達高層,讓他們從中學習管理智慧。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這本書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字字猶如三尺利劍,將種種智慧收攬無遺。剩下的還有很多民間,官場,為人處世,甚至婆媳關係中的故事,都有描寫,可以說是天下智慧,皆會與此!
難怪也有人說這套書,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讀書使人明智,讀哪個版本也很關鍵!古人是文言文,沒有斷句,一般人讀不懂,因此我買了一套白話文版本的,裡面有詳細的注釋和翻譯!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案例,有趣的官場故事,民間故事等等,馮夢龍將古人的故事,記錄在裡面,然後加上自己的理解。
都說「為官必學曾國藩,千古智謀一奇人」。汲取官場智慧,習得為人處世都繞不過他。
但曾國藩這一身文韜武略,很大一部分正是學習於《智囊全集》。
為人、為政、為商,都可從《智囊全集》中汲取智慧。
這一本書看過之後受益終生!從書中學到的智慧,伴隨我們的一生,不管你是買來自己看,還是收藏,亦或是送給朋友,都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長見識學智慧,這本書都能幫到你,現在上下兩冊只要5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