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中有三件是假口罩案,長三角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2020十大典型...

2020-12-11 騰訊網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滕志銘 記者 安瑩)11月12日,第二屆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執法協作會議在浙江溫州召開。會上,長三角三省一市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布了2020年度長三角市場監管聯動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同時,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省市場監管部門共同籤署《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網絡案件聯動執法合作協議》。《協議》本著共同打擊網絡違法,提升區域網絡經濟整體競爭力的協作宗旨,從加強聯動執法配合、發起專項聯合執法行動、建立網絡違法線索通報反饋與協查機制、建立網絡違法情況會商與研判機制、建立重大案件聯合掛牌督辦制度、建立相互交流協作培訓機制六個方面達成共識。

△會議現場

案例一:寧波、揚州聯動查處假冒3M口罩案

2020年1月28日,寧波市鎮海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對鎮海某醫藥公司進行檢查,現場發現標註為「3M」的口罩7597隻。經查明,當事人在明知假冒3M口罩的情況下,通過另一當事人鄞州某防護用品公司向揚州某防護用品廠採購,購進金額為62370元,違法經營額140776元,且上述口罩均為不合格產品。2月3日,鎮海區局向揚州市江都區市場監管局發函請求協查,並將違法線索移送該局。寧波市鎮海區局依法對兩名當事人作出沒收庫存假冒3M口罩、共計罰款101.57萬元的頂格處罰。揚州市江都區局對揚州某防護用品廠作出沒收庫存假冒3M口罩、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浙江、上海聯動查處虛假宣傳和生產銷售違反食品安全管理規定配方奶粉案

2020年6月,溫州市市場監管局對上海某商貿公司銷售「佳瑞寶」胺基酸配方粉標籤不符合規定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因銷售時間跨度長,涉案商品的生產廠商發生變更、外包裝版面標籤發生多次改變。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嘉定區局、普陀區局和寧波市市場監管局杭州灣新區分局的大力配合下,溫州市局對涉案商品的外包裝設計單位和生產企業進行調查,並提取關鍵證據。經查,當事人在2017年至2019年銷售標籤不符合規定的「佳瑞寶」胺基酸配方粉274瓶,銷售金額77217元,違法所得23787元。溫州市局擬對當事人處以罰款106.43萬元。

案例三:衢州、揚中聯動查處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電源插頭案

2020年1月2日,衢州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揚中市市場監管局,對浙江某特種變壓器公司冒用華銀CSA認證的電源線和電源插頭違法行為進行檢查,在當事人倉庫中查獲涉嫌假冒UL商標的美標三插成品5000條,涉嫌假冒華銀同佳商標的歐標二插成品88條。經查,2015年12月-2019年9月,當事人未經商標權利人授權許可,擅自生產標註UL商標和標註華銀同佳商標的插頭共計37302條,非法經營額達15.967萬元。3月17日,衢州市局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案例四:滬蘇浙皖聯動查處BOSCH蓄電池商標侵權系列案

2019年7月2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聯合浙江、江蘇市場監管部門,成立7個調查組前往上海、杭州、南京、太倉等地,對涉嫌侵犯「博世BOSCH」註冊商標專用權蓄電池的多家企業、店鋪開展聯合執法檢查。7月9日,調查組成功突破假冒商標印製企業,查獲該企業印製的侵權「博世BOSCH」商標標識2500餘套,並一舉查獲上海中之傑貿易有限公司、上海維迅泰實業公司貼標銷售侵權「博世BOSCH」蓄電池的違法事實。上海市局執法總隊對合謀制假售假的中之傑公司、維迅泰公司予以從嚴從重處罰,並分別對1家蓄電池生產企業,2家假冒標識印製企業以及20餘家銷售假冒蓄電池的零售商依法立案查處。整個系列案共查獲侵權「博世BOSCH」商標蓄電池案32件,罰沒款入庫220餘萬元。

案例五:上海、南京聯動查處生產經營不合格大白兔奶糖案

2020年6月28日,上海奉賢區市場監管局收到南京市建鄴區市場監管局委託中維安全監測認證集團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當事人上海某食品公司奉賢分公司生產的大白兔奶糖(生產日期為2020年3月29日)檢驗不合格。7月7日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立案調查。查明當事人共生產上述批次大白兔奶糖33.21萬袋,銷售32160袋,留樣2袋,召回23457袋。當事人生產經營上述產品貨值金額10.1萬元,違法所得0.69萬元。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案例六:江蘇、上海、浙江聯動查處生產偽劣口罩系列案

2020年1月29日,江蘇常熟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前期調查掌握的線索,對常熟市虞山鎮某勞保用品廠進行突擊執法檢查,現場查獲全日文包裝盒67200隻,全外文包裝成品口罩6000隻,半成品12071隻。至案發時,當事人共銷售236.4萬隻假冒口罩,銷售額達54.925萬元。1月31日,執法人員在另外一個經營外文包裝口罩的批發經營戶董某處查獲口罩151.3萬隻。因涉嫌犯罪,常熟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將兩案移送公安機關。經查,當事人和董某的下家共有96個銷售對象、241筆銷售記錄,銷售對象除了常熟外還涉及上海、浙江、江蘇多地,蘇州市市場監管局發函協查並移交線索。其中,蘇州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在核查時現場查獲涉嫌假冒及三無口罩400多萬隻,並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處理。

案例七:蘇州、杭州聯動查處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證銷售藥品案

2020年4月3日,蘇州市虎丘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杭州市蕭山區市場監管局協助調查函,對蘇州某醫院進行調查。經查,蘇州某醫院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於2019年12月15日銷售藥品給杭州蕭山某醫療美容門診部。蘇州市虎丘區局依法對蘇州某醫院未取得藥品經營許可銷售藥品行為作出罰款20萬元行政處罰。杭州市蕭山區局依法對杭州蕭山某醫療美容門診部從不具備藥品經營資格的企業購進藥品行為作出罰款10萬元行政處罰。

案例八:常州、嘉定聯動查處「網絡刷單」不正當競爭案

2019年12月31日,常州市武進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上海市嘉定區市場監管局的案件線索,對常州市某公司進行檢查,在當事人的辦公電腦中查獲相關刷單電子文件。經查,當事人通過刷單平臺發布相關商品推廣信息,吸引「刷手」購買商品為其進行刷單和編造用戶評價,虛假提升店鋪交易量,以此誤導其他消費者。至案發,當事人通過刷單平臺共計刷單736單。當事人的上述行為構成了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的方式進行虛假的商業宣傳的違法行為。常州市武進區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20萬元行政處罰。

案例九:合肥、杭州聯動查處哄抬價格銷售口罩案

2020年2月19日,合肥市廬陽區市場監管局根據線索對馬某經營的某電商平臺店鋪「鼠你吉祥2020」進行調查。經查,當事人在2020年1月29日至30日期間,以進貨單價最高0.66元/只購買了59.3萬隻口罩,以銷售單價最低2.499元/只的價格銷售17.07萬隻口罩。當事人銷售口罩的最小進銷差價率為73%,遠遠超過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2月9日下發的《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若干措施》中進銷差價率不得高於30%的規定。在杭州市市場監管局支持配合下,通過「紅盾雲橋」平臺取得「鼠你吉祥2020」店鋪的交易記錄,查明當事人違法所得為16.4萬元。合肥市廬陽區局依法對當事人處以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4萬元行政處罰。

案例十:滁州、南京聯動查處特大製售偽劣肥料案

2020年4月5日,滁州定遠縣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成立「4.5特大劣質化肥案」專案小組,對張某龍、張某明製售偽劣化肥案件進行調查。經查,當事人自2017年10月以來,在明知沒有生產複合肥資質的情況下,先後在滁州市全椒縣、南京市浦口區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複合肥、BB肥5萬餘噸,共製作49種假冒品牌的複合肥,涉案金額累計8000餘萬元,非法獲利1000餘萬元。在南京市浦口區和滁州市全椒縣市場監管局以及公安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搗毀位於浦口區和全椒縣2處製售偽劣肥料窩點,抓獲涉案人員23名,扣押現金25餘萬元、生產原料1642噸、偽劣肥料10噸、車輛3臺,查封生產線2條。目前,犯罪嫌疑人均被公安採取強制措施,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相關焦點

  • 「C位長安」進行時 |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範區法院發布典型案例
    青浦、嘉善、吳江法院聯合發布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法院典型案例為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及2019年滬蘇浙皖四地高院聯合發布的《關於長三角地區人民法院聯合發布典型案例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 大同市鴻燊環宇機械配件...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近日(3月6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開曝光第四批相關典型案例。
  •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第四批)
    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公開曝光第四批相關典型案例。2.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查處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案2020年2月2日,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桃林分局接到習水縣公安局桃林派出所提供的案件線索,稱辦案過程中發現龍鳳村村民代某手機內存儲有野生動物的照片和視頻,涉嫌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習水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立即到當事人住所進行了執法調查。
  • 假口罩、高價口罩、三無口罩……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從重查處一批案件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一個多月以前,長沙市嶽麓區市場監管局接投訴舉報稱,位於長沙市嶽麓區觀沙嶺街道佑母塘路「巨人名車俱樂部」門口在哄搶大量湖北口罩,懷疑是假口罩。嶽麓區市場監管局立即聯合嶽麓公安分局趕至現場調查處置。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第四批「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任震宇)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違規交易野生動物、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第四批相關典型案例。
  • 製售假保健品、銷售假品牌口罩牟利 「315」合肥警方發布打假典型...
    2020年3月15日,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合肥警方發布了多起打假典型案例。2019年度,全市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共立危害食藥安全刑事案件128起,採取刑事強制措施310人,較上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日前,瑤海公安分局偵破一起製售假冒保健品案,涉案價值逾200多萬元,受害人群涉及全國20多個省、市。
  • 銷售「三無」口罩?罰!廣東發布製售問題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出現「一罩難求」現象,同時也出現部分不法商家藉此生產、銷售「三無」問題口罩。2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藥品監管局聯合發布疫情防控期間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
  • 3M口罩翻倍賣,上海公布10件哄抬口罩價格等典型案件
    截至1月29日,立案12起,其中涉及到哄抬物價4起,違反明碼標價相關規定8起,這些案件均在辦理過程中。當天,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10件哄抬口罩價格、製售假冒偽劣口罩等典型案件。案例1: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口罩案1月28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總隊結合輿情監測及市場排摸,與楊浦區市場監管局綜合執法大隊、楊浦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聯合行動,一舉查獲涉嫌銷售無證及假冒偽劣一次性口罩的違法行為,涉案物品共計50000隻。
  • 四川公布「春雷行動2020」涉疫情防控工作十大典型案件
    由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四川省智慧財產權中心、四川省藥監局開展的全省「春雷行動2020」暨智慧財產權保護執法行動日前圓滿收官。6月8日召開的此次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上,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春雷行動2020」涉疫情防控工作十大典型案件。
  • 省市場監管局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本報太原4月30日訊(記者郝薇)4月30日,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今年以來查處的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密切相關的十大典型案例。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堅持「依法治理,打建結合,統籌協作,社會共治」的原則,圍繞防護用品質量、智慧財產權保護、食品安全等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做到利劍高懸、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絕不姑息,堅決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消費者和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努力營造良好市場秩序。
  • 權威發布|十大典型案例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9月11日下午,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2020年第36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瑞卿,市市場監管局四級調研員李紅華,介紹「質量月」期間開展活動以及我市質量品牌工作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聞發布會上,還通報了市場監管領域行政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 滬蘇浙皖高院聯合發布首批長三角典型案例
    長三角地區人民法院第一批典型案例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充分發揮司法職能,深入推進長三角地區人民法院法律適用統一,進一步提高長三角地區司法服務水平,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根據滬蘇浙皖四地高院聯合發布的《關於全面加強長江三角洲地區人民法院司法協助交流工作的協議
  • 淨市場保穩定 控疫情惠民生
    3月30日,四川省自貢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通報全市「春雷行動2020」總體成果,發布典型案例。通報顯示:春雷行動有效規範了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自貢市市場監管部門將「春雷行動2020」與疫情防控有機結合起來,始終遵循「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行動號令,積極主動作為,持續深入開展「十大行動」,嚴格落實「七個嚴禁」「十二大規範」等各項安排部署,築牢織密疫情防控體系,開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行動,從快從嚴打擊各類違法經營行為,全力淨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助力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
  • 假冒3M口罩、假冒飄安口罩……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雙打行動」第八...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嚴厲打擊違規交易野生動物、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第八批相關典型案例。1.陝西省西安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羅某某等人生產並通過微信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2020 年 2 月 1 日,西安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投訴線索,與西安市公安局、公安灞橋分局聯合查獲羅某某等人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經查,羅某某、陳某某、龍某某等人在疫情期間通過微信朋友圈銷售假冒 3M 等多個品牌防護口罩和假冒一次性醫用口罩共計 18 萬餘只,涉案貨值 130 餘萬元。
  • 典型案例曝光:各地查處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及非法製售口罩
    現公開曝光各地查處的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和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野生動物違規交易案例1.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涉嫌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案2020年1月23日,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市場監管局在對鎮巴縣商貿城(農貿市場)進行執法檢查中,發現龐某涉嫌違規交易野生動物製品。
  • 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 合肥發布十大典型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月14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合肥新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因虛假宣傳被罰20餘萬元。此外,多家藥房銷售問題口罩被罰20萬元。一、合肥新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發布虛假廣告案2019年3月,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線索依法對合肥新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在「新慧金水岸」項目宣傳單及戶外廣告牌上發布有「安師大附屬幼兒園 贏在起點」「社區配備安大附屬幼兒園 」「最優的環境 最低的價格 打造全市最優的性價比」「一級資質物業 最優生活保障」「自建幼兒園、新慧小學
  • 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重罰!廣東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nbsp&nbsp&nbsp&nbsp2月8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廣東省藥品監管局聯合公布疫情防控期間查處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十大典型案例,深圳瑞草堂、惠州華醫國藥、河源常春堂、惠州國泰堂等多公司及經營者上「黑榜」。
  • 曝光野生動物交易和非法製售口罩等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9日訊 市場監管總局今天曝光了「聯合雙打行動」第三批相關典型案例。據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迅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嚴厲打擊違規交易野生動物、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
  • 北京發布2019「掃黃打非」十大案:鼎閱公司90人被刑拘
    近日,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公布2019年「掃黃打非」十大案件,涉及著作權侵權、非法出版、網絡傳播淫穢物品、發布違法廣告等類型。據統計,2019年北京市共查辦「掃黃打非」案件5532起,收繳各類非法出版物457萬餘冊(張)。
  • 玉環市市場監管局通報2020年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摘要:玉環市市場監管局開展「假劣酒飲整治專項」行動、保健市場亂象執法行動等專項執法行動,查辦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大案,現通報2020年食品安全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