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透納:他是學院派頂尖人物,卻促進了印象畫派的誕生

2020-12-13 珠江美術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英國學院派畫家中最頂尖的人物,在西方藝術史上也是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

威廉·透納以畫光影、水氣、空間極富變化的海景而聞名,特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尤其對水氣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作品想像力極為豐富,他實際上是一個多產的藝術家,一生創作了幾千幅素描、雕版畫、水彩畫及油畫。

透納 《奴隸船》

《奴隸船》被認為是透納一生中最為富有想像力的傑作。此畫為詩歌《倒塌的希望》所作,結合詩的意境,令暴風雨到來前的場景帶有戲劇性的悲壯感。筆觸狂放不羈近似寫意,在這裡,形體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情感的抒發開始逐步成為藝術的主流。

他畫風景的興趣,集中在對光線及色調的變化和把握,而對景物形體本身的造型不是很在意,這點對日後印象畫派的誕生以及現代抽象繪畫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或者說是一個發端。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

透納後期的一些作品被同期的評論家認為是」未完成「的狀態,在他的作品中對大效果的關注開始遠超細節,不再拘泥於細節的準確,所有的形體都融化在光與色的奏鳴曲中,充滿著浪漫主義式的激情。正是這一畫風,影響了後來的印象主義,比如很多人認為《日出印象》就曾受到透納《月下煤港》的影響,弗伊斯特評價說:「這幅作品描述了19世紀正在成為工業國家的英國」。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自然與人類工業的關係逐步成為藝術家的表達主體之一。在透納的筆下,人與自然巧妙融合,而並非單一的風景再現。

透納 《月下煤港》

他曾走遍義大利,最後才專心去描繪大海的光色和空氣的變化,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強度、雲彩和風雨的活動,在色彩上,他培養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感情的特殊手法、創新色彩,晚年致力於繪畫形式與色彩的探索,這對後來英、法兩國的印象主義運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透納自己曾說,描繪自然需要準確的觀察力,他的繪畫是他視覺感受的體現,而透納的視覺感受和經驗正是他長期細緻觀察大自然的結果。

透納《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1839年

他在藝術史上的特殊貢獻是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透納生前即享有盛名,1851年去世後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追摹直至十九世紀晚期。但對透納藝術成就的全面認識,則是20世紀後的事。

在《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這幅作品中,透納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融為一體,畫面側重整個色彩的調子,在色彩的冷暖、飽和度上極盡細微的變化。左上角是柔和的藍色和灰色,可看到遠處天空中月亮的微光。淡白色的倒影,映照在雲層和海洋上。當接近日落時,顏色會變得更溫暖,更生動。相對飽和的橙色、黃色被用來製造光的錯覺。地平線上,在落日的餘暉下,是一抹清涼的藍色,這有助於把天空和海洋分開,也為上面的暖色,增加一些直接的顏色對比。整個色彩的運用,可以是非常的高超。

在構圖上,採用一種更加環境化的方法,他選擇更多的包括周圍的天空和海洋,而不是僅僅聚焦在船身上。

從1960年代晚期開始,學術界掀起了一股重新評價透納及其作品的浪潮,對透納的研究更加全面,展現了一個更為複雜的透納,他不再被看作是一個橫空出世的人物,而是認為他與當時的思想和藝術潮流密不可分。大量的研究都側重解讀透納的意象在當時的含義,而不是用20世紀的眼光來加以衡量。這些研究非但沒有消減透納藝術革命性的特徵,還把這些特徵還原到當時的背景,將反叛的青年透納與前現代的成熟透納聯繫起來。

透納 《海中漁夫》1796年

透納的一生中充滿了這種革命性的特徵,不管是激進派還是保守派,都愛上了他的作品,這一點很意思,一方面,英國的遺產保護界借用他的作品來保護風景;另一方面,泰特美術館從1984年開始,借用透納的名字來命名一年一度的現代藝術獎(即透納獎)。

不管人們是否喜歡,他的油畫和水彩畫都留在了世人身邊,不斷地令人驚訝,愉悅和振奮,當然,也讓他的名字永遠留駐。

圖文綜合自網絡

編輯/子語

相關焦點

  • 威廉·透納水彩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作為一個多產的藝術家,透納創作了幾千幅素描、雕版畫、水彩畫及油畫。他對光線及色調的興趣超過形體,這為日後印象派畫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 他曾走遍義大利,最後才專心去描繪大海的光色和空氣的變化。
  • 莫奈《日出·印象》,光與色的瞬間真實,600年後幾分鐘的印象畫派
    其實這樣的感覺就對了,看下面的兩幅畫,一幅是古典主義風格的「海港日出」,一幅是印象派的《日出·印象》,猜猜看,哪幅是古典派,哪幅是印象派?圖一 英國 威廉·透納《迦太基帝國的興起》古典主義1870-1871年,普法戰爭爆發,莫奈去了英國避難,在那裡,他遇到了兩位英國風景畫前輩的作品。這兩位畫家是康斯泰勃爾和威廉·透納,他們畫好了一系列以「日出」為主題的作品,冥冥之中似乎就是為了等待莫奈的到來。莫奈仔細研究了透納的作品,激發了他對色彩研究方面的創新。
  • 威廉透納作品之水彩風景畫圖片欣賞
    今天介紹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的水彩畫作品,透納全名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同時還是英國水彩畫家和版畫家,現代公認透納是非常偉大的風景畫家,他的作品對後期的印象派繪畫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在18世紀歷史畫為主流的畫壇上其作品並不受重視。
  • 透納:他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他全名叫約瑟·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是19世紀英國畫壇的一代宗師。他把風景畫「提高到高貴的新地位」(貢布裡希語),使其與歷史畫、肖像畫並駕齊驅;他也為英國繪畫在歐洲爭得了一席之地,使其與英國工業帝國的形象一道在西方崛起。透納自15歲首次參加皇家美術學院年度展,此後每年都不缺席。
  • 將真實與浪漫相結合:威廉·透納 油畫作品
    威廉·透納 是英國畫家及圖形藝術家。尤以光亮、富有想像力的風景及海景而聞名。作為一個多產的藝術家,透納創作了幾千幅素描、雕版畫、水彩畫及油畫。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
  • 《透納先生》:用油畫般的鏡頭語言為畫家立傳,值得一看!
    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二天,主競賽單元影片《透納先生》舉辦展映。本片由知名導演邁克·李執導,以英國著名學院派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藝術人生為主題,講述了他特立獨行的創作之路。《透納先生》有著堪比畫作般美麗的鏡頭語言。
  •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1775-1851),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是英國水彩畫的巨匠,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代表,英國自然派的先驅,著名印象畫派的「遠祖」。
  • ARTdaily 印象畫派的誕生
    《日出•印象》這幅名畫是莫奈於1872年在阿弗爾港口畫的一幅寫生畫。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他在同一地點還畫了一張《日落》, 送往首屆印象派畫展時, 兩幅畫都沒有標題。他在文中借古典派畫家之口,對這些作品大加抨擊,他說《日出•印象》模糊地、令人難受地呈現在人們面前,證明了作者的無知及對美與真實的否定,「什麼《日出·印象》?說它是草圖都勉強,最多不過是個雜亂模糊的「印象」,拿來糊牆都不夠格!」莫奈於是就給這幅畫起了個題目《日出·印象》。
  • 【世界水彩名家系列002期】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保留出處放下手機,拿起畫筆畫出身邊精彩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畫家之一,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在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的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
  •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畫派是19世紀30-40年代出現於法國的一個風景畫派。這群畫家離開巴黎市區,遠離新古典主義畫派和浪漫主義畫派的論爭,聚集到巴黎附近楓丹白露森林裡的巴比松村,他們厭倦了義大利式的古典風景畫,主張直觀自然、對景寫生,懷著對大自然的熱愛在這裡共同作畫,探索繪畫的新傾向。他們並沒有什麼共同的綱領或宣言,也不是一個具體的組織或社團。
  • 透納是歐洲藝術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飄動的雲朵、大雨過後葉子上的閃光——簡言之,天氣才是他大部分作品的主題,不僅僅是天氣,還是英國的天氣,我們還幾乎可以斷言就是東英格蘭他家鄉的天氣。如果說康斯特布爾是一位視野狹窄的藝術家,深信風景畫家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在他家附近幾英裡內找到,那麼透納則是一位視野宏闊的藝術家。
  • 透納:賦予色彩情感的力量
    透納出生於倫敦,14歲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30歲左右,在母校擔任透視學教授並開設了自己的畫廊,終生未婚,76歲在貧病中離世,身邊的人說他性格陰鬱、孤僻且悲觀。〔英〕威廉·透納 《運輸船遇難》 布面油畫 172.7cm×241.2cm 1810年 葡萄牙裡斯本古爾班基安博物館藏與他相伴最久的,只有繪畫。
  • 偉大的風景畫天才,印象派的的開路者——透納
    他表現關於空氣微妙關係的繪畫,影響了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與畢沙羅的藝術創作,被譽為「印象派先驅」。透納作品《迪耶普港》透納早期創作的大多為水彩風景畫,在19世紀英國水彩畫發展最為輝煌的時期,透納是將並不為人所重視的水彩畫發揚光大的重要代表人物。
  • 盤點各版本《維納斯的誕生》,你最喜歡哪一版?
    人物比例經過了藝術處理,修長優美,色調柔和而浪漫。首先是法國學院派大師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版本,而這版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波提切利版的影響: 《維納斯的誕生》,威廉·阿道夫·布格羅,1879年同期的另一位學院派大師亞歷山大
  • 展覽預告 | 米勒、柯羅、盧梭…法國巴比松畫派展國內最豐富展示3...
    1824年,英國畫家約翰·康斯太勃爾的作品展於巴黎沙龍,他以鄉村為題材的作品深刻地影響著當時眾多年輕藝術家,使他們放棄傳統學院派刻板的形式體系,將眼光轉向大自然。巴比松畫派跟隨著康斯太勃爾的思想,直接從郊外鄉村田野中獲取創作靈感,把自然景觀成為他們創作的主題,將自然美景作為創作的重心,而不只是去描繪作為戲劇性、敘述性作品背景的歷史風景畫。對巴比松畫派影響頗大的另一位英國風景畫家是透納。
  • 【油畫賞析】《奴隸船》——威廉·透納
    《奴隸船》,1840年,英國,威廉·透納,帆布油畫,91x138cm,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透納的一位朋友給他讀一本關於販賣奴隸的書,
  • 一畫一課 第25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奴隸船》透納
    《諾森伯蘭的沉船海岸》 畫家透納: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在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
  • 世界名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作品欣賞
    威廉·阿道夫·布格羅(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生於法國拉羅謝爾.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法國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