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隸船》透納
《奴隸船》透納
畫作介紹:
這幅《奴隸船》本應是他的裡程碑之作,但卻遭到了各類人群的非議和排斥。整個畫面展現的是奴隸們在海上被殺害的場景,他們破碎的身體和流淌的血液染紅了海面。透納原本希望通過這幅作品讓人們去反思,但人們認為這幅作品過於不真實,完全是胡說八道。四處都是批判的聲音,他是大家眼中的老瘋子,人們認為他沉迷在自己狂暴和荒謬的繪畫中不能自拔。透納其他畫作:
《邦納維爾,薩瓦與白山》1803年
《冰川和arveron的源頭,冰川消融》1803年
《沉船》透納 1805年 171 x 240cm
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海難》
《康沃爾》
《林肯大教堂》1795年
《上漁民》1796年
《萬神殿,火災後的早晨》1792年
《威尼斯,從導遊看東方,日出》1819年
《威斯敏斯特教堂伊斯利普主教教堂的聖伊拉斯謨》
《伍爾弗漢普頓,斯塔福德郡》1796年
《議會大廈的燃燒》1834
《月光》1797年
1799年《凱撒大帝城堡》
1801年《暴風雨中的荷蘭漁船》
1801年《南威爾斯彭布羅克案例,雷雨來臨》
1802年《駛向錨地的船隻(埃格蒙特海岬)》
1803年《加萊碼頭,法國泊薩準備出海,一個英國包裹到達》
1810年《一艘運輸船的殘骸》
1813年《寒冷的早晨》
《戰鬥中的特米拉雷拖到了她最後的停泊處》1839
1842年《港口外的雪暴蒸汽船》
《常春藤橋》
《哈羅德公子》 1823年英國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
《諾森伯蘭的沉船海岸》
畫家透納: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1775-1851)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的代表,在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
透納畫像
中文名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
別名
透納
出生地
梅頓萊因
逝世日期
公元1851年
畢業院校
英國皇家美術學院
代表作品
暴風雨、海上漁夫、威尼斯風景、奴隸船
外文名
Joseph Marroad William Turner
國籍
英國
出生日期
公元1775年
職業
畫家
主要成就
水彩畫、風景畫
主演
蒂莫西·斯波,傑米·託馬斯·金,Roger Ashton·Griffiths
威廉·透納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透納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而聞名於世,尤其對水氣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他在藝術史上的特殊貢獻是把風景畫與歷史畫、肖像畫擺到了同等的地位。透納生前即享有盛名,1851年去世後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敬仰和追摹直至十九世紀晚期。然而,對透納所有藝術成就的認識則是更後來的事。
透納晚年尤其自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起即致力於繪畫形式與色彩的探索,人們從他後期那些大膽的習作中找到了印象主義和現代抽象繪畫的發端。透納的繪畫藝術到底具有哪些歷史意義?對這一問題的回答首先需要機會。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系列重要的展覽和美術館的陳列被展了透納各式各樣的作品,增進了人們對他的不斷認識。這類展覽和陳列,許多是由泰特美術館舉辦的。透納生前立下遺囑將作品捐獻給國家,使得共計一百多幅油畫成品,數千幅速寫和紙本繪畫珍藏於泰特美術館的克勞館,該館也是國際透納研究中心,近年開展的一些國際交流項目,在新的文化語境中進一步擴展了透納的聲譽。
透納於1775年4月23日生於科文加登的梅頓萊因,父親是個理髮師。母親死於精神錯亂。他於1851年12月9 日卒與同地。透納10歲時已表現出繪畫才能,被送到一個叔叔那裡上學。在繪畫上他是個早熟的孩子。透納最初跟一個地貌色彩畫家湯瑪斯·馬爾頓學水彩,在父親理髮店的櫥窗中擺放和銷售作品。
透納很早就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個出名的畫家,英國皇家美術學院是一個很好的平臺。1789年,十四歲的他進入皇家藝術學會學校學畫,第二年春天,即1790年的年展上,他首次展出了自己的水彩作品。不久,他父親退休離開理髮店,全力幫助他的兒子。1793年,透納建立了自己的畫室。傳統觀點認為,水彩僅僅是一種彩色素描,但是透納卻很快打破了這一陳套,創作了更有其實,更個性化的水彩作品,要讓水彩畫與當時皇家美術學院傳統上更重視的油畫的觀點分庭抗禮。1799年11月,透納成為皇家美術學院最年輕的候補會員,在十年時間裡,他展出了60多件作品,在批評界樹立了牢固的聲譽,為日後突飛猛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24歲,因他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破格接納為最年輕的會員。
他曾走遍義大利,最後才專心去描繪大海的光色和空氣的變化。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強度、雲彩和風雨的活動,在色彩上,他培養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感情的特殊手法、創新色彩,著對後來英、法兩國的印象主義運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透納自己曾說,描繪自然需要準確的觀察力,他的繪畫是他視覺經驗的準確體現,而透納的視覺經驗正是他長期細緻觀察大自然的結果。
1802年二十六歲的透納當選英國皇家美術學院正式會員,並在1807年成為學院的透視學教授。他強烈建議皇家美術學院能夠設立一個風景畫教授的席位。1811年透納逾越他的份內職責,在皇家美術學院舉辦了一個題為《背景——建築和風景畫入門》的講座。在這次講座中他告誡學生們:「選擇、整合、濃縮自然之美及美術之妙,既是他這類風景畫家的職責,也是其他藝術門類的職責」。和當時其他英國畫家一樣,如約翰·康斯特布爾(1776—1837),透納也嘗試在戶外作油畫素描,就像五十年後的印象派畫家那樣。在大量的素描和水彩習作中,他記錄了自己對風景、光線和空氣狀況的體驗,從而為一批室內創作提供了基本的素材。
在透納成年後的22年中,英國一直在與大革命時期及拿破崙時期的法國交戰。1805年納爾遜勳爵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大敗法國艦隊,法國入侵英倫已不太現實,但英國的警備並未鬆懈,一直到1815年, 拿破崙在 滑鐵盧戰敗,英國才稍感輕鬆。戰爭成了英國民眾心頭的大事,因此透納此時和其後的許多作品都瀰漫著戰爭的氣氛,皇家美術學院的年展是透納展示自己最重要作品的平臺,但特拉法爾加之戰這一年,他並沒有送交作品,這在他的藝術生涯中也是不多見的,他把位於哈利大街上住宅的一部分改造為一間畫廊,這一年的作品就在這裡展出。透納這是在效仿 雷諾茲和 韋斯特等前輩畫家,在 倫敦市中心開設自己的畫廊,極大地提高了他作品的銷路和名字。此間,他在出版商那裡聲譽因《英格蘭南海岸的旖旎風光》的出版進一步得到了提升,這是第一個以他的作品為主的風景系列。透納的水彩不僅反映了戰時的英國,還反映了更為廣闊的英國生活圖景。
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透納的創作明顯轉向,隨後十年便是實驗與過渡的時期。最明顯的重要轉變是在色調上,即從自然寫實的色系轉向更加明亮更有力度的純色。這段時期透納在構思作品時,通常先要創作大量的習作,這些習作常被稱為「第一層顏色」。這一用原色構築畫面的手法似乎也解放了其油畫創作,引入更富有詩意的色彩處理手法。
在這些年中,他一直保持著高水平的創作,完成了大批風景畫。這些作品多是針對新興中產階級的懷舊情緒和愛國主義豪情而作,偶爾也流露出對盼望已久的英國社會政治改革最終到來的喜悅與激動之情。1815年後,滑鐵盧戰役為整個歐洲帶來了和平,英國人又可以重訪歐洲大陸了。接下來的三十多年裡,透納繼續著每年的寫生之旅,其足跡南至帕埃斯圖姆(1819年),西涉布列塔尼的威珊島(1826年),北抵蘇格蘭(1831年和1834年),東到維也納(1833年和1840年)。不過到了1817年8月,透納才自1802年之後第一次借戰爭結束的機會橫渡英吉利海峽踏上歐洲大陸。
透納在對光線的表現技巧上可謂爐火純青,他更注重營造光線在建築物或是自然景觀上的效果。特納表現日出日落的作品較多,這樣的畫面是一場場色彩與光的盛宴。儘管風景水彩畫在當時相比表現所謂高雅主題的油畫可謂地位地下,但透納能夠堅持在風景畫的殿堂中盡情發揮,將繪畫藝術推上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
透納堅持不懈地追求謎一般的帶有他獨特風格的目標,但幾乎是孤軍作戰。他的作品銷售不太好。從1820年透納由義大利歸來到1843年春天他展出了近一百幅油畫,其中只有四十幅很快就有了買主。透納對形體日益明顯的模糊處理在他1840年代的威尼斯風景畫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這幾幅畫中他引入了一種更加克制和迷人的詩意,這與他大部分其他作品中那種崇高的野性形成對照。在這最後時期,他在那些最具幻想性的圖像中反覆地表現這種構圖程式,把一種直截了當的光線大歡慶帶入作品之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的這種激進力量在本質上還是基於他對克勞德·洛蘭的持久尊崇。透納的著名作品雖然有幾幅《威尼斯風景》、《雨、蒸汽及速度》(「Rain, Steam, Speed」,1844年作)。 但比這些作品更為人所熟知的是《軍艦德美勒爾號》。從透納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表現著想要壓倒人的一種霸氣。常常在展覽會的前一天,他特意到會場去,注意地看陳列在自己畫近旁的其它畫的色調,再在自己的畫上塗以強烈的顏料,想壓倒其他的畫。因此有時候把整個構圖弄亂,不止一次受到批評家的嘲笑。象《軍艦德美勒爾號》,描繪在落日的海上,配置著已經屬於過去時代的帆船和新時代的汽船,想要表現歷史的感情;不過,當時它被作為只是亂塗顏料的作品,曾受到嚴厲的批評。而《販奴船》則尤其表現了他藝術的成熟。
透納在晚年雖然成為有名的畫家,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但很難令人想像,卻是一個具有象偵探小說中那種雙重性格的人,有時象個可尊敬的紳士住在山下幽靜的邸宅裡,有時卻象「一個老船工」住在偏僻地方的貧民窟裡,穿著破爛的衣服,一面曬太陽,一面給貧民窟的孩子們信口開河地講「乘船的冒險故事」。而且他死後,屍體也發現在貧民窟一間骯髒的屋子裡。
如果你沒有看過那幅曾被英國人評為「世界十大名畫之首」的《戰鬥的泰梅萊爾號》,也沒有見過那幅曾拍 出2000萬英鎊天價的《珠玳卡島》,但也許聽說過國際上最負盛名的當代藝術大獎——英國特納獎。這項歐洲最權威的視覺藝術獎,便是以今天的主角透納命名的。生於泰晤士河邊的透納,似乎天性裡就有一種遊吟詩人氣質。從17歲到70歲,他從未間斷過在英倫三島和歐洲遊歷、觀察和寫生。不但跑去法國領略拿破崙掠奪來的歐洲繪畫珍寶,更多的去處,則是鄉間、海邊、山野、湖畔……。感性、靈性加高產似乎一直是透納作畫的特質,他曾經在義大利短短兩個月中,便創作了1500多幅水彩速寫。有時還在畫上附註顏色,例如「土壤呈淺紅色、灰綠色,大海是藍色,陽光下薄霧和煦,葉簇明麗,陰暗處呈寧靜的灰色」等等。這些都極大鍛鍊了透納觀察自然物象微妙變化的獨特本領,也促使他後來形成以表現大自然中光線、霧氣、風雨、雷電等異常景觀為特色的藝術風格。當然,他的激情和技法也很快從水彩畫升華到油畫創作上。
《奴隸船》透納
30幅世界名畫賞析
(點擊以上 觀看視頻)
今日課程作業:
1.學習今日課程內容。
2.學習完後,自查當天課程推介畫家,畫作資料,並映射該畫家其他著名作品,生平故事,趣聞軼事,時代之文化,藝術特點。
3.結合所學,所查資料,書寫個人體會(字數不限)拍照發田老師。
武漢歆懿美術院於2016年8月,由高校美術教師、青年藝術家田筱源副教授在武漢當代卡梅爾小鎮組建成立。歆懿美術是一所以美術教育為主體、美術創作為依託的微型民間美術院。現有各年齡段、長期在籍學員六十餘名,目前開設有幼兒造型啟蒙、兒童創意畫、大師課、木刻與膠版畫、書法、中國畫、素描、色彩、油畫、水彩畫、藝術寫生等系列課程。
成立三年以來,先後已成功培養美術愛好者通過學習,獲得中學美術教師資格證,並成功轉專業考取美術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美國科爾蓋特大學、倫敦藝術大學、中南民族大學等高校本科錄取,西安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附中專業課高分通過。連續三年武漢市初三應屆畢業生美術特長生加分資格合格,學員在《書法報》發表繪畫作品,2018年初首屆畫展時設計並印製了精美的畫冊及在各類美術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歆懿美術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學理為依據,不主張美術考級和各類僅以盈利為目的、無學術性的美術競賽活動來博取虛名。尤為重視紮實的美術基礎教學及美育素養,落實每節課程,尊重學員個體的同時發掘其獨特天性的教學理念。
畫院現有150平的教學場地及美術專業藏書2萬餘冊,教室內有專業書畫展示環境、各類畫具、靜物教具等教學設備。創建人始終重視美術學科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積極開發不同階段課程的同時思考教育改革。即將著手籌備適合不同年齡段的美術專業課程教材建設。現已開發建設了時長600分鐘的網絡通識教育《美術鑑賞》課程。另外課程教學中為了更好的保證教學質量,堅持小班授課,同時培養教學團隊,融入助教協助授課的教學方式。
歆懿美術開辦以來重視日常教學的同時,注重創建3大課程品牌意識,以促進和保證高質量的美術教育質量。分別是以「靜待花開」為品牌的歆懿美術雙年展,促進相互間的作品交流與反思;以「師法自然」為主題的歆懿美術每年暑期建築風景寫生活動,開闊美術視野與建立正確的寫生觀;以「歆懿講堂」為主題的不定期美育講座活動,普及藝術常識,提高審美水平。2018年元月在湖北美院舉辦的首屆畫展被武漢電視臺及2家媒體關注報導。同年暑假首次舉行的寫生教學活動拍攝並發布了同名紀錄片以記錄學員的點滴真實學習、生活狀態。另外畫院堅持開放的辦學思路,積極與美術學界好友互動,後期將不定期邀請名師畫家好友,走進歆懿美術課堂,帶給學員們更為廣博的美術視野,和專業的美術知識。從而培養出優秀的基礎美術人才。
(2019年7月更新)
電話:田老師15172325606
孫老師15994289163
地址:武漢市江夏區當代卡梅爾小鎮1區1棟101室
點擊下面連結,查看往屆精彩活動
1.「遲到的首映,不專業的紀錄片」 暨歆懿美術師法自然婺源寫生紀錄片茶話會。
2.【歆懿美術講堂 】經典繪畫導讀---如何欣賞一幅畫。
3.【歆懿美術&婺源寫生 報名啦】2018歆懿美術首屆暑期建築風景寫生。
4.【師法自然&蘇州寫生 報名啦】2019歆懿美術第二屆暑期建築風景寫生團。
5.【歆懿美術&師法自然】婺源寫生紀錄片暨微電影首映茶話會。
6. 歆懿美術 | 美術鑑賞:第一講 圓滿成功
7. 歆懿美術一畫一課 |30幅世界名畫賞析:《蒙拉麗莎》達文西
8. 一畫一課 第02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遊春圖 》展子虔
9. 一畫一課 第03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維納斯的誕生》波提切利
10.一畫一課 第04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江帆樓閣圖》李思訓
11.一畫一課 第05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雅典學院》拉斐爾
12.一畫一課 第06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江行初雪圖》趙幹
13.一畫一課 第07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阿爾諾芬尼夫婦像》楊 凡 艾克
14.一畫一課 第08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
15.一畫一課 第09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酒神巴庫斯》卡拉瓦喬
16.一畫一課 第10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重屏會棋圖》周文矩
17.一畫一課 第11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劫奪留西波斯的女兒》魯本斯
18.一畫一課 第12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寫生珍禽圖》黃荃
19.一畫一課 第13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宮娥》委拉斯貴支
20.一畫一課 第14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溪山行旅圖》範寬
21.一畫一課 第15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夜巡》倫勃朗
22.一畫一課 第16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早春圖》郭熙
23.一畫一課 第17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阿卡迪亞的牧人》普桑
24.一畫一課 第18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清明上河圖》張擇端
25.一畫一課 第19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維米爾
26.一畫一課 第20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臨韋偃牧放圖》李公麟
27.一畫一課 第21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舟發西苔島》華託
28.一畫一課 第22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踏歌圖》馬遠
29.一畫一課 第23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馬拉之死》大衛
30.一畫一課 第24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瀟湘奇觀圖》米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