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透納印在英鎊上,生性冷漠,一生追「光」,卑微而壯烈,被譽為「光的畫家」

2021-02-08 愛畫菌

       不過讓愛畫菌真正佩服的是,他是一個走在時代前的藝術家,他後期作品捨棄實物的描繪,著重瞬逝的光影,為後來印象派開闢道路。






      在繪畫上近乎瘋狂,他的成功,靠的不是天賦,而是百分之99的努力。


       在那個年代,能將理性思維與感性繪畫結合的人,愛畫菌比較服氣透納,他早期研究的是「太陽,火焰,大海」這些常見題材,但是到了創作生涯晚期他居然研究的是「光,風,速度」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愛畫菌不得不懷疑,在當時他對於「光學」(物理學)早有著深入的研究。


       他深入研究光的原理,還得感謝一個人,那就是跟牛頓槓上的德國思想家歌德,他曾說「牛頓的錯誤在於過度相信數學,而忽略了雙眼的感受。」 他並不信服牛頓的光包含顏色的理論,他認為是明暗的相互作用,以及通過大氣中的塵埃與空氣,才產生了顏色。


       講到這裡,你可能還是不太熟悉歌德。


      那麼你是否記得這樣一個遊戲,盯住黃色圓圈上的點15秒鐘,然後看旁邊的黑點。你看到了什麼?

(圖注3:歌德的後象實驗)


      但願你的回答是看到了紫色。歌德發現了這樣的現象(藍對橙、紅對綠),他製作了新的、均勻的色環,使三原色與它們的互補色相對。他提出色彩可以影響情緒和情感。


      歌德注意到有「冷」色和「暖」色的區別;黃色和黃紅色是「暖」色,因為它們很有活力;而藍色系、紫色系和藍綠色系則是「冷」色調,因為它們會使人不安。


威廉‧透納 R.A. (1775-1851),《從布倫嫩眺望有一艘汽船的琉森湖》。9¾ x 12⅛吋(24.8 x 30.8公分)。2018年1月30日於佳士得紐約售出,成交價1,092,500美元

---

      歌德曾說「光的最高程度,例如像太陽的光芒……大部分是無色的。光透過媒介變得濃重,呈現出來的就是黃色。媒介的密度越高,或它的容量越大,光會逐漸呈現出黃到紅的色調,最後變為紅寶石般的色彩。」


      愛畫菌想說的是,歌德的理論有一些雖然是編造糊弄人的,但他的色彩是情感驅動力的理論影響深遠,後世深受其影響,比如透納。


     受到歌德的影響,透納造出了自己的色環,儘管在當時影響並不大。

(圖5:1822年,透納《色環1號》)


       他是一個實踐者,對繪畫的研究,常常是身心體驗。他為了畫好驚濤駭浪,曾把自己綁在暴風雨中的船桅杆上感受暴風的襲擊。為了畫出火車的速度,他曾長時間地把頭伸到飛馳的車廂外來感受風馳電掣。愛畫菌在這裡真是為他捏一把汗,真的要慶幸當時飛機還沒問世,不然……


       正是由於透納的出現,將風景畫在歷史上的地位帶上了一個絕無僅有的高峰。





       就是這樣的一個在繪畫上成就極高的的人,他居然也有偶像。


      透納的偶像是法國畫家克勞德·洛蘭(Claude Lorrain,1600年-1682年),以神話式的風景畫著稱,擅長描繪日出日落的景色,從他的畫中可以看出,這也是用光的高手。


      透納曾站在克勞德的畫前淚眼汪汪:「這畫,我一輩子都畫不出來!」


  迦太基迪多大廈,1815年,國家美術館


      透納是一個愛較勁的人,在他去世前幾年,他捐贈了一幅創作於1815年。一直留在身邊,這幅畫與洛蘭的《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在各方面非常相似,這也是透納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幅作品,他將這幅畫捐給了英國國家美術館。但是捐贈的條件是,必須將這幅畫掛在洛蘭的《示巴女王在海港起航》邊上,美術館欣然接受。





      他是天才,也是一個普通的不討喜的「怪人」。

 

  軼事、野史、甚至比慘,藝術圈有時簡直像選秀。而透納雖是怪人,不過沒有八卦,為人比較無聊,粗魯乏味,還是個工作狂。


      和他的偶像洛蘭一樣,終身未婚。他曾寫道:「女人是令人生疑的愛」,並公開否認自己是情人莎拉‧丹比(Sarah Danby)兩個女兒的生父。前面講過,他的遺囑上卻告訴大家他是兩個女兒生父。


  1799


  透納留下自畫像不多,這張熟悉吧?就是印在英鎊上的那一幅,這是他最著名的一幅自畫像,束著潔白的高領結,英俊的五官,儀表堂堂。


  大家可以看一下蒂莫西·斯波主演電影《透納先生》,該片獲得第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很多人認為他「醜化」了透納。(找不到觀看資源可以在愛畫菌公眾號對話框回復「透納先生」)



  實際上電影還是還原了透納的原本面貌,法國藝術家歐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曾描述過透納的樣子:「英國農夫般的外貌,肥大的黑色衣服,寬大的鞋子,舉止生硬、冷漠。」電影其實是神還原,難怪得獎!


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

 

海葬,1842年


      因為他蔑視古典大師的傳統,資深學院派、潮流先驅,甚至貶低他的作品。透納態度不甚友善,這些批評對他很大打擊,但最終卻成為推動他探索全新藝術領域的動力。


威廉‧透納 R.A. (1775-1851),《藍色瑞吉山:琉森湖,日出》,1842年作。水彩、不透明顏料、墨水筆、啡色墨水、白色粉筆、刮擦。11¾ x 17¾吋(29.7 x 45公分)。2006年6月5日於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5,832,000英鎊 


      透納漫長的藝術探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偉大的作品和有趣的故事。他晚年更加古怪,在病臥床榻的時候,透納依然要出門寫生。


      1850年在最後一次學院展覽後,他就從家裡消失了。管家找了他幾個月都沒有音信,最後在他的情婦家裡找到了他,那時透納已經身染痢疾,病入膏肓,最終在1851年12月他離開了人世,享年76歲。


       據說透納死前的最後一句話是:太陽是上帝!('the Sun is God'),


       他一生追求光芒,被稱為「光之畫家」(Painter of Light)。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作品。



1796年   海洋漁業 


透納《貝亞灣、阿波羅和女先知》



透納《河邊的樹》

透納《倫敦的格林尼治公園》

透納《古羅馬廣場,為索恩先生的博物館》

透納《泰晤士河上的滑鐵盧橋》

透納《暴風雪》

透納《月光下的煤港》

透納《斯塔法島,芬加爾斯洞穴》

透納《黑斯廷斯海灘魚市場》

透納《迪耶普的港口》

透納《威尼斯的問候》

透納《沃爾頓河段》

透納《惠橋的泰晤士河》

透納《溫莎的泰晤士河》

透納《義大利景觀橋和塔》

透納《在潮水退去的布萊斯沙灘上釣魚》

透納《霧晨》

透納《船舶在泰晤士河口》

透納《雨、蒸汽和速度》

透納《維蘇威火山爆發》

透納《蒂沃利,卡斯卡特酒店》

透納《有水的風景》

透納《沃爾頓橋附近的泰晤士河》

(ps:《透納先生》 一百五十分鐘,如同遊覽了倫敦美術館裡收藏的風景。攝影師和導演得將無數名畫用鏡頭刻意模擬了相當數量的,透納畫作裡的風景與構圖,使得整部電影呈現出維多利亞時期,類似水彩畫的印象和夢囈風格,每個細節做的都如此精心,妙不可言地出現。故事卑微而壯烈,情感劇烈的幻滅和失望,內心愛恨交織的痛苦與撕裂。再現了愛的距離和遙遠,愛的誤解與背叛,愛那不可逾越的命運鴻溝,推薦大家去看,找不到資源,可在愛畫菌對話框回復「透納先生」獲取)


看完本文,這樣一位畫家,你喜歡他的藝術嗎?或者有更多趣聞,請文尾留言。

相關焦點

  • 浪漫派「光之畫家」透納:在陽光中高歌,在風景水彩畫中沉淪
    而畫家透納絕對是英國風景水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他對於光和水汽的把握令人驚嘆。作為一名浪漫派畫家,透納的畫作對後來的印象派奠定了基礎。1775年,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出生於英國倫敦一戶小鎮。透納的父親經營著一家理髮店,家庭生活並不是特別富裕,而透納的母親又因為精神病離世。
  • 英國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威廉·透納油畫作品,光與色的極致
    在這幅畫中,年僅21歲的他已經顯示出對自然的獨特表達方式:以光為核心,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此畫中,月光被薄雲遮擋,水光一色,小小的孤舟在壯麗的自然面前,竟如此脆弱而悲壯,一如人類的命運。在之後的藝術生涯中,透納創作過相當多以海難為主題的作品,他對大海與光的熱衷,將貫穿他一生。
  • 自己的臉被印上鈔票,這位英國畫家與錢有著不解之緣
    原創 翁昕 果殼什麼人能夠被印上鈔票?在英國,文豪威廉·莎士比亞、物理學家麥可·法拉第、作曲家愛德華·埃德加和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等人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都曾榮登20英鎊票面。在如今流通的英鎊中,面值20的紙鈔流通量要比其餘所有面值紙鈔加起來還多。因此,票面人物的選擇也必然是精挑細選的結果。
  • 偉大的風景畫天才,印象派的的開路者——透納
    透納作品《莫特萊克露臺初夏的早晨》在世界藝術史上,威廉·透納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列。可以說,他與畢卡索、莫奈以及梵·高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表現關於空氣微妙關係的繪畫,影響了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與畢沙羅的藝術創作,被譽為「印象派先驅」。
  •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近期,英格蘭銀行發行了重新設計的新版20英鎊鈔票,不再是我們熟悉的伊莉莎白女皇二世的頭像,首次採用了一位英國藝術家——J.M.W.Turner,透納的頭像來代替。正面採用的是透納24歲時的自畫像,畫像背景是透納的代表作《無畏號被拖往最後的泊錨地》,下方印有透納的名言,「光就是色」。所以這位透納,究竟是誰?
  • 透納:他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羅斯金透納在27歲成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展開畫家生涯。比透納整整晚生100年的德語詩人裡爾克,也在他的27歲寫下《預感》:我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我舒展開又捲縮回去,/我掙脫自身,獨自/置身於偉大的風暴中。用這首詩來概括透納的一生再合適不過。
  • 【海外畫廊】透納的《暴風雪》
    英國畫家透納(1775——1851)用自己的一生在完成這項神聖的工作。 《暴風雪》 《暴風雪》是透納晚年的傑作,是畫家冒著生命危險把自己綁在船桅上觀察了四個多小時的結晶。
  • 藝術多有趣|脫歐後的新英鎊上為何印的是他?
    人們都十分好奇離開歐盟後的英國會有怎樣的一番未來,而英國首先改變的正是其最富盛名的資產之一:英鎊。目前,全新的20英鎊鈔票(約合人民幣182元)已於市場開始流通,鈔票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女王自然少不了,而背面則印上了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的頭像,背景則是他的名作《被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
  • 威廉·透納水彩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 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 是英國畫家及圖形藝術家。
  • 威廉·透納:他是學院派頂尖人物,卻促進了印象畫派的誕生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英國學院派畫家中最頂尖的人物,在西方藝術史上也是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
  • 將真實與浪漫相結合:威廉·透納 油畫作品
    他曾走遍義大利,最後才專心去描繪大海的光色和空氣的變化。他悉心研究海上光的強度、雲彩和風雨的活動,在色彩上,他培養了一種具有浪漫主義感情的特殊手法、創新色彩,這對後來英、法兩國的印象主義運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 透納,畫家中的莫扎特
    當我心中想著透納早期的深色大海系列作品,再從畫廊另一側觀看此畫,我不再思考它的構圖,而是它的顏色,我發現:極富張力的光線效果,不是想《海難》一樣藉助色調對比完成的,而且靠及其細微的顏色變化。由此,油彩形成了某種全新的一致效果,如同彩虹色一般,就像某些活的生命,此畫中很像鳶尾花,而不再是畫出來的幻象。
  • 《透納先生》:用油畫般的鏡頭語言為畫家立傳,值得一看!
    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二天,主競賽單元影片《透納先生》舉辦展映。本片由知名導演邁克·李執導,以英國著名學院派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藝術人生為主題,講述了他特立獨行的創作之路。《透納先生》有著堪比畫作般美麗的鏡頭語言。
  • 印象派開山鼻祖透納成為英鎊畫面主角
    新版20英鎊紙幣正背面新版20英鎊紙幣上的特納肖像來自1799年畫家自畫像,當時他只有24歲,背景圖案來自其代表作《無畏號戰艦》(The Fighting Temeraire)。這幅油畫完成於1839年,是為了紀念無畏號戰艦退役而繪製,展現了特納對光影的出色捕捉與表現力。
  • 繪畫大師——透納畫作欣賞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是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在透納以善於描繪光與空氣的微妙關係而聞名於世,尤其對水汽瀰漫的掌握有獨到之處。
  • 藝術一刻|透納:我的靈感來自霧霾
    遠處疾馳來一列火車車頭迸發著火光畫面所描繪的是一種雨水、蒸汽和速度交織的感覺這幅畫的特別之處是光融於一片光輝之中浪漫主義的詩性也在此找到了它完美的形象問題:有位畫家深受透納的影響,你知道是誰嗎?狄更斯《霧都孤兒》和狄更斯同時代的畫家透納則用畫筆記錄下了煙霧蒸氣中的倫敦這些詩意朦朧的空氣其實飽含著有毒的二氧化硫和
  • 西班牙外光畫家——索羅亞
    在羅馬,他終日流連於不計其數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對古典主義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作品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也結識了許多藝術家。也在此時,索羅亞開始涉足宗教題材。巴黎,光和影的世界  1885年上半年,索羅亞移居法國。
  • 英國銀行為全新20英鎊鈔票增加AR功能
    這一次涉及的是英國最富盛名的資產之一:英鎊。全新的20英鎊鈔票(約合人民幣182元)已於本周開始流通。這種重新設計的紙幣用著名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自畫像代替了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畫像。對於「迄今為止最安全的英格蘭銀行鈔票」,英國政府決定通過Snapchat的增強現實技術來進行推廣。
  • 莫奈《日出·印象》,光與色的瞬間真實,600年後幾分鐘的印象畫派
    莫奈作品《風中的白楊》莫奈一生都酷愛畫水,年輕時趕去畫海水,中年時畫遍了河水,老年走不動了,修了座園子,攏住一池清水,種上一片蓮葉,畫起了綠波蕩漾,蓮葉田田。這兩位畫家是康斯泰勃爾和威廉·透納,他們畫好了一系列以「日出」為主題的作品,冥冥之中似乎就是為了等待莫奈的到來。莫奈仔細研究了透納的作品,激發了他對色彩研究方面的創新。
  • 透納:賦予色彩情感的力量
    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1775—1851)透納是英國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的浪漫派畫家,以獨樹一幟的色彩表現和狂風暴雨的繪畫題材而聞名。但他的人生看起來並不像他筆下的海面那麼波瀾壯闊。他獨自遊歷歐洲,草稿本上從瑞士的雪山一直描摹到威尼斯的貢多拉小船。透納的風景畫通過光和色彩表現出激情和力量,有著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讓觀眾產生一種敬畏的崇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