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賞析】《奴隸船》——威廉·透納

2022-01-09 旋雅文化

《奴隸船》,1840年,英國,威廉·透納,帆布油畫,91x138cm,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透納的一位朋友給他讀一本關於販賣奴隸的書,書中描繪了當時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外掠奪販賣奴隸的黑幕。畫家用形象揭露了這個罪惡。《奴隸船》的畫面上所展現的是洶湧澎湃的大海,晨曦在旭日映襯下反射到海面格外刺目。近景的海浪衝擊著一組飄浮物,死魚和奴隸的屍體混雜在一起隨波逐流,運奴隸的船已逐漸遠去。但是透納在畫中所特意強調的是陽光與水汽,畫家對不可徵服的自然力的表現有特殊偏愛。

他想從中感悟某種自然的真諦,即光和色的變化奧妙。在這幅畫中畫家有意將觸目驚心的事件與海上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構成他所表達的浪漫主義的激情。橘紅、檸檬黃、玫紅和紫色交織成這幅畫的色彩交響,畫家同時代的評論家羅斯金在談到透納的風景畫時曾說:「如果只用一幅畫去證明透納的藝術是不朽的話,那麼應選擇的就是這幅《奴隸船》。」

1840年5月,皇家藝術學院在倫敦舉行的展覽可謂是非常地成功。所有的觀眾都認為其中展出的一幅作品是毋庸置疑的傑作,該作品名為《發號施令》,畫家名叫埃德溫·蘭西爾。作品裡的主角是一隻獅子狗,評論家們都對這幅作品讚嘆不已,其表現度、辛辣程度以及技巧性都堪稱絕品。但是在當年那場展覽中還有另一幅作品,評論家們卻一致性地表現出了沮喪又輕蔑的態度--威廉·透納的《奴隸船》。

雖然評論家們把它比喻為「一場發生在廚房的鬧劇」,甚至毫無是處,可我們還是把這幅作品看得很高。對於這個想像中的奴隸們在海上被殘忍殺害的場景,特納原本是希望人們會為此而哭泣流淚,但事實卻是,人們認為作品完全是在胡說八道,甚至令人厭惡至極。特納本來以為這幅作品會成為他的裡程碑之作,但最終卻招致眾人的非難。透納看起來就是一個安樂舒適的英國人,就像一杯茶,畢竟他可是當時國家畫廊長時間以來鍾愛的畫家。但是在他的內心含有另外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透納--他的作品充滿了混亂、戰爭和大災難,畫風狂野不羈,其用意昭然若揭。這就是另一個特納,處於極端狀態下的特納。他十九世紀的作品《奴隸船》,將會使他達到英國繪畫歷史的頂峰。

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喚醒了英國的道德暴行,那就是奴隸貿易。大英帝國版圖內是禁止進行奴隸貿易的。但是在西班牙帝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奴隸貿易並沒有被禁止,而且還十分興旺。於是在1840年的倫敦召開了一次國際會議,大會準備對這種行為表達正義的憤慨。早在多年前就被贊助人沃爾特·福克斯引入這個事業的特納也想用他的畫筆來發出自己的聲音。在1781年,一名英國奴隸販子在完成了一趟常規到非洲的獲利豐厚的旅程之後駛離了牙買加海岸。但是在船艙裡卻出了問題,裡面的奄奄一息的奴隸比往常多了許多。船長魯克·克林伍德突然間就這樣碰上了一趟折本買賣,雖然他已經為這些人類貨物入了保險,但是保險公司只會以在海上失蹤的人數理賠。所以克林伍德船長下到船艙,開始進行一場殘忍的挑選活動。那些他認為撐不下去的奴隸將會在海上失蹤。最終男人女人小孩共132人被挑中。他們的手腳被鐵鏈鎖上,然後從甲板上被拋入鯊魚出沒的加勒比海。

這件道德恐怖事件發生的時候正是廣大英國人們良心重現並成為奴隸貿易的反對者的時候。132名非洲人悲慘地死去了,但是它卻孕育出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眾運動。重現這場歷史悲劇的特納並不是以歷史事件的插畫作家身份出現的,他的目的是想召喚一場颶風,一場大動亂。

作品《奴隸船》把我們擲入一場充滿災難和恐懼、罪惡與報應的狂熱夢境之中:顯出側面輪廓的船隻幾乎被奔湧的浪潮所吞沒。它就像一艘真實的船隻和某些被詛咒折磨的事物的混合體,就像古老水手的船隻。怪獸出沒,浪花翻騰,就像是一種猥瑣的食人魚在啃噬。乘浪而來的怪物取材於希羅尼穆斯·波希的作品。當你注視著這幅作品的時候,它震撼著你的心靈令你難以忍受會,你的心跳加速,雙腳感到已穿上了鉛鞋,感覺整個人正在向下墜落--對於特納來說,這一刻你已經被水淹沒了然後你就會被扯進恐怖的海洋深淵中,在血腥的光線下浸透你的身體。當你在眩目的陽光中閉上眼睛時,你的視野中滿是血紅色。

儘管所有的評論家們都認為,由於特納對藝術創作規則的不屑一顧,那艘奴隸船在作品中的分量應該是比較低的,內容的主體--那三隻桅船被放到了中景深至背景的位置上,我們能夠更多看到的是翻騰的狂暴的雲和大海。但事實上由於對空間布局的精雕細琢,那卻成了他最大的成功。因為天空中並沒有暴風雨來臨的跡象,紅色與金色表現出的狂暴體現出它們的影響。那並不是為了襯託特納闢出的那條水道。這條水道處於畫面的中心,顯得奔湧的黑色巨浪靜止了下來,就像是耶和華那憤怒的手掌突然揮過沸騰的水面。因為這是一個殉難日,一個將會受到懲罰和審判的日子。

同樣在這幅作品中,特納一定也有些樂觀的想法。在畫面的右上角有一塊清澈的藍色,這也是一個證明:奴隸制度終將會被廢除,殉難的奴隸們終將在自由來臨的時刻得到報償。所以特納用畫刷、顏料和想像力為自己帶來無上光榮的自由,並表現出了這個神聖時刻的偉大力量。

很快批評的聲音蔓延開來,特納成了一個笑柄,人們眼中的瘋子、笨蛋。人們認為他已經沉迷在自己那狂暴荒謬的繪畫中不能自拔。這個國家最喜愛的畫家,曾一度被尊為英國藝術的元老級人物卻被當作一個老瘋子對待。但是在這些打擊面前,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更加的勇敢頑強。他孑然一身,就像一個孤獨的老水手,在純粹的繪畫海洋裡自由的航行。雖然腦海時常浮現出海洋狂暴不安的景象,特納卻依然能夠創作出大海寧靜的一面的作品。當畫中的漩渦激流把他自己也溶解進去,然後化為比單純的感官娛樂更加厚重有力的東西,當他朝著歷史和永恆的真相進發的時候,我認為此時的特納才是最偉大的。他所改變的並不僅僅是英國藝術,而是所有的藝術,幾乎是全部!正如我們知道的這就是為什麼特納仍然對我們很重要而且將來亦然的原因。那個頭戴癟帽身穿髒衣的倫敦東區的怪老頭把我們引入了一個地方,那裡是迂腐的墨守成規者沒有膽量去的地方。因為那裡是歷史風暴的中心,那裡是光的海洋。

相關焦點

  • 一畫一課 第25期 | 30幅世界名畫賞析:《奴隸船》透納
    《奴隸船》透納《奴隸船》透納畫作介紹:
  • 將真實與浪漫相結合:威廉·透納 油畫作品
    威廉·透納 是英國畫家及圖形藝術家。尤以光亮、富有想像力的風景及海景而聞名。作為一個多產的藝術家,透納創作了幾千幅素描、雕版畫、水彩畫及油畫。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
  • 震耳欲聾的咆哮:透納的《奴隸船》
    在哈雷街的十字路口,有一間裝飾優雅的喬治亞風格小屋,那是透納的工作室。這位藝術家將一把浸透著白色顏料,閃爍著油光的薄畫筆,放在工作室的橡木桌上。他剛剛完成了自己最具象徵意義創作的最後一筆。透納的《奴隸船》渴望闡明一個因矛盾的緊張關係而心煩意亂的世界奧秘,在怪誕與崇高之間、在人類與怪物之間、在真實與神秘之間。沉浸在謎團之中的透納,最終也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 透納:賦予色彩情感的力量
    透納出生於倫敦,14歲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30歲左右,在母校擔任透視學教授並開設了自己的畫廊,終生未婚,76歲在貧病中離世,身邊的人說他性格陰鬱、孤僻且悲觀。〔英〕威廉·透納 《運輸船遇難》 布面油畫 172.7cm×241.2cm 1810年 葡萄牙裡斯本古爾班基安博物館藏與他相伴最久的,只有繪畫。
  • 威廉·透納:他是學院派頂尖人物,卻促進了印象畫派的誕生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十九世紀上半葉英國最為著名、技藝最為精湛的藝術家之一,英國學院派畫家中最頂尖的人物,在西方藝術史上也是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
  • 威廉透納作品之水彩風景畫圖片欣賞
    今天介紹英國浪漫主義風景畫家透納的水彩畫作品,透納全名約瑟夫·瑪羅德·威廉·透納,同時還是英國水彩畫家和版畫家,現代公認透納是非常偉大的風景畫家,他的作品對後期的印象派繪畫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在18世紀歷史畫為主流的畫壇上其作品並不受重視。
  • 威廉·透納水彩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 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作為一個多產的藝術家,透納創作了幾千幅素描、雕版畫、水彩畫及油畫。他對光線及色調的興趣超過形體,這為日後印象派畫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威廉·透納與約翰·康斯特布爾並稱為「真正使英國風景畫擺脫荷蘭、法國或義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兩個人」。 他曾走遍義大利,最後才專心去描繪大海的光色和空氣的變化。
  • 英國最傑出的風景畫家之一,威廉·透納油畫作品,光與色的極致
    代表作品賞析 透納 《彌諾陶洛斯號運輸船海難》 透納 《海中漁夫》1796年 《海中漁夫》,是透納在學院正式展出的第一幅有時間記錄的油畫。
  • 透納:他認出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用這首詩來概括透納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人人以為自己了解透納,就像了解英國茶是什麼味道——首先是夕陽下的退役戰艦無畏號,然後是獨特的標題——《奴隸船:奴隸販子把死者和垂死之人丟入海洋——颱風襲來了》(1840);藝術愛好者知道的更多,比如他喉嚨裡總是發出怪聲音,他終身未娶與老父相依為命,而且手指常年染滿藤黃和普魯士藍。當然,這都是一個世紀之後的事了。
  • 天才透納的藝術人生:勤奮不屈,超前時代,命運坎坷,手握永恆
    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1775-1851),是最偉大的浪漫主義風景畫家,西方藝術史上無可置疑地位於最傑出的風景畫家,是英國水彩畫的巨匠,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畫家代表,英國自然派的先驅,著名印象畫派的「遠祖」。
  • 特納的《奴隸船》
    (圖1,特納,《奴隸船》,1840年,油畫,90.8cm*122.6cm,現存于波士頓美術博物館)特納的重要欣賞者羅斯金曾獲得這幅畫,並將它保留了一段時間,然而,儘管他相當欣賞其中卓越的繪畫性特質,他仍因題材的遠古將它出售——「我們看見那些被拋入水中的屍體和垂死者,在鯊魚和海鷗環繞的水面掙扎,他常說,和這種題材生活在一起太痛苦了」。
  • 《透納先生》:用油畫般的鏡頭語言為畫家立傳,值得一看!
    6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第二天,主競賽單元影片《透納先生》舉辦展映。本片由知名導演邁克·李執導,以英國著名學院派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的藝術人生為主題,講述了他特立獨行的創作之路。《透納先生》有著堪比畫作般美麗的鏡頭語言。
  • 法國風景畫家油畫賞析,朦朧霧色中充滿自然風情,藝術功底深厚
    法國風景畫家油畫賞析:仔細端詳他的油畫,我們會感到一種哀傷,一種大自然背後透出的莫名情愫。Alexandre Jacob雖然屬於印象派,但他卻沒有沿著馬奈、莫奈、梵谷以及其他印象派畫家的風格前行,而是更多地追隨自然寫詩,從這種藝術風格看,倒更貼近於英國的風景畫家透納
  • 他一生繪畫了300多幅油畫,近2萬幅水彩畫和素描畫,全部捐給國家
    ◆分享英國畫家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3的風景油畫作品。◆威廉·透納繪畫的油畫作品,水彩畫作品表現的技巧都非常嫻熟且精湛。他用畫筆揮灑著流動的質感,畫面在光影的作用下,透視著藝術真正美妙的地方。威廉·透納將風景沐浴在明亮的光影之下,畫面中虛實結合,形成別具一格的色彩表現,產生出動人的畫面。
  • 透納與康斯太勃爾展覽再聚首
    在泰特英國美術館,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筆下那些歡騰的天空、大海和風景,將在9月 10日呈現在觀眾面前,「後期特納:被放飛的畫」將探索這位藝術家創作於1835至1851年間的傑作。
  • 如何豢養一隻奴隸
    所以他請傑利.透納博士,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古羅馬文學研究主任,把他的指示化作了本書。作者透納通過VR技術,讓自己置身在古羅馬的環境裡,淪為貴族傅可斯的四百位奴隸之一,幫主人聽寫傳抄。甚至透納把作者都署名成了傅可斯。
  • 考古|最後一艘奴隸船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Gale——圖書館的合作者、知識與發現的推動者今年2月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封面故事:「最後一艘奴隸船」引得全球讀者關注。這艘沉沒水底160年、見證了美國黑奴貿易的最後一艘奴隸船終於在阿拉巴馬州被發現。
  • 浪漫派「光之畫家」透納:在陽光中高歌,在風景水彩畫中沉淪
    而畫家透納絕對是英國風景水彩畫中最傑出的代表。他對於光和水汽的把握令人驚嘆。作為一名浪漫派畫家,透納的畫作對後來的印象派奠定了基礎。1775年,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出生於英國倫敦一戶小鎮。透納的父親經營著一家理髮店,家庭生活並不是特別富裕,而透納的母親又因為精神病離世。
  • 偉大的風景畫天才,印象派的的開路者——透納
    透納作品《迪耶普港》透納早期創作的大多為水彩風景畫,在19世紀英國水彩畫發展最為輝煌的時期,透納是將並不為人所重視的水彩畫發揚光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13歲考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憑藉過人的天賦,他自學油畫,在21歲時,他的油畫處女作《海上漁夫》的展出使他名聲大噪,年僅26歲就被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破格吸納,成為最年輕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