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甩體證分享之一
什麼是平甩功?
「平甩功」乃是傳承自老祖宗的養生智慧,特別為適應現代生活所設計的簡易養生功法。它是一種平心靜氣,平衡自然的甩手方式。練的時候全身放鬆,雙手自然擺動,主要在「平」的意境上多下功夫,是所有愛好修行、養生、氣功、導引術的人,都應學習的首要功法。
動作說明:
1. 雙腳平行,與肩同寬。
2. 雙手平舉至胸前。
3. 兩手前後自然甩動,保持輕鬆,不用力。
4. 甩到第五下時,微微屈膝一蹲,輕鬆彈兩下。
視頻:李鳳山師父的平甩功標準示範
注意事項:
1. 不取巧、不求快、不貪功。
2. 腳踏實地,呼吸自然。
3. 雙手舉平,微微舒直,高度不過肩。
4. 身形中正,左右平衡。
5. 蹲時膝蓋保持彈性,全然放鬆。
6. 速度和緩,始終規律。
7. 每回十分鐘,早晚各甩三回。若能一次持續甩三十分鐘,效果更好。
8. 練完後喝杯溫開水,更助氣血循環。
練功效果:
1. 甩五百下大約十分鐘,第一個十分鐘可以達到渾身的循環,第二個十分鐘開始進入我們身體過勞之處,第三個十分鐘開始調整病灶,達到以柔克剛的境界。
2. 甩手時,放輕鬆,保持四平八穩,全身上下不需用力,自然可練出韌性和彈性,體會「在有力中無力」、「在無力中有力」的意境。
3. 彎曲膝蓋關節以便蹲兩下的目的,只是給予支撐自身的力量,而非刻意負重,因此長期輕鬆的蹲兩下之後,膝蓋反而靈活有勁、不老化。
4. 每甩五下蹲一蹲,松中帶沉,一沉到底,自然不會心浮氣躁,也不會因為不斷地動而變得身體緊張。每五下一蹲的規律性,使之動靜合一,自然集中。日久漸能進入高妙的神定狀態。
5. 整體來講,十指充滿而後感傳,由感傳而循環,因此,五臟六腑就很容易得到復原。即使是年紀大的人,經過用心的鍛練,甩手一招就可以克服許多的老毛病和老人病,真可謂一通百通是也。
自我檢查:
在練功過程中,我們可以藉由一些角度來自我檢查、自我調整:
1. 注意兩腳是否平行,身體是否平衡。
2. 呼吸自然,始終保持內外平衡,可逐漸領會到生生不息的韻律感。
3. 要練出氣機到達末梢,自然就能跟五臟六腑相互輝映。
4. 從練功所產生的酸、痛、麻、癢、脹五種感受,體會我們身體健康的程度。
5. 避免速度越來越快,形成一定的慣性,不使氣機浮躁,此時所反射出來的精神系統和神經系統,都能達到最完美的境地。
平甩體證分享之二
懷英師姐分享:
以下幾點檢測方法,可做為判斷自己是否都做到了?!就不易心中起疑惑!
一、落實李鳳山師父所教的三寶--吃素、練功、發願。
二、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一心一意的只練平甩,先不參雜其他的方法。
三、挪出時間來閱讀師父的書、義工辛苦整理的公眾號、群裡的體證、心法分享。
四、常保正念-心的力量無窮無盡,善用「心」的力量!
「我是不是放鬆了」,「是不是安靜了」,「是不是很自然」----去感受我們身心靈平衡的發展。練師父的法門,就要深入師父法門的精髓,在法門裡頭找到最大的安定。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去感受自己是不是有達到「松靜自然」如此的力量。好好努力,天天固定練習,相信我們會越來越好。
最後再提醒-練功,有些人一直舒服,有些人一直排毒,有些人這兩種都有。不要因為舒服,都沒有排毒現象,就覺得自己好好喔!也不要因為一直排毒而覺得「唉呀~怎麼一直好不起來」,也不需要一直想要那個排毒,老想怎麼還不來啊⋯。這些後端的感覺是追不完的。
「來即應,去勿留」,碰到什麼就是什麼,秉持正念和感恩的心,好好和當下相處,就掌握跟著李鳳山師父練功的精髓了。
感恩師父練功心法-「松靜自然,法法皆安」。
更多請關注公眾平臺:【梅門一炁流行】
小編微信:landren
往期文章:
李嗣涔教授:氣功的科學觀與保健原理
標準與正統的梅門李鳳山師父平甩功
平甩傳愛-許達夫醫師 葉怡寧醫師
《修行》- 梅門平甩功
李鳳山師父平甩功入門
當科學遇到氣功
李鳳山師父開示:平甩功秘笈心法
李鳳山師父:德的累積
《科學氣功》李嗣涔教授&李鳳山師父新書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