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練習平甩功膝蓋彎曲時,不要內8或外8,朝著腳趾尖的方向往前彎曲即可;
2、 練平甩功練時不要用力甩、要輕鬆甩。睡覺前練功喝點溫開水、先靜靜站著再開始甩、甩動時不要太快要跟著節奏甩,甩完之後再靜靜站著收功。再喝點溫開水。補充水分,練完平甩功之後、靜靜坐在椅子上放鬆身體。
3、 平甩的要訣: 中正+平衡+放鬆;中正: 脊椎+頸椎+腰椎,保持一直線;平衡: 雙手平舉(與地面平行)開始擺動;擺動回到原點也是平行於地面(不要高過肩也不要過低); 左右兩肩沒有一高一低;放鬆: 脖子+雙肩+手臂一直是維持在放鬆狀況。
4、 早晚30分鐘是基本要求。若躺著仍舊一直睡不著,就起來甩手,不要繼續躺。放鬆甩過之後,睡覺質量改善,會把少睡的那些時間補回來。甩得久的學員,都不需原本的睡眠時數。
5、 所謂"每日十分鐘,十年不得了", 從循規蹈矩的真修實練中,逐步調整身心。 先從每天甩10分鐘,慢慢增加到30分鐘,必能提升身心靈整體的健康 。 李鳳山師父認為,凡是有時間,想練、能練的時候,就可以練。精神好、有體力,有時間則大練;精神不好、無空間則小練。總之,沒事就練。
6、 師父的功法依循中國傳統「動靜並修、內外兼養」的修行法則;練完平甩功最好就是靜坐,動靜兼修、內外兼養。這是最容易補充身體方法。也就是說, 平甩功練習最重要是放輕鬆、加上靜坐就是完美的組合。甩完且收功完畢之後,可把雙手搓熱然後輕摸腿部(或任何酸痛部位),可幫助氣血暢通,消除肌肉疲勞。甩半小時之後,先短暫靜站調調氣。呼吸調平穩緩慢之後,而後靜坐調呼吸至少10分鐘(可放師父帶靜坐引導的聲音,在小鍛鍊器上)。靜坐重點在於調息,也就是在呼吸上下工夫,呼吸要訣"細慢長勻",即能汰換體質,帶來最大的調整力,因為好的呼吸使頭腦清醒,並能提升意志力。靜坐時腦袋放空,不要刻意去冥想、幻想、意圖以意導氣; 保持全然的放空。
7、 平甩在不同的階段,身心靈的轉變,都可能帶給我們身體外相不同的變化,李鳳山師父說,「修行人的法相,清奇古怪。」就像有些人,練了很久,欸,胖的變瘦了,瘦的,反而變胖了,這種「三胖三瘦」的過程是很自然的,不用過度在意。
8、 每個人的"換境" (換淨)部位不盡相同。有些人一下子手麻,一下子腳酸,一下子胃痛,一下子掉頭髮,一下子皮膚發癢/長膿……。 "換境" (換淨)時先調整心態、鞏固心理、不要擔心各式各樣的換境現象,繼續練功就對了。奇蹟是獻給相信的人。
9、 換境的小狀況,換境過後就會好多了。換多久因人而異。若急於看到效果或者實際上沒有破斧沉舟的決心,就會花比較久的時間。人不能渾,一渾,就容易拖泥帶水。 總之,悶著頭天天練就對了。
10、所有的考驗都是來幫助我們的,幫助我們得到真正的穩定。痛/不舒服? 就讓他痛吧!就讓他不舒服吧!沒有任何可以影響到我內心的穩定!我永遠保持我內心的平靜。堅守信念!不論情況如何?天天練就對了!當我們心中真正平穩,一切都會否極泰來。平甩本身功法好,接下來全部都是信念!信念一到、永久持續,功到自然成!不去想得失、成敗,只問天天鍛鍊好好耕耘,喚起循環健康是最主要,其他為次要,當然主要的好起來,次要的指日可待⋯,信念為一切!
11、若能夠專注的甩,順著平甩節奏穩定的甩,不會忽快忽慢的話,氣血循環也就容易穩定,如此天天平甩的話,就容易達到平甩自愈的神效,讓人稱羨。且專注的甩容易"察覺"動作是否保持 "中正+平衡+放鬆"永遠保持所謂"身正則心正,心正則氣正",快速提升身心靈的穩定度。
(本文源自微信群「梅門平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