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家送上四則青史留名的才女的故事。
淑真詩迷眾,清照詞超群。文姬譜胡笳,若蘭繡回文。
淑真詩迷眾朱淑真,宋代女作家、女詩人,號幽棲居士。自幼聰穎,對經史、繪畫、音律都很有研究,最擅長的還是詩詞,後世有人將她與李清照相提並論。朱淑真有一首著名的《斷腸謎》,詞謎如下:「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lì)冤家,言去難留。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裡相思一撇消。」十句話,句句悲切與憤懣(mèn)。有趣的是每句話可用「拆字格」來解出一個字。比如「恨王孫,一直去了」中的「王」字去掉那「一直」便是個「三」字。最後的謎底是從一到十共十個數字。
清照詞超群李清照,南宋著名的女詞人、文學家,號易安居士。十八歲嫁給金石考據家趙明誠。李清照著名的詞有許多,有些人將宋代詞人排了名,儘管排法不一樣,李清照都在前十名以裡。據說她的《醉花陰》寫好之後,寄給在外地作官的丈夫,詞中秋天的寂寞與佳人的惆悵躍然紙上。趙明誠接到後,感嘆不已,覺得夫人比自己強,但又不甘心,怎麼辦?自己寫呀,讓別人來評價一下!憋了三天三宿,還真寫出五十首,把《醉花陰》抄一遍混在其中。請友人陸德夫來品評,陸德夫仔細看後說:《醉花陰》中的「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絕佳之句,別的詞比不上。
文姬譜胡笳蔡琰,字文姬,父親蔡邕(yōng)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也算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蔡文姬能文善詩,對自家的藏書全都仔細閱讀,其中能背誦出的有四百多篇。文姬還有一個專長那就是音律。蔡文姬曾立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但在動蕩的社會中卻被擄到了匈奴,嫁給了匈奴左賢王,飽嘗了不同風俗的痛苦。十二年後,曹操統一了北方,為報答恩師蔡邕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將孩子留在北方,回歸後再嫁,同時也譜出了動人心魄的音樂《胡笳十八拍》。人們感嘆文姬:雖然回歸故土和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但文姬只能忍痛捨棄後者了。
若蘭繡回文蘇惠,字若蘭,武功人,十六國時期人。若蘭容貌秀麗,舉止嫻雅。她自小聰穎過人,琴棋書畫都厲害。九歲時學會了織錦,描龍繡鳳是行家裡手。後來遇到了英武少年竇滔,結成了百年之好。竇滔後來又娶了歌妓趙陽臺作偏房,十分寵愛。竇滔出鎮襄陽時,若蘭賭氣沒有跟著一起赴任。但是時間一長,這若蘭便只想著丈夫的好處了。悔恨之餘卻突發奇想,反覆推敲,將所寫的詩詞編排在橫豎都是29個字的方陣裡,織在了錦緞上。這就是著名的「璇璣圖」。有人統計了一下,正反可讀出3752首詩。這首錦繡的迴文詩,很多人讀不懂,可竇滔卻讀懂了,趕緊將若蘭接回到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