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給我們帶來很多損失,大家被迫關在家。
但地球卻變得更有生機了,城市汙染少了,碳排放少了,全球變暖的速度都變慢了……
4月22號,明天是世界地球日。我們對待環境的態度,也會決定自己的生活。
少吃肉,少吃加工食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少買少廢棄,帶飯、低碳出行。
過健康的生活,你也會收穫到更輕盈的身體、更光滑的皮膚。
減肥,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有一件事必須要做:戒糖。
但現實是,很多姑娘知道吃糖不好,可是卻常常剛吃飽飯,又想吃一塊蛋糕;明明不餓,卻捧著餅乾吃得停不下來。
戒糖失敗了一次又一次,真的不是你沒有意志力,而是食物上癮了。
別以為食物上癮很難,推薦大家看一部紀錄片,《大號的我》,也有些翻譯是《超碼的我》。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原本的飲食習慣很健康,身材也健康,BMI約23.8,在正常範圍內。
後來他開始為期30天,每餐都吃麥當勞……第18天,他對著鏡頭說:「你知道嗎?我感覺糟透了。我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我覺得自己像是生病了,而且不開心……我開始吃,現在我又感覺好多了。我感到很美好,這真是太瘋狂了。」
他說的就是戒斷症狀。才僅僅18天,他就改變了原先的健康飲食習慣,對加工食品上癮。
為什麼食物也會上癮?
加工食品、零食一般都是高熱量,含有大量糖、鹽、脂肪以及咖啡因。原本在食材裡的大量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都在加工過程中被除去了。
咖啡因會上癮很多人都知道,糖呢?
它會飆高血糖,大量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太多,會造成血糖濃度偏低。血糖變低,大腦缺乏能量,又會想方法升高血糖,譬如說,讓你想吃甜食。
如果你忍住了,大腦會提高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等的水平,提取以前儲存的糖原。
大腦是怎麼升高腎上腺素和皮質醇的呢?讓你緊張、焦慮、有壓力……或者讓你吃刺激性物質,咖啡、茶、可樂、香菸等。
脂肪倒是不會讓你上癮,但糖會讓你越來越想吃高脂肪的食物。所以,高糖加高脂更容易上癮。
戒糖反而讓你感覺更糟糕?
經常吸菸的人,戒菸時會出現煩躁、頭昏、失眠、食慾或體重增加等各種不適。
這叫尼古丁戒斷症候群,又叫戒菸症候群。
戒糖和戒菸很像。
有些會員在加入訓練營之前,喜歡吃高糖高澱粉的食物,有食物上癮的情況。
21天時嚴格按照食譜來吃,會出現戒斷反應,特別是前幾周,可能會覺得頭暈、腸胃不舒服、易怒、易暴躁等等。
已經出現糖癮了
怎麼戒糖?
平時飲食習慣了高糖高澱粉高脂,愛吃麵包蛋糕愛喝奶茶飲料,主食控的姑娘,或者平時壓力比較大的,又或者有節食、暴食惡性循環的,建議不要一下子戒糖。
不要著急,先給自己一個小目標,先一步步戒斷添加糖,從不吃零食,不喝奶茶開始。
先不要嚴格的按食譜進行,飲食中保留低糖水果,也不要過份限制澱粉類食物,這些也含糖,但比添加糖好。
等不怎麼渴望吃麵包甜點時,再逐步的控制主食的量,並且逐步替換為粗糧雜豆。
總之,一步一步來,不要突然完全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這樣很容易失敗。
1、家裡只放健康的零食,像是堅果、無糖肉乾等。不容易看到,就沒那麼容易吃到。
2、大量喝水。想吃糖的時候,喝檸檬水、花草茶,抑制對糖的渴望。
3、多活動可以緩解壓力,減輕對甜食的渴望。還能釋放內啡肽、促進氧化作用、幫助消除戒斷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