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民樂,天涯共此時!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首場亮相滿堂彩

2020-12-16 新民晚報

竹笛情悠揚,古箏撥心弦,琵琶催人急,二胡訴衷腸。北京時間今天上午9時,上海民族樂團以近70人的最強陣容,由著名指揮家湯沐海執棒,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甘迺迪藝術中心音樂廳,以一臺品牌曲目《海上生民樂》的首場演出,拉開了此次赴美巡演的序幕並為美國觀眾送上中國新春祝福。每當一曲甫息,掌聲即刻響起。66歲的路易斯與先生來自鄰近的維吉尼亞,她興奮地用手比劃著描述自己的興奮:「很動聽,很感人,我能感受到音符中的東方神韻和意境,仿佛感覺到一幅幅強烈的畫面撲面而來。」而她的先生則在一旁豎起了大姆指。

圖說:上海民族樂團亮相甘迺迪藝術中心 王冬林 攝

完美再現經典

上海民族樂團近年推出的品牌經典作品《海上生民樂》,在2018年曾巡演歐洲四國八城,所到之處掀起了一場中國民樂風暴。去年11月,該節目又受邀赴俄羅斯聖彼得堡、莫斯科、喀山及泰國清邁、曼谷演出,當地觀眾同樣反響強烈。據本次巡演組織方、中國對外文化中演公司相關人士介紹,甘迺迪藝術中心是美國國家藝術中心,在全世界的影響舉足輕重。這次上海民族樂團的赴美巡演,是由甘迺迪藝術中心副總裁親自挑選並拍板決定的,是一次實實在在的商業演出。開演前全場近兩千張票基本售罄,足以證明樂團的實力和節目的影響力。

圖說:湯沐海指揮 王冬林 攝

整臺《海上生民樂》節目中,竹笛與樂隊合作作品《湖光》盡情讚美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箏與樂隊合作作品《墨戲》以豐富的演奏手法展現出中國書法的深遂和博大精深的藝術境界;琵琶、京胡、鼓與樂隊合作的作品《楚漢》描繪了兩千年前楚漢相爭的磅礴歷史。二胡演奏家馬曉暉演繹了音樂大師譚盾的二胡與樂隊合作作品《臥虎藏龍》,展示出海派民樂多元交流的藝術風格。海派民樂的當代氣質和國際表達深深感染了美國觀眾,他們時而聚神凝息,時而又掌聲雷鳴。顯然,他們從中感受到了古老東方藝術的全新表現手法。

圖說:上海民族樂團在演出中 王冬林 攝

推廣仍在路上

大巴-飛機-大巴,上海-紐約-華盛頓,一萬三千多公裡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航程,將近400公裡耗時近5個小時的長途顛簸,這就是上海民族樂團此次赴美巡演第一天的行程。屈指算來,從上海出發到抵達下榻賓館,路途耗時達二十六七個小時,但眾多團員卻只是輕描淡寫一句:「早習慣了。」

在上海出發前的動員會上,團長羅小慈就對全團提出了要求:大家不但要體現出頑強的作風,更要表現出精湛的技藝,要證明我們是一支拉得出、打得響的鐵軍。抵達華盛頓後,特意從德國飛過來的指揮湯沐海主動提出要增加合練並為此放棄了中國大使館的新春招待會,其他團員抓緊練習,保持良好狀態。從首場演出的現場效果看,他們的表現令人欣慰。

圖說:當地的演出海報 新民晚報記者 謝炯 攝

首場演出後僅隔一天,24日農曆除夕當晚,樂團又將驅車前往辛辛那提,以一場精緻的海派民樂演出,與當地觀眾一起營造喜慶團圓的氛圍,將「品中國民樂,過中國新年」的文化習慣傳遞到大洋彼岸。

隨後,芝加哥、底特律、馬斯卡廷、聖地牙哥及橙縣,從1月2日到2月8日的20天裡,上海民族樂團的足跡將橫跨美國東西部,驅車總行程約5000公裡。除了演出,還將進入大學、社區甚至居民家裡進行深入交流,用海派民樂為美國人民送上來自中國的新春祝福。有團員開玩笑說:「就當作是一場普及推廣民樂巡迴講座吧,這樣一想也就值了。」(新民晚報特派記者謝炯 華盛頓今日電)

>>>相關閱讀:記者手記|上海實力

相關焦點

  • 紫禁城、絲竹春秋……上海民族樂團端上全新音樂大餐
    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自2016年問世,步履不停,走過了世界最頂級的劇場和音樂廳。7月10日晚,《海上生民樂》回到它的誕生地——上海大劇院,這也是上海民族樂團因疫情暫停演出以來,首度正式重返劇場舞臺。
  • 上海民族樂團復演!將為600歲的紫禁城創作一部史詩
    因疫情暫別數月的上海民族樂團,7月1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回歸,演繹《海上生民樂》。2016年,《海上生民樂》正是從這裡出發走向世界,足跡遍布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上一次大樂隊線下演出,還是春節期間的美國巡演,演奏家們當時並未料到,疫情會造成全球演出行業停擺,再次與觀眾在劇場見面,竟已時隔5個多月。
  • 上海民族樂團在美國圈粉,兩位武漢籍演奏家說「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當地時間1月26日下午,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在芝加哥迎來第三場演出。冬日暖陽為銀裝素裹的城市驅散寒意,海派民樂為當地觀眾帶來新春佳節的問候。 從華盛頓到辛辛那提,再到芝加哥,上海民族樂團所到之處,一路圈粉。《海上生民樂》音樂會,勾起華人觀眾的濃濃鄉愁,也讓美國觀眾感受到海派民樂的傳統基因和當代氣質。 中國演奏家技驚四座,海派民樂打動美國觀眾 上海民族樂團美巡第三場演出在芝加哥交響樂中心舉行。
  • 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奏響《家園》傳遞愛與信念
    上海民族樂團美國巡演。 上海民族樂團 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8日電 (王笈)華盛頓、辛辛那提、芝加哥、底特律……歷時20天,跨越數千公裡,先後到訪美國東西海岸7座城市傳遞海派民樂之聲後,上海民族樂團於2月8日回到了上海。
  • 中國民樂再登好萊塢博得滿堂彩
    >   中新社洛杉磯6月22日電 題:中國民樂再登好萊塢博得滿堂彩  中新社記者 張朔  「這音樂真是太棒了!」
  • 奏響紫禁城,共飲江河水,上海民族樂團新樂季展現傳統文化精彩
    圖說:上海民族樂團新經典《海上生民樂》開演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民樂既能展現磅礴大氣的歷史山河,再現600年故宮風雲,也能觀照疫情下的現實生活,彈撥出上海與七個對口支援地區的情誼——昨晚,上海民族樂團新經典《海上生民樂》開演,揭曉2020
  • 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
    人民網上海7月12日電 (記者 曹玲娟)在這個特別的初夏時節,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拉開帷幕。此次疫情中展現出的萬眾一心的強大凝聚力,讓人們更加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激發藝術家們更多思考,如何用民族音樂來表達中華文明的力量源泉。
  • 色彩與旋律共舞 上海民族樂團攜手上海美術館點亮「中華藝術宮之夜」
    近日,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在中華藝術宮舉辦。活動現場華燈璀璨,「東方之冠」在夜色中熠熠生輝,民樂演奏家進展廳,在「海上生明月」展覽現場為觀眾表演,靜止的畫面隨著音樂的奏響,美妙的旋律與傳神的畫作交相輝映,為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
  • 雲上創作線上考核 上海民族樂團復工擬出新招
    打擊樂首席王音睿用鍋碗瓢盆演奏音樂笛簫演奏家陳昀穎在直播儘管走進劇場聆聽一場音樂會還不能馬上成行,但在直播間見見喜歡的演奏家,點播一首自己喜愛的民樂曲目,上海民族樂團已經幫你實現了這個小小心意。創作不停樂團創意策劃部成員無論此前是在美國巡演,還是居家隔離,都實時與國內作曲家們以線上方式開展創作工作。原定將在5月上演的2020-2021新演出季開幕音樂會《錦繡中華·春暖夢圓》,所有新創作品初稿已完成,後續將繼續對初稿小樣進行試奏、修改、打磨提高。
  • 賞名畫/聽民樂/看展覽……夜遊中華藝術宮,你想嘗試一下嗎?
    8月28日·盛夏之夜上海民族樂團&中華藝術宮攜手舉辦「海上生明月」夜場體驗活動經典館藏&中國民樂經典館藏展覽 + 「最優美的中國民樂>民樂專家將與你一起走進展廳,結合「海上生明月——中華藝術宮藏華人美術名家作品展」館藏展覽作品,詮釋海派繪畫與民族音樂之間的文化關聯,讓你在欣賞名畫與享受音樂的同時,獲得更全面的審美體驗。
  • 當經典館藏遇上傳統民樂:在中華藝術宮體驗「仙樂飄飄」
    這是由上海民族樂團、上海美術館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海上生明月」藝術體驗專場活動,為廣大市民和遊客帶來了一場有聲有色的藝術體驗。此前,120個預約門票剛啟動出票就被秒空,也足見人們對這場視聽盛宴的喜愛。色彩與旋律共舞,譜寫海派藝術之美。
  • 「海上雅樂·花好月圓」經典民樂音樂會開票啦~快來九棵樹欣賞民族...
    「海上雅樂·花好月圓」經典民樂音樂會開票啦~快來九棵樹欣賞民族音樂吧~ 2020-12-02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韻民族樂團明日拉開煙臺系列新年音樂會序幕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當《我的祖國》經典旋律在耳邊響起的時候,你胸中是否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民族自豪感?當《好漢歌》唱起的時候,你是否會想像出仗劍走天涯的豪邁場景?當你耳熟能詳的民族作品換一種表現形式的時候,你是否特別想去聆聽、去感受?
  • ...韻·兩岸情」——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與臺灣新竹縣國樂團交流演出。
    原標題:2016年7月15日下午,於楊浦區少年宮夢想劇場舉辦了「中華韻·兩岸情」——上海學生民族樂團與臺灣新竹縣國樂團交流演出。上海學生民族樂團成立於2015年,基於為促進上海青少年民族音樂教育普及事業的發展,提高學校和課外、校外民族音樂教育教學水準,充分發揮文教結合的平臺作用而建立。旨在全面提升上海學生民樂藝術水準,力爭建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上海名片。
  • 線上講課直播演奏,上海民族樂團疫情期間推出一系列線上活動
    雖然不能去劇場聽音樂會,但打開「直播間」,就能見到喜歡的演奏家,點播一首自己喜愛的民樂曲目,對樂迷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海民族樂團取消了2月、3月的所有演出,在沒有演出的日子裡,樂團推送考級曲目課程、進行直播分享活動,演奏家們紛紛轉戰網絡,有人為即將民樂考級的同學們講起了十級考級曲目的要點和難點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年少讀詩時不懂相思,而今才覺深情入骨
    望月懷人/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首聯氣勢雄渾,意境壯闊,是流傳千古的名句。詩人用疏墨淡筆勾勒出在深灰色的大海上,一輪圓月從波光粼粼分海綿冉冉升起,清暉的月華盡數傾瀉在海面上,在這樣深邃平靜的世界,勾起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不寫自己望月思念友人,而是想像遠方的友人此時和自己望著同一輪圓月吧。這和白居易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的申請一樣,詩人似乎都喜歡寫共賞明月,進而抒發深沉的相思之情。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何意?詩詞大會蒙曼:多數人理解錯了
    詩詞大會曾考過這樣一個題,如下:「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描寫的是哪裡的景象? A. 海上 B.江上 C. 山上題中的千古中句,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它出自唐代詩人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因為這個千古名句,王灣名氣大增,此詩也入選課本多年。
  • 各民族音樂深度融合,上海民族樂團與七地演奏家同臺奏響「錦繡中華」
    東方網記者潘麗娟9月24日報導:昨晚,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特別推介演出,上海民族樂團《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民族音樂現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錦繡中華》系列音樂會是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為彰顯中華文化魅力而創立的品牌項目,意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進56個民族和諧共融。從2017年創辦以來,每年嘗試攜手不同的地域板塊,全面展示地廣物博的中華大地異彩紛呈的多元文化及少數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
  • 「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原標題:「國樂很棒」——中央民族樂團《印象·國樂》驚豔臺北  新華網臺北1月15日電(記者許雪毅 陳斌華)15日晚,作為臺灣巡演音樂藝術周的重頭戲,中央民族樂團在臺北為島內觀眾帶來民族樂劇《印象·國樂》。精彩的演出讓全場觀眾為之驚豔,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您是誰?今天為什麼來這裡聽音樂會?
  • 沒有演出的日子裡,上海民族樂團有人轉行當起了「主播」
    上海民族樂團樂隊首席李瑋說。受新冠疫情影響,上海民族樂團取消了二月、三月的所有演出,沒有演出的日子裡,演奏家們也不想閒著。他們紛紛轉戰網絡,有人為即將民樂考級的同學們講起了十級考級曲目的要點和難點,也有人轉行當「主播」,在輕鬆歡快的氛圍裡和網友以樂會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