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代的大學生,面對疫情,我們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2020-12-17 糯米球的人間旅行攻略

小夥伴們大家好,這裡是糯米說旅遊,本期是糯米的旅行日記第61期,喜歡此類文章的小夥伴們可以動動小手加個關注,看一看往期的文章內容。

我們,正走過一個特別的冬天,我們,正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上——疫情,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日益新增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讓這個冬天似乎比往常更加寒冷。「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近日來,面對疫情依然嚴峻的當下防控形勢,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共克維艱。」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無數的白衣天使們不顧生死安危,奔赴前線,而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與家人,不給醫護人員們添亂。

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如同17年前的非典一樣,打亂了很多人的生活。根據教育部的通知要求,各地開展了延期開學的計劃,高三學生大多數可能會感到焦慮「高考怎麼辦」,不用擔心,為保證防控疫情期間中小學校「停課不停學」,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按學校正常教學計劃積極提供免費線上課程。對於許多00後來講,這是他們第一次直面疫情,難免會有些焦慮,恐懼的情緒。

各行各業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工作者們
武大櫻花

我們在為武漢擔心的同時,也更要關注自己與家人的心理健康。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已確診上萬例,人數還在不斷增多,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讓病毒偷偷溜進我們的家中。作為當代的一名大學生,我們也應當儘自己的一份力,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同時,也要加強心理健康防護,主動疏導情緒波動較大的朋友。面對疫情,除了少出門,勤洗手,不聚會,避免一切可能接觸的傳播源,還要科學運動增強自己的免疫力。科學運動可以調節情緒、放鬆心態,減少焦慮、壓力帶來的影響,增強人的體力、耐力和抵抗力,有百利而無一害。我們沒必要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而過度恐慌,正確對待此次疫情即可。

武漢大學

另外,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好好利用假期,充實自己,豐富日常生活內容,有規劃地做一些令人愉悅的事情,比如聽音樂、看書、與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辦公和學習、做家務等。自己掌控生活的節奏,每天學一點新東西,追求內心的充實,接納負性情緒。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是正常的,要善於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不自責,不指責、不抱怨。

武漢大學

在這個重要的時期,如果我們的心理情緒波動較大,我們可以通過科學學習深呼吸放鬆技術,幫助自己緩解負性情緒。我們也要多與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緩自己的不良情緒。當然,如果心理問題已嚴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們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關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緒狀態,如果負性情緒持續時間比較長,我們應及時尋求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的幫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要相信科學的力量,相信醫護人員的力量。不信謠不傳謠,為維持社會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讓我們一起微笑著向光前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然而,延長的假期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在家裡「休養生息」,於是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多種渠道來獲得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恐慌、焦慮情緒逐漸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對應的心理反應也隨之而來。那麼我們在面對疫情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呢?  一、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身邊朋友家人傳遞負面情緒。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調節自身和孩子的焦慮情緒?
    針對疫情期間一些家長的來電諮詢,我校心理老師藉此機會通過專業的分析和指導,為各位家有青春期的家長朋友來講解如何在疫情期間,調節自己和孩子的不良情緒。希望能夠對大家提供實質性的幫助,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 高校復學前,大學生應如何調整心態?心理學專家分享3步調節法 | 用...
    疫情期間師生遇到的心理問題,專家幫您解答:疫情期間如何緩解學業和畢業焦慮?3位心理專家給出攻略::心理學教授給師生家長支招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學專家給出4點建議用「心」戰「疫」⑱:防疫期間如何科學認識疫情,緩解擔憂恐慌?聽心理學專家詳解:心理學專家為你支招:聽心理專家詳解:面對疫情出現「3F」身心反應怎麼辦?
  • 面對疫情如何調整情緒?接觸現實世界有助於緩解焦慮
    當正常的工作與生活狀態受到擾亂時,人們的情緒問題又該如何解決?近日,記者就返工的相關話題專訪了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武志紅表示,危機幹預通常包括四個階段:抗拒期、吸收期、消化期和應對期,如果公眾能對這幾個階段有大概的了解,那麼在面對疫情時也會更加淡定,能夠更快地進行自我心理調節。  「疫情猶如黑色風暴,在這場風暴裡,請務必守住你心中的光。」
  • 面對疫情,用哪些方法可以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學專家來解答|用「心...
    專家提醒戴好「心理口罩」 用「心」戰「疫」⑩:疫情期間如何調節緊張情緒?心理專家給出7「心」建議 用「心」戰「疫」: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提高網絡教學效率?心理學教授為你解答用「心」戰「疫」:疫情期間師生如何消除焦慮、緊張情緒?
  • 調節情緒的方法 女性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請點擊本文標題和第一張圖片之間的藍色字:生活大助手→再點擊:關注.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現實生活中,很多的女性都是工作與生活同時兼顧,所以給自己無形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是她們常常所考慮的。那麼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哪些呢?又有哪些調節情緒的食物呢?一起來看看吧。
  • 以面對疫情為例,談談人生路上如何戰勝恐懼的情緒
    在面對疫情時也是一樣,不管你有沒有接觸相關人員,都會多少心生恐懼。我們採取各種防護措施,也正是因為自己心中有恐懼,想保全自己的生命。因為恐懼,疫情期間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出門必帶口罩,回家洗手消毒,坐個電梯看到電梯間有人心中都感覺渾身不舒服。
  • 宅家戰疫情,如何調節自己的負性情緒
    郝旭光 李白玉面對來勢之洶、傳播之烈、傳播方式之隱秘的新冠肺炎病毒,封城、封路、隔離,人們不得不隔口罩交流,宅在家裡,內心瀰漫的情緒由緊張、焦慮、鬱悶、恐慌逐漸轉變成有些無聊、壓抑,偶爾還會有憤怒等負性情緒,這都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如果不是特別嚴重,不妨接受和正視自己現在有負性情緒這個事實。
  • 面對疫情,這裡有6條情緒調節小技巧!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每天都有海量信息湧入我們的大腦。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同時,戰友們心理是不是也會發生一些小變化?
  •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感想(400-600字)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領導者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主講老師們講的都很有道理,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在這個特殊時期,感謝領導能關心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讓全國的大學生感受到了祖國對我們的期望!中國加油!這次疫情,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一悶棍,提醒我們:你只是地球上一個平常物種,渺小,且不堪一擊。
  • 在面對新冠疫情有些反彈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調整情緒和心態?
    近日國內新冠疫情有些反彈,像天津等地又出現了幾例本土病例。很多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感到比較緊張。我們要做到面對疫情不能鬆懈,把握好防疫這道關。嚴格做到日常防護的幾個要點。面對疫情其實我們也不必焦慮和恐慌。因為經過了年初的疫情的防護,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有效經驗。
  • 如何快速調節自己的情緒!
    在我們生活中會有很多開心的事,同樣也有很多讓我們沮喪甚至憤怒的事情!有時候明明很小的一件事,卻影響我們一天的情緒,或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那麼當我們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快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讓我們可以更理性的做出判斷呢!
  • 面對疫情,如何正確調適心理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著大家的神經。少數人出現心理失衡,產生焦慮、恐慌等負性情緒,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面對疫情帶來的心理不適,我們該如何調整好心態,積極有效應對? 面對疫情,人們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負性情緒—— 一是漠視,不相信事實。
  • 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500字範文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
    當然,不只對動物,對人也是如此,希望我們能夠吸取教訓。抗擊疫情,需要全國人一起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肩負起年輕人的責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國家會渡過難關的!     2020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觀後感3     因為疫情原因,孩子現在是停課不停學,休班時在家陪孩子上課,學的是楊振寧先生寫的一篇課文《鄧稼先》。
  • 上海電力大學「雲上思政大講堂」:疫情當下 少數民族學生應如何...
    近日,上海電力大學「雲上思政大講堂」系列講座第六講之「疫情當下,少數民族學生應如何規劃好學業與就業問題」在騰訊會議平臺舉行,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朝日之窗生涯工作室負責人楊紅娜為該校全體少數民族學生做專題講座,講座由大學生德育發展中心主任陳雯主持。
  • 面對「疫情恐懼症」,我們應該怎麼做?
    導致睡眠質量明顯下降,入睡困難,有時整夜不眠,飲食量下降,伴有情緒不穩定,和丈夫發脾氣等。就診後給予心理疏導及放鬆訓練指導後,患者焦慮情緒減輕,並給予開具了必要的抗焦慮藥物。這只是「疫情恐懼症」的一個例子,你的身邊或者你自己有「疫情恐懼症」嗎?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 大學生居家戰「疫」的心理調適與自我修養
    今日看點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各地紛紛復工復學,然而仍有大量高校學生無法返校。如何在家中充分利用時間進行學習,處理好長期居家可能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當前高校學生們面對的重要課題。隨著新冠疫情防控步入常態化階段,全國各地加快復工復產復學。
  • 作為大學生的你/女友懷孕了 你會怎麼辦 你會如何面對
    作為大學生的你/女友懷孕了                    你會怎麼辦你會如何面對       如今大學生懷孕的人數越來越多,成為了很多人關注的焦點。   李慧琳的反應比較強烈,她認為在現在這個階段,對自己來說一定不會選擇留下這個孩子。選擇墮胎。  張希棟談到這件事情,表現出了迷茫和無助,但是針對於現階段自己的能力來說最終可能還是會選擇放棄這個孩子。  查浩彥同學作為五位同學中年齡最大的一位學長表示自己還是選擇放棄這個孩子。因為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還沒有能力去擔任父親這個角色。
  •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八)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八) 2020-03-13 1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代大學生的困境丨沒資源,沒資金,大學生應該創業嗎?
    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可以說,年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一年比一年嚴峻,已經有同學剛考上大學便開始琢磨著畢業如何就業了,也有不少畢業季的同學認為現在找工作難,創業是一個很好的出路,就奮不顧身地投入到創業熱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