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五糧液一同探訪遼寧省博物館,見證大宋美學的中式風雅與創新

2021-01-07 大白新聞

繼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敦煌莫高窟,10月22日,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來到了第四站——遼寧省博物館,在一件件書畫器物上回顧丹青往事和風雅革新,見證宋代美學繁榮和創新的黃金時代。

宋代書法繪畫,承唐繼晉,上技五代,開創了一代新風,是為中國古典美學的巔峰,堪稱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而現今,中國現存最具宋朝美學的書畫珍寶,就珍藏在遼寧省博物館中。宋徽宗《千字文》中僅存的兩件之一,就珍藏在這裡,是宋徽宗難得一見的狂草作品。宋徽宗的傳世書畫《瑞鶴圖》也陳列於館中,這是大宋古典美學的巔峰之作。作為工筆畫的創始人,宋徽宗讓中國宋代美學遙遙領先西方並深深影響了日本美學。

宋代也是瓷器的黃金時代。鈞瓷,以其自然傳神而又千姿百態的釉色,受到了宋徽宗的狂熱喜愛。鈞窯天青釉梅瓶,有著《瑞鶴圖》般的天青色,小口短頸,豐肩下收,瓶底圈足,器形端莊典雅,如少女一般亭亭玉立。

梅瓶也叫經瓶,在宋代,皇帝在每次特設講論經史的御前講席後,都要宴請群臣,美酒正是裝在這樣的梅瓶裡。到了清朝,乾隆也是用梅瓶藏酒來喝。典型乾隆青花以紋飾繁密、染畫工整、造型新奇取勝。遼寧省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梅瓶,瓶身以變形蓮瓣紋和青花海水為主,紅彩九龍,神態各異,上下翻騰,盡現王者之氣。

直至中國當代,這種梅瓶設計仍被不斷沿用、煥新重生。上世紀60-90年代,風靡全國的「鼓型瓶」五糧液,其設計便是源自宋代宮廷梅瓶瓷器,在低調、沉穩中完美承襲宋代的文藝優雅,因極高的辨識度給全國消費者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成為那個年代對幸福生活美好嚮往的標誌性物品。

9月23日,五糧液推出了「經典五糧液」。在瓶型設計上,延續了承載著歷史記憶和獨特情懷的梅瓶,其瓶蓋採用暗金色,四周鐫刻水紋花紋;瓶頸處雕刻著菱形花紋,宛如水晶腰帶,瓶身商標以宮牆紅為主,綴以歲月流金立體字,極具年代感;底部採用內凹花樣設計,仿若白蓮盛開;整個瓶身晶瑩剔透,線條流暢,丰姿優美;在產品品質上,嚴格遵循五糧液傳統釀造技藝,酒體出自距今650餘年不間斷釀造的「活態」明初古窖池群,採用經傳統陶壇儲存陳釀10年以上基酒,風味獨特、歷久彌香。

只有在創新中堅守傳承,方能無懼時光流逝煥發新生。從唐代「重碧酒」、宋代「姚子雪曲」、明代「雜糧酒」,到1909年正式得名,再到如今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白酒品牌,五糧液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始終堅持以創新精神弘揚傳統,在工藝上堅守創新,在品質上精益求精,深受愛酒人士青睞。

近年來,五糧液以酒體創新、工藝創新為主線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滿足消費群體對白酒極致體驗的需求,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堅守,融合古典與新潮,持續推動中國白酒年輕化、時尚化和國際化,演繹著「中國的五糧液 世界的五糧液」。

相關焦點

  • 頂尖博物館探訪之旅,釋放了五糧液怎樣的文化IP勢能?
    如果說「始於公元1368年連續使用至今的國寶級古窖池群、傳承千年的傳統釀造技藝」為五糧液提供了強大的品質基礎的話,其近年來持續聯手打造的《上新了·故宮》《紫禁城六百年》《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等頂級文化IP,則是用國際化、時尚化和年輕化表達,在品味華夏千年智慧沉澱的同時,向世界講述五糧液的故事。近日,持續五個月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於上海博物館迎來了收官。
  •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走進上博 一同品味文人畫家的詩酒人生
    11月26日,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探訪頂尖博物館之上博篇正式上線,與觀眾一起走進上海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細細品味感受一群文人畫家和他們豁達超脫的詩酒人生。縱觀中華文脈,酒激發了無數文人的才情,浸潤了中國文人骨子裡的內斂與堅韌。
  • 萬裡文化之旅,五大頂尖博物館「助講」五糧液品牌故事
    大克鼎、子仲姜盤、《煙江疊嶂圖》……隨著上海博物館裡一件件國寶級文物的風姿流溢,五糧液集團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迎來收官。自今年七月以來,五糧液與南方周末先後探訪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於萬裡輾轉中用Vlog視頻、深度報導的方式展現中華文化之美,踐行「弘揚傳統文化,講好白酒故事」的社會責任和行業使命。這是五糧液堅持文化戰略,以文化IP賦能品牌建設的又一次創新。
  • 對話千年歷史,五糧液先幹為敬!
    【編者按】今天,我們對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情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一啟動,便引起社會各...「今天,我們對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情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解讀中國古代文人畫與時代覺醒
    (原標題: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解讀中國古代文人畫與時代覺醒) 上海
  • 五糧液調配「創新因子」釀好酒
    在我省全面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兩個跨越」的實踐中,國有企業將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實現量的跨越和質的提升?如何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如何應對市場變化,著力創新驅動?探訪國企發展,對話領軍人物,今日起,本報推出《全面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奮力推進四川「兩個跨越」突破·國企行動》系列報導。敬請垂注。
  • 南方周末走進上海博物館:中國古代文人畫與時代覺醒
    這裡濃縮了中國百年記憶,也見證了一批文人墨客的來去。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來到上海,造訪了上海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跨越歷史時空,對談與古代文人畫家,走進他們豁達灑脫、自由不羈的人生。
  • 遼寧省博物館:走進「唐宋八大家」的世界
    「唐宋八大家」首次同框「此次展覽是史上首個以傳世精品展示『唐宋八大家』家國情懷和時代風華的主題文物展,也是遼寧省博物館繼『又見大唐』『又見紅山』展覽後再度推出的重磅之作。」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筱雯介紹說。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神態各異的唐宋八大家畫像。
  • 經典五糧液亮相廣州!穿越時空的經典,如何見證時代新章?
    穿越時空,一瓶酒,一座城,一組經典密碼,共同見證著時代精神。11月12日,五糧液經典之夜·新品發布(廣州站)隆重舉行。這意味著,繼上海、成都之後,經典五糧液上市發布會完成圓滿收官。
  • 五糧液位列「2020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第二 品牌價值增幅超...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中國品牌之一,五糧液品牌價值較去年增長48.34億美元,上漲30.1%,遠超中國白酒品牌平均增長率。五糧液在「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中實現逆勢增長,背後與其穩健的經營業績和良好的市場表現密切相關,得益於五糧液以「品牌強企」戰略為引領,紮實推進品牌建設的系列舉措。
  • 一爐香事 萬般風雅
    一爐香事 萬般風雅金羊網  作者:施沛霖  2020-12-14 香爐作為焚香之器,是歷代宗教祭祀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供具,也是文人雅士的文房愛物
  • 從進博會到APEC,再到東博會,透露了五糧液怎樣的戰略布局?
    事實上,通過"一帶一路"交流活動,五糧液高端白酒品牌形象將被眾多的國際友人所熟悉,伴隨"一帶一路"交流活動的深入,中國白酒也將在世界各地得到更好的認知和推廣。五糧液一直在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值得一提的是,五糧液為了更好地講好品牌故事,今年7月,攜手南方周末,啟動了為期5個月的文化之旅——"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
  • 遼寧省博物館「十大珍品」,帶你初識別樣的遼地文化
    遼寧省博物館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館,其前身為東北博物館,五十年代更名為遼寧省博物館。2004年年底,在瀋陽市政府廣場東側建成新館並投放使用。遼寧省博物館就收藏了大量的清宮舊藏,其中很多絕世孤品。 一、《曹娥誄辭》卷
  • 登上大平臺 融入雙循環 五糧液為新一輪發展站位謀遠
    在「十三五」即將收官和「十四五」即將開局之時,中國白酒龍頭企業五糧液已在謀劃布局新發展格局下的新一輪發展。圖為五糧液作為第三屆「進博會」核心支持企業精彩亮相從APEC、進博會,再到東博會,五糧液頻頻在國際高端大平臺上精彩亮相,屢獲讚賞與肯定。
  • 經典五糧液:以匠心與革新,再造新時代白酒經典
    與時代共生共榮 經典永不褪色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梅瓶」(又稱「鼓型瓶」)五糧液以色淨、香濃、味正的極致品質和經典形象風靡一時,並有幸見證了幾代人改革建設的嘔心瀝血。圖為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在發布會上致辭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說:「『經典五糧液』的經典形象是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是向歷史舉禮、向傳統回歸、向經典致敬。」正如「鼓型瓶」五糧液見證過家國由弱變強,濃縮了幾代人關於建設與改革的瀝血之情。
  • 李曙光:創新、轉型、跨越是五糧液未來發展三大主基調
    此次大會上,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2020年,五糧液取得了疫情防控和企業發展雙勝利,繼續在行業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優勢增長,全面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李曙光認為,白酒行業作為永恆朝陽產業,長期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未來,優勢產區、優勢企業、優勢品牌將分享結構性繁榮機會,創新、轉型、跨越是五糧液未來發展三大主基調。
  • 開封市博物館《風雅宋》宋代文物展邀您共品宋文化
    當日,開封市博物館中意湖館區同時開啟為期3個月的《風雅宋》宋代文物展。宋代開封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們在此吟詩作對、填詞作賦,讓這座城市鋪滿了濃濃的文化氣息。為大力弘揚和傳播開封宋文化,展覽主體仿宋詞結構,分為「風宋」、「雅宋」上下兩闋。
  • 探訪大都會博物館的中國遺珍
    為了爭當第一撥觀者,我趁著10點開館之時來到了大都會博物館。建於1870年,大都會博物館被西方媒體評價世界四大美術館之一,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齊名,館內藏品豐富,擁有來自中國、古埃及、古羅馬、古希臘和歐洲等地數百萬件藏品。不過,對於我來說, 大都會博物館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中國館,那裡收藏著難得一見的中國藝術珍品 。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研學浙江·風雅桐鄉》浙江省研學體驗日活動啟動
    中國美育大師豐子愷、新文化運動先驅茅盾,當代作家和畫家木心,都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的風雅趣事。星光燦爛的背後,也彰顯出桐鄉這座城市深沉、持久的文化自信。跟著鏡頭,直播間的觀眾了解了文學巨匠茅盾的風雅趣事,感受了東柵大街感受原汁原味的水鄉風貌,以及豬舍裡巧妙的農業生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