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文化之旅,五大頂尖博物館「助講」五糧液品牌故事

2020-12-21 微酒

大克鼎、子仲姜盤、《煙江疊嶂圖》……隨著上海博物館裡一件件國寶級文物的風姿流溢,五糧液集團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迎來收官。

自今年七月以來,五糧液與南方周末先後探訪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於萬裡輾轉中用Vlog視頻、深度報導的方式展現中華文化之美,踐行「弘揚傳統文化,講好白酒故事」的社會責任和行業使命。

這是五糧液堅持文化戰略,以文化IP賦能品牌建設的又一次創新。

誠如五糧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所說:「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而文化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品牌文化建設。優秀的品牌文化可以賦予品牌強大的生命力和非凡的擴張能力。」

不斷深化的「文化賦能品牌」戰略

自五糧液提出「二次創業」新徵程以來,品牌建設就一直是企業的核心工作之一。在打造「品牌強企」的目標下,五糧液以「品牌文化建設」為抓手,致力於從更高站位推動品牌價值的回歸。

而以中國傳統文化賦能品牌則是五糧液所選擇的方向。

關於這個選擇,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看:一是選擇本身;二是其實施、演化的進程;三是目前所呈現出的結果。

首先,從選擇本身來看,濃香型白酒是國內白酒市場份額中佔比最多的品類,五糧液是全國性的標杆酒企,公認的「濃香大王」,其品牌基礎和市場地位決定了它不能如區域酒企一般,以地方特色文化為主導來塑造品牌,和五糧液品牌相匹配的賦能對象,必須具有足夠的格局、氣魄,以及內涵。以此而言,立足於中華文明的「大國文化」與五糧液的「大國濃香」可謂相得益彰。

其次,五糧液品牌文化建設的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進程。從連續獨家冠名《上新了·故宮》,到獨家支持「N-TALK『明清風華』專場」,再到「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我們可以看到,五糧液正在從「致敬六百年」邁向更為久遠的歷史跨度,正在從故宮之一隅走向神州大地。需要指出的是,這並非僅僅是範圍上的拓寬,而是與傳播受眾、市場格局、品牌成長相同步的深化,五糧液通過連續幾年的不懈努力,使「大國濃香」與「大國文化」越來越契合,從而有了承載更多內容的能力。

最後,從成效上來看,五糧液入選2020年中國500個最具價值品牌榜,品牌價值增幅在業內首屈一指的事實應該能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問題。8月5日,由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主辦的第十七屆「世界品牌大會」在北京發布2020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五糧液以2837.46億元人民幣的品牌價值位居榜單第19位,成為品牌價值增長最快的白酒品牌。

以上三點,足以為剛剛收官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寫下清晰的註腳。

用創新講好品牌故事

講好品牌故事是每一家白酒企業念茲在茲的要事,五糧液也不例外。

狹義而言,講好品牌故事與五糧液品牌價值的回歸和企業再創新輝煌息息相關;廣義來說,更是寄託著濃香品類的希望乃至影響中國白酒未來的發展。

尤其是五糧液確定「1+3」的產品戰略矩陣之後,多元化、多樣性的需求更是對品牌故事的表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創新,勢在必行。

縱觀五糧液這幾年來弘揚中華文化、白酒文化路徑,我們可以將其創新總結為四點。

一是講述高度的創新。

關於「大國文化」與「大國濃香」的匹配,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贅述。需要補充的是,用悠悠幾千年的中華文明來作為五糧液品牌故事的源泉,不僅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也幾乎佔據了品牌文化建設的至高點,為後續實施打開了極為廣闊的空間。

二是講述落地的創新。

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五糧液創新性採用了「沉下去,拎出來」的做法。所謂「沉下去」,指的是五糧液把「傳統文化」具化為一個個我們看得到的文物、場景,以及一段段娓娓動聽的歷史典故;而「拎出來」,則是指五糧液在生動展現、傳播歷史文化的同時,巧妙凸顯「以六百年敬六百年」、與酒相關的國寶等「亮點」,吸引受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有關五糧液的品牌故事。

三是講述方式的創新。

不同於以往宣講歷史知識的沉悶,五糧液的講述是輕靈而多姿多彩的。在表達形式上,既有《上新了·故宮》這樣的口碑熱播新式紀錄片,也有Vlog視頻這樣「接網氣」的短視頻,還有百家講壇式的名家論道……不僅如此,口碑明星和沉浸式的演繹也大量的參與其中,例如近年來演技爆棚的周一圍飾演乾隆皇帝,在紀錄片中生動再現當時情景等。所有的這一切,都有利於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們了解、走進五糧液的故事,認可五糧液的故事。

四是跨界講述的創新。

和白酒企業以往自說自話或單純邀請媒體報導不同,五糧液在講故事這件事上真正的用好了跨界思維,組織、用活了相關社會資源。事實上,除故宮、南方周末等合作夥伴外,去年五糧液還與影視界的大腕們在金雞百花獎上有過合作——這些夥伴們在帶來大量流量和資源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品牌故事的生動性和實際效果。

結語

2020年是五糧液品牌文化的建設年,我們看到,五糧液正在持續挖掘以古窖池群、傳統釀造工藝、大國匠心等為核心的五糧液文化內涵,並將其有機地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整合,創新性地打造出可持續宣講的品牌故事,不斷地為五糧液的品牌提供支撐和強化作用。

五糧液在品牌文化建設方面所付諸的努力,使其在後疫情時期實現了品牌價值的快速躍升,為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我們相信,隨著五糧液對「品質」和「品牌」這兩個長板的拉伸,其品牌戰略將不斷創新,品牌的純正性、一致性、等級性和辨識度將不斷提高,從而鞏固和放大五糧液的競爭優勢。

相關焦點

  • 頂尖博物館探訪之旅,釋放了五糧液怎樣的文化IP勢能?
    對於白酒企業而言,有兩條生命線,一是品質,二是品牌,品質是基礎,品牌是靈魂。如果說「始於公元1368年連續使用至今的國寶級古窖池群、傳承千年的傳統釀造技藝」為五糧液提供了強大的品質基礎的話,其近年來持續聯手打造的《上新了·故宮》《紫禁城六百年》《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等頂級文化IP,則是用國際化、時尚化和年輕化表達,在品味華夏千年智慧沉澱的同時,向世界講述五糧液的故事。
  • 五糧液位列「2020全球烈酒品牌價值50強」榜單第二 品牌價值增幅超...
    五糧液以208.72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全球第二,增幅達30.1%,是該榜單前10名中品牌價值增幅第一品牌。當天還發布了《Brand Finance2020年含酒精飲品品牌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全球酒業造成一定衝擊,中國中高端白酒市場卻逆勢上揚。在2020年全球烈酒排名中,中國白酒品牌價值平均增長14%。
  • 從進博會到APEC,再到東博會,透露了五糧液怎樣的戰略布局?
    作為中國濃香型白酒典型代表和行業龍頭企業,五糧液充分藉助東博會這一國際展示平臺,積極融入、深度參與東博會系列活動,向全世界展示民族品牌、"中國名片"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現場,五糧液展廳裡精心陳列的501五糧液、經典五糧液、第八代五糧液、五糧液1618、五糧液·緣定晶生等產品,吸引眾多國內外客商駐足觀看、鑑賞體驗。
  • 與五糧液一同探訪遼寧省博物館,見證大宋美學的中式風雅與創新
    繼故宮博物院、陝西歷史博物館、敦煌莫高窟,10月22日,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來到了第四站——遼寧省博物館,在一件件書畫器物上回顧丹青往事和風雅革新,見證宋代美學繁榮和創新的黃金時代。
  • 對話千年歷史,五糧液先幹為敬!
    【編者按】今天,我們對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情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一啟動,便引起社會各...「今天,我們對博物館的興趣與熱情或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智 慧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從去年10月中旬建成開放至今,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已成為洛陽新晉的「文旅打卡地」。作為國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為公眾揭開了「華夏第一王都」的神秘面紗,為世界架起了探索中華文明源頭的橋梁。臨黃河而知中國,臨洛河而知華夏。洛陽,正從國家的高度、全局的視野深度審視黃河文化,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洛陽「黃河故事」。
  •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走進上博 一同品味文人畫家的詩酒人生
    11月26日,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探訪頂尖博物館之上博篇正式上線,與觀眾一起走進上海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細細品味感受一群文人畫家和他們豁達超脫的詩酒人生。縱觀中華文脈,酒激發了無數文人的才情,浸潤了中國文人骨子裡的內斂與堅韌。
  • 講好「黃河故事」,為黃河文化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習近平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 華僑城姚軍: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品牌故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品牌故事華僑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姚 軍35年來,華僑城集團從深圳灣畔的一片灘涂起步,逐步形成以文化、旅遊、新型城鎮化、電子科技、相關業務投資為主業的大型中央企業,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獲評「全國文化企業30強」「中國旅遊集團20強」的企業集團,培育並發展了一系列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文旅產業集群和品牌。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打造「博物館之城」,擦亮文化名片
    南京市江寧區博物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明孝陵博物館等,均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南京江南絲綢文化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也實現了零的突破。  在做好文物保護、活化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南京已經走在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博物館之城」的路上,以諸多新舉措激發創新活力、服務公眾社會,更努力傳播南京故事,吸引全國遊客爭相「打卡」。
  • 品牌故事,怎麼講?-虎嗅網
    本文將藉助瑪格麗特·馬克和卡羅·S·皮爾森提出的品牌原型理論,從品牌定位、受眾和傳播力三個角度分析日清、三得利、innocent等講了一手好故事的品牌,並試圖解決以下疑問:把故事講好的品牌們都講了什麼故事,其中有跡可循嗎?它們是如何把故事講好的?
  • 五糧液:傳承梅蘭竹菊神韻 重塑白酒文化價值
    從古至今,梅蘭竹菊清華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素有花中「四君子」之稱,是君子人格的精神化身,也是感物喻志的象徵,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同時,梅蘭竹菊又各賦特質: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豔清貞。這種君子人格的精神化身,如何與產品創新、品牌傳播結合,真正實現酒品與人品的融合,真正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完美雙贏?
  • 德芙DO YOU LOVE ME、百歲山貴族故事,細說那些會講故事的品牌
    但是,在流量稱王的當下,品牌誕生的速度越來越快,大多數品牌是沒有故事可講的,這個時候,品牌需要做的是找準自己的用戶,以桴鼓相應的故事打造迅速佔領顧客心智,說到底就是:你講故事,讓他們來買單。圖源:網絡2、食品是文化的物化,也是物化的文化十幾年前,四川宜賓五糧液,邀請了黃聖依、李東學在蜀南竹海拍攝了一個五糧液名門之秀的廣告宣傳
  • 上海自然博物館《拼圖尋鳥之旅》遊戲上線啦!
    論畫面,有「一行白鷺上青天」;論樂感,有「陰陰夏木囀黃鸝」;論意境,有「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論宏大,有「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為了滿足大小朋友們對鳥兒的喜愛與嚮往之情,上海科技館特推出新年遊戲《拼圖尋鳥之旅》。遊戲以退休老爺爺追尋年輕時的夢想為背景,講述了老爺爺帶上相機,乘坐熱氣球去世界各個地方拍攝珍稀鳥類的故事。
  • 五糧液 一種溫和蘊藉的品牌力量
    2015年,米蘭世博會五糧液續寫百年輝煌,「集雜成醇、中庸和諧」的五糧瓊漿以至臻完美的品質再次徵服世界。    千百年來,五糧液雄踞「萬裡長江第一城」——宜賓,依託獨有自然生態,遵循古老五糧配方,秉承傳統釀造工藝,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市井作坊,發展到「十裡酒城」譽滿天下,成長為「古今同釀」的中國酒業大王,而且在國際舞臺上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中西會通」的世界名酒。
  •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解讀中國古代文人畫與時代覺醒
    五糧液攜手南方周末打造的「傳統與傳奇:頂尖博物館探訪計劃」來到上海,造訪了上海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跨越歷史時空,對談與古代文人畫家,走進他們豁達灑脫、自由不羈的人生。米芾嘗為此圖作記,稱:「自東坡而下,凡十有六人,以文章議論,博學辨識,英辭妙墨,好古多聞,雄豪絕俗之資,高僧羽流之傑,卓然高致,名動四夷,後之覽者,不獨圖畫之可觀,亦足仿佛其人耳!」關於西園雅集的典故虛實充滿爭議,但自宋以後歷代均有畫家先後畫過《西園雅集圖》,諸如馬遠、趙孟頫、仇英、石濤、張大千等。
  • 隔空對飲五糧液 穿越千年和美情
    西湖和五糧液的攜手,不僅僅是一場代表著美倫美奐愛情的玫瑰婚典,也不僅僅是一個品牌和城市的共鳴,其背後,更奇妙地展現了一段穿越時空的和美文化情。   和美文化情不僅在於婚姻,也在於友情。在代表了蘇軾筆下「半熟黃粱日未斜,玉堂陰合手栽花」的杭州,和黃庭堅筆下「白髮又扶紅袖醉,戎州。
  • 觀察丨五糧液x故宮首款文創酒品「刷屏」上新,居然不止箭瞄收藏
    昨日(1月4日)晚間,由故宮博物院首度擔當出品人、五糧液鼎力支持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九期,如約在北京衛視播出。本期節目講述了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令酒業眼前一亮的是,本期「上新了」環節,文創產品為一款酒類新品——五糧液·九龍壇(以下簡稱九龍壇)。文創設計師秦昊捧著這款文創產品,一邊喊著「寶貝來了」,一邊為嘉賓打開。
  • 一顆天然果 品出文化味——「詩城」奉節的農文旅融合之道
    新華社重慶1月5日電題:一顆天然果 品出文化味——「詩城」奉節的農文旅融合之道新華社記者李松、王曉曈在有「中華詩城」之稱的重慶奉節縣,臍橙是有文化味道的:縣裡的一家農業企業,在自家的精品果上,貼上了二維碼標籤。
  • 浙江萬裡學院牽手「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講述中國故事
    浙江萬裡學院為何牽手「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說起來還有一段淵源。為了講好中國「故事」,浙江萬裡學院運營團隊很忙碌,但也感到成就滿滿。團隊成員鄭若溪同學表示:「很榮幸參加這項有意義的活動,這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我意識到文化交流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