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曾用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10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2021-01-11 煮酒君

在中國近代史中,有一次很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雖然只存在了103天,但是對當時中國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它就是戊戌變法,也被人們稱為"百日維新"。

那麼,我們提到了這一場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當然也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他就是康有為。

康有為是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他是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後世關於他的評論眾說紛紜。有人說康有為的才華不容置疑,雖然出生在動蕩不安的封建社會中,但他自幼聰慧伶俐、勤奮好學、年紀輕輕就博覽群書、才高八鬥,長大後又接受西方立憲思想的薰陶,成為了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主要成員。

光緒二十一年(1895)《馬關條約》的籤訂,使民族危機加劇,亡國滅種的危機形勢迫使一些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尋找新的救國救民道路。

康有為和其他想要救國的有志人士一樣,國難當頭都希望憑一己之力發揮所學、施展抱負。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康有為組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也就是"戊戌變法",這場變法讓他短時間內聲名大噪、名揚萬裡。

在封建主義社會的土壤上,戊戌變法就是一場維新與守舊、變法與反變法的爭論,是中國資本主義思想同封建主義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鋒,意料之中的,改革遭到了重重阻礙。

加上根生蒂固的封建思想,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勢力太過強大,維新派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等原因,最後戊戌變法沒開展多久就在慈禧等人的打壓下宣告失敗,這場變法就這樣被扼殺在了搖籃裡,僅存在103天,參與變法之人大多被判死罪。

戊戌六君子不卑不亢,從容赴死,但戊戌變法的領袖康有為卻早就聽到風聲,給自己留好了後路,決定逃往國外避難。

光緒二十四年(1898)10月27日,康有為乘英國客輪逃往了日本。

說起"逃亡"總讓人聯想到顛沛流離的落魄場景,很多人也以為康有為的逃亡之路會道阻且長、無家可歸,其實不然,康有為在國外逃亡的日子更像是一種旅行。

從光緒二十四年(1898)變法失敗開始到1913年再次回國,一共過了15年,在這15年裡,康有為遊歷了世界許多國家,由於一路有人資助,所以倒也過得十分瀟灑。

逃亡變成旅遊也就算了,在這期間,康有為還發展起了自己的事業,他開公司、辦企業、炒股票,甚至還耗費巨資在瑞典沙丘巴登地區買下了一座小島。眾所周知,如今無論是移民海外,還是海外購房等,都需要強大經濟實力作為保證,更別說買下一座島了。那麼,逃亡海外的康有為哪來的那麼多錢呢?

原來,在光緒二十五年(1899)7月20日,康有為聯合加拿大華僑領袖李福基等人,以保皇派的名義成立了一個幫會,名為"保皇會"。

這一組織成立後,北美華人瘋狂加入,加入者都是需要繳納會費的,康有為還充分發揮演說家的口才,信誓旦旦地表示這些錢一定用在刀刃上,為大清的江山做出貢獻,為四萬萬百姓謀福祉。

就這樣,康有為利用國外華僑對中國的憂心熱情大量收斂錢財,揮金如土、生活奢侈。

即使擁有家財萬貫,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也讓康有為感到了疲憊,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對於家的執念一直縈繞在心頭,在去到瑞典時,康有為便決定在此買下屬於自己的一個島嶼,取名為"康有為島",並將此島作為自己的歸宿。

他花錢在島上修建了一座私家園林,打造成一個自己理想中的豪華建築,為其取名為"北海草堂"。北海草堂位於富人區,買下這個島嶼修建園林,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個歸屬感,康有為自幼生長在中國從不知道島嶼公園是何物。

因此,在見識到了西方的種種風景後,他也想體驗另一番人生,這座島嶼靠近大海、風景宜人、氣候適合,是一塊絕佳的風水寶地,康有為在此居住了三年,直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才不捨得離開。

那麼,這座小島現在怎麼樣了呢?

如今已經一百多年過去了,通過有關調查得知,這座島上曾經豪華大氣,裝潢華麗的"北海草堂"在長久的時間裡,已在不知道多少次的自然災害的破壞下變成了斷壁殘垣,長期無人管理的島上一片狼藉,這座小島最後也被瑞典收回,並重新建造,命名為"飯店島",不過當地華人也還是會稱它為"康有為島"。

相關焦點

  • 康有為百年前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國家陷入如此大的危機,很多有志之士開始奮發圖強,想用實際行動來拯救大清。其中有林則徐、嚴復等人開開眼看世界,將西方的典籍帶入中國,還有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實行的洋務運動,想要富國強兵。
  • 康有為其人有多荒唐?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現在歸他的後人嗎?
    如果說歷史本身具有複雜性,身處其中的人物也因此有了多面性,那麼康有為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了。作為戊戌變法的關鍵人物,他主張一夫一妻,自己家裡的姨太太卻有6個,被人諷刺無比虛偽。後來他還在瑞典豪擲150萬買下一座島,康有為哪來這麼多錢呢?背後的故事,讓人更加不齒。
  • 他花150萬在瑞典購買小島,100多年過去了,如今那座小島怎樣了?
    並且據當時資料的記載,康有為並沒有把這些錢用在了救國,而是一部分用來享樂,而另一部分都自己留了下來。雖然這些年東躲西藏,但是依舊留下了許多積蓄。康有為在日本期間還在歐洲購買了一座小島,可見他的富有,這下被日本送到歐洲,也算是康有為的一件幸事。倘若到了歐洲,清政府再也無法捉拿到他,而康有為已有的財產也夠他過上很好的生活,只是他在國內的名聲隨著他的離去已經是越來越差。
  • 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莎翁曾說「遷延蹉跎,來日無多,二十麗姝,請來吻我,衰草枯楊,青春易過。」時間,從古至今都是值得讓人深思的話題,可如今我們的想要了解的不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更像是一場跨時空的談話,去了解一位在歷史書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古人,在我們看來曾經老舊的思想在時間的醞釀之下,與現代的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碰撞?他就是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 當年康有為去到瑞典,花150萬買下一座小島生活3年,如今小島還在嗎?
    康有為逃走之後去了日本,在日本他靠著自己的「衣帶詔」混得風生水起,還獲得了大量錢財的支持,後來因為清政府向日本施壓,康有為不能繼續呆在日本,日本出錢把他送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康有為創立了保皇派的組織,入會需要交會費,當時中國人在外國受欺壓,他們把期望放在了康有為身上,希望他真能說到那些宏願改變現狀,很多人加入組織。但是所有錢都被康有為拿來供自己生活了。
  • 康有為原來這麼有錢!100年前就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現在啥情況
    但是令人可惜的是,由於慈禧太后等一眾滿清大臣,也就是所謂頑固派的抵抗和扼殺,這個變法僅僅持續了100多天,最終結果光緒皇帝被囚禁在瀛臺,而領導戊戌變法的一幹眾人許多都被屠殺斬首,最終這個能夠挽救清政府於危亡的近代化改革就此宣告了失敗。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花巨資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現如今啥樣了
    眾所周知,康有為在1898年政變後流亡,對於那些不了解歷史真相的人來說,容易想到康有為在流亡中過著悲慘的生活,實際上,康的流亡生活是如此舒適,以至於他是中國第一位環遊世界,住在豪華酒店,吃美味的飯菜,甚至以高價購買一個小島的人。
  • 100年前康有為在瑞典買了一座島,落難後逃去那裡,現在值多少錢?
    而時間倒退100年,全世界範圍的土地價格都不算非常貴。在清朝末期,因為數千年的餘威仍在,清朝雖然沒落,但世界大國的形象還是深深地豎立在全世界人類的心中。但隨著清政府一步一步的退讓,中國的實力漸漸暴露,西方列強自然更樂得從中分一杯羹。當炮火轟開中國國門,出現了許多能人異士,掀起了諸多活動,企圖救國,其中百年前的無語變法被視為近代改格史的歷史開端。
  • 康有為曾花了2億美金,在歐洲買了一座島,如今島的主權歸誰了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戊戌六公子為了變法,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鮮血來喚醒沉睡的國民,但康有為卻腳底抹油溜走了,並且過上了沒羞沒臊的奢華生活。他在逃亡的過程中一路遊山玩水,還花了2億美元在海外買了一座島嶼。大清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誕生了中國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可畢竟封建王朝的局限性擺在那裡,清朝的統治者陶醉於大國的美夢中,開始閉關鎖國的政策,做著天下第一的美夢。
  • 一百年前,康有為在瑞典買下一座島嶼,如今被瑞典收回成旅遊景點
    雖然康有為最初以英雄的姿態登上歷史的舞臺,最後卻淪為一介逃犯,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即使逃亡在外,他依然富可敵國,甚至無聊的時候在瑞典買了座小島,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座小島如今怎麼樣了呢?下面帶大家一起走進康有為的一生吧。
  • 康有為流亡海外,騙國人的錢揮霍,買了瑞典小島,今此島歸屬誰?
    在這一場變法中,康有為等人雖說失敗了,但是,作為新思想派的代言人,至少是讓當時的清王朝「迴光返照」了一回 ,康有為還是被很多人所稱讚的。只是 ,這個晚清歷史上的變革領導者,在品性上還是稍有不足的。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康有為便逃到了歐洲,在那裡,康有為便逐漸地迷失自我,沒有堅持自己的初心,用「救國」的藉口騙了很多的愛國人士,斂聚了很多錢財,最後都收到了自己的褲腰帶中。
  • 康有為流亡海外時豪擲百萬在瑞典買小島,錢從何來?如今島怎樣了
    他怎樣買下一座島?那座遠在北歐的小島,如今又如何了呢?康有為其人康有為生於1858年,因其祖籍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此世亦稱其康南海,死於1927年,壽享六十九。他以「公車上書」嶄露朝堂,引起光緒帝的注意。「維新變法」是他政治生涯的頂峰,亦是他政治生涯的終結。在筆者看來,他的政治生涯自逃亡始已經結束了。後來張勳復闢,「」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
  •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錢多到沒地方花的康有為,居然在瑞典買下了一座島嶼。那麼,這座私人島嶼,現在如何了? 日本政府雖然沒有把康有為交出,但是也不願意再收留他,就給了一筆經費讓他離開。狼狽之下,康有為逃到了美國。 康有為在美國生活十分窘迫,為了解決自己的生計,康有為想到了一個籌錢的「好辦法」。康有為以要組建力量繼續進行維新運動,保護光緒帝的地位為名,向美國當地的華人華僑籌款。
  • 100年前,一位中國「聖人」買下瑞典一座島,如今怎麼樣了?
    康有為作為一代思想領袖,時時想著變法強國,怎麼會跑到瑞典買島呢?原因很簡單,康有為除了正襟危坐的形象外,還是一位超級大土豪。而他斂財的手段,令人牙齒發顫。他與瑞典的緣分,起於1904年8月19日的清晨。當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後,他發現道路廣潔,樓閣崇麗,女孩靚豔。見多識廣的康有為用四個字怒贊:冠冕歐洲。
  • 康有為流亡海外卻生活奢侈,他哪來那麼多的錢?
    答:身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戊戌變法」的領導人康有為,卻也有另一樁出名大事:他流亡海外的十六年裡,那驚掉多少圍觀群眾眼球的奢靡生活。所謂「住豪華酒店」「吃大餐」的描述,在康有為當時的海外生活裡,只是個起步價。人家「流亡」這一路,單豪華地產都買了一票。
  • 康有為:蛋蛋的憂傷
    61歲的康有為從上海到杭州旅遊,找了當地名妓伴遊西湖。在遊船上,康有為面對美景,詩興大發,兩句詩脫口而出:「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範大夫」。想當年,康有為可是晚清風雲人物,改良派代表,保皇會領袖,門下弟子眾多,曾領導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15年,後回國協助張勳復闢,擁立溥儀登基,再次遭遇失敗。
  • 維新運動失敗以後,康有為逃到國外,為何會搖身一變成為大亨?
    百日維新失敗後,康有為、梁啓超分別逃往法國和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變法也大多被廢止。那逃往外國的康有為後來又在做些什麼事呢?歷史課本上的康有為大多是正面形象,而他晚年的生活境遇到底又是如何呢?他聲望極高,學生眾多,當時有「南海聖人」一稱,而歷史上他真正的性格特點又到底如何呢?
  • 她是康有為四姨太,17歲入府嫁給56歲的康有為,臨終時才坦白真相
    而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要看康有為鼓吹婦女解放的滿嘴新思想。而康有為本人則有六房姑姑,其中四房姑姑岡鶴子的故事最為傳奇。康有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到過30多個國家,在世界各地置產無數,至今在瑞典的一個小島,當地華人稱其為「康有為島」。此外,中國首次踏上北極,不是探險家,也不是地質學家,而是康有為。
  • 瑞典「漂浮」在水上的城堡,曾是一座監獄,今卻成著名景點
    如果可以,我真想和你一直旅行如今旅遊業越來越發達,很多小夥伴開始熱衷於國外的景點,不少的小夥伴表示看到國外的景觀之後被迷住了,十分的想去國外一睹芳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位於瑞士的城堡,是多遊客的必去之地,一起來看看吧!
  • 康有為海外發橫財無根據 聖人下海也「抓瞎」
    梁啓超涮了孫中山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流亡海外,1899年7月20日在加拿大域多利(今譯維多利亞城)成立了「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即保皇會,涉足商海。一時「從者響應,雜沓鱗萃,聞風並起」,清政府聞訊懸賞10萬要康有為的人頭,孫中山說其價「三倍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