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一位中國「聖人」買下瑞典一座島,如今怎麼樣了?

2020-12-12 手機鳳凰網

國家積貧積弱,他在流亡的過程中,竟然遊歷31個國家和11個地區,還去北極買了個島。

世界華人周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最近,一位中國老人悄然登上熱搜。

他竟然在百年前,斥巨資買下了瑞典的一個島,還在島上建了座古典園林。這位老人,就是康有為。

▲ 康有為島

百年前,不正是中國最風雨飄搖的時候嗎?康有為作為一代思想領袖,時時想著變法強國,怎麼會跑到瑞典買島呢?

原因很簡單,康有為除了正襟危坐的形象外,還是一位超級大土豪。而他斂財的手段,令人牙齒發顫。

自從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就流亡海外。而且,清廷懸賞10萬兩緝拿康有為,不管死活都有賞賜。

按理說,流亡的生活充滿了辛酸和危險。但康有為不是一般人,他創立了一種全新的風格:環球旅行式流亡。

那個年代,飛機剛剛誕生,還沒有成為運載工具。康有為就乘著輪船,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航行。

根據統計:「從1898~1913的16年間,康有為四渡太平洋、八涉印度洋、九經大西洋,先後遊歷了美、英、意、加、希臘、埃及、巴西、墨西哥、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他與瑞典的緣分,起於1904年8月19日的清晨。當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後,他發現道路廣潔,樓閣崇麗,女孩靚豔。見多識廣的康有為用四個字怒贊:冠冕歐洲。

在那個年代,歐洲本就是天堂般的存在,更何況冠冕歐洲的瑞典。

康有為帶著家人四處遊覽,發現瑞典山水幽勝,島嶼秀麗,著實是個好地方。

當他到東部海域遊玩時,發現了一座清幽至極的島嶼,恍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康有為當即決定暫停流亡的生活,把島買了下來。「棲棲無所,買山隱焉,名曰避島,號曰北海廬。」

買下島後,他又找人建造了一座中式古典園林。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曲徑通幽,別提有多賞心悅目。

這當然都需要錢,買島28000克朗,修園8000克朗,相當於現在的150萬。

可惜的是,這麼好的一個地方,康有為也就住了三年,然後就飄然遠去,再也沒有回頭。這奢侈程度,簡直是在致敬慈禧。

時至今日,島上的建築早已荒蕪,所有權也被瑞典收回。這麼大的資產,康有為竟再也沒有過問。

而康有為的錢,究竟是從哪來的呢?

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先逃到了日本,然後又流亡到了加拿大的溫哥華。

當聽到康有為到加拿大的消息後,有數千名關心祖國命運的華僑趕來。康有為於是講起了光緒帝被幽禁的悲慘生活,並鼓勵大家齊心發奮救中國。

同胞們聽得淚流滿面,紛紛慷慨解囊,指望著這位大英雄能夠挽狂瀾於既倒。後來康有為搞了幾次這樣的演講,每一次效果都很震撼。

聰明如康有為,當然知道這非長久之計。於是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更牛的方法,成立保皇會!入會是要交錢的,美洲銀一圓,後來升成了五圓。

「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菸酒之餘,人捐美洲銀五圓……則中國立可救矣!」

除了強國夢外,康有為還畫出了一張大餅。只要皇上復位了,將按照捐款的多少論功行賞。

當時的華人,在海外生活得極其艱辛,華人被歧視的程度,幾乎可以和黑人劃等號。誰不眷戀生養的祖國,誰又不想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做後盾?

康有為這樣的名望和承諾,當然讓同胞們熱血沸騰。既能為祖國效力,又可以在事後加官進爵,於是紛紛捐出了自己的血汗錢。

這個保皇會在海外有多火呢? 弟子梁啓超曾說:「溫哥華入會者十而六七。」而且康有為後來周遊列國,鬼知道他藉此斂了多少錢。

而這些錢,根本沒花到強國上。康有為肆意提取揮霍,僅每次拖家帶口的旅遊,就能輕鬆花掉十幾萬美元。

美國人荷馬李,原本慕名跟隨康有為,後來對他失望至極,轉而投奔了孫中山。連助手徐勤都警告他,不要胡亂提款。

當強國夢成為了提款機,只剩下一聲嘆息。

為什麼康有為的形象,和歷史書上有那麼大的出入呢?真實的康有為,究竟是什麼樣子?

康有為於1858年出生於廣東的書香世家,5歲能誦數百首唐詩,12歲被稱為神童。

但跟一般孩子不同的是,他自視極高。他在看同學時有一種霸視之氣,而且把自己比作道教大宗師丘處機和創立禪宗的六祖惠能。

20歲的時候,他批評韓愈的文章道術淺薄,以致於後世的文章都空疏無用。老師笑責其狂,但從此對他青眼相看。

▲ 康有為

而他本人,自我感覺愈發良好。「靜坐時,忽見天地萬物皆我一體,大放光明,自以為聖人,則欣喜而笑。」

小時候自比於聖人,剛弱冠就自以為聖人,可比諸葛亮狂多了。

21歲時他遊覽香港,發現英國人治理的城市竟非常繁華,於是開始購進西學之書。三年後他又路過上海,更加折服於西方式的治理。「大購西書以歸,自是盡釋故見,大講西學矣」。

然而,他的科舉之路極不順暢,屢試不第鬱鬱寡歡,反而憑藉西學打開了知名度。

1891年,33歲的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講學,提倡「一夫一妻」「男女平等」「女子不纏腳」等先進的思想。一時名聲大噪,連已經中舉的梁啓超都甘為弟子。

▲ 康有為(左)與梁啓超合影

但他真正登上歷史的風口浪尖,還要等四年時間,再一次進京參加科舉。

1895年4月,北京的考生們正等待發榜,清政府和日本籤訂了《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北京後群情激憤,康有為閃亮登場。

他召集十八省舉人商議,一千二百餘人籤名,用一天兩夜寫成了萬言書,主張拒和、遷都、變法。經連日抄寫後傳遍京城,大振士氣。但上書時皇上已在和約上用璽,因此被都察院拒絕。

但這些只是他個人的描述,根據北大歷史教授茅海建的考證,公車上書其實有兩個概念。

「一是由政治高層發動、京官組織的上書,其數量多達31件,籤名的舉人多達1555人次,且上書已達光緒的御座。」

這才是歷史上真正的公車上書,這麼大的國恥怎麼可能不引起高層的震動。至於康有為這個,31件上書都收了,為什麼他的被拒絕呢?因為他壓根沒送。

根據他弟子徐勤等人的記載,康有為從內線太監處知道自己考中了進士,害怕影響功名,因此臨陣退縮。

另外他還寫了一首詩炫耀:「東事戰敗,聯十八省舉人三千人上書,次日美使田貝索稿,為人傳抄,刻遍天下。」

一千二轉眼就變成了三千,敢情多出來的人,都是康有為拔頭髮變的。

但在他的自我吹噓下,卻成為了公車上書的領袖。

康有為在近代史上,以兩件事情得享大名:公車上書和戊戌變法。公車上書造假,變法也充滿漏洞。

1897年冬,德國出兵佔領了膠州灣,再次震驚了國人。1898年康有為在《上清帝第五書》中,以環視世界的角度,描述了種種危患:

西方列強正在瓜分非洲,當非洲被瓜分完畢的時候,接下來就會輪到中國。而且西方列強正在搞軍備競賽,為了避免直接的衝突,他們一定會繼續殖民擴張來轉移矛盾。

「保歐洲太平,則其移毒於亞洲可知。」

在那個搖搖欲墜的愚昧年代,有這種見解實屬不凡。事實也果然如此,後來八國聯軍侵華,再後來歐洲人自己打了起來。

光緒帝也感到形勢危急,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開始了維新變法。

但康有為存在兩個很大的毛病: 一是輕率冒進,別人勸他循序漸行,他則主張採取雷霆手段,嚴重觸犯了守舊派利益。二是誇張自揚,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不惜誇大其詞、曲解證據。

比如有大臣質疑康有為從哪裡籌措新政的經費,他想出了把西藏賣給英國的損招。為此舉了兩個例子:庫頁島劃俄和阿拉斯加售美。

這也就是欺負那個年代的消息閉塞不通,庫頁島就不說了,俄羅斯賣阿拉斯加主要是擔心被英國奪取,所以才賣給了美國,而且統共只賣了720萬美元。

接下來的事情眾所周知,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率先採取了行動,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康有為則連忙逃到了日本。

很多人以為,康有為從此會走向落寞。但後來的康有為,卻活成了一代富翁。

在情感生活上,康有為同樣豐富多彩。靠提倡「一夫一妻」制揚名的他,一生娶了6個妻妾,完全可以跟韋小寶交流經驗。

61歲高齡時,他看上了一位18歲的姑娘。在拜堂成親前,發現許多兒女都比六姨太大,於是要求所有18歲以上兒女迴避。

八年後的1927年,康有為喝了杯檸檬紅茶,食物中毒去世,結束了他難以評說的一生。

不可否認,康有為在年輕時確實眼界開闊,具有一定的遠見卓識。但他絕非一個高明的政治家,更遠遠沒達到聖人的標準。

連梁啓超都說,「先生能為大政治家與否,吾不敢知。」

魯迅的老師章太炎更毫不客氣地評價:「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莊子曾說過: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無論在任何年代,都要提防那些想做聖人的人。

當醫生、當明星、當科學家,這都行,因為沒有數量的限制。

但聖人,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出一個,得做出怎樣驚天動地的事才能當上。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搜索一下康有為的人種改良計劃。

由於這種人封聖的執念太強,很可能做出種種誇張的事情。同時又覺得自己超脫世外,可以不受各種規則的限制。

這就非常有意思了,久而久之地切換,兩張面孔煉得爐火純青,虛偽到極致。

國家處處風雨飄搖,聖人斂財縱情聲色。

以同胞渴望強國的血汗錢,環球旅行,買島建園,何其「灑脫」。

用時下流行的贅婿體來講:這樣的聖人,不要也罷。

◇ 參考資料

1. 茅海建 |「公車上書」考證補

2. 文史天地 | 康有為的幾個大騙局

3. 鳳凰網 | 堅持己見 言行不一又迷信風水的康有為

4. 搜狐網 | 揭秘真實康有為:貪財享樂 尤好女色

5. 中國網 | 多面康有為:有為的「演員」 無恥的「聖人」

相關焦點

  • 一百年前,康有為有錢沒地方花,在瑞典買下一座島,現在如何了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錢多到沒地方花的康有為,居然在瑞典買下了一座島嶼。那麼,這座私人島嶼,現在如何了?在途中,康有為發表公開信,認為頑固派的政變是「天禍中國」,慈禧太后再次專政是「偽臨朝」。 接著,康有為發出《奉詔求救文》,首數慈禧太后大罪十條,說明自己「過承知遇,毗贊維新,屢奉溫室之言,密受衣帶之詔」,準備「奉詔求救」。
  • 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時間,從古至今都是值得讓人深思的話題,可如今我們的想要了解的不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更像是一場跨時空的談話,去了解一位在歷史書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古人,在我們看來曾經老舊的思想在時間的醞釀之下,與現代的我們會產生怎樣的碰撞?他就是康有為,曾花費150萬買下瑞典一個島,一百多年過去,如今怎樣了?
  • 一百年前,康有為在瑞典買下一座島嶼,如今被瑞典收回成旅遊景點
    雖然康有為最初以英雄的姿態登上歷史的舞臺,最後卻淪為一介逃犯,但是你想不到的是即使逃亡在外,他依然富可敵國,甚至無聊的時候在瑞典買了座小島,隨著歷史的演變,這座小島如今怎麼樣了呢?下面帶大家一起走進康有為的一生吧。
  • 100年前康有為在瑞典買了一座島,落難後逃去那裡,現在值多少錢?
    時間倒退20年,中國的土地價格還沒有現在那般貴。而時間倒退100年,全世界範圍的土地價格都不算非常貴。在清朝末期,因為數千年的餘威仍在,清朝雖然沒落,但世界大國的形象還是深深地豎立在全世界人類的心中。但隨著清政府一步一步的退讓,中國的實力漸漸暴露,西方列強自然更樂得從中分一杯羹。
  • 康有為曾用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100多年過去了,現狀如何
    在中國近代史中,有一次很重要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雖然只存在了103天,但是對當時中國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具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它就是戊戌變法,也被人們稱為"百日維新"。那麼,我們提到了這一場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當然也離不開一個重要人物,他就是康有為。
  • 100年前就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現在啥情況
    大家好,我是魯哥~前言中國近代以來,由於清政府的腐朽,中國的古代封建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中已經走到了盡頭。但是這個時代也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為了救國救民,讓中國重新強大起來,湧現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而在19世紀末,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一次改革,但是由有為梁啓超等人所帶領的清末的戊戌變法,這次政治改革活動雖然是由康有為等人帶頭進行,但是離不開光緒皇帝的支持。
  • 一百多年前,康有為花巨資在瑞典購買了一座小島,現如今啥樣了
    一位網民說:「康有為通過欺騙中國人而發了大財,」儘管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康有為確實可以「作弊」, 1899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的驅逐,康有為率領弟子前往加拿大。此外,康有為也是第一個看到北極光的中國人,他在日記中寫道:「 5月24日午夜11點,系泊船爬山,到中午12點到達山頂,頂樓的涼亭喝著三支配酒,因為太陽有點像黃昏,然後升起,還不是夜晚,風景也就太棒了,1904年,康有為來到瑞典,參觀旅行後,發現瑞典風景宜人。
  • 花150萬在瑞典買下一座小島,現在歸他的後人嗎?
    後來他還在瑞典豪擲150萬買下一座島,康有為哪來這麼多錢呢?背後的故事,讓人更加不齒。 從此之後,打著「把光緒從軟禁中解救出來」的名號,康有為開始了名為逃亡實際上是旅遊的瀟灑日子,那座瑞典小島就是在這段時間買下來的,有著150萬,他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光緒帝嗎?
  • 他花150萬在瑞典購買小島,100多年過去了,如今那座小島怎樣了?
    在悠久的中國歷史背景中,有著繁榮昌盛了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唐宋時期,中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後來明代永樂時期的萬國來朝,也彰顯著國力的強盛。康有為在日本期間還在歐洲購買了一座小島,可見他的富有,這下被日本送到歐洲,也算是康有為的一件幸事。倘若到了歐洲,清政府再也無法捉拿到他,而康有為已有的財產也夠他過上很好的生活,只是他在國內的名聲隨著他的離去已經是越來越差。康有為之後更是寫下了《歐洲十一國遊記》,書中曾記載了康有為對於義大利和法國古物的讚嘆,以及對於中國人封建守舊思想的感慨。
  • 康有為流亡海外時豪擲百萬在瑞典買小島,錢從何來?如今島怎樣了
    狼狽逃竄十六年,無膽歸國有他;流亡途中,娶美納妾有他;異國他鄉,生財有道……甚至因為財富劇增,豪擲百萬買下了一座島的還是他。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他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異彩紛呈,有著常人幾輩子也過不出的精彩。那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他怎樣買下一座島?那座遠在北歐的小島,如今又如何了呢?
  • 康有為百年前曾花150萬在瑞典買了一座小島,如今變成了什麼樣?
    清朝末年,中國的社會性質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都歸咎於清政府的腐敗和慈谿的賣國求榮。國家陷入如此大的危機,很多有志之士開始奮發圖強,想用實際行動來拯救大清。其中有林則徐、嚴復等人開開眼看世界,將西方的典籍帶入中國,還有曾國藩、李鴻章等人實行的洋務運動,想要富國強兵。
  • 2年前馬雲花224億買下大潤發,如今怎麼樣了?兩大改變最明顯!
    2年前馬雲花224億買下大潤發,如今怎麼樣了?兩大改變最明顯!馬雲一直是業界的神奇人物,尤其是他的一嘴預言,現在也大多成了真。比如說電商行業的發展,比如說支付寶改變了銀行等等,這些都一一實現了。那麼此前馬雲所預言的新零售模式將成為未來的大趨勢,現在怎麼樣了呢?這還得要說說馬雲砸下200多億元收購的大潤發現狀。我們來看看大潤發的業績情況,根據數據顯示,在2019年年的上半年中,大潤發的母公司創造的零售營收為543.96億元,同比增長了0.6%,其利潤為3.14億人民幣,較之同期增長了3.2%。
  • 跨越山海,瑞典精工品牌刷屏島城
    HEY 青島 中瑞鼎峰來了 從波羅的海到黃海,從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到嶗山,一次北歐與中國的跨山越海之約,一場盛大的品牌發布會,一座城市的人居加冕,一場美好之旅的啟程。9月11日晚,中瑞鼎峰2020青島品牌發布會,於李滄喜來登酒店璀璨開啟,業界大咖、各大主流媒體及數百名社會各界精英人士等共襄盛會。
  • 33年前,「傻大叔」花525萬買下深圳第一片地,怎麼樣了?
    如今的房產已經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價格,但為了能讓孩子們到一些條件好一些的學校裡學習,大家紛紛高額貸款,東家借西家湊,最終外債纍纍的供孩子們上學。雖然家裡巨大,但為了孩子們大家一直都在為買房子努力著,一生肩負著「房奴」的擔子,而最得利的就是房地產商,用他們買下的地皮蓋起房子高額賣出,從中賺取差價,這樣的買賣最合算不過。而在33年前,「傻大叔」花525萬買下深圳第一片地,在當時買房還沒成為一種趨勢,後來他怎麼樣了呢?
  • 30年前關掉服裝公司,花3千萬買下香港一條街,如今賺回了幾十億
    許多商人都在感嘆,20年前不懂得去買房買樓。因為許多人現在才發現,做了20年生意,賺到的錢還沒投資地產來得多。最近20年實業並不好賺,許多人不僅僅沒有賺到錢,最後還負債纍纍。不過有一個聰明人,他30年前就把服裝公司給關了,然後在香港買下了一條街,然後單單是這些物業就賺回了幾十億。這個人就是超級富豪盛智文。盛智文並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在2008年才放棄了原來的加拿大國籍,加入了中國國籍。不過盛智文原來也不是加拿大人,他從小在美國長大,但是他其實是一個德國人。盛智文19歲就到香港打拼,他在香港已經生活了幾十年,他早就把自己當成中國人了。
  • 疫情觀察|實行群體免疫,驅逐我國大使的瑞典,現如今怎麼樣了?
    崛起中國作者:滕飛崛起中國編輯:淺夢截至5月7日14:28,瑞典總感染人數為23918人,總計死亡人數2941人。這個數據,對於瑞典這個國家來說,是十分嚴峻的。可是在一個月前,瑞典卻宣布,他們不會再去為那些疑似患者檢測,所以瑞典本國的實際情況,要遠遠高於他們所公布出來的統計數字,因為還有一些疑似患者,也沒有被計入。除此以外,因為醫療問題不堪重負,瑞典現在也面臨床位嚴重不足的難題。
  • 偉大航路航線上最後一座島名字確定,四個理由指向是它
    偉大航路的起點和中點有了,那麼終點會是怎麼樣的存在?和路飛有什麼關係? 從這時候起,航向再次劃分多條,直到記錄指針三根指向最後的一座島,漫畫和動畫中都已經提及那裡並非是拉夫德魯。如果不是拉夫德魯,那座島的名字會叫什麼?根據老朽的推測最後一座島最大的可能就是巨人族的國家艾爾巴夫。
  • 《島》: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
    除了美國演員湯姆·漢克斯,還有一位英國作家同樣獲此殊榮,她就是維多利亞·希斯洛普。由於其作品《島》在全球範圍內對希臘斯皮納龍格島的宣傳,以及為促進希臘現代歷史和文化做出的貢獻,希斯洛普也被授予希臘榮譽公民稱號。
  • 鼓浪嶼:一座島就是一座博物館,百年時光見證歷史榮辱!
    鼓浪嶼,一座百年時光島,多元文化在這裡交融,成為如此獨特的國際歷史社區。一座島就是一座博物館!鼓浪嶼不僅被稱作「鋼琴之島」,還在2017年7月8日,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 楊浦藏著一座內陸島,島上有段風雲往事(一)
    在上海的黃浦江畔 有一座狹長的小島 名曰復興島 復興島 經過拋石築堤讓灘涂自然淤高,並吹填泥土,人工島初見雛形。 「周家嘴島」 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40萬兩白銀,買下了當時尚未成島的周家嘴灘地,將它作為浚浦局疏浚黃浦江的後方基地,並在島的南側修建了定海路橋,作為與市區的交通聯繫。因為小島緊鄰浦西的周家嘴自然村,所以起初得名「周家嘴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