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南京市漢中路108號金輪大廈9c2室的南京藏武堂國學館,是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南京培訓中心,通背拳南京教學基地,江蘇省武術協會會員單位,南京市秦淮武術協會指定教學點,榮耀八極團社團本部,南京藏武堂大槍對抗訓練基地,仇寶龍八極拳江蘇研習基地,旨在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和愛上國學和國術。武術愛好者到館內可系統學習八極拳、通背拳、太極拳、詠春拳、苗刀、劍術及棍術等,並可同時體驗古琴、繪畫、書法等多項國學藝術。
藏武堂教授的八極拳,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普遍追求剛猛、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在技擊手法上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具有挨、幫、擠、靠、崩、撼之特點。八極拳發力於腳跟,行於腰際,貫於指尖,極富有技擊之特色,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南京藏武堂所教八極拳由吳鍾八極拳研究會南京培訓中心主任鄭曉娟傳授。
通背拳是藏武堂另外一項主要教授的拳術,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拳術,在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通背拳採用人體科學合理的鍛鍊法則,全身上下、內外貫通、剛柔相濟,獨特的心法、身法、氣力使用方法,使之成為武林中的特殊拳種。通背拳的發力與眾不同,要求背、肩、肘協調伸展,放長擊遠,每一單式都分別從勢法、勁法、用法三個方面訓練,兩臂似兩條鞭子,無影無形,飄忽不定,力達擊點,力發萬鈞,力發腰背達於拳尖,離心力貫全身而擊出,手如鐵,腕如棉,兩隻胳膊似皮鞭。在技擊中講究沾衣發勁,勁道集中,招法冷脆,應者立撲。通背拳的手法嚴謹,變化莫測,身步有章,理之深妙,不可盡言。通背拳由祁門派通背拳第六代傳人厲恩寶教學。
藏武堂其他拳種如太極拳、詠春拳等均由水平較高的武術老師進行教學。(才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