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科技城打造成渝副中心
綿陽市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討會在綿舉行
潘家華李後強唐青陽等專家作主旨演講
劉超出席並講話 元方主持 李亞蓮出席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6月12日,以「建設中國科技城、打造成渝副中心——綿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擔當新作為」為主題的綿陽市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研討會在綿舉行,旨在通過專家把脈問診、建言獻策,進一步把準方向、明晰路徑、突出重點,助推綿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多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會長潘家華,四川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黨委書記李後強,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唐青陽等專家作主旨演講。
劉超在講話中對各位專家給予綿陽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說,籌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黨中央布的一盤「大棋局」,是綿陽必須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和必須搶抓的重大發展機遇。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綿陽是其中的「關鍵子」,從建設重要經濟中心看綿陽是重要支撐;從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看,綿陽是重要引領;從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看,綿陽是重要支點;從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看,綿陽是重要承載。綿陽有條件、有責任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承擔重要使命、發揮重要作用,助力這一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助推「兩中心兩地」目標加速實現。
在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綿陽要努力爭取「一子落」助推「滿盤活"。當前,對標「兩中心兩地」定位,綿陽確立了「建設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的奮鬥目標,以及「四個主攻方向」和「八大行動」,初步形成了綿陽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
我們將努力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在建設「重要經濟中心"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確保全市經濟總量在全省地級市中率先突破3000億元大關;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不斷擦亮科技城金字招牌;在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深化各領域改革創新,全面提升綿陽對外開放水平;在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加快形成與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相適應的城市形態。
希望各位專家從專業的視角給綿陽提出寶貴意見,以自身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更高層級、更大範圍為綿陽鼓與呼,幫助綿陽在深度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展現更大作為、貢獻更大力量。
潘家華說,中心城市格局下的經濟圈建設需要融合協同和諧創新。雙城經濟圈不只是雙城,雙城經濟圈內城鄉皆主體,協同合作才能實現共贏;特色發展不在於大而全,需要融合協同優勢互補。綿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科技城,成渝綿經濟圈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理應堅持協同創新、綠色發展,融合引領、特色發展,產城融和諧發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李後強說,經濟圈的發展,就是城市間的「協同」發展。成渝綿協同發展要在合作領域上拓寬渠道,在合作深度上增加流量、提高嵌入度、提升交換頻率。近年來,綿陽經濟發展總體態勢向好,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如果要選擇一個城市與成渝協同,綿陽無疑具有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實力和地位。根據協同論原理,綿陽需在「慢變量、序參量、最小熵、他組織」等方面著力,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參與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
唐青陽說,綿陽等提岀構建渝遂綿經濟帶設想,既體現了「從全局謀劃一域」戰略眼光,又體現了「以一域服務全局」責任擔當。加強次區域合作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題中之義,渝遂綿經濟帶是渝遂綿加強次區域合作的合理選擇。渝遂綿經濟帶建設應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優先事項,加快建設蘭渝高鐵重慶經遂寧至綿陽段等路網建設,提升互通性;應把產業協作作為重中之重,考慮形成「一帶五廊」產業空間布局。
研討會上,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餘華圍繞「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方面作了發言;重慶市北碚區委常委、副區長董倫就「打造綿碚協同創新共同體,努力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作了發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際剛,四川省經濟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王小剛,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蔣永穆,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執行長、首席硏究科學家湯繼強,中鐵二院交通與城市規劃院副院長嶽輝分別以《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下綿陽產業與科技融合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綿陽先進位造業集聚優勢助推成渝地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綿陽型大城市建設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打造公共服務共同體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加快構建綿陽「四向拓展」鐵路大通道實現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部崛起》為題作主旨演講。
當天,與會專家還前往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西南科技大學、綿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綿陽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參觀考察。
省住建廳副廳長劉恆,省自貿辦副主任商務部成都特派辦副特派員鄧德雄、市領導顏超、張學民、羅宗志、代順興、趙迎春、廖雪梅、蘭勁,以及在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點企業相關負責人等參加研討會。
(來源於綿陽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