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爽的首次直播慘澹落幕,趕走配合自己賣貨的主播後,獨自一人在鏡頭中黯然神傷。不僅毀了自己即將迎來的生日宴,而且成功將自己送上熱搜,自然針對她的口誅筆伐便在網絡中慢慢發酵。
至於鄭爽直播時情緒失控的原因,網絡中流傳出很多版本。有位看過鄭爽直播的網友表示,她的情緒變化是在詢問銷量不理想後,逐漸發生變化,心態面臨崩潰,最後只能破罐子破摔。另外支持鄭爽的粉絲認為,鄭爽喜歡自己的直播間自己做主,不希望成為單純的賣貨主播,只是想希望粉絲理性消費。
隨著事件熱度的走高,鄭爽的部分好友開始為鄭爽鳴不平,好友吉傑在凌晨時分,在微博發聲力挺鄭爽,而吉傑的微博總體來看有三層意思。
第一,主播是一種職業,不是一種套取錢財方式。
第二,替商家遺憾的同時,更理解鄭爽,團隊跟她的溝通沒有形成一致。
第三,鄭爽說的是實情,不能貿然給她扣拿錢不辦事的帽子,團隊對此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看得出來,看到鄭爽的無端被曲解,吉傑也是很心疼。同樣做直播的吉傑深切明白鄭爽的處境,有的主播是單純為帶貨而生,而有的主播就如鄭爽一樣,不會選擇同流合汙,外加團隊配合上出現的不愉快,最後導致結果反而傷害了自己。
當然,後續鄭爽自己的回應中,為公眾澄清一個事實。此次直播沒有所謂的坑位費,而且很多商品都是鄭爽親自試用後,才決定在直播間展示。另有跟鄭爽合作的商家在微博予以確認,鄭爽此次直播是義務帶貨。也就是說,此次直播中商家沒有太大損失,指責鄭爽未必「契約精神」也就站不住腳。
其實鄭爽直播造成如此大的轟動,本質原因在於她不分場合的發飆。在公眾的眼中,鄭爽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情緒失控,都不應該通過鏡頭予以釋放。要知道,這已經不是鄭爽第一次發飆,上一次發飆也是像如今一樣不分場合。
早在2018年的綜藝節目《這就是鐵甲》中,鄭爽就在現場有過歇斯底裡的咆哮,直指裁判讀秒階段不嚴謹,整個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鄭爽本人更是直接踩上嘉賓坐席,直言自己是真的生氣了。那時候與鄭爽一同出席綜藝節目的張一山也不敢吱聲,看著鄭爽發火,張一山也只是側目而且吐出舌頭顯示無奈。
當時鄭爽的生氣接近哭訴,加上節目的剪輯效果,那時在場邊擔任解說的前央視體育解說員王濤,一度被認為是鄭爽的針對對象。甚至這一次網友還將鄭爽發飆的視頻再次發送給他,希望他能做個回應。
就在昨天,王濤在短視頻平臺對此正式澄清,因為當初鄭爽的耳麥沒有聲音,所以那次的發飆不是針對王濤。只不過是因為鄭爽團隊獲勝的同時,不滿裁判的讀秒方式,認為裁判有意針對自己,所以才出現鄭爽在節目中的反常舉動。
當然,對此事王濤也表明自己的態度,他認為很多藝人都只是把節目當綜藝,只有鄭爽是真正將節目當比賽,對裁判的不滿就如主教練一樣,是在爭取自己團隊的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王濤在力挺鄭爽之餘,還明確表示鄭爽做人是不戴面具的。她的一舉一動都是最真實的展現,尤其是在娛樂圈,鄭爽的真性情是一股清流。她首次直播雖然翻車,但是這是她用自己的行動在對外部環境進行抗辯,並不是每一個藝人都敢像鄭爽一樣一吐為快。
確確實實從某種程度上看,娛樂圈中處理事情的慣用手法都是「明哲保身」,也需要像鄭爽一樣的人站出來。可是站在粉絲的角度,自然還是希望鄭爽能更多地保護自己,畢竟這已經是今年第48次上熱搜,表露自己真性情的同時,更應該學會一些圓滑的處事方式,真的不想看到她總因為作品之外的事情被過度消費。
希望已經是公眾人物的鄭爽,能保證這份純真的前提下,為自己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