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匪港片大銀幕上,杜琪峯憑藉冷酷的人性故事,宿命感十足的劇情設計,博得了不少觀眾的喜愛。而吳宇森則因為兄弟情深的主題,極具視覺衝擊的暴力槍戰,獲得了許多影迷的厚愛。
雖然都擅長拍攝警匪題材的作品,但吳宇森、杜琪峯卻像是兩個極端,一個喜歡利用節奏緊湊的劇情、震撼力十足的槍戰,刺激觀眾的嗨點;另一個則偏好深刻、冷靜的故事,對大眾內心深處的人性,進行審視、探討。
吳宇森、杜琪峯可以說是港產警匪片市場上,個性鮮明的兩面旗幟。然而在杜、吳二人的作品光輝之外,還有一位個人風格濃烈的導演,在默默影響著警匪港片的發展。
在槍戰暴力場景的打造上,這位導演的作品,有著比吳宇森更暴力,更刺激的視覺衝擊感;而在人物、故事的刻畫上,他的作品也有著一種杜琪峯無法比擬的冷酷與蒼涼。他就是以《省港旗兵》、《跛豪》等作品名震華語影壇的麥當雄。
一、膽識過人的影壇新人
早年的麥當雄和徐克、杜琪峯一樣,都曾是電視臺的編導。
不過不同的是,早期的徐克任職於「佳藝電視臺」,早期的杜琪峯任職於「無線電視臺」,而早期的麥當雄,則任職於亞視的前身「麗的電視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電影迎來了蓬勃發展的黃金期,不少人都在此時進入影壇掘金。1981年時的麥當雄,也選擇了放棄電視螢屏,走入電影大銀幕。
走入影壇的麥當雄,對自己的定位很準確,那就是成為獨立製片人。
像徐克、吳宇森、林嶺東、杜琪峯這些導演,步入影壇之初,都是先籤約製片大廠,等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人脈之後,才成立自己的電影工作室,嘗試獨立製片、打造自己的風格化作品。
而與徐克、吳宇森、杜琪峯等人不同,麥當雄在1981年步入影壇之時,便成立了自己的「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開始獨立於大片商之外,進行電影拍攝工作。
這份勇於開拓的膽識,敢想、敢幹、敢嘗試的精神,也註定麥當雄會成為警匪港片大銀幕上,繼往開來的創新者與變革者。
如今提起麥當雄,大家腦海中想到的,都是《省港旗兵》、《三狼奇案》、《跛豪》、《黑金》這樣的「警匪黑幫片」作品。
縱觀麥當雄16年的電影生涯,「警匪黑幫片」似乎已經成為了他身上最鮮明的標籤,然而,讓許多影迷想像不到的是,步入影壇之初的麥當雄,是憑藉愛情文藝片打響的名號。
1982年,「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推出了創業作《光頭女神探》,這部充滿「cult片氣質」與「擦邊球鏡頭」的低成本懸疑作品,讓麥當雄的電影團隊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錢之後,麥當雄也收起了自己對票房市場的諂媚,開始認真打造電影作品。
這一年,麥當雄帶領「麥家班」拍攝了兩部校園愛情題材的電影作品《靚妹仔》和《俏皮女學生》。
雖然都是「校園愛情題材」,但《靚妹仔》與《俏皮女學生》的風格卻截然不同,一部相對嚴肅,一部相對輕鬆。
其中,風格相對嚴肅一些的《靚妹仔》,在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一口氣入圍了「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剪接」、「最佳女主角」、「最佳新人獎」7大獎項的角逐。
最終,這部《靚妹仔》拿下了最佳女主角的獎盃,獲得了其餘6項的提名。
一進入影壇就組建個人團隊、成立工作室;剛一開始投拍電影作品,就在獎壇之上攬獲如此多成績。這部《靚妹仔》不僅讓麥當雄在香港影壇打響了名號,同時也讓那些影壇前輩們,深刻認識到了什麼叫做新人都是魔鬼。
二,從《省港旗兵》到《英雄好漢》
《靚妹仔》雖然獲得了不少榮譽,但文藝片的票房一般都不咋地。
為了養活工作室的一眾同事,麥當雄在拍攝了《殺入愛情街》、《停不了的愛》之後,決定轉換風格,對「動作警匪題材」的電影作品進行嘗試。
對於警匪題材,麥當雄也算是經驗豐富。在進入影壇之前,麥當雄就是憑藉《十大奇案》、《大丈夫》兩部警匪劇,在電視行業聲名鵲起。
1984年的春節,香港發生了一起大案件。「省港旗兵」吳建東在大年初一,帶領同夥兒劫持了一輛運鈔車,在與「警方」展開一番交火之後,吳建東帶領同夥兒逃離現場。1984年2月5日,在「警方」的圍捕之下,吳建東一夥兒落網。
「吳建東案」讓麥當雄產生了極大的興起,希望將其搬上電影大銀幕。
然而,相比於愛情片,警匪動作類型的電影作品,雖然更容易獲得票房市場的青睞,但拍起來也更耗費成本。畢竟槍戰、爆破戲碼的背後,都是大筆資金的支持。
為了打造一部製作精良的動作警匪片,麥當雄決定找一個實力雄厚的合作夥伴,而此時的洪金寶,成為了麥當雄的目光焦點。
因為《靚妹仔》這部作品,麥當雄出席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而在這一屆金像獎上,洪金寶也因為《提防小手》喜提「金像影帝獎盃」。這次機緣巧合,造就了麥、洪二人的一面之緣,也為二人之後的合作埋下伏筆。
為了拍攝這部警匪片作品,麥當雄向洪金寶發出了合作邀請,而仗義的洪金寶,也是一口答應。
80年代初的洪金寶,憑藉《鬼打鬼》、《人嚇人》、《提防小手》、《敗家仔》等作品,在動作港片市場之上賺得是盆滿缽滿。出資拍攝一部警匪片作品,對於他來說也是毫無壓力。
於是在「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寶禾影業」的協同合作之下,警匪經典《省港旗兵》於1984年誕生在港片大銀幕之上。
這部《省港旗兵》可謂是麥當雄電影生涯中,一個極其關鍵的轉折點。
在這部作品中,麥當雄試圖通過寫實的風格,對案件故事進行還原,這種寫實警匪片的拍攝風格,也對之後的林嶺東、黃志強等港片導演,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在《省港旗兵》的槍戰動作場景設計中,麥當雄為了力求真實,經常搞突然襲擊,在不告知演員爆破點位置的情況下,進行隨機拍攝。
這些在演員真實反應之下完成的槍戰動作場景,在呈現緊張感、暴力感的同時,也多了不少真實性。
《省港旗兵》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而麥當雄也因為該片,拿下了第21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榮譽。
1986年之後,吳宇森的「江湖英雄片」開始在影壇風靡。麥當雄也在1987年跟風策劃了一部類型片——《英雄好漢》。
在這部《英雄好漢》之中,麥當雄、黃泰來為觀眾們呈現了比吳宇森更暴力、更激烈的槍戰鏡頭。憑藉這些暴力槍戰,這部《英雄好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然而,相比於跟風拍攝,麥當雄似乎更願意對電影類型深挖、創作。
《英雄好漢》之後,麥當雄開始帶領自己的「麥家班」,對警匪片和黑幫片的表現方式,進行多元化的嘗試,並相繼拍攝了《江湖情》、《省港旗兵2:兵分兩路》兩部作品。
《江湖情》、《省港旗兵2》的出現,也為之後「麥氏梟雄片」的誕生埋下伏筆。
三、從《三狼奇案》到《跛豪》
在《省港旗兵2》、《江湖情》裡,麥當雄開始嘗試進一步深化故事的主題,加重對故事角色內心的刻畫。
經歷了這兩部作品的嘗試之後,1989年的麥當雄,策劃了「寫實犯罪題材」的《三狼奇案》。
和之前的《省港旗兵》一樣,這部《三狼奇案》也是根據真實案件改編,也是將「犯罪團夥」作為故事的第一視角。
不過與《省港旗兵》不同的是,在《三狼奇案》裡,麥當雄沒有再依靠此起彼伏的緊張情節、寫實暴力的槍戰場景,來吸引觀眾們的眼球。而是通過人物內心的深度剖析,體現人性的殘酷、社會的冰冷。
這種風格冷酷的「警匪犯罪題材」作品,在杜琪峯的手中,可謂是屢見不鮮。《暗花》、《黑社會》無一不是如此。
但是,杜琪峯較為擅長在一個罪惡的環境裡,對一群惡人進行刻畫。通過這些惡人們的爾虞我詐,來突顯人性的冷酷。
而麥當雄的這部《三狼奇案》,則是將視角聚焦於整個社會,通過三名社會閒散人員一步步墮入罪惡深淵的過程,來對人性進行諷刺、對社會進行反思。
同樣都是冷酷的「警匪犯罪故事」,這種大環境之下,對人性墮落的反思,也讓《三狼奇案》多出了幾分杜琪峯所沒有的無奈與蒼涼。
小成本的製作、大主題的刻畫,讓這部《三狼奇案》獲得了不錯的評價。該片之後,麥當雄不再滿足於對「劫匪、綁匪」這些小奸小惡進行拍攝,開始著眼於那些歷經風雲變幻、飽經滄桑的「大奸大惡」。
而在香港地區名噪一時的「大毒梟」吳錫豪,也成為了麥當雄電影創作的一個方向。
1991年,麥當雄帶領自己的「麥家班」,拍攝了經典港片《跛豪》。這部作品憑藉史詩感的氣質、演員們出色的刻畫,拿下了第1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榮譽。
而港片市場之上的「梟雄片」題材形式,也因為這部《跛豪》正式確立。
值得一提的是,常年投身於「警匪片」拍攝的電影人,到最後似乎都會走上「黑幫片」的拍攝之路。
早年的麥當雄,因為《省港旗兵》開闢了「寫實警匪片」的先河,但1991年的《跛豪》,卻讓他成為了「梟雄片」的領軍人。
而早年的杜琪峯,也是因為《暗戰》、《暗花》等警匪片作品揚名,但之後的《黑社會》系列,也讓杜琪峯開啟了自己的「黑幫片時代」。
《跛豪》之後,梟雄片的風潮開始在香港影壇湧起,劉國昌跟風拍攝了《五億探長雷洛傳》,王晶跟風拍攝了《賭城大亨》。
1993年,麥當雄帶領「麥家班」拍攝了《上海皇帝》兩部曲,對曾經的「民國大亨」杜月笙,進行了深入的刻畫。
為了出色還原老上海的時代環境、氛圍,《上海皇帝》兩部曲在布景、道具方面,花費了大量的資金。然而這部成本巨大的作品,上映後卻票房遇冷。
這次票房重挫,不僅給「麥家班」帶來了財務壓力,同時也讓麥當雄的內心備受打擊。同樣是梟雄片,為何《跛豪》備受好評,而《上海皇帝》卻表現慘澹?該片之後,麥當雄淡出了港片大銀幕,開始對自己的電影之路,進行自我反思。
四、《黑金》,麥當雄的時代落幕
1993年的《上海皇帝》受挫之後,麥當雄和「麥家班」的旗號也消失在了港片大銀幕之上。
1997年,經歷了4年的沉寂之後,麥當雄再度帶領「麥家班」,拍攝了「警匪黑幫題材」作品——《黑金》。
在這部《黑金》裡,麥當雄將「寫實警匪片」與「梟雄片」的風格進行了融合。
《黑金》被設計成了兩條主線的「雙雄故事」,以劉德華為主角的故事線,走的是探案、查案的「寫實警匪片」路子;而以梁家輝為主角的故事線,則玩的是社團大佬的「梟雄片」套路。
《黑金》無論是演員們的塑造,還是故事節奏的把控,做得都十分到位。奈何該片上映之際,與好萊塢大片《泰坦尼特號》狹路相逢,最終成績慘澹。
1997年之後,香港電影市場快速衰退。《黑金》受挫之後的麥當雄,也決定解散「麥家班」、退出影壇,為自己的電影時代落下最後的帷幕。
從1981年正式進入影壇、組建自己的「麥當雄製作有限公司」,到1997年《黑金》的華麗謝幕,麥當雄16年的港片歷程之中,雖然推出的電影作品並不算多。但不管是早期開闢「寫實警匪片」風格的《省港旗兵》系列,還是之後掀起「梟雄片」時代浪潮的《跛豪》,都深深影響著警匪港片的發展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