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都喜歡讀童話,因為童話故事最接近孩子們的心理,而且能給孩子們非常大的想像空間,可以培養孩子的幻想能力,陶冶情操。
然而我們耳熟能詳的大部分都是西方童話,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而咱們中國的童話反而了解得不太多。
在我國,童話經歷了從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到作家創作的過程。1923年,中國第一本作家創作的童話就是葉聖陶先生的《稻草人》,從此,中國童話也開啟了一條作家自己創作的道路。
其實我們也有很多口耳相傳的有趣的童話故事,比如虎姑婆、神筆馬良、小馬過河等等,這些流傳至今的童話故事,不僅能讓我們更了解中華文化,而且還能讓我們在故事中學習到「堅強勇敢、不畏艱險、善良勤勞」等優秀的精神品質。
在那麼多的童話故事中,由朝華出版社出版的這五冊合集《中國童話》,選取了五個經典的童話故事,配以濃濃的中國畫風的插圖,不僅是給孩子們的優秀繪本,也能喚起父母小時候的美好回憶。
《中國童話》這一套叢書共收錄了五本經典童話,分別是《金瓜兒銀豆兒》《馬蘭花》《一粒種子》《鼠女出嫁》《金色的海螺》。
一、強大的編者插畫團隊
編者有葉聖陶、張菱兒等,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品有《倪煥之》《西川集》《文心》等等,還有我們熟悉的童話故事《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張菱兒是兒童文學作家,同時也是童書編輯,著有80多本童書作品,被《兒童文學》雜誌評為「十大魅力詩人」,被《大灰狼畫報》評委「金牌作者」,她的作品《烏頭花開》獲得了「冰心童書獎」。
插畫是由楊永青、姜渭漁繪製。楊永青是我國著名的國畫家、版畫家、連環畫家和童書畫家,作品非常多,曾獲安徒生獎提名、全國兒童圖書評獎美術一等獎、中國版畫家協會的「魯迅獎章」等榮譽。他的連環畫很多80年代出生的孩子都看過,比如《神筆馬良》《司馬光砸缸》《八仙過海》等等。
姜渭漁也是知名的畫家,擅長中國畫和裝飾畫,繪製兒童圖書300多本,多次獲得國家圖書獎,代表作品有《花邊姐姐》《童心世界》等。
這五本繪本,繪畫風格充滿了濃濃的傳統的民俗畫風,仿佛回到了80年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線條勾勒非常精緻,色彩明麗,構圖精巧,古典氣息撲面而來。
二、故事背後的思考
中國童話故事的特點是教育性比較強,讓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更深入地理解真善美,特別強調謙虛、誠實、善良等這樣的思想品格。
比如《金瓜兒銀豆兒》這個故事裡,老公公、老婆婆和金瓜兒銀豆兒一起,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戰勝了反派周財迷,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再比如《鼠女出嫁》講的是一個小老鼠的故事,一位老神仙把它從鷹嘴裡救了出來,它懇求老神仙把它變成了一個漂亮的女孩,並且請求老神仙幫助她,她要嫁給最厲害的人。
一開始,她認為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太陽神最厲害,但是太陽神說:「我不厲害,雲一遮,我就被擋住了。」
於是她又去找雲神,雲神說:「我不厲害,風一吹我就散了,風神才厲害。」
風神聽說鼠女要找最厲害的人後說:「我不厲害,一堵高牆就可以把我擋住。」
於是鼠女和老神仙又去找高牆,高牆連忙說:我也不厲害,你看,下面這隻老鼠打洞,
最後,老神仙把鼠女變回了老鼠,它就嫁給了這隻挖洞的老鼠。
小老鼠找了一圈,然後才發現,其實自己才是最厲害的。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們到處尋尋覓覓,找最厲害的人,其實回過頭來才發現,有時候自己也是很厲害的,要有自信,做真實的自己就可以了。
結語:五個故事有長有短,都蘊含著豐富的知識、高超的智慧和深刻的道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隨時問孩子一些問題,或者分角色來演繹繪本,都是非常好的寓教於樂的方式,在漲知識的同時,還能增進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情,好的故事值得一代一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