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傷腳的穿鞋習慣....看了第一條,我才發現自己一直做錯了!

2021-02-23 有品生活

大家穿鞋子都會追求舒適度,

但有時候鞋子穿得「太舒服」也不是件好事,

比如脫鞋不解鞋帶、

總穿同一雙鞋、鞋帶系得鬆散……

品品姐今天就要和大家聊一聊,

那些「傷腳又傷身」的穿鞋壞習慣,

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


脫鞋不解鞋帶

相信第一條很多人都中招了吧,為了方便下次穿鞋可以不用繫鞋帶,乾脆脫鞋的時候就不解鞋帶。

雖然每天穿鞋都變方便了,但長此以往,會給自己的鞋子和身體帶來負擔。

長時間不松鞋帶會導致鞋面紋理的坍塌,尤其皮質鞋面會變形的更為厲害 。

而且鞋子穿過之後如果不把鞋帶解開,不利於鞋子內部通風透氣,可能會滋生細菌、產生異味。

脫鞋不解鞋帶時,鞋帶都系得比較鬆散,這樣可能會導致後腳不穩定和前腳過度活動,從而導致慢性韌帶拉傷。

鞋底太軟太薄

有些人超愛軟底鞋,覺得只有這樣的鞋才舒服。其實,軟底鞋未必是好鞋,選鞋要「軟硬兼施」。

① 支撐性不足

鞋底過於柔軟,支撐性就會一定程度的下降。當穿著者在穿著的過程中,遇上路面不平的情況時,鞋底過於柔軟,不足以支撐穿著者的腳踝。

② 緩震性不足

鞋子過於柔軟,帶來的另一個缺陷就是:緩震性不足。容易增加膝蓋的負擔,穿久了很容易疲勞。

③ 鞋底壽命下降

鞋子越柔軟,鞋子中底的橡膠硬度越低,導致中底容易出現褶皺和開裂的現象。

如果鞋底過薄,腳著地的瞬間60%的承重都在後跟上,長時間走路,上傳的衝力就會引起足踝、膝、髖關節和腰等部位的疼痛,加速足底韌帶和骨組織的退化。

平時愛穿平底鞋的朋友,鞋底厚度也應該在2CM左右,後跟最好稍微有些坡度,鞋底不要太軟,能適度彎折即可。

長期穿同一雙鞋

鞋子也要休息,有時候一旦一雙鞋穿起來很舒服,大家就會一直只穿這雙鞋。事實上,老穿同一雙鞋最傷腳。

對於腳愛出汗的人來說,如果白天穿鞋時間偏長,晚上脫下的鞋子還沒來得及風乾,第二天又套在腳上,久而久之,真菌順勢而生,腳氣自然「不請自來」。

鞋子會因為長期在地上擠壓、摩擦而變形,使腳部長出厚厚的繭子。如果再加上其他外力的傷害,足底、趾間、趾背和小趾外側等長期受摩擦和壓迫的部位,局部皮膚角質層增生,容易長雞眼。

平時穿鞋至少要三雙鞋換著穿,一雙鞋不要穿超過三天,不同場合穿不同的鞋,能保證雙腳始終受到鞋的良性刺激。

在家只穿拖鞋

在家當然要解放雙腳,換上舒服的拖鞋。但其實,「舒服」並不等於「安全」。

拖鞋對後腳沒有明顯的支撐作用,也無法讓腳跟進行功能上的代償,在家走路或做家務時,穿拖鞋很容易腳部疲勞。而且很多拖鞋防滑性也不好,不跟腳,容易跌倒。

因此,在家裡進行家務和活動時,最好穿有支撐、帶鞋幫的鞋,只在休息或站立時間短的時候才穿拖鞋。

這些穿鞋困擾怎麼辦?


很多女孩子的鞋櫃裡,精緻的高跟鞋佔了半壁江山,但是穿高跟鞋也經常會有一個困擾——鞋子掉跟。下面品品姐就告訴大家,如何解決鞋子不跟腳的問題,優雅自如地穿高跟鞋。
尖頭鞋由於腳尖空間太大,腳在走路時自然會往前鑽,跟就容易掉了。可以一兩雙普通的短絲襪,塞在鞋子頭部,柔軟腳感好又對鞋子沒有任何傷害。也可用棉花、棉柔巾,或者專門的前掌墊代替。如果覺得腳趾不舒服可能是你塞太滿,調整到舒適的程度就好了。後跟貼也是解決鞋子掉跟問題的好幫手,矽膠的後跟貼有一定厚度,也能增加和腳的摩擦力,貼上後再穿鞋就不會掉跟了。可以在不跟腳的鞋子裡,墊一個鞋墊加增高鞋墊。這樣不僅鞋子不會掉跟了,還會把人顯得更高,如果是秋冬季的鞋,可以穿一雙厚一點的襪子。悶腳是由於「腳汗過多排不出+鞋子密封不透氣」造成的。腳一天都被封鎖在鞋子裡,身體排出的汗液無法揮散,腳就會感到憋悶。腳長時間憋悶不透氣,容易引發腳氣等問題。所以,品品姐建議大家在挑選鞋子時,最好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例如帶網面的運動鞋、棉質布鞋、真皮鞋子等。

以上幾點都是從選鞋角度說明的,如果已經買回家的鞋子悶腳,又該怎麼辦呢?

準備一雙吸汗性好的鞋墊,比如竹炭纖維鞋墊,放在鞋子裡可以減少出汗悶腳的情況發生。回到家,一定要把脫掉的鞋子放在通風口晾晾,保持鞋內乾爽,第二天要換一雙鞋子穿,避免經常穿同一雙鞋子。襪子一定要寬鬆舒服,透氣性好,例如棉質和羊毛襪的襪子,如果你的腳特別愛出汗,那最好避免穿絲襪和尼龍襪。

/ 新鞋磨腳 /

① 塗抹法

鞋子穿起來磨腳大概是大家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其實,面霜、凡士林這些常見的生活用品都能解決鞋子磨腳這個問題。

把凡士林或面霜塗在鞋子磨腳的部分,晾它一個晚上,材質就會慢慢變軟、變光滑,這樣就減少了對腳部皮膚的摩擦。

② 毛巾熱敷法

 

用溫熱的毛巾包住鞋子磨腳的地方敷20分鐘左右,可以起到軟化的作用。

 

如果鞋子還是磨腳,用幹的軟毛巾包住磨腳的地方,用錘子敲幾下,把磨腳的地方敲擊平整,鞋子皮質變軟和平整後就不會磨腳了。

圖源:圖蟲網

③ 吹風機法

 

吹風機也是簡單解決鞋子磨腳問題的好工具。穿一雙厚襪子,然後再穿磨腳的鞋子,拿出吹風機,對著磨腳的地方吹,直到鞋子變熱。

 

圖源:視覺中國

等鞋變熱後,不要立即把鞋脫掉,繼續穿著來回走走,讓空間撐得更大些,鞋子就不會磨腳了。

圖源:freephotos.cc

 品品姐TIPS  大家在挑選鞋子時要考慮到,天氣炎熱和長時間行走時,腳部的血液循環更快,容易腫脹。通常在下午4點到6點是腳部最腫脹的時候,也是買鞋的最完美時間。

試鞋時要同時穿上雙腳,拉上拉鏈或綁上鞋帶,站起來走一會兒,給你的雙腳足夠時間感覺鞋子合不合適,如果此時有明顯的擠壓的感覺,這意味著鞋子不適合你。


用腳尖頂住鞋頭時腳後跟與鞋後幫之間還能伸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這個尺寸恰到好處。同時,鞋跟後跟的上表面應該很好地貼在鞋跟上,走路時才不會脫腳。47歲黎姿,從「香港第一美女」到上市公司總裁,她活成一部狗血勵志劇!

相關焦點

  • 這些穿鞋的壞習慣該改了!走路會崴腳或絆倒自己,很傷腳
    平時不好好穿鞋的壞習慣,老是不愛繫鞋帶,很容易把自己絆倒!就是因為自己平時的壞習慣,導致現在走路一瘸一拐,多麼得不償失呀~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穿鞋「傷腳」的壞習慣吧~看看你是不是也在犯!相信很多人第一條就中招了吧!
  • 夏天最傷腳的鞋子測評!第一居然是它....附選鞋穿鞋小妙招!
    最近網上評估了5種最容易傷腳的鞋子沒想到高跟鞋竟然只排在了第二位來看看第一位是「何方神聖」吧~細帶涼鞋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的涼鞋了,上腳又美又撩人,清涼露趾,把女人味襯託出極致,連時尚博主aimeesong也在ins瘋狂推薦細帶涼鞋。
  • 鞋子買合腳最合適?有「毒」的4種鞋最傷腳,家長別再給孩子穿了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孩子的吃穿住行是家長最擔心的一個問題,而穿衣家長都會選擇舒適的衣服,穿鞋就不會太過於講究,因為孩子的腳還在長,如果買太好的穿不了幾次就穿不了了,很可惜,但是孩子的小腳是比較嫩的,需要精心挑選才行。
  • 報告顯示7成老人腳變寬 磨腳、擠腳成老人穿鞋最大痛點
    論壇上,健康時報足部科學研究院發布了《2019中國老人足部特徵和穿鞋習慣調研報告》,報告指出,老人足後跟最易磨損,大腳趾穿鞋最易疼痛,老人選鞋最看重舒適。老齡社會呼籲追求「健康的長壽」足健康關係老年整體健康水平本次高峰論壇上,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就老人足健康生態圈建設發表了講話。
  • 給寶寶穿鞋這事兒,93%的父母都做錯了…
    因為很多寶媽都表示,自己總是會因為鞋子式樣的可愛、好看就忍不住地給寶寶買上一雙又一雙,而且早早地就給寶寶穿上鞋子……  學步前的寶寶是不需要穿鞋的,即便給寶寶穿上了鞋子,最後還是頻繁脫落的「命」而且,穿鞋的時機不對或穿不合適的鞋,還會破壞寶寶的足部發育,甚至有可能改變今後的行走習慣,出現骨骼畸形,足肌受損的情況。  所以,當寶寶真正學會自己走路了,雙腳掌可以輕鬆著地了,才是需要穿鞋的最佳時機。
  • 孩子不喜歡穿鞋?方法選擇對了,孩子主動自己穿鞋
    我家寶寶一歲多的時候也特別喜歡光腳走路,不喜歡穿鞋子,一給他穿鞋,他還會自己脫掉鞋子。不管在哪裡,一旦把他放到地上,他就立馬用自己的方法脫掉鞋子,有時候脫不掉鞋子,就開始大哭大鬧亂發脾氣,我都不敢把他往地上放。
  • 最傷女人腳的7款鞋
    女人穿鞋要注意,愛美也不能傷了自己的健康,以下7款鞋最傷女人腳,儘量少穿哦1、【尖頭皮鞋——腳尖的「酷刑」】
  • 關於跑步,光腳的真不怕穿鞋的
    美國作家克里斯多福·麥克杜格爾是個跑步愛好者,但是腳痛一直困擾著他,後來他從原住民塔拉烏馬拉族人身上得到啟發,開始了赤足跑步,腳痛的問題不藥而愈,根據自己的經歷,他寫了《天生就會跑》這本書。腳的內側主要靠大拇指、第一掌骨和後跟把腳的內側足弓支撐起來。從腳跟後外側到大拇指形成了一個斜向的軸(即距下關節軸),以此讓雙腳進行外翻或內翻——內外翻,腳在落地時的重要緩衝功能。腳跟落地時,距下關節會讓腳逐漸地通過外翻(同時把腳的內側弓往下壓)讓腳本身形成一個有效的緩衝系統,而這需要第一掌骨大拇指有力的支撐才能完成。
  • 光腳不怕穿鞋的?研究表明:光腳長大的孩子,四肢更協調
    光腳不怕穿鞋的?穿鞋還是光腳呢?研究發現,與習慣穿鞋的孩子相比,光著腳長大的孩子在體育運動方面的表現更優秀,尤其是跳躍、平衡方面。赤腳走路更接地氣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國耶拿大學的Astrid Zech教授解釋說:「雖然穿鞋被認為有益於腳部健康,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赤腳走路更自然、更接地氣!」
  • 這四雙鞋最傷腳,孩子千萬不能穿,尤其是第二種!
    ▍小腳不穿大鞋 我之前給孩子買鞋時,也會覺得孩子發育太快了,買回來的鞋很快就不能穿了,著實有點浪費。 但直到有一次,發現孩子走路總是踉踉蹌蹌,而且也容易摔跤,才讓我重視起買鞋的問題。
  •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有科學依據嗎?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直到最近三萬年鞋子才被發明出來,這意味著在此之前,人類一直是赤腳行走和奔跑的。鞋子被發明出來後,人類開始穿著它行走和跑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磕碰受傷,並起到了保暖禦寒的作用。時代的發展慢慢衍生出了各類的鞋子,麻鞋、木屐、皮鞋、帆布鞋、靴子等花樣繁多。
  •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足底老繭如何保護你的腳?
    「鞋子哪兒硌腳,只有自己知道」、「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古今中外有關鞋子的俗語還真不少
  • 看了明星造型,才發現自己都做錯了
    看了明星造型,才發現自己都做錯了運動髮帶雖然看起來和發箍差不多,但是佩戴的時候對於髮型會有一定的要求,並且會完整的暴露臉型五官,所以一直沒能成為熱門單品。偶爾想要耍酷佩戴髮帶的女生,你的運動髮帶是蓋額頭還是蓋頭髮?看了女明星的運動髮帶造型,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都戴錯了,難怪這麼顯臉大!
  • 冬天4種鞋被列入「黑名單」,影響走路還傷腳,父母別再花冤枉錢
    這4種鞋,影響走路還傷腳,父母別再花冤枉錢了哦!冬天來襲,父母怎麼給孩子選鞋?鞋子的具體挑選看材質:材質一定要透氣、柔軟、無異味,舒適度和安全度才是第一位,牛皮、橡膠材質應該是首選;看硬度:鞋底的硬度要適中,同時還要考慮減震與防滑效果
  • 農村人為什麼要穿鞋?農村穿鞋有何奧妙,腳有啥秘密需保護?
    農村人多數時間都在地裡幹活,幹活容易髒鞋子,那為什麼農民朋友還要穿鞋呢?說直白點兒,穿鞋就是為了對腳的保護。在農村地裡幹活,工作環境差,特別是一些砂石與木刺較多之處容易傷腳,所以都得穿鞋,即使在水田中插秧,有的人也是穿著水靴的。
  • 看到大廚做法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做錯了
    哈嘍大家好又來給大家推薦美食了,美食的範圍是無邊無際的,在別人來眼裡,可能只有山珍海味,鮑魚海參才屬於美食,其實有的時候非常普通的食材也能做出不一樣的食物,也是一種令人回味的美食。看到大廚做法後,才發現自己一直做錯了魚湯能夠說成經濟實惠食用價值又十分高的補湯,草魚、黃骨魚、鱸魚等都能夠用於煲湯,在燉魚湯的的時候我很喜歡配搭水豆腐,那樣燉的湯鮮濃醇白口味特別好,並且多種多樣食物的配搭促使魚湯的食用價值還更加提高了許多 ,那樣燉的魚湯家中的大人小孩吃完都是有非常好的幫助,燉魚湯的的時候也是有方法,大伙兒必須記牢立即下鍋煮不是對的
  • 看了山東大廚炸醬麵的做法,才知道我一直做錯了,20年前就是這味
    看了山東大廚炸醬麵的做法,才知道我一直做錯了,20年前就是這味!提起炸醬麵,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北京炸醬麵,老北京炸醬麵,同四川擔擔麵、武漢熱乾麵、山西刀削麵並稱「中國四大面」,享譽全國,到現在仍然是很多老北京人,最愛吃的麵食。
  • 告訴你最傷腳的鞋子排行榜
    可見找到一雙舒服的鞋子是多麼多麼的重要,能讓你走路儀態萬千,有哪些鞋子是傷腳的,今天,阿星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易扭傷腳踝細帶涼鞋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的涼鞋了,上腳又美又撩人,非常適合腳美的小仙女肌肉疲勞、腳受傷意不意外?人字拖才是最傷腳的殺手。
  • 對於跑步而言,「穿鞋的」可能還不如「光腳的」
    研究通訊作者、愛爾蘭卡洛理工學院Peter Francis的團隊過去發現,人類仍然可以赤腳跑步,特別是對於年輕人而言。該研究發現,紐西蘭12至19歲的少年不僅可以赤腳衝刺跑和中長跑,與其他國家同年齡少年相比,他們的下肢(膝蓋、腳踝和腳)疼痛發生率更低。其他研究也表明赤腳人群和穿鞋人群的腳部結構和功能存在差異。
  • 女生公認最「傷腳」的4種鞋子,高跟鞋險落榜,第一名男女都愛穿
    女生公認最「傷腳」的4種鞋子,高跟鞋險落榜,第一名男女都愛穿! 買鞋子有很多學問,鞋子舒不舒服,你的腳感受的是最清楚的。但將這些學問全部放在買鞋上,又買不到一雙穿著舒服又好看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