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憋尿總尿褲子,可沒想像的那麼簡單!家長發現要及時幹預

2020-12-12 騰訊網

不同寶寶在不同階段的成長,總會有些許不同,但是一旦遇見異常現象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要引起注意,一切不正常的行為我們都要及時關注,因為孩子的有些行為可不簡單。

今天要說的這個事情也是需要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的,一旦發現孩子開始有憋尿的習慣,家長們一定要及時幹預,否則對孩子的危害可就大了。

案例

這不,今天我的周圍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一大早剛醒來,就發現手機閃爍個不停,打開一看,原來是寶媽群裡有人說起自家孩子憋尿的事情。

這一說不要緊,整個群裡的家長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孩子憋尿就成了大家共同的話題。這個孩子媽媽說孩子明明已經難受的不行,可就不去廁所,簡直愁死個人。

有位媽媽說:「我家姑娘也是這樣,明明憋尿已經很難受了,甚至有好幾次都尿到褲子裡了,還說自己不要緊,真的是拿這個孩子沒有辦法。」

看著大家在群裡熱烈的討論,才發現原來孩子喜歡憋尿這個問題大家基本都遇到過。想一想大家的平時遇到的問題不是追著讓娃吃飯,就是讓小孩子上廁所,家長們也真是難做。

分析

不過通過大家的聊天,我們不難發現了一個事情,那就是這些喜歡憋尿的小孩子大都在三歲左右。仔細想一想,自己孩子在這個階段好像也是這樣,所以這就引發了更多的思考。

為什麼大多數寶寶在這個階段都會有憋尿這個習慣呢?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寶寶究竟能憋多少尿呢?

研究結果表明,正常寶寶在幼兒階段的每日排尿量大概為500~600ml,而尿液大多是存在膀胱中的,參考這個尿量,他們的憋尿能力究竟有多麼強呢?

孩子實在憋尿憋不住的時候,他們的小內褲上就會因為忍不住流出一點尿漬。若是人能夠控制尿的排放,可以依靠腦神經支配膀胱內的括約肌協,那麼小孩子為什麼會憋尿呢?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憋尿

1. 喜歡憋尿的小孩可能會很貪玩

有很多細心的寶媽會發現,自家的孩子有時候喜歡跳來跳去,不停跑動,還在那裡玩玩具。其實這也可能是憋尿的表現,即使讓他們去廁所,手裡也會拿著玩具。

2. 喜歡憋尿的人可能身處陌生環境

通常我們會發現剛上幼兒園的小孩,或者是在家長領著孩子去逛商場或者公園的時候孩子不喜歡上廁所。

寶寶換了一個新環境,不懂得如何表達,即使內急也憋著不願去廁所。

3. 家長總催上廁所的話孩子會容易憋尿

有些家長性格比較急躁,一旦孩子有尿意,就著急催促孩子上廁所,這樣無形之中帶給孩子強烈的壓迫感,久而久之,孩子牴觸這種催促的行為,也不願意去廁所了。

總而言之,憋尿的危害也不少,經常憋尿會使得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對身體的危害還會加重腎臟負擔,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膀胱破裂,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那如何解決呢?

如何糾正孩子犯錯誤

1.家長的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家長們在引導方面不專業,那可以詢問別人或者找一些孩子喜歡看的繪本,孩子們通過繪本學習到一些簡單知識,這樣可以起到很積極的作用。

2.請和孩子講道理,別總是責罵

遇到孩子這種憋尿這種問題,千萬不能責罵,否則會導致孩子的牴觸情緒,孩子甚至會認為尿尿是錯的,會挨家長的責罵,就不敢去廁所了。所以千萬不能責罰孩子。

3.培養孩子認為上廁所是一件好事的意識

小孩子憋著尿,本身也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這個時候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們認識到上廁所對身體有好處,或者給孩子鼓勵的態度,這樣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

【媽媽寄語】

鍛鍊孩子自己去衛生間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脫掉孩子的尿不溼。假如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又開始憋尿,千萬不要著急,我們要耐心正確的對待這個問題,相信在我們的鼓勵與引導之下,孩子們會慢慢適應這種生活的。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是否有尿褲子的行為呢?

相關焦點

  • 【解讀童心】尿褲子大王和憋臭臭公主
    這更容易造成孩子不願在學校便便的情況(因為害怕被老師和同伴取笑)。只有當孩子真正感受到這是很正常的、被接納的時候,他才能放鬆地度過。2、不要在孩子體驗憋尿、憋大便的時候,隨意打斷、幹預。他的體驗沒有完成,可能就會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反覆經驗,直到完成為止哦!3、孩子有意識的憋尿、憋大便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 5歲小男孩經常尿褲子 尿一次居然500毫升
    小尋尋五歲了,活潑可愛的他,讓媽媽有點煩心的是,孩子平時容易尿溼褲子,經常被家長提醒才去上廁所。但是孩子吃喝正常,家長也就沒太當回事。然而醫院的一張檢查報告,讓家長著急了。全國四處輾轉求醫後,小尋尋最終在深圳市兒童醫院完成了手術,終於成為一個可以正常尿尿的孩子。
  • 「變相把尿」有多坑娃?看似娃不愛尿褲子了,卻存在著「隱患」
    結果孩子只注意到了字面意思,還說媽媽在坑他。孩子確實理解錯了,他並不知道小時候父母是怎樣照顧自己的。 養娃的過程中家長確實與孩子的「屎」和「尿」沒少接觸,不僅平時要餵奶,還要清洗孩子尿溼的褲子和床單。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孩子故意尿床,說明孩子有能力控制尿便,他想尿總能尿出一點兒,孩子的中樞神經系統、括約肌的功能完全沒有問題。那是什麼原因促使他故意尿床、尿褲子呢?肛欲期的發展兒童行為心理學認為,孩子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進入肛欲期,一般2個月左右結束。
  • 孩子都3歲了還在冬天尿褲子,這些原因你可能沒注意到
    表姐說小胖妞以前上廁所完全不用管,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從來沒發生過尿到褲子上的現象,但是這兩天幼兒園的老師老是反饋說,小胖妞在學校一天得尿三四回褲子,再加上天冷,拿到學校的衣服就不夠用的。表姐說孩子以前真不是這樣的,就最近老是發生這樣的事,是不是孩子有什麼問題,一直心存擔憂。其實孩子在這個季節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 孩子明明都學會如廁了,怎麼又開始尿褲子?多半是出現了如廁倒退
    很多新手爸媽對養孩子沒經驗,認為教會孩子怎么正確如廁之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尿床、尿褲子的問題了。事實證明,還是這些新手父母太"嫩"了,家長的這一美好想法,往往隨著孩子出現如廁退到而慘遭幻滅。所以很多寶爸寶媽都非常納悶,明明已經訓練過孩子如何正確如廁,怎麼還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 寶寶尿褲子被爸爸批評,邊哭邊頂嘴,爸爸:突然不知道該怎麼接
    這就讓家長很生氣,叫你尿你不尿,一個沒注意你就尿褲子上了,這不是跟我們唱反調嗎?其實,這還真不一定是孩子的鍋。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對孩子摘掉尿不溼的年齡做了個調查。所以一方面孩子的自如表達如廁需求的能力不足,尿道括約肌的控制能力不強,再加上孩子希望自己控制排洩過程,所以就容易出現經常尿褲子,或者家長讓孩子尿,孩子偏不尿,一個轉身就尿在褲子上的情況。
  • 幼兒園裡記得提醒寶寶大小便要告訴老師,不能尿失褲子!
    以前我在幼兒園裡帶班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幾個愛尿溼褲子的小朋友。有時候中午午睡,總有幾個不睡覺的,一直在那裡說話,還以為他們想上廁所,一問話調皮的那些孩子全部都起來了。在幼兒園裡午睡的時候是最讓人頭疼的事,就怕孩子們上個廁所也起鬨耽誤了大家的午休時間。
  • 四周歲的小孩,上學總是尿褲子,檢查後沒有問題,是啥原因?
    孩子在已經能夠上學的年紀的時候,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就會很少。上學的孩子已經知道自己要大小便,可以自己去廁所解決。家長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之後,並沒有發現任何的問題,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天氣乾燥,但是身體中的水分很難蒸發掉,孩子經常會出現尿多的情況。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在想要上廁所的時候,不及時的去廁所,就會尿到褲子上。
  • 孩子有尿便總是「自己解決」,尿褲子何時能結束?找到原因是關鍵
    「媽媽,媽媽,林曉婷又尿褲子了。」糖果從幼兒園一出來就急著和我分享今天的新鮮事。糖果小時候教她用廁所非常順利,但是她們幼兒園小班的這個叫林曉婷的小朋友,則是隔三差五就弄髒褲子,老師已經給她的家長下「最後通牒」了,想必這位媽媽此時也是急得不行。
  • 小學生尿褲子老師被質問,回應讓家長慫了
    網友們紛紛為視頻中這個孩子的機智點讚,還有不少網友表示:爸爸要求過高了,才兩歲多的孩子,你那麼大的時候也要尿褲子呢,憑什麼不讓孩子尿?孩子的尿道括約肌一般要到2歲左右才會發育完善,加上孩子語言發育能力不同,有的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依然會有尿褲子的情況。
  • 3歲娃自理能力好,上學後卻天天尿褲子,知道原因後寶媽崩潰大哭
    嬰幼兒時期,有些父母會早早的幫孩子「把尿」,這也被稱為「新型把尿」方式,讓許多家庭都沒有寶寶尿床的煩惱。但是大家知道嗎?這種方式,並沒想像中的那麼好。3歲萌娃天天尿褲子,幼兒園老師疑惑: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總是尿褲子,該怎樣訓練自閉症兒童尿尿呢?
    作者 / 劉明明由於大部分自閉症兒童語言表達受限,孩子尿褲子這個問題困擾過很多星寶家庭。夏天還好,冬天孩子就遭罪了,星媽若沒有發現孩子尿了褲子,沒有及時換掉,孩子很容易生病、感冒。有時候甚至一天要換幾條褲子。
  • 孩子在學校尿褲子,家長來校和老師大吵,罵老師沒師德,怎麼辦
    所謂「出事」就是指被人家孩子家長找上門來,指責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或者教學方式不能接受,甚至孩子在班上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啊,下課忘了上廁所,上課尿褲子了啊等等瑣事,因此,教一年級的老師是最累心,最提心弔膽的。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任教的老師中,有兩個剛入編的本科生,因為缺少經驗,班上先後出現幾例尿褲子事件,把這兩個新入編的不姑娘,嚇得不輕,光怕家長來學校追究責任。
  • 「女兒尿溼後不敢告訴老師」明白這一點,才能打破「尿褲子」魔咒
    昨晚,4歲的女兒放學回家,我照例跟她打招呼,可她神情躲閃。我覺得奇怪,就想拉過她仔細詢問,可她卻哭著不讓我靠近,說自己尿褲子了。我安慰她說,沒事,換條褲子就行。原以為女兒是放學後尿急,趕不及才尿溼。可換褲子時才發現,尿溼的褲子竟然快被捂幹了!
  • 「新型把尿」悄悄蔓延,正在傷孩子排尿系統,年輕家長卻前赴後繼
    於是,李女士儘量不給寶寶用紙尿褲,而是給寶寶訓練排便排尿,可是寶寶太小了,根本就不按劇本來,不管李女士如何訓練,寶寶還是尿床尿褲子。偶然的機會,李女士在媽媽群裡了解到「新型把尿」法,也就是控制孩子排尿時間。
  • 那些年,一直被我們誤會的尿褲子!請父母們學習如何應對孩子肛欲期
    故事講完了,有不少父母應該是第一次聽到「肛欲期」這三個字,那麼下面咱就要了解一下孩子在肛欲期的各種表現以及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孩子需要在成人的幫助下順利完成肛欲期的發展任務,為性發展的下一個階段——生殖器期構建良好的「基礎模型」。
  • 孩子總是尿褲子?掌握這4個原則,讓你的孩子輕鬆解決尿褲子難題
    #育兒新勢力第10期#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尿褲子的經歷,這也是媽媽們煩惱焦慮的時候,有時剛給寶寶換上新褲子,轉眼又尿了,有時候孩子哭著要尿尿,還沒到衛生間就把褲子尿溼了……網上看到幾例關於孩子尿褲子的事例:3歲寶寶幼兒園尿褲子,老師卻給她扒掉褲子
  • 「把尿」是怎樣一步步毀掉孩子的!
    ,而一把就沒尿也會憋出尿。  失敗的排尿訓練在1歲前比比皆是,後果是孩子完全不知道根據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據被把這個動作來反射性排尿。比如經常聽到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晚上不能安睡,非要把一潑尿才能接著睡,甚至白天都不把不尿,只知道因為憋尿而哭鬧。
  • 多大開始戒尿褲?不光是年齡說了算!|尿褲|紙尿褲|把尿|換尿布|排尿...
    這當中有過三次尿褲子,我就會故意拖延一下換褲子的時間,讓她自己感覺到不舒服。這個「不舒服」的感受不是說出來的大道理,而是出自孩子本身的感受,會引起孩子的主觀重視,所以很重要!就這樣不到兩周的時間,核桃已經做的很好了。家裡長輩有時會感嘆:「寶寶聰明學的快」。但在核桃媽看來這和聰明、學得快沒一點關係。這只是時間到了,水到渠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