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童心】尿褲子大王和憋臭臭公主

2021-03-02 育兒周刊官方公眾號

其實,這和孩子發展的一個階段「肛欲期」有關。

肛欲期出現在2-4歲。通常1歲半以後的孩子,通過如廁引導,可以較規律地大小便。但進入2歲左右,很多孩子卻忽然出現了「退化」。並不是孩子一定要同大人作對,而是因為孩子的發育進入了「肛欲期」。

孩子通過憋尿、憋大便的過程,去體驗自己憋到什麼程度會憋不住了——他在找這個度,同時通過這種「憋」,能體驗到性的愉悅感。這是性心理發展的必經階段。另外,有的孩子,他的大小便節律會完全發生改變:比如次數變多、變少。還有的孩子會研究自己的大小便。

這些現象,都是孩子「肛欲期」的正常表現。「肛欲期」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然後孩子的性心理會向著下一階段(生殖器期)邁進。如果在這一時期大人處理不當,孩子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體驗反覆不能被完整經歷。「肛欲期」拖延的時間就越長了。甚至,這一時期的不良影響,還會對孩子將來產生長遠影響:比如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自我價值感很低等。所以在這兩個月中,家長需要有更多的理解、耐心和包容去陪伴孩子成長。

1、接納和尊重孩子在「肛欲期」的表現,不可以取笑和責罵孩子,別說「你怎麼越長大越沒用啦!」「哎呀,好臭啊。怎麼又拉褲子裡了?」等等。大人無意識的話會給他們留下印象:我這樣不好,別人會不喜歡這樣的我。這更容易造成孩子不願在學校便便的情況(因為害怕被老師和同伴取笑)。只有當孩子真正感受到這是很正常的、被接納的時候,他才能放鬆地度過。

2、不要在孩子體驗憋尿、憋大便的時候,隨意打斷、幹預。他的體驗沒有完成,可能就會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去反覆經驗,直到完成為止哦!

3、孩子有意識的憋尿、憋大便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不要將孩子大小便節律的改變當成便秘或尿路感染進行治療。當孩子把褲子弄髒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褲子尿溼了或有便便了,我們換一條褲子吧。」然後平靜地幫孩子換掉。

4、幫助孩子適應新環境和減壓。孩子剛上幼兒園,到了一個新環境。他要面對與爸爸媽媽的分離,還要適應不熟悉的環境。爸爸媽媽是不是一如既往地愛著自己,老師是否關注自己,同伴是否喜歡自己,新的生活節奏要如何適應,生活中的變動都可能導致孩子大小便反常。所以對剛入園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予更多理解、陪伴和支持。留意家庭中的氛圍,讓孩子更多感受到愛、溫暖和安全。

5、父母多和老師積極溝通。老師也要理解孩子肛欲期的現象,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上洗手間,不要強行要求正在經歷「肛欲期」的孩子嚴格遵照規定時間解便。

對於兩三歲的孩子來說,家長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扶持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關於排洩這一點,中國從小「把屎把尿」的情況很普遍。其實,像吃飯、排便這些,都應屬於孩子可以自己做主的事。但家長總想介入,讓孩子不能成為自己身體的主人。家長介入得越多,孩子反而不能很好地體驗身體的感覺,從而導致生命感覺的退化。

對孩子來說,當大人希望他拉,而他拉不出時,內心可能會產生羞愧、自責的情緒。有的孩子為了討好大人會去拉,但這個過程中,他的自我意識已經被剝奪了。另外有的孩子可能會因自主性被侵入而憤怒,形成比較倔強的性格。而無論哪種影響,都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所以,我們建議家長在孩子小時就不要「把屎把尿」,讓排洩成為一件自主、自然的事吧!


面對孩子憋尿、憋大便的情況,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多選)

A.在孩子專心玩耍時,對孩子說:「走!你都玩了這麼久了,我們去尿一個!」

B.在孩子玩耍時,只是中性地問:「寶貝,有沒有尿尿,感覺一下?」但不做引導和強迫。

C.孩子憋大便回家時,家長說:「在幼兒園時,你是不是很想大便沒有去,憋到現在挺難受的吧。那下次我們就可以在學校大便哦,沒有關係的。」

D.在孩子結束了體驗「憋尿—尿褲子」的過程之後,家長可以告訴他:「寶貝尿溼了,我們把褲子換掉,剛才是不是實在憋不住了呀?下次在快要憋不住的時候,我們就趕快去廁所了。」

上期(開學策劃 | 解讀:為什麼我們分不開?「分離焦慮」這鍋不能只讓孩子來背!)答案:ACD

—The End—

相關焦點

  • 孩子不願意拉臭臭,憋臭臭原因令人頭疼!
    焦點 | 育兒 | 片刻 | WeLive | 好物改變壞習慣的黃金方法是,保持暗示和獎賞不變,只改變慣常行為。孩子身上常常出現讓我們抓狂的事情,而且很多事情是我們束手無策的,幫都幫不上。比如說憋臭臭這個事。孩子一旦養成了憋臭臭的壞習慣,就會經常便秘。
  • 【世界尿失禁周】尿頻、尿急、憋不住尿?5個動作教你鍛鍊盆底肌
    上了年紀,總是憋不住尿?尿意突然來襲,等不及到廁所就尿褲子了?很多人飽受這些「小便問題」的困擾,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尿頻、尿急、憋不住的情況著實不少。 「『尿褲子』可不是只在老年人身上出現。」
  • 憋的屎!憋的尿!忍的屁!都去哪了?
    矇混過去~也不知對方尷尬還是自己尷尬尿事和屎事更不用說,各種不適場景輪番轟炸,只能一忍再忍,求個海闊天空。尿沒了,屎沒了,屁也不見了那麼問題來了它們都去哪裡了呢?尿液是從膀胱這個水庫出來的,水庫的出口有尿道括約肌把守,大部分時間是嚴密封鎖,只有噓噓時才會開閘放水。
  • 四歲孩子不願在幼兒園拉「臭臭」是個難題,看你怎麼破?
    你之前能自己吃飯,自己換衣服,自己尿尿,現在還會自己拉臭臭啦。」要想讓孩子有滿滿的自信心,就得給他大大的贊。其實之前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他有試過拉臭臭在褲子上。他現在還記得自己一共拉在褲子上有3次,但是每次都是王老師幫忙洗褲子,幫他擦屁股。你也許會好奇,為什麼孩子內急自己不會去上廁所蹲著呢?哈哈,今天我來破題!
  • 孩子在學校尿褲子,家長來校和老師大吵,罵老師沒師德,怎麼辦
    所謂「出事」就是指被人家孩子家長找上門來,指責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孩子,或者教學方式不能接受,甚至孩子在班上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啊,下課忘了上廁所,上課尿褲子了啊等等瑣事,因此,教一年級的老師是最累心,最提心弔膽的。去年,我校小學部一年級任教的老師中,有兩個剛入編的本科生,因為缺少經驗,班上先後出現幾例尿褲子事件,把這兩個新入編的不姑娘,嚇得不輕,光怕家長來學校追究責任。
  • 憋屁的壞處 曾經憋住的屎尿屁竟都去了這裡
    曾經憋住的屎尿屁竟都去了這裡。那些被憋回去的屁去哪兒了呢?專家介紹,憋屁有暫時性憋屁和長期憋屁兩種:暫時性憋屁基本都是原路返回,回到大腸內,等待下一次的「釋放」。  此外,經常 憋屁,會使機體形成慢性中毒,產生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頭暈目眩和臉色蠟黃等症狀。
  • 四周歲的小孩,上學總是尿褲子,檢查後沒有問題,是啥原因?
    天氣乾燥,但是身體中的水分很難蒸發掉,孩子經常會出現尿多的情況。由於孩子的年齡較小,在想要上廁所的時候,不及時的去廁所,就會尿到褲子上。在想要上廁所的時候,脫褲子成了很大的問題,下意識地想要上廁所,尿到褲子上也是必然的事情。
  • 孩子能自主如廁,卻又故意尿床、尿褲子,家長貪圖省事是客觀原因
    文 | 凝媽二寶1歲半就能自主如廁,但是在2歲的時候,忽然像換了一個孩子一樣,開始頻繁尿褲子。問他是不是要尿尿的時候,他就說沒有,我們剛剛放鬆警惕,他就尿褲子了。問他怎麼回事,他回答說「忘了」。二寶還有一個特點,總是憋不住尿,有時候只有幾滴,他也會尿出來。
  • 孩子老是尿褲子?想讓孩子自立,學會這三招!
    晚上接幼兒園的小孩時你會發現,有人拿著褲子,想必又是哪家的小孩尿褲子了吧。這種事情在幼兒園也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對於剛入園的小朋友,因為不太適應環境,老師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該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呢?
  • 10個娃8個在幼兒園「憋大便」,孩子多大才能自己如廁?
    我也嘗試過詢問孩子緣由和私下搜集資料,發現孩子們會在幼兒園「憋大便」的原因,其實主要是下面這幾個。1.羞恥心「小朋友們會笑話我的」,這是當初我問大寶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時,他給我的回答。其實這句簡單的回答卻直接反映了孩子的羞恥心。
  • 3歲寶寶還尿褲子?很可能是娃進入了「肛欲期」,家長謹記6原則
    孩子在1-3歲時,會進入一個階段叫「肛欲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頻繁的「失禁」,令很多家長都苦惱不已,明明孩子早就學會上廁所了,怎麼還是總尿褲子呢?3歲寶寶還尿褲子?舒舒最近發現3歲的兒子竟然開始尿褲子,本來以為只是晚上水喝多了,孩子沒控制住。但陸陸續續兒子不但尿褲子頻繁,更開始拉褲子。
  • 那些年,一直被我們誤會的尿褲子!請父母們學習如何應對孩子肛欲期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肛欲期的發展規律,破壞了孩子肛欲期的發展進程,那麼,孩子的肛欲期會延長,有的孩子幾年都處於尿褲子和大便在褲子裡的尷尬和痛苦之中。父母應對孩子肛欲期的原則有:原則1:接納和尊重孩子肛欲期的表現 父母要懂得孩子肛欲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明白這是孩子性發展的一個階段,才能夠真正做到從內心接納和尊重孩子的發展。
  • 科普漫畫丨那些憋住的尿,最終都流向了哪裡?
    想必每個人都因為不同的原因「憋過尿」或是在小學的課堂上被老師的威嚴嚇退或是在溫暖的被窩裡被冬季的嚴寒封印或是在一場無法暫停的對戰遊戲中憋住的尿是有可能去別處的!長期憋尿後果很嚴重1.膀胱失去彈性,尿液長期滯留膀胱是個能伸能縮的彈性器官如果長期處於撐大狀態膀胱會失去彈性這會讓膀胱在排尿時收縮無力導致尿液無法排淨總留一些在膀胱中形成「尿瀦留
  • 那些年被我們憋住的「屎、尿、屁」都去哪了,看完還敢再憋嗎?
    「 這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 每個人每天的頭等大事,歸「屎尿屁」莫屬了吧!但是有些時候,並不能隨意「排放」,比如一堆人聚眾聊天時的屁、睡懶覺不想起床時的尿、乘長途大巴時的便便...... 人生十有八九要憋,那這些憋進去的「屎尿屁」去了哪裡呢?
  • 被我們憋回去的精子、屎尿屁,最後都去哪兒了?看完再也不敢憋了
    圖源/網絡本來很急的,怎麼到後來尿意就消退了?尿都去哪兒了?被腎臟重新吸收了?腦洞別那麼大……其實是這樣的,憋尿這件事本身就會對膀胱造成刺激,憋的時間一久,可導致膀胱壁的彈性減弱,壓力感受器遲鈍、收縮力下降,所以久憋之後,排尿會沒那麼順暢。所以,無尿意或排尿困難,不是尿液消失了,而是膀胱上的壓力感受器變遲鈍了。一旦有細菌乘虛而入,還可能導致急性膀胱炎。
  • 講課時因為「尿褲子」想提前退休的我,又自信的站上了講臺
    我是一名初中老師,馬上就快退休了,班裡的學生都很好,在我面前從不淘氣,我把自己在學生面前的威嚴和課後的和藹保持的很好。直到有一次,那節課的板書特別多,我把黑板擦了一次又一次,粉筆灰嗆得我一直咳嗽,伴隨咳嗽而來的還有下身的一股暖流,我當時就呆住了,這是怎麼回事?我是尿褲子了嗎?
  • 「癮君子」內褲藏毒拒做尿檢,民警讓其喝8杯水,結果尿褲子露餡
    人有三急,這種生理需求那真的是憋不住的。在黃石有為計程車乘客,明明有廁所他卻不解決,硬要心理崩潰在自己褲子裡「方便」。民警把劉某帶回服務站,要求他配合尿檢,但是劉某堅持說自己沒有尿。民警:「他說的是當時沒有尿,於是我們就請他大量喝水,先後喝下了8杯水,中間經過了查不多3個多小時,他一直堅稱沒有尿,我們發現他坐在我們檢查站時,他身上穿的牛仔褲就變色了。憑我們的直覺判斷,他應該是尿褲子了。」民警再三做劉某的思想工作,要求他配合尿檢。
  • 孩子有尿便總是「自己解決」,尿褲子何時能結束?找到原因是關鍵
    「媽媽,媽媽,林曉婷又尿褲子了。」糖果從幼兒園一出來就急著和我分享今天的新鮮事。糖果小時候教她用廁所非常順利,但是她們幼兒園小班的這個叫林曉婷的小朋友,則是隔三差五就弄髒褲子,老師已經給她的家長下「最後通牒」了,想必這位媽媽此時也是急得不行。
  • 健康細節,睡覺時總被尿憋醒是腎臟病的早期信號
    今天咱們聊聊夜尿增多的事兒。晚上爬床前明明上過洗手間,美夢剛開篇,卻突然被尿憋醒了,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那真得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才能於實在憋不住的時候,爬出溫暖的被窩。如果不是睡前喝了太多水,或是晚餐吃了含水分較多的食物,也不是挺著大肚子處在孕期,卻幾次三番地被尿憋醒,那您就得注意啦。
  • 孩子總是尿褲子?掌握這4個原則,讓你的孩子輕鬆解決尿褲子難題
    #育兒新勢力第10期#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尿褲子的經歷,這也是媽媽們煩惱焦慮的時候,有時剛給寶寶換上新褲子,轉眼又尿了,有時候孩子哭著要尿尿,還沒到衛生間就把褲子尿溼了……網上看到幾例關於孩子尿褲子的事例:3歲寶寶幼兒園尿褲子,老師卻給她扒掉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