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吃素的這段時間最嘴饞的食物是什麼,我想要數冷麵了吧。
很多朋友私信問我怎麼才能忍住不吃肉,其實人的身體竟都是有適應性的,一段時間不吃肉並習慣了蔬菜自然的味道,自然而然地便不再想去碰那葷腥的。時間長了大魚大肉便不再有誘惑力,反而是那些似素非素的東西才讓人覺得眼饞。就拿冷麵來說,明明美味之處在於面的清爽勁道和微甜微酸的果味,卻非要用牛肉高湯作湯頭。所以我每每陪男朋友去韓國城吃烤肉,對鐵盤上滋滋冒油肉香四溢的鮮肉都可以視而不見,卻要可憐巴巴地看著男朋友一口一口冷麵吃得樂不思蜀。
我經常會忘記男朋友是韓國人,他自己有時候也記不住。事實是當他的中文表達能力比我身邊百分之八十的同齡人都強(哲學文學等深度日常交流毫無障礙),打遊戲一激動說話就溜京味兒,行為舉動和愛用詞彙時常讓你想起你家那個比你小八歲的直男小屁孩時,就算他眉眼間再怎麼一看就是韓國人,在國內土生土長的習性特徵就是騙不了人。只是每當和他一起去韓餐廳,看他對著一道道韓料邊比劃邊講得頭頭是道,才會有點深切地意識到:「啊這傢伙是韓國人來著。」
男朋友吃得了拉麵炸雞也品得來清淡蔬食的精緻,在美食上的熱情和品味和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對他鍾愛的韓餐要求十分嚴格,泡菜一定要夠酸,五花肉一定要夠厚。並且他味覺十分靈敏,掌勺人在做菜過程中任何一點猶豫和不知所措都能被他感知到,濫竽充數的廚藝糊弄不了他。因此這一學期我認認真真地練就了一手自覺沒毛病的韓餐功夫,其中就包括這道自己眼饞已久的拌冷麵。
要是有些人覺得普通的帶湯冷麵太小清新沒什麼意思,那這道拌冷麵絕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它在保留那份獨特的清涼的基礎上增加了令人慾罷不能的辣和鮮,而且做法也更加簡單省事。100%plant-based,就算沒有烤肉也一樣美味。
韓式拌冷麵(2人份)
材料:
韓式辣椒醬Gochujang 1大勺
生抽 1大勺
日式甜料酒Mirin 1大勺
芝麻油 1茶匙
韓式辣椒麵Gochugaru 2大勺
Agave 1/2大勺
蒜泥 1大勺
蘋果 一條(見正文)
檸檬 半個
芝麻 1大勺
冷麵Naemyeon 約250克
黃瓜(小) 1條
這個菜譜參考的是YouTube美食博主@seonkyounglongest的Spicy Cold Noodles recipe。沒有什麼技術要求,只要好好地照著配方做就不太會出岔。
煮麵前先把醬準備好。韓式辣椒醬和辣椒麵皆不可替換,在韓國超市都可以買到。其實這兩樣東西加上大醬就是韓餐的精髓,有了它們上天下地都隨心所欲。把我們神聖的辣椒醬和辣椒麵跟生抽、甜料酒、芝麻油和蒜泥在小碗裡混合均勻(兩勺辣椒麵還是勁兒挺大的,不能吃很辣的朋友酌情減量)。Agave(讀作啊嘎維uh-gah-vee)是一種天然甜味劑,質地相對蜂蜜較稀,甜味溫和,在這裡可以中和辣味,買不到的話可以用楓糖漿等任何甜味劑替代。
(左上)辣椒麵;(右上)辣椒醬;(左下)冷麵;(右下)Agave
接下來的蘋果是點睛之筆,只需切成最常見的蘋果條那般大小,取其一塊,用擦菜板磨成泥,加到醬中,就能塑造出拌冷麵那種隱隱約約帶著果香的暗甜。檸檬切一半,取其汁水。抓一把芝麻在兩個手掌心之中碾碎,一併撒進醬料中拌勻。
整個菜譜最有技術含量的部分就是煮麵。煮麵的水得比平時煮泡麵什麼的要多,因為這種面澱粉含量非常高,煮一會兒之後你會發現整鍋水都又稠又渾,非常容易粘底,要不斷攪拌。照包裝上說明裡的時間煮好(我的是5分鐘),直接倒入大篩子裡在水龍頭底下過冷水的同時用兩隻手像搓衣服那樣衝洗麵條。這一步是為了給麵條降溫並去除多餘的澱粉,製造出清涼的、根根分明的勁道口感,防止它糊成一坨。如果麵條火候得當的話,稍微用些力是不會斷的。
仔細地把麵條瀝乾,放入大碗裡,加上剛才拌好的醬,用手抓拌均勻。然後就可以擺盤,壘上黃瓜絲和蘋果片,撒一把芝麻做點綴。
冰彈的麵條配上鮮紅的醬汁,是小清新和重口味的完美結合。入口是涼絲絲的清爽,帶著一絲恰到好處的蘋果的甜味,後勁卻讓人辣得滿頭大汗,不論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還是蒸桑拿般的夏天都合適的一道菜。
如果你家也有一個事兒不拉幾又喜歡吃韓餐的小哥哥,不如試著給他做這碗冷麵吧。把親手拌好的冷麵不厭其煩地從碗中移到漂亮的白色的瓷盤裡,隆重地端到他面前,告訴他,我的愛像這碗面一樣熾熱精緻。
更多純素菜譜⤵️
泰式蔬食紅咖喱
麻婆豆腐
桂花酒釀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