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裡發了晚餐做的泰式紅咖喱,馬上有小朋友來問我要菜譜。這道菜就是我一時嘴饞的產物,沒有什麼文藝浪漫的背景故事,但是絕對一級美味,百分百滿足感,和泰式餐廳做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就簡單粗暴地來教做菜,不帶秀恩愛,教完還得寫paper去。
泰式時蔬紅咖喱(2人份)
材料:
紅咖喱膏(110g裝) 1罐
椰奶 100毫升
番茄膏 1大勺
幹香菇 5朵
開水 300毫升
紅扁豆 1/4美式量杯
西藍花 1朵
波多黎各菌 1大朵
羽衣甘藍 1美式量杯
紅辣椒 2個
蔬菜高湯 適量
生抽 1勺
這道菜的湯頭部分我參考的是YouTube美食博主@Pailin’sKitchen的菜譜,蔬菜部分就即興發揮了。紅咖喱膏我用的是MAESRI牌,在WholeFoodsMarket可以買到。純素的朋友們下手之前先確認下配料表,血的教訓。
我用的長這樣
這裡有兩樣食材要注意一下。首先此椰奶非國內經常能喝到的椰奶飲料,英文叫Coconut Milk,和美國常見的純素椰乳飲料也不同,一般是罐裝,脂肪含量非常高,濾去水分後可以直接打成奶油狀(就是coconut cream)。原菜譜利用了整整500毫升,我覺得熱量太高了,於是用蔬菜高湯代替了一部分。其次,番茄膏(tomato paste)不是番茄醬也不是普通的罐裝番茄,是非常濃縮的膏狀物,一般生活超市裡都可以買到,最小規格的即可。
在這裡給我的女性讀者們(尤其是家裡只有你一個人幹活的)一個有關收納的建議。在整理物品尤其是調味品之前一定要認清自己的身高,不要把東西放在自己夠不到的地方。你需要爬上洗理臺才能放上去的東西你必定還得爬上去才能拿下來,不要指望在下一次用它之前你能長到一米八。
之前的文章中就提過,在廚房裡切忌手忙腳亂。本身廚房溫度就高,再東一下西一下地整出一身汗來,恐怕是連品嘗精緻美食的精力都沒有了。開火前所有步驟都要規劃好,料理的過程才能和成品一樣精緻。
先燒一壺開水,趁著沸騰把幹香菇泡了。一般泡發香菇用冷水才能使其中的精華不過度流失,而這裡用香菇做高湯的話就一定要用燒開的滾水。泡完把香菇扔掉,銷毀證據,省得被男朋友發現他又要迷之頭疼。
西藍花去掉根部,將冠部切成塊;波多黎各菌對半切後片成8毫米左右的厚片;紅辣椒(大概iPhone8那麼長的chili,不是pepper)斜切成段。羽衣甘藍切成合適的大小,放在一邊備用。和牛油果相似,羽衣甘藍(kale)近年來也是因為它高蛋白和多樣維生素的營養優勢而被美國人瘋狂追捧,經常被用在沙拉或是Smoothie裡。但我覺得羽衣甘藍生食還是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然而稍微做熟後的質感幾乎可以用絲滑這個詞來形容,炒菜做湯都可以放一把,能給口味上增加一些層次感。所有罐頭事先打開,用量杯量好。
先在湯鍋裡倒入大概2/3的椰奶,開中火至冒泡沸騰,開始有油水分離的狀態後,加入半罐咖喱膏和一大勺番茄膏翻炒均勻。番茄中含有大量穀氨酸(食物蛋白中的鮮味物質),能夠提升整道菜的鮮味,並且這個量也不至於喧賓奪主。
把泡過香菇的水倒入鍋裡,用勺子輕輕推動攪拌均勻,加一勺生抽調味。這個時候嘗一口其實味道已經很正了。做這道菜的時候級的房間裡要通風,咖喱遇水溶解後味道是很有衝擊力的。做飯的人自己可能感覺不到,但裡屋玩遊戲的男朋友會很事兒。你行你上。
因為沒想做米飯,我就用了紅扁豆增加一些澱粉類的口感。這個紅扁豆名為Lentil,應該是國人常指的扁豆去掉豆莢風乾之後的,小圓片一樣的產物,口感介於米和豆類之間,在外國的素食咖喱食譜中非常常見。它含有極低的脂肪,適度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與液體同煮能吸收其中的水分和香味,是非常好的主食代替品。
大概長這樣
這時西藍花也一道加進去。西藍花不怕久煮,軟熟時冠部的花蕾群像海綿一樣吸足了濃鬱的湯汁是非常美味的。西藍花斷生之後就可以放入更容易熟的波多黎各菌和羽衣甘藍。開大火把所有蔬菜煮熟。如果覺得湯收的太稠可以酌情加些蔬菜高湯或開水。出鍋前撒上紅辣椒碎。
咖喱的精髓不僅是湯底的辛辣鮮美,還在於食材的豐富讓每一口都是不一樣的新鮮口感。只有土豆和胡蘿蔔的咖喱是沒有意思的。所以運用西藍花、羽衣甘藍、蘑菇和扁豆等口感上有所反差的蔬食,讓享用的過程像在金色的沙灘上挖掘散落的寶藏,給人無法抗拒的誘惑。
另外,這個配方中不需要額外添加油和糖,又減少了椰奶中會帶來的脂肪,還使用了大量富含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的蔬菜,很大程度減輕身體負擔同時又全面地補充了營養,對正在健身或減脂的人來說也不會破壞嚴格的飲食規律,能夠淋漓盡致地過把癮。
紅咖喱獨特的香辛味毫不含糊,富有穿透力的辣度僅僅是聞到就讓人垂涎欲滴。這般濃鬱與蔬菜的甘甜相輔相成,是使靈魂都顫動的美味。和自稱不愛吃咖喱的男朋友兩個人吃完一整鍋,從胃裡舒爽到指尖,這大概就是食物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