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一夜歸零!」又有公司爆雷,商譽減值不低於56億,上市10年盈利...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臨近年關,財務「黑天鵝」防不勝防。

12月23日晚,數知科技發布公告稱,由於四家收購的公司經營狀況持續惡化,將出現商譽減值,對公司的經營管理產生不利影響,預計減值金額約為56億至61億元。而公司最新總市值為63.51億元。「這是市值一夜歸零啊!」一位股民感嘆。

來源:公告

而且,「雷」不只一個。

數知科技自查發現,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諾牧及其一致行動人存在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情形,截至11月30日,共佔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自有資金髮生額為6.74億元,期末餘額為5.70億元。為此,北京證監局對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時任總裁張志勇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

來源:公告

對近6萬名數知科技的股東(截至9月底)來說,邁入24日凌晨的「平安夜」也不平安了。不少股民在股吧留言:「這得數多少個跌停板啊?我融資會直接爆掉。」「3萬股已預掛跌停板。」

來源:Choice

上市10年合計盈利不夠虧

更狠的是,自2010年上市到2019年,整整10個財年,數知科技累計實現的盈利也才20餘億元。

根據公告,數知科技子公司寧波諾信因收購BBHI商譽餘額為56.28億元,公司因收購日月同行形成商譽餘額3.32億元,公司因收購金之路商譽餘額為8503.84萬元,公司因收購鼎元信廣商譽餘額為5560.08萬元。

今年前三季度,BBHI實現營業收入19.40億元,同比下降21.14%,淨利潤為7012.33萬元,同比下降83.54%。日月同行實現收入2764.85萬元,同比下降66.07%,虧損187.94萬元。金之路實現收入1.06億元,同比下降46.39%,虧損842.78萬元。鼎元信廣實現收入681.11萬元,同比下降86.29%,虧損1176.16萬元。

數知科技自2015年開始布局網際網路營銷業務。2017年初,寧波諾信以總價9.14億美元(考慮營運資金調整額後)併購了BBHI。此次收購豐富了公司的網際網路營銷布局,也是公司業務轉型後的初次國際化嘗試。目前,智慧營銷業務已成為上市公司主要收入來源,今年上半年這塊業務的收入達到15.07億元,佔比為63%。

來源:公告

公告顯示,上述四家收購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受四個方面影響:國際環境及市場變化影響、新冠肺炎疫情對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的影響、公司數據相關業務財務貢獻下降、智能通信物聯網傳統建造業務模式轉型。

數知科技表示,BBHI美國業務的營業收入貢獻比例較高,Yahoo為BBHI第一大客戶。BBHI美國業務業績增長壓力自2020年初以來明顯增大。BBHI始終嚴格遵守各國法律法規,假如美國政府未來因為BBHI的中國背景,而採取限制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管制措施,其市場份額可能面臨下滑,導致BBHI美國業務面臨經營不確定性的風險。

佔用資金支付收購款項

據了解,佔用資金主要用作上海諾牧及其關聯方支付BBHI股權收購款項、歸還融資貸款及利息等用途。共分五期支付,2016年至2020年,分別支付4.27億美元、1.32億美元、1.16億美元、0.89億美元和1.51億美元。

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上海諾牧共計佔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自有資金髮生額為12.06億元。今年上半年,共佔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自有資金4.16億元。

數知科技表示,自收購BBHI以來,上海諾牧及其一致行動人,一直在積極籌措資金支付後續業績對賭款,避免其違約給上市公司後期經營和業務發展帶來巨大風險。之後相關政策變化和二級市場股價波動給上海諾牧及其一致行動人造成了巨大資金壓力。

數知科技2017年以來股價走勢(前復權)

來源:東財Choice

上海諾牧原計劃在股份鎖定期滿後,通過二級市場減持等方式償還貸款,然而減持新規的出臺,在本身融資難的市場行情下使得控股股東資金受到限制。疊加股票二級市場的不斷下跌影響,上市公司股價較2017年初完成併購時下降60%以上,上海諾牧通過新的股票質押或者二級市場減持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的難度驟然增大。

截至11月16日,上海諾牧持有數知科技1.53億股,佔比13.07%;張志勇持股1065.85萬股,佔比0.91%。按照12月23日收盤價計算,兩位股東持股市值為8.88億元。

來源:公告

今年以來,上海諾牧和上市公司實控人之一張敏的減持動作不斷。今年年初,上海諾牧的持股數為3.55億股,現已降至1.53億股,減少了2億股左右,主要採用協議轉讓、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張敏年初持股數為8737.80萬股,截至11月16日,僅剩17.86萬股,主要採取集合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

商譽爆雷並非無跡可尋

商譽爆雷年年有,年底投資者務必留心。

通常講的商譽為外購商譽,也即併購重組時所產生的商譽,其初始計量金額為第三方併購中的交易價格與享有的標的資產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商譽是企業預期未來超額利潤的折現值。根據規定,商譽至少需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如發生商譽減值,這將對上市公司未來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A股商譽總值為1.28萬億元,佔A股總資產的比例為0.41%。其中,有188家公司商譽佔總資產的比例超過20%,傳媒(44家)、計算機(34家)、醫藥生物(25家)、機械設備(21家)這四個行業合計佔了124家。具體到個股,還需結合財務表現等多個因素做判斷。

以數知科技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5.63%至36.93億元,但盈利大幅下滑,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96.66%至1675萬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虧損1.26億元,去年同期盈利7064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中有一類行為值得警惕,俗稱業績「洗大澡」。大致是,當上市公司出現經營困境或者管理層大幅變動時,便會考慮對積壓的商譽、存貨、應收帳款等資產科目一次性計提大額減值,造成當年巨虧,以便來年輕裝上陣。另外一種現象也值得投資者關注,往往業績對賭完成,商譽爆雷就進入了高發期。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併購重組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複雜性高,存在後續資產整合、市場變化等多因素影響,具有一定失敗率,存在較大風險。整合協調好,會帶來現金流「1+1>2」的效果。但部分企業併購標的實際收益較預期差距較大,公司利潤會因計提商譽減值而面臨急劇下降甚至虧損的風險。不僅如此,部分企業盲目實施併購,盡職調查不到位,風險評估不充分,對收購標的內在缺陷及潛在風險估計不足,甚至與交易對手串通,對標的公司業績造假,同時中介機構也未能遵守職業操守。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共有32家A股公司的商譽佔總資產的比例超過40%

相關焦點

  • 「內外雙割」大玩家聯創股份:商譽爆雷32億,大股東管理層套現20億...
    提前給各位劇透:2019年上海鏊投虧損7375萬元,上市公司由此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可回收價值僅僅是115.65萬元。  你沒看錯!有圖有真相。  前後花了13.32億元收購的上海鏊投,2018年8月剛完成另外49.9%的股權收購,次年業績就大翻車,只剩下115萬的「可回收價值」。  1年時間10多個億就這麼飛了。
  • ...業績預喜 超500億巨虧「爆雷股」批量跌停!A股上演「冰與火之歌」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21日,超949家上市公司去年淨利潤預增,其中有29家上市公司年度淨利增長超600%。儘管前述爆雷公司巨虧數額驚人,但總體而言,預虧公司佔比僅為已公開數量10%左右。更有機構人士表態,看好上市公司2020年業績表現,盈利周期將伴隨經濟周期預期企穩提前到來。
  • A股安全套巨頭不「安全」:30億商譽爆雷,傑士邦好賣不好賺
    作者| 唐郡編輯| 邢昀醫藥行業最近天雷滾滾,前有康美,後有步長,一個賽一個熱鬧。在上述二者掩護之下,有家商譽爆雷近30億元的醫藥公司成功從輿論風暴中逃出生天,這家公司名叫人福醫藥。人福醫藥業績平平,但因為屢次與安全套「發生關係」,在資本市場也算人盡皆知。
  • 數知科技大雷之後 42股還有50億商譽壓頂
    來源:北京商報A股突爆逾50億元商譽減值大雷,這次的主角是創業板公司數知科技(300038)。受該消息影響,數知科技12月24日「一」字跌停,總市值50.86億元,預計商譽減值金額超公司總市值。除了遭到投資者「用腳」投票之外,數知科技也在12月24日收到了深交所的一紙關注函,被質疑是否存在業績「大洗澡」的情形。
  • 財富黑名單:2020年1-3月爆雷違約機構及產品全解析
    風險指北:  1)爆雷原因:與天廣中貿類似,巨虧的主要原因也是計提商譽減值。根據公告,此次計提商譽減值、存貨損失、在建工程減值三項合計9.83億元,其中商譽減值達5.5億。此外,此次還計提壞帳準備金2.8億。  頻繁收購,反被收購企業拖累。吉藥控股在2018年先後收購5家醫藥公司,斥資10億元,形成8.54億元商譽。
  • 退市、商譽減值、資產減值……請收好這份2020年高危股名單
    A股上市公司的2019年年報披露工作已經正式啟動了,市場對年報題材股的炒作也隨之越來越熱。但投資者必須要警惕的是,年報披露季也是一年中爆雷集中度最高的一段時間。什麼資產減值、計提商譽甚至是退市,不幸踩中一隻,那之前一年的努力很可能就都白費了。
  • 全球箱包龍頭新秀麗:一季度巨虧8億美金,收購公司爆雷!
    新秀麗於1910年在美國成立,如今已有110年歷史,公司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時尚箱包及行李箱企業,產品銷售超100個國家。2011年6月,新秀麗在香港上市,2018年3月公司市值曾超500億港元,今年以來,股價下跌70%,目前市值98億港元。
  • 半年報後剛說商譽不減值,現在突然預虧24億
    前一日晚間,金科文化公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虧損23.95億元-24億元,上年同期盈利8.42億元。金科文化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出現虧損主要系公司預計進行商譽減值及其他資產減值所致,但未披露擬計提減值金額。
  • 信安世紀: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強 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2017-2019年;衛士通營業收入分別達21.37億元、19.31億元、21.0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達1.69億元、1.20億元、1.56億元。橫向比較可見,信安世紀雖然營業收入規模不及兩位上市公司「老大哥」,但淨利潤率明顯遙遙領先,且業績成長性相對更強。
  • 信安世紀:毛利率高盈利能力強存在商譽減值風險
    上市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2017-2019年數字認證營業收入分別達5.20億元、6.68億元、7.9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達8424.55萬元、8645.54萬元、9852.60萬元。2017-2019年;衛士通營業收入分別達21.37億元、19.31億元、21.0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達1.69億元、1.20億元、1.56億元。
  • 280億湯臣倍健消化不良?突然計提減值準備15億 或現上市10年首虧
    預計虧損3億多。  近日,湯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湯臣倍健」)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2019年虧損3.65億元至3.7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億元。虧損主要原因是對收購LSG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5.4億元至16.4億元,在不計提商譽和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的情況下,湯臣倍健2019年盈利10億至11億元,與2018年基本持平。  深交所隨後向湯臣倍健發送問詢函,要求公司說明無形資產的具體明細和金額,本次計提減值準備的測算依據和過程,以及計提是否充分,時點是否合理,並說明相應的會計處理過程。
  • 38億商譽危局、董事長瘋狂減持,會說話的湯姆貓不被看好?
    從收入變化,可以看出兩點:1、公司傳統的精細化工業務在2019年進行了全部剝離。2、公司當前的收入主要來自廣告業務及遊戲發行,其中2020年上半年廣告業務收入佔比達85.36%。我們知道,遊戲公司的盈利模式無外乎下載收費、套餐收費、虛擬道具收費、內置廣告收費等。
  • 34股2019年年報業績變臉 商譽減值仍是「殺手」
    公告顯示,因2017年、2018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已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ST斯太下修業績,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7億元至1.9億元。而就在2個月前,公司剛剛發布預喜公告,預計2019年實現盈利700萬元至1000萬元。下修幅度如此顯著,原因是什麼?
  • 萬達電影併購後遺症:商譽爆雷巨虧47億 短債激增資金鍊承壓
    從財報可以看到,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連年走高,截至報告期末的現有現金已不足以覆蓋短期負債,疊加疫情之下影院關門,收入停滯,募資來解決流動性問題迫在眉睫。併購後遺症 商譽爆雷致巨虧47億連續11年來,萬達電影雄踞國內院線票房榜首,但昔日的老大哥今日卻也面臨著巨額虧損。
  • 又有三隻A股鐵定退市,900億市值灰飛煙滅
    天廣中茂,2010年11月23日上市,當年被稱為「消防第一股」,2015年併購中茂園林、中茂生物股價暴漲,卻也埋下禍根,違規擔保、債務違約、商譽炸雷、資產減值、業績巨虧接踵而至,直落到今日退市地步。 雖然公司遭退市,然而原實控人姐弟已套現超13億元。
  • 又有三隻A股鐵定退市,900億市值灰飛煙滅,最狠暴跌99%!
    天廣中茂,2010年11月23日上市,當年被稱為「消防第一股」,2015年併購中茂園林、中茂生物股價暴漲,卻也埋下禍根,違規擔保、債務違約、商譽炸雷、資產減值、業績巨虧接踵而至,直落到今日退市地步。雖然公司遭退市,然而原實控人姐弟已套現超13億元。
  • 盤後點睛 | 數知科技計提逾56億元減值,投資者需警惕"商譽雷"
    山西證券認為,短期看,資金在行業龍頭、市場人氣龍頭上進一步抱團,並引領指數回暖,但兩市仍有近一半個股下跌,需警惕兩極分化嚴重引發情緒崩盤;技術上看,無論是指數形態還是量能,都難以支撐指數大幅向上;配置選擇上,前期超跌的科技股值得關注,因海外疫情反覆導致下跌的消費服務品種亦可逢低布局。  個股方面,數知科技跌停,日內跌幅達到20%。
  • 湯臣倍健股價閃崩背後:澳洲併購商譽暴雷 仍募資36億強行補血
    6月24日,端午節前一天,湯臣倍健股價最高22.32元,創出近一年來的新高,6月29日,假期後開盤第一天突然閃崩跌停,市值蒸發35億元。短短1個交易日,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  湯臣倍健此前一直是機構眼中的優質股票,從2019年三季報看,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中就出現匯金公司、社保基金的身影。甚至端午當天,湯臣倍健還發布了最近3年分紅總額高達17.89億的數據,「紅利奶牛」的形象躍然紙上。
  • 體育上市公司2019年報觀察:32家公司營收1766億,現金流正在回暖
    2018年,體育上市公司中出現巨額虧損的情況,多數是因為有大量計提商譽減值,探路者甚至因此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年業績虧損。 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仍在延續。 計提最大的當屬萬達體育,產生了2.5億歐元(約20億元人民幣)的商譽減值,主要來自2015年以總價約9億美元收購的世界鐵人集團。這直接導致了萬達體育淨利潤由盈轉虧,全年巨虧2.7億歐元(約21.2億元)。
  • 剝離幼教大額商譽減值,疫情衝擊實控權易主,威創股份前路幾何?
    2019年巨虧12億,早幼教業務業績全線下滑過去一年多,威創股份在教育領域的日子似乎不太好過。從營收和利潤看,2019年威創股份全年營收11.02億元,較2018年的11.70億元下降5.79%。深交所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在問詢函中要求威創股份說明公司兒童成長平臺業務的詳細情況,包括但不限於行業政策、業務模式、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名稱及經營業績情況等;結合公司業務開展及在手訂單情況,說明兒童成長平臺業務營業收入下降的原因,所處行業是否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及應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