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髮的時候一般的價位是多少呢?被套路過嗎?在以前一些老式的理髮店裡面,很多理髮都是10塊錢就直接解決,但是以前的人們沒有那麼新潮,所以對髮型的要求沒有那麼多,所以理髮一般幾個步驟就可以結束,價位也就非常固定。
但是現在的人們對時尚的概念越來越詳細,對時尚的嗅覺越來越敏感,審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對美的定義也不一樣,越來越多樣化,其中也包括對髮型的想法越來越多。所以,在20世紀初期,美容美髮行業的店面也如雨後春筍般繁榮發展。
發展到了現在,美容美髮店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競爭也非常大。本來美容美髮的優點是可以對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髮型選擇,有不同對美的追求,給一些人帶來自信等,但是隨著美容美髮行業的不斷壯大,很多渾水摸魚的事情就出現了。
不知道何時起,美容美髮行業開始玩套路了。尤其是美發行業,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要盡到一些理髮店理髮,就會被各種推銷辦卡。而且還以「巨大優惠」作為誘餌,引誘消費者辦卡高消費。很多人都有非常深刻的體會,現在「洗剪吹」,沒有50元左右做不來。而且「做頭髮」,男士的造型設計就要好幾百,而女士的造型設計就更誇張了,便宜的好幾百,貴的可以到成千上萬。
而且現在發展到,不同的髮型師價位還不同。普通髮型師到高級髮型師,就同樣的理髮方式,價格可以差好幾倍,理出來的髮型也沒有感覺有什麼差異。甚至有些所謂的高級髮型師比普通髮型師理出來的髮型還不好看。
除此之外,理髮店之間也有等級之分,有些被「吹上天」的理髮店,裝潢奢華,普通打工族是「進不去」的。價格就更離譜了,好像是專門為了有錢人開的理髮店。可是,裡面的理髮師的理髮水平,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像這種理髮店套路就更多了。
近些年,也不斷爆出理髮店亂收費,高收費的事件。再一次遭到很多人的吐槽。近日,無錫一名15歲的男生,在一點理髮店理髮之後,「被消費了」3190元。堪比一個上班族的工資。
由於男生未成年涉世未深,內心比較脆弱,沒有社會經驗,所以也不敢告訴家裡人,只能硬著頭髮刷著自己爸爸的卡結帳。是男孩父親李先生發現自己銀行卡異樣,才讓這個事件發酵的。
按照理髮店的說法,3190的理髮消費主要包括:染髮1280元,燙髮980元,還有頭髮修復1276元。「打折」以後就是3190元。但是涉事男生否認燙髮。在跟商家協商無果後,李先生只能向消費者權益保護熱線求助。最終理髮店退回了李先生2690元。
而這起理髮事件中,主要還是因為男孩被「套路」了。據李先生說,兒子一開始只是想理髮和染髮,結果在操作過程中,不斷被理髮師「洗腦」,推薦了燙髮和頭髮修復等項目,但是並沒有介紹費用,於是理髮店就在兒子「並未拒絕」的情況給他做了全部項目。
這個事件也引來了大批網友的「感同身受」,看來有很多人在美發的時候,也從遭遇過「套路」。
有底線的都賺不到錢了
其實,整個事件主要責任還是在這家美髮店上面。一個是想沒有收入來源的未成年人推銷消費項目;一個是沒有明確展示項目的詳細價格也沒有徵求本人同意。整一個「沒節操」的「騷操作」。
其實美發行業在近幾年達到鼎盛時期的同時,也不斷想方設法向消費者「割韭菜」。一個燙髮要幾百,一個染髮要幾百,就連剪一下都分等級收費。而且為了能夠從消費者身上薅更多羊毛,還在操作過程中,不斷以誘導的方式,推薦一些不切實際的產品,結果很多時候,消費者被忽悠之後,根本就沒有達到推薦的效果,而因為產品已經經過自己的同意了,所以就算效果不理想也只能認栽。
而這樣的「寬容」,更是讓美發行業認為「沒有底線才能真正賺到錢」,所以出臺的活動和推薦就更加瘋狂了。瘋狂到欺騙消費者「沒有年齡限制」了。如果這個行業不好好整頓,恐怕很多人連理髮,都會變成「奢侈消費」了。
誘導消費需謹慎
現在整體的市場趨勢的原因,美發行業的基本價格也就差不多定在那裡了。只是「誘導型消費」每一家理髮店有不同的做法。如果不是太離譜,在消費者能接受的範圍,相信大部分人也就算了。
但是,遇到非常離譜的「騷操作」,那就應該好好對付了。如果不喜歡被推銷,大可以直接拒絕,請理髮師安安靜靜理髮,不要吵到自己。如果能夠接受推銷,那麼一定要謹慎,看清楚項目,詢問了詳細價格之後,才可以下決定。如果自己是未成人,也可以直接向理髮師提出。
如果遇到理髮店強行推銷,或者未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高額結帳,或者在自己不情願的情況下強行推銷,或者通過誘導方式欺騙自己,或者沒有使用推銷的產品就降低服務質量的,在溝通無果的額情況下,可以向消費者權益協會投訴。或者選擇報警。現在自媒體平臺也非常正規,也可以收集證據,在媒體平臺上曝光,由社會輿論在給予壓力。
遇到沒有底線的推銷,如果一味忍讓,只會助長他們的威風。合理利用方法來保護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會上當過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