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桌!醬香真的是醬油香的意思

2021-02-08 安兆坊的故事

嘿!我在這兒呢,關注我吧~



❖ 如今呀

已經過了把酒量大當牛逼,酒量小當慫的時代了。


❖ 新時代的酒桌上,我們追求的是

即使你不能喝,也要把他們「聊醉」!


❖今天小編就傳授給你「聊醉」秘籍第一技:

白酒香型到底是怎麼分出來的~




中國白酒就跟中國文化一樣,博大精深,光是白酒香型就分為12種


從上世紀70年代的醬香、濃香、清香和米香四大主體香型白酒,到80年代兼香和鳳香的誕生,再由90年代到本世紀初,在六大香型基礎上,又派生出了特香、藥香、豉香、芝麻香、馥鬱香和老白乾等。



* 以下內容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GuanYunStore  原題目《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源自白酒勾兌》

什麼?!勾兌不是無良酒廠以次充好的下三濫手段嘛!白酒香型怎麼會跟這個有關!喝口水壓壓驚,聽我慢慢說。


在1965年之前,中國的白酒是沒有香型劃分的。建國後不久,釀酒工業還處在整頓恢復的階段,當時酒類的生產由國家專賣局進行管理,1952年的的第一屆評酒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的。這一次評酒條件比較差,評選基本是根據市場銷售+化驗指標來選,這一屆茅臺奪魁。

第一屆評酒會選出了包含白酒、黃酒、葡萄酒3大種酒的8個名優品牌,在全國引起了極大震動,酒行業開始迎來大發展時期。



於是,在1963年輕工業部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全國評酒會。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全國酒類盛會,各省,市、自治區都經過層層選拔,精挑細選奉上自己的招牌酒,以求在評酒大會上一展風採。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共推薦了196種酒,包括白酒、黃酒、葡萄酒、啤酒和果露酒五大類。

但是這個時候,由於對白酒的香型並沒有明確的區分,所有的白酒都混在一起盲品,評委按酒的色、香、味、百分制打分寫評語,一輪輪淘汰最後決出優勝。




這種情況下,香氣濃的酒佔優勢,而放香較弱的清香、醬香型白酒得分較低,所以選出來的白酒八大名酒,濃香佔了四個,醬香(茅臺)、鳳香(西鳳)、清香(汾酒)、董香(董酒)各佔一個。濃香裡拔得頭籌的是五糧液。



白酒香型的劃分,離不開茅臺,離不開李興發,也離不開勾兌。


眾所周知,茅臺因為國家領導人的厚愛而一腳跨到官酒的行列,身份十分尊貴。建國後,茅臺因為「紅色情緣」而成為了神秘的官酒,被賦予濃厚的政治色彩的同時,也享受了很多特權。包括作為招待外賓的專用國酒、大饑荒時期仍保證酒廠供糧、國際航班旅客免費贈茅臺等等。與此同時,茅臺也享受到了大批科研力量進駐的實惠。



從1956年開始,中央政府先後三次委託輕工業部食品局派出工作小組,對茅臺的工藝和質量體系進行總結,還在1964-1966年搞異地生產試點,響應毛主席「搞一萬噸」的號召。其實官方的做法是希望能夠找到名酒的釀造秘密,同時試點到全國各地,讓全國人民都喝得上茅臺。無奈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得出一個「出了茅臺鎮釀不出茅臺酒」的結論。



時至今日,白酒的生產秘密還沒有被完全解答。


白酒釀造的基礎理論仍僅限於分析出了部分微生物以及微量成分,對發酵過程的控制依舊很弱,基本還是靠天收。也正因為複雜的發酵原理,我們很難分析出白酒的味道到底是怎麼來的。它複雜而又豐富的香氣成分還應該繼續研究,而不是把它神秘化。

白酒裡,酒精和水佔了98%,剩下的2%就是那些微量物質,它們正是白酒風味物質的來源。它們含量和比例的不同,帶來了濃香、醬香、清香等香型的區分,也帶來了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口感。


然後我們繼續回到茅臺。茅臺的技術大牛裡,有一個叫李興發的人。他生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建國前在榮和燒坊(茅臺前身)當燒酒工,建國後進了茅臺酒廠,被祖師級釀酒大師鄭義興收為徒弟。在中央組織的研究茅臺的工作組裡,李興發主要負責研究勾兌。



李興發(圖片來自網絡)


勾兌一直都是茅臺一道關鍵工藝。


在釀酒時,酒師們發現,把不同的酒調和一下,味道更好,於是開始研究怎麼勾兌。勾兌就像是烹飪,原料、調料一起合理搭配,做出一道美味。傳統的勾兌是酒兌酒,不同的酒之間組合搭配,大壇酒勾小壇酒、老酒勾新酒,勾的好壞基本靠酒師手藝,有時候還看酒師心情…


這樣靠感覺的事並不靠譜,也無法保證大批量生產的質量穩定。所以李興發覺得應該把不同的酒按照輪次、年份、味道進行區分鑑別,然後進行勾兌,最終得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成品。


在嘗了200多種酒樣、做了無數次實驗後,他確定了三種香氣比較典型的酒樣,把它們命名為「醬香」、「醇甜」、「窖底」,這三種兌在一起就是茅臺。其中又以醬香味最為突出,也最獨特,於是以茅臺為代表的一類酒就是「醬香型白酒」。



那麼為什麼叫醬香?據李興發的徒弟徐強說:「他(李興發)沒得文化的,他每天就把生產出來的酒坐起慢慢研究品嘗,為啥子有一種叫醬香呢?空杯香就是一個醬油味,他就取個醬香。」


對,就是這麼來的,白酒的醬香味就是醬油味,醬這東西真是中華飲食文化裡最博大精深的一筆。

1965年,在四川瀘州召開的全國第一屆名酒技術協作會上,茅臺的代表宣讀了一篇名叫《我們是如何勾酒的》的文章,這篇文章由茅臺技術系掌門季克良執筆,寫的就是李興發科研小組的研究成果。這篇文章引起了強烈反響,從此開啟了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時代。




在接下來1979年的第三屆全國評酒會上,就是按不同香型來選拔了。這次評酒會對白酒風格的描述進行了概括,統一了尺度,描述語如下:


醬香型酒: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
濃香型酒:窖香濃鬱、綿甜甘冽、香味協調、尾淨香長。
清香型酒:清香純正、諸味協調、醇甜柔口、餘味爽淨。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綿柔、落口爽淨、回味怡暢。


中國人好吃,對飲酒感受的描述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不僅如此,這些感受都很玄妙,例如「醇」、「綿」、「爽」、「淨」、「滑」等等。其實在真正喝上白酒、開始品味之後,反而會有一種心領神會的感覺,知道這些詞語背後的真實感觸是什麼樣的。


從科學的層面分析,白酒的主要香氣成分是低級脂肪酸酯和低碳的羰基化合物;主要呈味物質是酸類、高級脂肪酸酯和多元醇;此外,酚類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也是某些酒的重要香味成分。

不同香型的香氣主體:


濃香:己酸乙酯、丁酸乙酯
清香:乙酸乙酯、乳酸乙酯
醬香:主體香氣未能確認,酯類成分複雜,各種酯都有,但總含量低於濃香。

酸在酒中,如果比例適當,會有清爽利口、醇滑綿甜;含量少,會寡淡、後味短;過量會酸味重、刺鼻。而酯類是香味物質中的種類最多、對香氣影響最大的;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這三類起主導作用,其他酯類在呈香過程中起烘託作用。它們在酒內以不同的強度放香,形成白酒的複合香氣,襯託住主體香韻,形成白酒的獨特風格。



綜上,香型不是廠家設定的概念,而是為了更方便研究和分類管理。


不過時至今日,也確實有廠家為自己的產品命名新的香型,以突出產品的不同。比如安徽明光的明光酒,他們就提出了一個「明綠香型」,因為用當地產的明光綠豆釀酒是他們的一大特色。


香型是一種標準,而世上本沒有標準,用同樣的方法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標準。


香氣是產品的一種屬性,其本源是產品。那麼產品是如何得到的呢?是人們按照某種工藝生產加工而來。酒這種產品,最大的區別來自於原料和工藝,是這些導致了風味的不同。



比如醬酒的酒醅(釀酒原料)只有高粱,酒麴原料也只有小麥;而濃香型酒,比如五糧液,酒醅原料有高粱、玉米、糯米、大米、小麥,所以五糧液又叫雜糧酒。酒麴裡則有大麥、小麥、豌豆、黃豆等。原料不同,工藝也不同。比如發酵,醬酒用石窖,濃香用泥窖;下料、拌料、蒸餾也都不一樣,這個可以改天開個新貼寫。



此外,由於產地不同,地理環境有差別,微生物、水、糧食形成的釀造體系皆不相同,這就帶來了多變的風格。最簡單的例子,同為醬酒,隔了一條河的郎酒和茅臺就不一樣;貴州茅系醬酒和湖南的武陵醬酒也不一樣。同為濃香,川派和江淮派風格不一樣,川派濃中帶陳(也叫濃中帶醬),蘇派則為純濃。


此外,由於勾兌技的運用,不同香型的酒也不是獨立存在的,也會包容並蓄、取長補短。比如濃香酒通常會加入1/100的醬酒來平衡香氣,也會加入少量芝麻香的酒來改善餘味。這就像大廚做菜,信手拈來,靈感不僅來自食材本身,也來自各種調味料的使用,以及不同食材的搭配。



由於白酒的複雜性,香型的劃分也僅是一個參考,並不能以此判定酒的高低優劣。如果想明確區分出不同香型,還需要多喝,見多識廣,自然就分出來了,那些書面標準看了等於白看。如果想要有品酒師那麼細膩的技術,是需要專業的訓練和不斷的練習的。

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喜歡的酒自然也不一樣,不必要因為香型而放棄一類酒。白酒是一種傳統的飲品,這麼多年來深受歡迎,所以,在研究紅酒、啤酒、威士忌的時候,是不是也順便看看白酒?你會愛上她的。


  

 

憋走啊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拍磚吐槽,看誰厲害!

 

 ▽▽▽

 



I'm 安兆坊 

這裡


相關焦點

  • 醬油有生抽和老抽,這個「抽」是什麼意思?弄懂以後再買不吃虧
    在農村生活的那個階段,對於調料品真的比較陌生。
  • 茅臺醬香型白酒是什麼滋味?醬香、醬味到底說的是什麼?
    優質的醬香型白酒酒友的評價都是十分高的,標準的貴州茅臺醬香型白酒,口感具有味醇優美、幽雅細膩、酒體豐滿、空杯留香之典雅特色。 常聽到別人描述優質醬香型白酒的最大的特點就是:醬味十足、醬香濃鬱。但是,很多人卻不太懂什麼是醬味,難道是醬油的味道嗎?今天,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白酒有很多種香型,而醬香型白酒只是其中的一種香型,它的原料是小麥和高粱,一年一個周期,兩次投料、八次發酵、七次餾酒。
  • 金蘭醬油!70年的臺灣老品牌,古法釀製,淳淳醬香~~
    佔有臺灣醬油70%市場的金蘭醬油不但有悠久的歷史, 更開放有金蘭醬油博物館, 觀光的遊客們可以現場參觀金蘭醬油製作工序, 食品安全問題因此也得到監督。可見金蘭醬油在臺灣人民心中的地位啊!和一般醬油相比,在釀造時增加糯米汁,不僅提高了成品的甜度,還為醬油固有的豆香混入了穀物的香氣。
  • 老抽、生抽和醬油到底有什麼區別?怎樣區分?
    生抽和老抽的區別:這裡先講一下這個 『抽』 是什麼意思,這個『抽』就是 抽水 的『抽』,抽水在粵語裡面有吸取,汲取,提取水的意思,醬油是豆、麥麩等製成的液體,用「抽」比較形象。抽在語法上是一個動詞,是提取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在發酵醬油提取原汁。生抽老抽都是醬油,叫法源自南方,包括各種細分。對於北方來說,基本只有醬油一種,沒有其他分類。生抽:就是取那些新鮮發酵的醬油老抽:非新鮮發酵的醬油,後續加入些焦糖的醬油。
  • 茶香、醬香、滷香、蛋香——茶葉蛋
    我喜歡雞蛋,味道香,做法也多。 營養也豐富。
  • 【長泰美食大揭秘系列·第2期】媽媽的味道——健將醬油歷久彌香
    幾十年來,為了讓醬油擁有最醇正的醬香,楊師傅始終堅持採用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古早味釀造法,也就是把醬醅曲落池或缸,日曬夜露8-12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是其它以轉基因黃豆或豆粕為原料的低鹽固態法釀造醬油和其他配置型醬油產品所無法超越和替代的。
  • 茅臺醬香得名太有趣了,白酒的4種香型竟也這樣誕生
    現在的白酒共有12種香型,其中以濃香、清香、醬香、芝麻香為四大基礎香型。但是,1965年之前,中國白酒一開始並沒有劃分香型,你知道12種香型是怎麼來的嗎?茅臺技術系掌門人季克亮將李興發小組的研究成果寫入《我們是如何勾酒的》文章中,並發表在1965年的全國第一屆名酒技術協作大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自此中國白酒的香型分類拉開帷幕。這期間確定了白酒3大香型:瀘州老窖代表的瀘香型、茅臺酒代表的醬香型、汾酒代表的清香型,隨後加入米香型白酒,這就是今天所說的四大基礎香型。
  • 醬油是生抽還是老抽?醬油真的可以代替老抽麼?
    醬油早於生抽、老抽的使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製作記載,是我國傳統的調味品,而生抽和老抽是在醬油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可以說醬油是它們的始祖,現在的人們對菜餚的味道更加挑剔,因此在製作醬油原料的基礎上加入了其他添加劑成分,便有了更適合給菜餚調味提鮮、上色的生抽和老抽,可以說生抽、老抽均屬於醬油的一種,但醬油卻不是生抽、老抽的其中一種。
  • 麻醬燒餅家常做法,用上小技巧,燒餅醬香濃鬱外皮酥脆內裡香軟
    導語:家常版麻醬燒餅,用上小技巧,燒餅醬香濃鬱外皮酥脆內裡香軟北方人喜歡吃燒餅,酥、香、脆,沒有菜也能吃得香,冬天,很多家庭會多吃羊雜碎,暖身暖胃,而燒餅則是搭配羊雜碎的最佳主食,所以我便也學習了燒餅的自製方法,鹹香酥脆的燒餅,配菜或者是單吃都是不錯的選擇,多數人做燒餅會選擇發麵,而我則選擇將面和好鬆弛一會便直接進行後續的操作
  • 千禾零添加醬油醋,真味原香讓美食引人垂涎!
    千禾御藏,只有簡簡單單的六種常見原料,釀造醬油都需要用到的。反觀低檔醬油中常見的味精、色素、防腐劑等一系列不利於健康的成分,千禾一概沒有。保留了生抽的原香和真味,也保留了生抽純正的品質和健康。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今社會,很多醬油都是以現代工藝甚至是化學手段大大縮短了釀製時間,千禾肯花一百八十天時間,遵循古法新釀釀製醬油,殊為不易。
  • 「特別香的」魯花油、全黑豆醬油新品上市,備受好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 呂奇12道魯味道出魯花油香、醬醋香、米麵香 ,6月16日上午,魯花煙臺分公司「特別香的」魯花油、全黑豆醬油新品發布會在魯花東上海鮮酒店舉行。上午10點58分,魯花煙臺分公司、家家悅超市、萊陽魯花礦泉水有限公司、山東城市技術服務學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菸臺融媒中心等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共同為「特別香的」魯花油、全黑豆醬油新品揭牌。
  • 【最香的一碗醬油拌麵的秘密】不拉仇恨會死嗎?!
    文字來源:大浙網編輯:詹小M最香不過一碗醬油拌麵每到深夜家裡沒有屯糧
  • 大寒至,來一道香飄十裡的廚邦醬香炒蟹最合適!
    這兩天的朋友圈被杰倫小公舉的新單曲《等你下課》刷屏了就連我們家的醬油妹也興奮不已>不過在醬油哥看來這簡直完美地詮釋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故事 朋友們啊特別是還在上學的醬友們啊杰倫是想告訴我們好好學習才能跟喜歡的人考上同一所大學同樣的,醬油哥想說
  • 黑豆醬油怎麼樣,醇厚鮮香讓你盡享夏天涼拌美味
    從天氣漸漸熱開始,蔓延到整個夏季,涼拌菜都是餐桌上的寵兒,說到涼拌菜,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吃的不僅僅是食物的本身,調味料才是它的靈魂所在,只需簡單的搭配,便能賦予它不同的味道,鮮香清爽在口腔中迸發,少油又開胃。
  • 醬香黃豆燜豬腳!
    用料  豬蹄2隻泡發好的黃豆一小碗料酒2勺蔥、姜少許老抽2-3勺六月鮮豆瓣醬2勺冰糖幾顆香葉、八角少許鹽少許醬香黃豆燜豬腳的做法  1、豬腳洗淨冷水入鍋焯去浮沫,衝洗乾淨。3、倒入砂鍋,放入黃豆、香葉、八角,加水沒過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至軟爛,加一點鹽調味,大火收汁即可。
  • 生抽,老抽,醬油的區別竟然這麼多,以前都用錯了!
    小時候廚房的調味料中,負責菜品色澤的只有醬油一種,如今,超市裡各種醬油品牌、級別、廣告,讓人目不暇接,在促銷員接連的促銷轟炸下,挑醬油成了件不容易的事情,醬油、生抽、老抽等各種品種,你真的會打醬油嗎?下面跟隨找吃一起來看看生抽、老抽、醬油的區別吧。
  • 伏特加與濃香清香醬香三大香型對比體驗
    其實伏特加我覺得相對於中國的白酒以香型為分類的區分來說,它根本沒有什麼特點和可比性因為它是沒有香氣的純酒精,額既然把它做對比我還是品嘗下絕對伏特加的口感吧!後面想伏特加本來就是無色無味的,加冰塊似乎提現不出什麼差異,還是冰凍後對比更有意思,如果是加冰就用威士忌對比白酒才有意義,這個以後再說吧。之前是把伏特加和三種香型白酒放入冰箱的冷藏室的沒有密封,兩個小時後拿出來體驗了下口感,似乎不是想要的感覺,而且很多網友說可能會竄味兒,所以之後從新倒入四杯酒,用保鮮膜密封后放入急凍室溫度在零下十多度。
  • 醬香型白酒為何越來越香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醬香型白酒以佔行業7%的產能,實現了佔行業21.3%的銷售收入和42.7%的利潤。尤其是沿赤水河核心產業帶打造的「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生產的醬香型白酒在去年佔到全國醬酒產能的85%,營收佔全國醬酒市場的90%以上,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集群效應。這個核心產業區的魅力何在,醬香型白酒為何越來越香?
  • 醬香型白酒的三種典型香型
    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以茅臺、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麯酒類。醬香型白酒的標準是無色(或微黃)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入口柔綿醇厚,醬香突出、幽雅細膩,回味悠長,風格突出。
  • 家裡買醬油的要留心,這3種醬油不要買,好多人沒想到,漲知識了
    醬油是我們做菜時重要的調味品之一,對於醬油的來源,營養要有所了解,並且稍掌握些挑選醬油的技巧,才能挑選到適合自己的,食用優質的醬油也關乎到家人健康。現在市面上有各種品牌的醬油,買的時候也挑花了眼,到底什麼樣的醬油才算是優質醬油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幾招,能夠快速分辨醬油的好壞,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