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家訪萬戶,一切為了孩子!棲霞實驗小學開展「三全」家訪100%活動

2020-12-21 大小新聞

大小新聞訊(YMG記者 龐磊 通訊員 翟李紅)為加強家校協作育人,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增進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理解,形成家校教育共同體。2020年11月起,棲霞市實驗小學正式啟動「三全」家訪100%活動。「三全」,即「全員、全覆蓋、全方位」,學校全體教職員工從領導到後勤職員,全員參與;走進每一名學生的家中,做到全覆蓋;親子關係、家庭狀況、家中表現、困難需求等全方位了解。100%,是要求百分百做到——廉政家訪、暖心家訪、精準家訪。

一、制定方案,精細安排。早在10月份,學校專門成立了「三全」家訪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家訪方案,開展班主任會議,向班主任傳達家訪方案與家訪目的,並明確了需要全體教職工在家訪中100 %要做到廉政、暖心、精準。班主任召開線上釘釘家長會議,讓家長明確家訪對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訪前,各班級班主任根據下發的活動方案,進行人員分配,確保每位老師都有訪問對象。

二、擬定提綱,精準搭橋。全校教職員工家訪前認真備課,級部、班級開展家訪的研討活動,有針對性地擬定好家訪提綱。11月份開始,在校長和領導幹部的帶領下,全員參與,採取「電話預約、逐個登門」的方法,一家一戶去家訪,介紹孩子的在校表現,了解孩子的家庭情況,和家長共同交流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

家訪中,學校領導與受訪學生家長親切交談,了解學生在家情況,並徵詢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向家長反饋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教師通過「拉家常」的方式與家長認真溝通,了解到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找到問題所在,還對外出經商務工家庭、單親家庭以及經濟困難家庭重點進行了家訪。家長們也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家校雙方對於孩子今後的培養方向也有了共同的規劃。家訪後,教師們表示每次家訪都受益匪淺,和學生家長相互了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溝通感情,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達成一致意見。

走千家、訪萬戶,一切為了孩子。「三全」家訪100%活動,一是促進了學校了解家庭。教師了解到孩子和家長在學習上、生活中的困難,對於下一步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二是加強了家庭對學校的理解,學校充分傾聽家長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疑問,在溝通中做到進一步地理解。三是促進家校、師生關係的和諧。通過家訪,孩子與家長感受到來自老師、學校的關懷,增進了彼此的了解。

家訪讓教師和家長的心貼得更近了、更緊了,家長和教師互相學習,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結成了一個同心同力的教育同盟,在這股合力下,共同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讓愛在家訪的路上繼續延伸!

責編:liuyan

相關焦點

  • 山東出臺「家訪八條」:兩年內至少一次實地家訪,家校溝通共育
    【老師】融入學生原生家庭,最關注家庭習慣養成「在孩子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家庭也擔任著很重要的角色。」嶗山區第三實驗小學一位班主任,已經有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在她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家訪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深入了解孩子的途徑。
  • 聚家校合力 育時代新人 東平縣接山鎮中心小學開展家訪活動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尹祚玉 王芳)為進一步落實好市縣教育部門「大家訪」活動要求,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絡,形成強大教育合力,近日,東平縣接山鎮中心小學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有計劃、有重點、多形式地開展了家訪活動。
  • 青島受訪學生覆蓋率達100%,今天你被家訪了嗎? 探訪小家訪裡的大學問
    要求省教育廳發布「家訪八條」青島受訪學生覆蓋率達100%記者了解到,家訪是家校溝通的一種重要手段今年1月份,市教育局全面啟動了2020年「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提出要全覆蓋家訪,集中家訪和日常家訪、全面家訪和重點家訪相結合,每學年對每個學生家庭至少家訪1次,特殊學生每學期至少家訪1次,家訪的參與率和受訪學生的覆蓋率達到100%,「老師與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協商家訪的方式,可以入戶家訪,也可以電話家訪、網絡家訪等等,但要確保每名學生都能被家訪到。」
  • 家長婉拒家訪怎麼辦?這冊家訪「寶典」在手,讓老師家長的見面「不...
    對於小學、初中、高中起始年級新生來說,與班主任的初次線下面對面,很可能就在家訪時。第一次走進新生家庭,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怎麼講?家訪中想對學生有更多了解,老師除了提問還有哪些「捷徑」? 個別家長多次婉拒家訪,老師又該如何進一步溝通? 這些問題的答案,在市教委近日下發的《上海市中小學(中職校)教師家訪指導手冊》裡都能找到。
  • 溝通從心開始—東平縣接山鎮常莊小學冬日家訪活動效果好
    11月7日一大早,接山鎮常莊小學全體老師在校長的組織領導下,開始了冬日家訪活動。家訪中家長們首先反映了自己孩子在家裡的表現,接著各科老師分別對這位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做出了評價,家長們迫不及待地詢問孩子在學校表現如何,怎樣才能教育好孩子等一些家庭教育問題。老師們針對家長提出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與家長交流自己的教育觀點隨著老師和家長們對「如何把孩子教育好」這個話題探討的不斷深入。
  • 101次家訪
    齊兆遠的成長「心結」,是楊玲的家訪解開的。在初中的第一次測試中,齊兆遠的成績幾乎全班墊底。楊玲皺起眉頭,決定去家訪。齊兆遠家在318國道旁的公仲村,父母來自河南,以種菜為生。小學二年級時,齊兆遠在318國道出過一場車禍,昏迷了20多個小時才被搶救回來。「從此只要孩子在身邊,我便心滿意足了,不再要求他做作業、做家務。」齊媽媽說。「這個英語單詞,會讀寫嗎?」
  • 家訪八條!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看這裡
    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明確家訪目的,精心設計家訪內容。要通過任課教師及班級同學,廣泛收集學生在校情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參與活動、學業成績、同學相處等日常表現。對於特殊情況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家訪策略。根據家長的工作和居住狀況,提前與家長商定家訪時間。三、靈活選擇形式。
  • 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
    原標題:曲靖市麒麟區用家訪搭建共育橋梁——關愛點亮學生心燈下午5:30,大多數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晚飯前的時間,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陽光小學的教師楊小梅、趙翠英來到了三年級(1)班學生沈宗航的家裡進行家訪。孩子的媽媽說:「學校老師已經來家裡兩次了,現在老師會經常通過家訪或者電話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
  • 麒麟區各中小學老師開始家訪了!送關愛上門 架起家校共育橋梁
    利用晚飯前的一段時間,麒麟區陽光小學的楊小梅、趙翠英老師來到三年級一班的沈宗航同學家裡家訪,就孩子近期在校情況和家長進行交流。孩子的媽媽說:「學校老師已經到家裡兩次了,第一次老師來家訪的時候還以為孩子在學校闖了什麼禍,現在會經常和老師電話交流孩子的學習問題。家訪以後,孩子的書寫比以前好了,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師的家訪讓我覺得心裡很高興、很溫暖。」
  • 第101次家訪
    齊兆遠的成長「心結」,是楊玲的家訪解開的。在初中的第一次測試中,齊兆遠的成績幾乎全班墊底。楊玲皺起眉頭,決定去家訪。齊兆遠家在318國道旁的公仲村,父母來自河南,以種菜為生。小學二年級時,齊兆遠在318國道出過一場車禍,昏迷了20多個小時才被搶救回來。「從此只要孩子在身邊,我便心滿意足了,不再要求他做作業、做家務。」
  • 老師家訪,一爸爸拿出PPT匯報:希望老師更了解孩子,能知道從哪裡教...
    某公辦小學一位 一年級新生爸爸為了迎接老師的家訪, 特地做了個PPT, 方便向第一次上門的老師 介紹自己孩子「幼升小」的學習情況。
  • 春耕時節 筠連縣大雪山鎮自由小學家訪調研隨記
    「走吧,去屋裡坐吧,我也就準備歇息了。」她邊往家走邊用自已的熱情掩飾著眼裡飄過的迷惑。我們的校長很快讀懂了老媽媽的迷惑,她輕聲細語地說:「老年人,我們是自由小學的老師,是下鄉家訪的。您家有學生在自由讀書嗎?」「哦,老師!」
  • 山東中小學家訪新規: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
    明確家訪工作的周期和次數,實現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二、做好訪前準備。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明確家訪目的,精心設計家訪內容。要通過任課教師及班級同學,廣泛收集學生在校情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參與活動、學業成績、同學相處等日常表現。對於特殊情況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家訪策略。根據家長的工作和居住狀況,提前與家長商定家訪時間。
  • 浙江桐鄉市總工會「主席家訪」走親更走心
    自今年7月份以來,桐鄉市總工會結合「三服務」要求,開展「主席家訪」活動,深入車間、串門宿舍,與職工群眾面對面嘮嗑、心貼心交流,只要是與職工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娘家人」都喜歡聽、樂意管。距離近了,話匣子就打開了。「來到桐鄉,工作條件、生活環境都沒得說,就是孩子上學這件事成了我們的心病。」
  • 珠璣小學開展「星空的聯想」主題刮畫活動
    近日,煙臺市芝罘區珠璣小學三年級開展了以「星空的聯想」為主題的刮畫活動。  活動前,美術老師給學生介紹了刮畫紙的特性。 為了使家校工作落到實處,煙臺市萊山區實驗小學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組織指導家訪活動。
  • 快開學了,「新班主任」家訪特忐忑?收好這冊「寶典」,怎麼說怎麼做...
    對於小學、初中、高中起始年級新生來說,與班主任的初次線下面對面,很可能就在家訪時。「第一次走進新生家庭,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怎麼講?家訪中想對學生有更多了解,老師除了提問還有哪些「捷徑」?個別家長多次婉拒家訪,老師又該如何進一步溝通?
  • 四天六地 用情暖心——電信學院深入細緻開展2020年暑期家訪活動
    15日至16日,家訪小組赴臨泉縣、太和縣走訪了8戶學生家庭,其中大多數學生家庭都是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家訪小組每到一位學生家庭,都與學生及其家長面對面坦誠交流,通報學生在校表現,介紹學校現有的資助政策體系,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以及疫情期間學生居家生活的思想動態、心理狀態、學習情況等,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要求,耐心解答家長關心的問題。
  • 與家長聯繫最常見的就是家訪,家訪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
    與家長聯繫最常見的就是家訪,家訪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有接待時對家長隨機訪問,到幼兒家中進行訪問,有電話訪問,隨著網絡的發展,又多了網絡訪問,如建立班級QQ群,形成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交流的平臺。通過不同形式的家訪,了解每個幼兒所處的家庭環境,了解家長的教育態度和方式,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指導。家長從家訪中看到了教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喜歡,看到了教師為了孩子的發展而獻出的真情,在一次次的家訪中,教師、孩子、家長的情感進一步融洽,家長對教師越發信任,從而更加配合幼兒園的教學工作。
  • 教育——入戶家訪是溝通的橋梁
    即使不藉助網絡工具,老師也可以利用家長接送孩子、開家長會的時候與家長溝通了解。但是這些家訪方式雖然各有特點、優勢,但與入戶家訪相比,電話、網絡等方式是缺乏親近感。家長會等集體面談,只能說大部分情況,缺乏針對性。更為重要的是,老師沒有走進學生家庭中,就難以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入戶家訪的優勢是無法被網絡通訊工具完全取代的。
  • 疫情未散 愛在春天——凱裡一中2022屆「停課不停學」家訪活動記
    「空中黔課」持續開展了一個半月,學生居家學習情況怎麼樣,老師輔導的效果怎麼樣,曠日持久的假期對學生有何影響,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3月底,在凱裡市教科局的統一領導下,學校作了統一部署,2022年3月27日到4月3日,2022屆全體老師以班為單位,在各班班主任老師的帶隊下,深入凱裡市學生家庭開展關愛、指導和督促學生在家安心網上學習家訪活動,活動足跡遍及凱裡市各街道,農村各鄉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