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飽和脂肪會讓你死得更早?

2021-02-12 老虎健康

 《低碳水飲食寶典》 

第 6 章

飽和脂肪的真相




從未證實的假設


你的醫生通常會告訴你,要少吃飽和脂肪,因為它會導致心血管疾病。這個建議的問題在於,它僅僅是個假設。更糟糕的是,它從未被證實


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假說不止一個,還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比如年齡因素、比如加工食品、比如慢性炎症(比如日常大量使用的植物油,由於包含大量Omega6脂肪酸,會促進身體慢性炎症)。

支持「飽和脂肪導致心臟病」的大規模臨床試驗有六個。然而,這些研究中,沒有一個顯示少吃飽和脂肪可以預防心臟病和延長壽命。事實上,他們甚至沒能證明少吃飽和脂肪會降低死亡率


奧斯陸研究(Oslo Study,1968)發現,飽和脂肪低,多不飽和脂肪高的飲食,對猝死率沒有影響。


洛杉磯退伍軍人研究(L.A. Veterans Study, 1969)發現,不管是吃動物油多,還是吃植物油多,男性猝死率或心臟病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吃植物油的男性更容易出現非心臟病導致的死亡,包括癌症。(這從側面支持炎症假說,即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是慢性炎症)


明尼蘇達冠狀動脈調查(The Minnesota Coronary Survey,1968)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研究顯示,持續四年以上少吃飽和脂肪,多吃不飽和脂肪,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不管是發作率還是死亡率均無降低。


芬蘭精神病醫院研究(The Finnish Mental Hospital Study,1968)發現,少吃飽和脂肪,多吃不飽和脂肪以後,男性心臟病發病率有所下降,但女性沒變化。


倫敦大豆油試驗(The London Soybean Oil Trial,1968)發現,少吃飽和脂肪,多吃大豆油的小組,心臟病發病率沒有降低。


美國多重風險因素幹預試驗(U.S. 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 1982)比較了超過12,000名男性的飲食習慣和死亡率,發現少吃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人, 冠心病發病率輕微減少。


然而,吃植物油的對照組全因死亡率較高。關於這個試驗,有趣的地方是,前者被大肆宣傳,而後者無人報導。另外,這個試驗也從側面支持炎症假說(即心血管疾病的真正原因是慢性炎症)

 

最近有三個綜述研究發現,脂肪攝入量最低和最高的人群,在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方面沒有差異。(綜述研究是一種基於統計的研究方法。)

過度簡化的認知

人們對飽和脂肪有很大的誤解,主要在於它會提高膽固醇這個指標。但我們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誤解,在於看待問題的方法過於簡化。


古代中國哲學,曾把這個世界分成5種元素,金木水火土,並且相信世間萬物都是這五種東西變化而來,為什麼是5種,而不是4個或6個,也許僅僅是因為一隻手有5根手指頭。


直到我們有了化學,做出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才知道構成世界的元素不是5個,而是118個。中國古代聖賢們的認知水平,和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大概有24倍的差距。


原來這個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站在當下看未來總是一片混沌,而看過去則一覽無餘

我們對膽固醇的誤解是有歷史原因的。50年代以前,醫學檢測手段還很不發達,只能檢測一個所謂「總膽固醇」的指標(TC),沒有任何細分。


而後來我們發現,原來膽固醇不只一種,而是分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兩種,也就是現在體檢中常見的HDL和LDL。


科學發現HDL不光沒有害處,實際上還對健康有益,這種脂蛋白可以清理血管,把血管中附著的膽固醇回收到肝臟,於是我們開始把HDL稱為「好膽固醇」。


而另外一種脂蛋白LDL就不一樣了,它會沉到血管下面,產生炎症和斑塊,變成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兇手。所以我們把LDL稱作「壞膽固醇」。如果醫生看到這個指標高,就會警告你應該少吃脂肪。

很好,似乎膽固醇的問題就此解決了,既然有好有壞,那麼我們的目標就是提高好的,降低壞的。而唯一的問題在於,這樣的認知仍然過於簡化。


而這種簡化的程度,並不比金木水火土的認知高明。針對LDL的進一步研究發現,它仍然可以被繼續拆分成兩類:一個是LDL-A,這種脂蛋白密度較小,不會對血管產生影響,一個是LDL-B,這種密度較大的脂蛋白下沉到血管壁,產生斑塊和炎症,它才是導致疾病的真兇。

了解到這一層,我們對真相有了更多了解:


高碳水飲食,雖然可能降低LDL,卻會升高LDL-B(真正的威脅)。


低碳水飲食,雖然從指標上看升高了LDL,卻沒有升高LDL-B,並沒有產生什麼傷害。


看到這裡,可能你覺得又深入了一層,決定降低LDL-B,可惜,這樣的想法仍然過於簡化了。

作為一個收費的課程,雖然這個話題有些難以理解,但是為了讓大家吃得放心,也必須要講得清楚:





稍微具體的解釋


以上的內容有點繞,我們至少可以從另外三個方面來解釋一下膽固醇的問題。

人過中年以後就開始擔心膽固醇,可膽固醇實際上是一種相當重要的營養。而對營養學不夠了解的人,並不真的知道它的重要性。

首先,在細胞層面,膽固醇被用來構建細胞膜,就像一個房子必須有四堵牆,細胞也必須有膜才能生存。換句話說,人體全身的細胞,特別是大腦,非常需要這種營養。


其次,膽固醇這個詞,第一個字是「膽」,它最早是從膽汁中被分離出來。膽汁是人體重要的消化液,用來分解油脂,促進吸收。如果膽汁不足,我們消化油脂就只能靠小腸液來完成,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最後,人體在曬太陽的時候,感受到UVB的光線,膽固醇會被轉換成維生素D3,用於維持骨骼的鈣質。這也是為什麼小孩子如果從小不經常曬太陽,有可能換上「佝僂病」的原因,缺乏足量的維生素D3會導致骨骼發育不全。


膽固醇的作用還沒講完,但你知道我的意思:膽固醇非常重要。

正是因為膽固醇如此重要,即使我們選擇了一種低脂的飲食,完全吃不到膽固醇,肝臟也會自動合成出足量的膽固醇,保證身體的正常功能。


而這種情況下,身體往往會認為資源稀缺,營養匱乏,而傾向於多合成一些膽固醇,和你想要降低膽固醇的初衷背道而馳。

膽固醇很重要,全身細胞都需要它。但問題並未結束,細胞想要拿到膽固醇,就必須先搞定物流。膽固醇必須通過血液才能抵達全身細胞。

問題來了,血液是水溶性的,無法溶解膽固醇。如果膽固醇直接放進去,會浮在血液中,不能融合,如何才能讓油和水相融呢,這就需要剛剛提到的HDL和LDL兩種脂蛋白了。


他們就像一個卡車,把膽固醇裝在身上,融化在血液的高速公路中,抵達身體的每一個角落。HDL負責把膽固醇運回肝臟,LDL負責把膽固醇從肝臟發出去,他們幹的都是運輸的活,一個出貨,一個進貨。


從這個角度說,膽固醇,或者說脂蛋白,根本就沒有好壞之分,出貨和進貨同樣重要,少了一種,身體的物流就無法運轉。如果公路上的卡車變多了,那是大大的好事,它說明經濟繁榮,貨物豐富。這反映在身體上,就是代謝增加,體溫升高(這也是為什麼低碳水的人,大多更不怕冷)

看完上面的內容,你已經知道,卡車增加,並不是問題。真正問題是,他們為什麼會一頭撞在公路的護欄上,把貨物散落一地,造成交通擁堵。(血管斑塊和硬化)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因為這些卡車受到了攻擊,而這些攻擊來自自由基。而過量的自由基來自於高糖(高碳水)飲食。

到此為止,我們的理論形成了閉環:


高糖飲食升高血糖,線粒體長期代謝葡萄糖,沒有喘息之機,產生過量自由基。

自由基氧化攻擊正常的LDL,產生大量密度較大的LDL-B,他們沉入血管壁,集結成斑塊,導致血管硬化和堵塞,最後引起心血管疾病。

正是基於這樣的假說,我們認為低碳水高脂肪的飲食,對身體有益無害,它從細胞層面降低自由基,從而降低了LDL被氧化的風險,保護血管不受損傷。


與此同時,低碳水飲食提高身體使用脂肪的效率,增加代謝,讓身體更有活力,精力充沛。我必須強調,就像多吃脂肪導致心臟病一樣,以上理論也只是假說,也許永遠無法進行量化證實。


我提供這樣一種假說,而您有自己選擇和判斷的權利。以後的章節裡,我們會詳細介紹判斷血管健康的新指標。


如果醫生說你的血脂高,也並不要著急,按照我們的指標計算一下,也可以做個參考。

(第六章試讀文章完,至此所有試讀章節更新完畢,後續只在課程中進行更新。)

掃下圖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可進入課程連結,每周更新兩章,專欄內容保底更新40章。


經常聽人說

健康的飲食,就是好好吃飯

可到底怎麼吃,才是一頓好飯?


從2012年以來

歐美掀起一陣低碳水飲食的浪潮

到底如何吃,才是正確的低碳水飲食?

到底如何吃,才是讓人健康強壯的,長壽的飲食?


生酮飲食,低碳水飲食,LCHF,輕斷食,斷食

健康飲食五花八門,他們都在講什麼?

而我又該如何選擇?


素食能否兼顧低碳水?

如果可以,又該如何確保營養全面?


低碳水飲食會讓你的運動能力下降嗎?

運動和低碳水,應該如何結合?


最快速且有效的減肥法到底是什麼?

歐美健康科學進展神速

很多新發現,顛覆了原有的認知

這些最新的健康觀念是什麼?


老虎健康為您帶來成體系的低碳水飲食課程

回答上面的所有問題


【購買須知】

1、前6章可免費試讀。

2、該專欄為付費系列內容,定期更新,每章內容可在更新時查閱,也可反覆查閱。

3、購買專欄後關注公眾號(老虎健康),可在菜單欄裡進入專欄。

4、該專欄為虛擬內容服務,購買後概不退款,敬請諒解。

5、可加助理號@小虎(TigerHealth01)或@萌虎(TigerHealth02)微信號邀請你進入老虎交流群。(需遵守群規,違反群規及不友善者將被清退,但不會影響課程閱讀)

【價格說明】

原價199元,推廣旗期間直接購買可享受推廣價99元。也可拼團購買,三個人即可成團,目前拼團價69元,越早買,越划算!

      

  

相關焦點

  • 【英國生活】健康飲食--飽和脂肪的真相
    如果你正在嘗試流行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比如生酮飲食法(keto)或原始人飲食法(paleo),或者你正在遵循每天早上在咖啡裡加一勺黃油或脂肪的潮流,那幾乎可以肯定,你的飽和脂肪攝入量超過了官方的推薦量。
  • 豬油、椰子油,飽和脂肪容易胖?就靠這點真相洗刷惡名!
    豬油、椰子油,飽和脂肪容易胖?就靠這點真相洗刷惡名!許多人會把「脂肪」冠上有害、不健康、減肥破功的惡名,尤其是「飽和脂肪」,不少人都對它避而遠之,但飽和脂肪真的有那麼糟?研究發現,它們不是一無是處!特別是大家最害怕的「飽和脂肪」,像是:椰子油、奶油、豬油…等,其實是大腦的營養來源,也是荷爾蒙分泌的必要成分。現在,就告訴大家飽和脂肪的驚人真相,讓它受到公平待遇、還它一個清白。
  • 飽和脂肪到底該不該吃?
    椰子油比黃油含有更多的飽和脂肪,一湯匙椰子油的飽和脂肪含量超過了女性每日推薦攝入量的一半肉類製品、全脂乳製品、黃油、酥油、蛋糕和餅乾以及椰子和棕櫚油等等,這些是不是都是你愛吃的食物?恭喜你,飽和脂肪這些食品中含量最高。
  • 飽和脂肪,到底是不是壞東西?
    當前這種限制飽和脂肪攝入量的飲食建議會被推翻嗎?如果是的話,我們怎麼會錯了這麼久?這個答案關係重大。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心血管疾病是世界死因之首,每年有1700萬人死於此類病症,佔到所有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之多。世衛組織預測,到2030年,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將達到每年2300萬。在美國,大約有8100萬心血管疾病患者,他們需要負擔頗為高昂的醫療費用。
  • 不必限制飽和脂肪?這些健康的「飽和脂肪食物」可以吃!
    支持限制飽和脂肪攝入的臨床試驗也有不少是40-50年前進行的。 然而幾十年後,一些地區的飲食習慣已經有所改變,如芬蘭飽和脂肪攝入量已大大減少。近年來,一些大型且設計良好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表明,用碳水化合物替代脂肪沒有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甚至可能會增加總死亡率。
  • 飽和脂肪背黑鍋的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油脂氫化的過程就是在高溫高壓下用含金屬元素的催化劑催化,向不飽和油脂中加入氫氣,將不飽和的雙鍵變成飽和的單鍵,這樣原本不飽和油脂就變得更像飽和油脂。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沒有被氫化的雙鍵會改變結構,由順式變成反式。這就是現在被禁用的反式脂肪。油脂的脫臭工藝也在當時發展起來。
  • 關於多不飽和脂肪或飽和脂肪的老數據、新結論
    鑑於亞油酸可降低膽固醇水平,而高膽固醇水平與冠心病事件具有相關性,人們推測「增加亞油酸攝入可降低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臟病風險」,並普遍認為「為確保心臟健康,應採用不飽和脂肪
  • 脂肪,要認識一下嗎?(五)飽和(不飽和)脂肪酸
    那麼,這樣的標籤你見過嗎?這是一款橄欖油的營養成分表,在這裡,有三個概念是我們以前見過但是沒有解釋過的,分別是飽和脂肪、(單、多)不飽和脂肪、膽固醇,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膽固醇嗎,留到明天吧!還記得這張圖嗎?
  • 享受美食 攝取飽和脂肪的訣竅
    美食離不開脂肪,脂肪又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對健康相當重要。仔細閱讀標籤以一般推薦的最適量為準,閱讀標籤上飽和脂肪含量的標示,就可以算出是否超量了。男人每天應該吃不超過30克,而女人則每天不應吃超過20克。
  •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豬油放心吃,不應該限制飽和脂肪
    忽然有一天,專家說:你吃錯了,豬油飽和脂肪、膽固醇高,會得心臟病。 3、減少飽和脂肪攝入,主要降低與心血管疾病關聯較弱的大顆粒LDL;嚴格限制飽和脂肪會影響其它營養素攝入…… 雖然這次「吵」得不可開交,但是,大家都很理性,有爭議的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 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豬油放心吃,權威機構為飽和脂肪打架了
    忽然有一天,專家說:你吃錯了,豬油飽和脂肪、膽固醇高,會得心臟病。恐懼的「火苗」一旦點燃,就一發不可收拾,現在,養生愛好者都儘量避免各種動物脂肪,用草本植物油(比如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等)代替豬油。。
  • 應該如何攝入脂肪?多點or少點?飽和or不飽和?反式脂肪一點也別吃?
    將飽和脂肪減至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並且用不飽和脂肪(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代替,可降低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飽和脂肪來自肥肉、黃油、棕櫚油和椰子油、奶油、奶酪、酥油和豬油等。少吃含有大量飽和脂肪的食物(如奶酪、冰淇淋和肥肉);剔除肥肉;用植物油(而不是動物油)烹飪。
  • 10種必須節制的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
    飲食中過量的飽和脂肪會導致心臟病和中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冠心病和中風奪走1410萬人的生命。但是,也不應該完全避免飽和脂肪。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從飽和脂肪中攝入約5%-6%的卡路裡。基本上,必須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入量。 什麼是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是在室溫下為固體的脂肪。由於存在單鍵-與單不飽和脂肪(一個雙鍵)和多不飽和脂肪(多個雙鍵)不同,飽和脂肪的熔點更高。動物脂肪,奶油和奶酪是飽和脂肪食物。
  • 富含飽和脂肪的椰子油是「健康食物」?言之尚早!
    據說,安吉麗娜·朱莉·皮特大部分早餐都添加一湯匙椰子油,超模米蘭達·可兒則表示,她不僅將它加入沙拉和冰沙中、用它做飯,還會將其作為護膚的產品。椰子油中55.75%脂肪酸是飽和中鏈脂肪酸(MCFA), 44.22%是長鏈脂肪酸,脂肪酸以月桂酸為主,佔總量的50%[1]。中鏈脂肪酸可促進支鏈胺基酸的利用,增加蛋白水平[2],對於血清脂蛋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能升高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椰子油有降低血清游離脂肪酸作用, 這可能與其中鏈脂肪酸脂肪酸含量較多的特性有關。
  • 飽和脂肪不僅對身體有益,還能減肥?你會試試這個美國最時髦的防彈咖啡嗎?
    它建議將脂肪的攝入量減少到攝入能量總數的30%以下,飽和脂肪在10%以下。目前英國19-64歲人群脂肪總攝入量佔能量攝入總數的34.6%,飽和脂肪佔總能量攝入的12.6%,偏離目標不遠。但是,有越來越多的醫學和健康專家正在對這個指導原則本身提出挑戰。挑戰的依據是最新的研究導致的對飽和脂肪的重新認識。
  • 減肥就等於拒絕所有含脂肪的食物? 不不不,飽和脂肪了解下
    最好的減肥方法就是適當的減少脂肪攝入和增加運動量,那麼減肥是不是一定要拒絕一切含有脂肪的食物(比如肉類)呢?答案是否定的,西班牙健康雜誌《Cuidate》為我們介紹了減肥時如何正確攝入飽和脂肪(Grasa Saturada)。
  • 不是飽和脂肪!高膽固醇人群應少吃碳水化合物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6日電 (記者劉海英)數十年來,許多健康專家建議,高膽固醇人群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最新發表在《BMJ循證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卻認為,這一建議缺乏證據支持,高膽固醇人群需要減少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不是飽和脂肪。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是一種遺傳疾病,患病者的膽固醇水平要比普通人高出2—4倍。包括美國心臟協會在內的許多衛生組織都建議,患上這種病的人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少吃肉、蛋、奶酪等動物性來源食物,以降低心臟病風險。
  • 【飽和脂肪】比油炸食品更危害心血管的竟然是它!
    人的生命必須有兩種脂肪酸才能得以生存,一種是飽和脂肪酸(即平時吃的肉類,雞、鴨、魚等各種脂肪,就是飽和脂肪酸),另一種是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是用於調整人體的各種機能
  • 關於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你知道多少?
    粉哥導讀: 早本文聚焦於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讓店員更加清楚其區別和優勢。
  • 嚇死惹披薩是導致肥胖元兇 兩塊佔一日飽和脂肪89%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美麗韓國」關注老朋友:點擊屏幕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據研究結果顯示,攝取市面銷售的兩塊披薩,就會攝取一日飽和脂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