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廣東|「精巧秀麗」——佛山彩燈

2020-12-11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

佛山彩燈俗稱燈色,是佛山市及其周邊地區各種民間節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工藝美術品。

宋代以來,隨著元宵燈會、中秋賞燈等風俗在佛山興起,佛山彩燈應運而生。明清時期,佛山又興起民間藝術賽會,其中以巡行方式展示彩燈的「提燈會」尤為盛行,彩扎燈色生產也逐漸成行成市,十分興盛,並成為佛山城鄉內銷和出口貿易的重要工藝品種。清代,各門類的扎制工藝細分成各自的行業,「扎作行」十分興盛。

彩燈 · 特造

佛山彩燈主要材料為竹篾、鐵線、紗紙、各式綢布、剪紙圖案、各色顏料以及照明器材,按不同用料,可分為竹織燈籠、紗燈、剪紙燈、秋色特藝燈等。

佛山彩燈的製作包括設計、扎廊、捫襯、裝配四大工序,扎制精巧細膩,講究燈面平滑自然,不露「廊骨」,並能防曬防水,適應各種環境展演,可保持較長時間的觀賞效果。

彩燈以佛山獨有的銅襯剪紙作裝飾,紋樣豐富,金碧輝煌。

彩燈 · 代表

佛山彩燈品類、燈型繁多,品類豐富,題材廣泛,以喜慶豐收、吉祥納福及戲劇人物故事為主要表現內容,有富貴燈、龍船燈、寶塔燈、人物動物燈、亭臺樓閣燈、花鳥蟲魚瓜果燈等等,白天五彩繽紛,夜間通透明亮,彩光豔麗。

具有代表性的頭牌彩燈,燈高數米,三層亭臺樓閣,大燈中有小燈,主燈之外有襯燈,人物龍麒、瑞普彩鳥、寶塔蓮座、彩鳳交飛、山水書畫集於一體,彩扎工藝之精美玲瓏,堪為罕見。

佛山彩燈原以小型、單個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同時,又逐漸發展了大型組合燈,如大彩燈、大走馬燈、大彩車燈等,其中大彩龍燈長達數十米以至上千米,蔚為壯觀。有四件燈品已入選「吉尼斯世界之最」。

佛山彩燈歷史悠久,工藝精緻,造型千姿百態,是嶺南燈彩的突出代表,也是我國傳統燈彩的主要流派之一,其輻射範圍遍及港、澳、臺地區和東南亞、歐美等許多國家的華僑華人聚居地。

佛山彩燈已於2008年被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焦點

  • 「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交流展覽音樂會」成功舉辦
    伴隨著由笙、小提琴、鋼琴共同演奏的《雙小提琴與鋼琴小品》的響起,「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交流展覽音樂會」於12月4日晚在嶺南四大名園之一的佛山梁園拉開帷幕。來自德國、日本、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安哥拉等駐廣州總領事館官員和家屬應邀參加。
  • 小型彩燈大受歡迎 自貢彩燈「父子兵」要讓彩燈走進尋常百姓家
    西博會上展示的燈組 攝影 廖志全  自貢作為聞名遐邇的彩燈之鄉,在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自貢)館內,彩燈自然是重頭戲,除了恢宏大氣的大型燈組外,一組做工精巧的小型宮燈也十分抓人眼球。「我們特意將彩燈做小,是希望讓彩燈不再是只能在展會上看到的藝術品,而能進入尋常百姓家,讓自貢彩燈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播。而阿拉伯風情宮燈,則是我們促進對外文化交流的新嘗試,希望能藉此機會將異國風情文創產品推廣出去。」該公司董事長熊彪在現場介紹道。
  • 佛山公益非遺藝術扶貧走進大涼山
    2020年九月,在佛山和涼山兩地文旅企業代表見證下,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涼山彝族自治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廣東畫中畫藝術傳播有限公司三方籤署了「藝起來,繪未來」公益非遺扶貧藝術項目協議,通過「廣府金繡」項目,在涼山木裡開展免費藝術培訓,把兩地非遺文化藝術用全新技術表現,讓老百姓掌握技能
  • 在廣東最美人文沙龍,四位國潮手藝人都聊了些什麼?
    2020年7月29日,由中國家博會(廣州)、騰訊·大粵網、騰訊新聞·廣東主辦,289玩藝協辦的意思沙龍第六季「新國潮 新造物」在第45屆中國家博會(廣州)灣區城市設計展論壇區圓滿落下帷幕。2個小時,4位國潮手藝人與 120多位到場觀眾、嘉賓共同度過了一段久違的人文時光。
  • 重慶國慶彩燈批發廠家_河北聖祥彩燈
    重慶國慶彩燈批發廠家, 它在保留彩燈民族風格、審美情趣和剪紙紮糊技巧的基礎上,引進了現代光電技術,如雷射全息片,使古老的彩燈藝術煥發出青春的熠熠光芒。自貢燈會除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以外,還注意燈會的娛樂性和趣味性。它將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民間傳說用燈的形式巧妙地表現出來,使燈具能看、能玩,可供遊人參與娛樂。
  • 四川自貢彩燈點亮進博會「四葉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馬夢飛 朱珠 宋瀟 (圖據自貢彩燈運營有限公司)11月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作為首個進駐進博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6組自貢彩燈,在形如「四葉草」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璀璨亮相。
  • 自貢彩燈 點亮進博|斑斕背後的「自貢力量」
    然而從接到任務到最終圓滿展出,200餘名自貢彩燈非遺大師和工匠們只用了短短13個晝夜。其製作之難、工期之緊可想而知,彩燈匠人們在進博會的舞臺上,第一次圓滿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隨著璀璨的自貢彩燈點亮國展中心,「進博+自貢彩燈」塵埃落定。
  • 佛山詠春拳擬入選國家級非遺
    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佛山詠春拳上榜!進一步擦亮「佛山功夫」名片,打造世界功夫之城!發軔於清 佛山生根詠春,南拳武術,發軔於清,得名於開山宗師——嚴詠春。武術名家梁贊,沿襲嚴詠春一脈,於佛山設館立派,收徒授藝,詠春自此生根,揚名立萬。詠春世代,名家輩出,葉問與阮奇山、姚才並稱「詠春三雄」,名重一時。
  • 佛山非遺吸睛又「圈粉」!| Amazing Foshan
    新年伊始,佛山非遺就收穫了一大波「全國流量」。這些古老的工藝不僅點綴著喜慶的日子,還象徵著佛山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元旦當晚,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無獨有偶,近日,48部非遺紀錄片在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的非遺展映專區上線,佛山唯一入選的佛山剪紙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永才的記錄工作成果列入其中。
  • 佛山年畫女俠的「青春之歌」:復活非遺,不負韶華!
    劉鍾萍是佛山木版年畫市級非遺傳承人,2018年12月她成功入選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由於平時經常外出講解、講課,因此頗有行走江湖的味道,她有個外號——年畫女俠。△劉鍾萍與師傅馮錦棠劉鍾萍師從佛山木版年畫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馮炳棠。馮炳棠創立的馮氏木版年畫老鋪是佛山現存唯一掌握全套製版工藝的百年老鋪,雕版、印製、工筆、開相、描金無所不能。2019年8月,馮炳棠因病去世,徒弟劉鍾萍決心要堅持畫畫,傳承好這門藝術文化。
  • 佛山一個賣魚仔開的酒樓,用的醬油竟是「非遺」
    他是佛山飲食江湖上的一個神話。從一個賣魚仔打拼成身價數億的企業家,憑一己之力把昔日的大排檔做成了珠三角地區的餐飲名店。而拋開其他不說,單就調味醬這一條,就足以說明他的成功和背後的付出分不開。旺閣漁村醬料採用傳統的「日曬夜露」釀製工藝,平均要6個月以上才能成就一道好醬油。
  • 廣東佛山這五種特色小吃糕點,遠近聞名,你們知道哪幾種?
    #佛山,簡稱「禪」,之所以稱之為佛山,是因為此地便建有佛教塔廟,被認為是「佛家之山」,故而得此名。佛山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自古就是富饒的魚米之鄉。佛山河網密布,生態環境優美,是獨具特色的嶺南水鄉。景區景點:三水森林公園、梁啓超故居、大旗頭村、九江璜璣自然保護區、蘆苞祖廟、三水九道谷。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來廣東佛山必吃的四大特色小吃,看看你吃過幾種呢?
  • 廣東佛山驚現「日本一番街」,把島國網友都搞懵了!
    原文標題:廣東佛山驚現「日本一番街」,把島國網友都搞懵了!這樣的佛山,我鎖了!來源:環球旅行(ID:Viphuanqiu)作者:旅行菌最近,有一位島國網友在廣東佛山發現了一條奇怪的「日本街道」。她將照片上傳到了推特上,引來了眾多日本網友的圍觀。
  • 純手工製作,國家級非遺佛山木版年畫復活,變身「國潮IP」
    地點:佛山 故事:佛山木版年畫始於宋元,盛於明清,歷經過700年風雨興衰後成為了首批國家級「非遺」。這些要經過20多道工序、純手工製作、有著「萬年紅」之稱的木版年畫,過去曾是家家戶戶爭相採購的「年貨」,並遠銷海內外。
  • 佛山旅遊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網旅遊推薦
    佛山粵劇在2015年由廣東省社科聯、佛山市主辦的「十大城市文化名片」評選中,入選為「佛山十大城市文化名片」,佛山粵劇是佛山一張響亮的戲曲名片。粵劇更是在2010年由廣東宣傳部主辦的「嶺南文化十大名片」活動中入選「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名單。
  • 廣東佛山門窗十大名牌排名榜(最新)
    說起門窗,我覺得做的比較好的,還是廣東佛山那邊的門窗品牌,尤其是廣東佛山門窗十大名牌,在全國是很有影響力的,很多城市都有他們的專賣店,可能有人會問,廣東佛山門窗十大名牌有哪些?那麼今天我在這裡給你分享一下廣東佛山門窗十大名牌排名榜,你可以參考一下。
  • 非遺大師饒寶蓮油管上「安利」中國文化,受追捧點讚!
    (原標題:非遺大師饒寶蓮油管上「安利」中國文化,受追捧點讚!) 近日,海外視頻網站Youtube又走紅了一位中國區作者:非遺剪紙大師,饒寶蓮。
  • 廣東佛山門窗前20名牌有哪些?
    近年來,市場上最火的門窗品類要屬鋁合金門窗,眾所周知的是,廣東省佛山市是國內鋁合金門窗的生產基地,佛山作為中國鋁材之都,順理成章的成為孕育中國鋁合金門窗的搖籃,全國排名靠前的鋁合金門窗企業大部分都是誕生於廣東佛山。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廣東佛山門窗前20名牌都有哪些?
  • 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作品亮相廣東時裝周
    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作品亮相廣東時裝周央廣網廣州8月24日消息(記者何偉奇)8月23日,廣東時裝周之東莞非遺原創服裝設計項目作品發布會在廣州流花展貿中心舉行,該項目旨在選取非遺項目在現代服飾中的應用實例,展現非遺在實踐中振興、在生活中弘揚的現狀,振興中國傳統工藝,詮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