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3月10日訊(記者肖楊通訊員 吳金偉)記者今日獲悉,在武漢疫情期間,武漢科技大學的女教師周瑜線上線下教學忙,為上好一門網課,輾轉四個平臺。
「輾轉」四個平臺上網課
因疫情影響,她這學期的「物理化學課」搬上了網絡。自從2月24日「開學」以來,每周二、四的下午,她都在電腦前,為學生們直播上課。
「嗨,同學們聽得見嗎?看得見PPT嗎?」開課前兩周,在學校推薦使用的智慧樹直播平臺上,化學與化工學院的周瑜教授開始「呼喚」學生們,為兩周後的第一節直播課做準備。這是她使用的第一個平臺。
接著,周瑜又建好了第二個平臺——「2020春物化線上學習交流群」。通過這個QQ群,她與179名來自不同教學班的學生,討論物理化學網課的教學方式。因為建群早、溝通充分,不少學生將搜集到的物理化學學習資料,分享在群文件內。
為了確保上課的進度,也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周瑜提議學生們先自學,推薦了「中國大學MOOC」,裡面有全網開放的物理化學課,「大家先看一遍視頻,我上課時為大家講解重點和答疑。」這是她使用的第三個平臺。
有少數學生吐糟,自己有惰性,按時看完這些視頻「好難啊」。周瑜沒有放任自流,而是 「對症下藥」,又特意申請了「中國大學MOOC」帳號,認證了課程,然後在群裡說:「大家在『我的學校雲』選我名下的那節課,這樣我可以看到每個人看視頻的進度,隨時提醒大家的進度。」
一度因為智慧樹app平臺處於維護狀態無法使用,經過各種嘗試後,周瑜還選擇了第四個平臺——騰訊課堂開課。
學生們隔空搶答熱情高漲
2月20日上午10點,周瑜在智慧樹平臺試講。學生們在群內提出了問題,「聲音太小、電流聲太大」,建議用QQ群語音教學。周瑜不斷地嘗試,最終,選擇在「智慧樹+QQ語音」的模式下,開始了網課教學。
「這個知識點聽懂的同學請扣1。」即使隔著屏幕,周瑜也十分注意課堂上的即時互動,講到重要的知識點,就會及時收集同學們的反饋。嘟嘟嘟,屏幕上頓時出現無數個「1」,同學們像搶紅包似的積極回應。
「這個問題誰『舉手』回答一下?」周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按下屏幕右下角的舉手鍵。屏幕上,騰訊課堂的討論區內跳出一個又一個名字,綠色的發音提示閃爍著。周老師點人發言,又點人補充。看到學生發言這麼踴躍,周瑜調侃道:「比起在教室裡,你們『隔空』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呀。」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知識點,周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查漏補缺」。
「衡量電解質溶液導電性能的四個物理量是?」周瑜提問,學生回答。她發現,大部分學生只能回答出慕課視頻中,明顯點出的「電導、電導率、摩爾電導率」,而對於第四個概念「極限摩爾電導率」卻混淆不清。
於是,她重點講解了四者的聯繫和區別,並通過PPT一步步地演示,將電導率拆分為電導、橫截面積、長度等幾個簡單概念,展示數學關係,細化了推導過程,化難為易,而後就「等量不同濃度相同電解質的導電性」提問驗證,確保學生們都能正確理解。
屢獲教學獎學生紛紛點讚
保障課堂質量的同時,周瑜還想辦法督促學生完成作業、鞏固知識。她不僅在智慧樹平臺上,還在QQ群內,及時發布作業信息,囑咐學生按時提交作業,將算入總成績。
第一堂課結束後不久,便有70餘名學生在網群裡陸陸續續提交了作業。與往常拿筆批改作業不同,網課作業的批改全程都要通過電腦操作。
「老師回復非常快!」學生崔一龍說,自己當時提交了作業,不到半小時就收到了評價。第二次上直播課時,周瑜和學生們說,看到大家完成作業很積極,自己也很快花一下午把作業全部改完,雖然中指和食指都已經僵硬難動彈,但很欣慰。
課前充分準備、課堂輕鬆愉快、問題當堂解決、批改作業認真,周老師的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
「周老師這麼認真,我們也要認真學習,不辜負老師。」 2018級化工專業的吳燦燦,早早地進入直播間等待開課。和他一樣,網課開始前10分鐘,百餘名學生就已經進入群裡說話「來啦,來啦」「已經迫不及待了」……
周瑜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作為一名老師,就應該用心、負責任地講好課,無愧於自己的職業。即使是特殊時期,老師學生見不了面,課前準備、上直播課、課後作業也都要做好。」
教學十五載,周瑜數次獲得學校年度教學優秀獎,學生評教也通常在學校前10%。該校化工學院呂早生主任說:「周瑜老師一直是一個很有責任心、有追求、有理想的老師。」課間,周瑜在群內分享了幾張武科大黃家湖校區盛開的早櫻圖,勾起了「宅」家學生對學校的思念,紛紛在群內抒發隔著屏幕難見面的思緒,「想回學校想得很」「太想念武科大」「這櫻花看著就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