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的針刺深度沒那麼簡單

2021-02-07 青海中藏醫傳統外治療法中心
《素問·寶命全形論》云:「深淺在志」。針刺的深淺,與治療作用和療效關係很大。我們除了對各個穴位所規定的針刺分寸要嚴格遵照外,還必須結合形氣.脈象、病情、病所、天時等因素為依據,靈活掌握,才有利於提高療效。所謂「進針深,療效髙」之說,顯然不符合辨證論治的精神。如果盲目瞎刺,造成「淺深不得,反為大賊」(《素問·刺要論》)。本文就深淺刺法的基本原則,談些膚淺的體會。

 一、察形氣定深淺

 針刺首先要觀察病者的形態。根據體格、年齡等情況,運用適當的深淺刺法。《靈樞·終始》篇說:「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依據形氣深淺刺法,要因人而施,酌情而定,大致歸納三個方面:

1. 形有肥瘦:肥人氣澀(針刺感應遲鈍)宜刺深;瘦人氣悍(針刺感應靈敏)宜刺淺。

2. 體有強弱:體質強壯正氣旺盛,多為實證,宜深刺;體質瘦弱,正氣不足,多為虛證,宜淺刺。

3. 年有長幼:老年正氣耗散,宜淺刺;嬰兒肌膚脆嫩,血少氣弱,宜淺刺疾出。

 二、切脈象定深淺

 切脈是辨證重要依據之一,根據脈之變化可確定深淺刺法。《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載:「凡將用針,必先診脈。」例如,虛脈主虛證,如氣不攝血的漏下症,淺刺補之以益氣攝血。實脈主實證,如胃熱的胃脘痛,深刺瀉之以清中理氣。《甲乙經》:「刺諸痛者,深刺之。諸痛者,其脈皆實。」

病有寒熱虛實不同,脈象反映各異,深淺刺法就不相同。一般情況下,脈證是相應的,但亦有不相應,因此不能片面強調切脈,故臨證有「順逆」與「從舍」之別。應當四診合參,所取穴位性能,全面考慮,才能做到從捨得宜,深淺適度。

三、識病情定深淺

臨證必須識別寒熱虛實不同的病情,然後擬定適合病情的深淺刺法與補瀉。如《靈樞·經脈》篇指出:「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病有新久,如《靈樞·終始》篇載之「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這些原則,應當切實掌握。

1. 病情的性質與針刺深淺關係密切,一般而言,陽、表、熱證宜淺刺;陰、裡、寒證宜深刺。

2. 病程長短與針刺深淺關係密切,病久痼疾要深刺,新病病輕邪淺宜淺刺。

四、知病所定深淺

針刺不可輕率,必須結合診斷,明確病所,病有在表、裡、髒、腑、皮、脈、肉、筋、骨的不同,病淺則淺刺,病深則深刺,要恰中病所。《素問·調經論》載:「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臨床常用刺法如下:

1.病在表或皮膚則淺刺,用半刺或皮膚針,如膚冷麻木的皮痺,以疏洩邪氣,並配合拔罐。皮膚淺刺還有二個方面作用:

(1)肌膚淺薄的穴位,用沿皮膚透刺法,比直刺療效高,如絲竹空透率谷治頭風痛.列缺透太淵治咳嗽。

(2)皮膚是經絡系統的分部,衛氣循於之中,《靈樞·禁服》篇有:「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其虛實」之說,因此充分發動衛氣的作用,治療範圍就不限於此。

2.病在絡脈,淺刺出血,用豹文刺。此法治療絡脈瘀阻,或邪入血分的一些疾病,如外傷腰痛,以活血祛瘀;丹毒以清熱解毒,活血消腫。

3.病在筋膜,有深淺不同:(1)淺部如橈骨莖突腱鞘炎用恢刺,以舒筋活絡。(2)深部如肩關節周圍炎用較深直透刺的關刺。

4.病在肌肉,用較深肌層透刺的合谷刺,如肌肉麻木或痠痛無力的肌痺,用以疏通經氣。合谷刺是以肌層多向透刺法為基礎,因此臨床應用擴大了治療範圍。例如中氣下陷的胃下垂,關元透氣海、中脘透上脘以升舉中氣。

5. 病在骨骼,用直刺深透的短刺,例如根性坐骨神經痛,按其腰椎壓痛及叩擊痛部位,取相應夾脊穴,病者有觸電樣感覺向下肢放射,往往即覺疼痛減輕。又如耳鳴耳聾症,對耳門、聽宮、聽會等穴,深刺比淺刺效果好,這就是腎主耳、腎主骨的緣故。

五、參天時定深淺

人與自然界相應的關係,《素問·診要經終論》說:「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應當注意人體氣血與時令的變化,適當地掌握深淺刺法。我的體會如下:

1.根據氣之所在與邪氣的深淺來確定。春夏之季,其氣散於外,病邪居淺,下針宜淺;秋冬之季,其氣斂藏於內,病邪居深,下針宜深而久留。

2. 四時刺法,古人指出還需根據病情靈活掌捏。如《靈樞·四時氣》指出:「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的原則,是符合臨床實際的。

相關焦點

  • 針灸之針刺手法
    註:提前報名預交500元可以申請優惠500元學費諮詢/報名可致電陽老師:18620499727(也是微信號)了解更多詳情點擊☞:新腕踝針、浮針及美容針臨床應用高級研修班—2月21日開課針灸作為中醫的一部分,它脫離不了整個中醫的理論體系,如果你只是想學點皮毛,那麼可以只看針灸方面的書,比如《針灸學》教材、《針灸大成
  • 針刺治「麻木」三則|針刺|腰椎間盤突出|針灸
    吾臨證治之,或針,或灸,或針灸並用,或用火針。但一些頑固性麻木之症,處理起來卻頗為棘手----吾嘗以針刺法治療手足及下肢麻木三例,其中有成功之經驗,亦有失敗之教訓,現錄之於後,以為臨證之參考也——第(一)則: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之足底麻木一例。朱某,男,50Y,工人。2010年4月5日來診。自訴:患L4-5椎間盤突出4年餘。
  • 針灸技法|針刺的「七方十劑」
    諸位有沒有想過,《黃帝內經》裡面為什麼幾乎只講針灸,而不講湯液學?可見在當時靠針灸就可以治好大部分病,而不必像現在這樣逢病就吃藥。當然,當時的針灸水平一定是比現在高的。針灸的神奇,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讓人們遺忘,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針灸哲學基礎和一整套辨證治療方法,作為一名每天治療疼痛的醫者,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
  • 臨床針刺誤針怎麼辦?一份珍貴的針灸解救穴
    學習中醫針灸的時候,都會學到一些事故的處理,注意事項及針灸禁忌等,一些因誤針引起的特殊現象與解救方法學了還是有用的。誤針有時會發生腫脹,宜針刺肓俞穴和天樞穴以救之,應在患者呼氣時進針,刺約一寸五分深相間的捻轉與臥針,沒捻轉半分鐘提出六分,臥針片刻再捻,以腫消為度;又,水分穴誤針時,還可能出水不止,可用真血竭末敷在水分穴上,沒有真血竭時,可用中國槐花末代替。
  • 針灸後多久可以洗澡 針灸功效竟這麼好
    針灸是從古代就一直延續到今天的一種中醫療法,它可以根據人的不同病因,尋找不同的穴位來進行治療。那麼針灸後多久可以洗澡?它有哪些功效作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針灸後多久可以洗澡灸屬於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通過循經取穴具有疏通經絡、調和陰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針灸對機體的損傷很小,一般說來,做完針灸後兩小時左右洗熱水澡是沒問題的。
  • 針灸如何調理身體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如果人體內經絡不暢,那麼氣血的運行就會受到阻礙,所以容易出現身體疼痛、關節麻木、腫脹等現象。  1.2、調和陰陽  除了疏通人體經絡的作用之外,針灸的作用還包括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這也是針灸、中醫的最終目的了。身體不舒服出現疾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歸根結底都是人體出現陰陽失衡,針灸可以有效的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
  • 【針灸秘笈】十分鐘讓你記住全身腧穴針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天突穴,針刺時應先直刺0.2~0.3寸,再將針尖轉向下方,沿胸骨柄後緣氣管前緣緩慢刺入0.5~1寸。人迎穴,針刺前,用左手按住搏動的頸總動脈;進針時,在指尖的引導下,於動脈內側緩慢刺入0.2~0.5寸,最深可達1寸。
  • 哈佛團隊報導電針刺抑制炎症原理,中醫針灸離被「正名」?
    針灸作為中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其所基於經脈穴位理論遲遲得不到證實,但針刺實實在在的臨床療效卻逐漸得到了循證醫學的承認。這些數據都為以後針刺相關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新的指導。該研究使用的交叉遺傳學策略所構建的動物模型的應用也遠遠不止研究電針刺這麼簡單,這種技術在神經領域研究的應用在未來也大有可為。
  • 針灸(1)
    那麼說針灸在整個中醫體系裡面承擔什麼作用呢?最重要的是一個字,快!以前中醫急救之時,最常用到的就是針灸。救急之法,最快不過針刺。這是最快見效的治療方式。中醫治病,講究四個字,簡便廉驗,針灸之法是能把這四個字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所以古時許多中醫遊歷四方的時候,藥箱子裡面除了放幾種配置的藥之外,一定會放一個針灸包。
  • 針灸功效及注意事項
    針灸是傳統的特色療法之一,可以起到疏通經脈以及調和氣血的作用,那麼還有哪些功效嗎?針灸時,有哪些事項要注意?
  • 針灸的主要原理究竟是什麼
    對於針灸想必大家都是相當的熟悉的,並且針灸也是我國治療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針灸可以預防疾病的出現,可以幫助人們促進血液的循環,疏通經絡,但是對於針灸的原理還是要有一定的了解的,那麼針灸的主要原理究竟是什麼呢?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內病外治」的醫術。
  • 針灸名家承淡安丨一代針灸巨擘(手法經驗)
    2.旋捻術:在針刺入時,或刺入後,或拔出之際,右手的拇、食指將針左右撚旋,是一種稍強刺激的手法,適用於抑制(強烈捻)或興奮(輕緩捻)為目的之針法。3.雀啄術:在針刺到達其一定深度後,將針體提上插下,如雀之啄食,頻頻急速上下運動,專用於刺激為目的。在提插之緩急強弱中,不僅能起抑制作用,亦能應用於興奮為目的者。4.屋漏術:懷雀啄術之運用稍有不同。
  • 針灸好處多 謹記7大事項
    針灸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休閒養生方式以及治療疾病的方式。針灸對於身體的健康是非常好的,但是也是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針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吧。針灸的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儘量採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 怎麼針灸才不會疼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他,焉知針灸疼不疼。那麼,到底有沒有不疼的針灸?我真的真的很怕疼。負責任的告訴你,這個真的有。要想針灸不疼,你和你的醫生應該這樣做。其實,針刺入皮膚時就像是蚊子叮咬一般,在穴位一定深度時,會感覺酸麻脹重。恐懼是個惡性循環,你越恐懼就會感覺越疼,放鬆心情會讓肌肉鬆弛,不至於過於緊繃而導致針刺入困難,而引起疼痛。2.
  • 針灸名家承淡安丨一代針灸巨臂(手法經驗)
    在針刺入時,或刺入後,或拔出之際,右手的拇、食指將針左右撚旋,是一種稍強刺激的手法,適用於抑制(強烈捻)或興奮(輕緩捻)為目的之針法。在針刺到達其一定深度後,將針體提上插下,如雀之啄食,頻頻急速上下運動,專用於刺激為目的。在提插之緩急強弱中,不僅能起抑制作用,亦能應用於興奮為目的者。懷雀啄術之運用稍有不同。
  • 天樞穴的針刺方法
    是臨床消化系統疾病和部分婦科病比較有效的穴位,但要取得好的療效,如何針刺至關重要。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我改變了常用的針刺方法,以平刺為基礎,主要在方向上把握療效關鍵,使療效倍增。具體操作是,穴位消毒後,針與穴位之間呈小於20度角進針,右側針尖向下,左側針尖向上。      腹部的電生理特性是腹部的迷走神經和內臟大神經在孤束核集中投射,誘發放電。
  • 針灸和針灸麻醉
    針灸是中醫也不能自圓其說的一件事,明英宗正統年間,所複製的「針灸銅人」,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殘碑,也存於歷史博物館。  穴位圖只標明了體表的位置,用同身寸來測量,已經是很不準確了,刺入深度的標準更無標準,可能是以得氣為準,因為人的個體差異,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得氣。酸、麻、痛、脹,淺刺也可以痛,深刺有痛麻感,可能是刺到神經,危害性就大了。  針灸麻醉,只用了針法,並沒用灸法,所以只能叫針刺,不能稱針灸。
  • 針灸留針多長時間 針灸時留針有講究
    針灸是中醫傳統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現代很多人都喜歡將針灸作為一種保健調理的手段。針灸的留針時間長短一直都是人們比較關注的,針灸留針多長時間為好呢?針灸的手法都有哪些呢?很多人喜歡的針灸減肥針灸哪些穴位比較好?一起了解一下吧。針灸留針多長時間先講結論,要留多久就看醫生因為治療的目的不同,所以針灸的長度就會不一樣。
  • 常用針刺補瀉法
    可見,針刺補瀉法,是產生補瀉作用,促使機體內在因素轉化的主要手段,也是針刺治病的關鍵。  常用的針刺補瀉手法有徐疾補瀉法、提插補瀉法、捻轉補瀉法、迎隨補瀉法、呼吸補瀉法、開闔補瀉法、平補平瀉法和熱補涼瀉法等八種,它們由針刺的基本手法結合其他方法組合而成。根據其手法簡繁不同的特點,可將針刺補瀉手法分為"單式補瀉手法"(基本補瀉手法)和"複式補瀉手法"(綜合補瀉手法)兩類。
  • 淺談針刺手法
    具體操作如下:(1)速刺法:進針時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壓在穴位上,右手拇、食、中三指捏住針身下端,無名指頂住針身,針具靠在押手指甲緣,在進針時切按稍重,右手運用腕力、指力迅速按壓刺入皮下,而後將針緩慢插入或稍帶捻轉,使針刺至要求的深度。此法較多的適用於1.5寸以內的毫針。長針進針法,可用拇、食、中三指捏住針身下端,在押手的協同下,一壓一刺迅入皮下,再作插入或捻轉至一定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