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中的經典美句

2021-02-17 中國好書

1、無人調護,自去經心。

2、情深不壽,壽則多辱。

3、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4、靜室焚香,閒中雅趣。

5、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6、酒瓶既罄,各採野菊插滿雙鬢。

7、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8、雖嘆其才思雋秀,竊恐其福澤不深。

9、布衣飯菜,可樂終身,不必作遠遊計矣。

10、是夜,月色頗佳,蘭影上粉牆,別有幽致。

11、八窗盡落,清風徐來,紈扇羅衫,剖瓜解暑。

12、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

13、芸則拔釵沽酒,不動聲色,良辰美景,不放輕過。

14、當是時,孤燈一盞,舉目無親,兩手空拳,寸心欲碎。綿綿此恨,曷其有極!

15、奉勸世間夫婦,固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語云:恩愛夫妻不到頭。

16、識趣之人看美人,三分容貌有姿態等於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於三四分。

17、夏月荷花除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搓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18、若布衣暖,菜飯飽,一室雍雍,優遊泉石,如滄浪亭、蕭爽樓之處境,真成煙火神仙矣。

19、何時黃鶴重來,且共倒金樽,澆洲渚千年芳草。但見白雲飛去,更誰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20、舞衫歌扇,轉眼皆非。紅粉青樓,當場即幻。秉靈燭以照迷情,持慧劍以割愛欲,殆非大勇不能也。

21、其形削肩長項,瘦不露骨,眉彎目秀,顧盼神飛,唯兩齒微露;似非佳相。一種纏綿之態,令人之意也消。

22、冥冥中是不是有一種神秘難解的力量指引著我們,兩個圓在某一點交錯,我們便相遇。或者,一切都只是偶然。

23、置之簷下與芸品題:此處宜設小閣,此處宜立茅亭,此處宜鑿六字:「落花流水之間」,此可以居,此可以釣,此可以眺。

24、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即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皆得其正,此養生之法也。

25、我嚇唬他要分手,他一邊看足球一邊哼哼哈哈地說:「分吧分吧,東西和錢都歸你,我什麼也不要,只要你走的時候別忘了帶上我就行。

26、餘與琢堂冒雪登焉,俯視長空,瓊花飛舞,遙指銀山玉樹,恍如身在瑤臺。江中往來小艇,縱橫掀播,如浪卷殘葉,名利之心至此一冷。

27、餘友淡公最慕柴桑翁,書不求解而能解,酒不期醉而能醉。且語餘曰:「詩何必五言,官何必五鬥,子何必五男,宅何必五柳。」可謂逸矣!

28、他不過是一個不過的男子,我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人。或許,在這個世界上,仍舊沒有我們這類人的容身之處。可是,總該有地方能容得下兩個平凡的男人。

29、以老篷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中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搞爛拌勻,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縮縮如碗口,亭亭可愛。

30、可是心中也有種莫名的嫉妒。我們二十歲相遇,之前的日子便是空白,他不知道這世上還有一個我。他的歡笑、眼淚、成功、失敗,都由別人來見證,沒有我的份,於是我嫉妒。

31、庭中有木犀一株,清香撩人。有廓有廂,地極幽靜。移居時,有一僕一嫗,並挈其小女來。僕能成衣,嫗能紡績,於是芸繡、嫗績、僕則成衣,以供薪水.餘素愛客,小酌必行令。

32、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逢時遇景,拾翠尋芳。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觴;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覆,世態炎涼,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

33、時當六月,內室炎蒸,幸居滄浪亭愛蓮居西間壁,板橋內一軒臨流,名曰"我取",取"清斯濯纓,濁斯濯足"意也。簷前老樹一株,濃蔭覆窗,人畫俱綠,隔岸遊人往來不絕。此吾父稼公垂簾宴客處也。稟命吾母,攜芸消夏於此。因暑罷繡,終日伴餘課書論古,品月評花而已。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覆為令。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矣。

34、且從來拂意之事,自不讀書者見之,似為我所獨遭,極其難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於此者,特不細心體驗耳。即如東坡先生歿後,遭逢高、孝,文字始出,而當時之憂讒畏譏,困頓轉徙潮惠之間,且遇跣足涉水,居近牛欄,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無嗣,陸放翁之忍飢,皆載在書卷,彼獨非千載聞人,而所遇皆如此,誠一心平靜觀,則人間拂意之事,可以渙然冰釋。

35、世事茫茫,光陰有限,算來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競短論長,卻不道榮枯有數,得失難量。看那秋風金谷,夜月烏江,阿房宮冷,銅雀臺荒,榮華花上露,富貴草頭霜。機關參透,萬慮皆忘,誇什麼龍樓鳳閣,說什麼利鎖名僵。閒來靜處,且將詩酒猖狂,唱一曲歸來未晚,歌一調湖海茫茫。逢時遇景,拾翠尋芳。約幾個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適性,或曲水流觴;或說些善因果報,或論些今古興亡;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

36、時方七月,綠樹陰濃,水面風來,蟬鳴聒耳。鄰老又為制魚竿,與芸垂釣於柳陰深處。日落時登土山觀晚霞夕照,隨意聯吟,有「獸雲吞落日,弓月彈流星」之句。少焉月印池中,蟲聲四起,設竹榻於籬下,老嫗報酒溫飯熟,遂就月光對酌,微醺而飯。浴罷則涼鞋蕉扇,或坐或臥,聽鄰老談因果報應事。三鼓歸臥,周體清涼,幾不知身居城市矣。籬邊倩鄰老購菊,遍植之。九月花開,又與芸居十日。吾母亦欣然來觀,持螯對菊,賞玩竟日。

37、其每日飯必用茶泡,喜食芥滷乳腐,吳俗呼為臭乳腐,又喜食蝦滷瓜。此二物餘生平所最惡者,因戲之曰:「狗無胃而食糞,以其不知臭穢;蜣螂團糞而化蟬,以其欲修高舉也。卿其狗耶?蟬耶?」芸曰:「腐取其價廉而可粥可飯,幼時食慣,今至君家已如蜣螂化蟬,猶喜食之者,不忘本出;至滷瓜之味,到此初嘗耳。」餘曰;「然則我家系狗竇耶?」芸窘而強解曰:「夫糞,人家皆有之,要在食與不食之別耳。然君喜食蒜,妾亦強映之。

38、潔一室,開南牖,八窗通明。勿多陳列玩器,引亂心目。設廣榻、長几各一,筆硯楚楚,旁設小几一,掛字畫一幅,頻換。几上置得意書一二部,古帖一本,古琴一張。心目間常要一塵不染。晨入園林,種植蔬果,芟草,灌花,蒔藥。歸來入室,閉目定神。時讀快書,怡悅神氣;時吟好詩,暢發幽情。臨古帖,撫古琴,倦即止。知己聚談,勿及時事,勿及權勢,勿臧否人物,勿爭辯是非。或約閒行,不衫不履,勿以勞苦徇禮節。小飲勿醉,陶然而已。


商務合作|出版投稿|請加微信QQ:3202795565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12句經典語錄,布衣菜飯可樂終身,算來何必奔忙
    汪涵和胡歌曾推薦過一本書,叫《浮生六記》。「浮生」二字出自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篇駢文《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浮生六記》作者沈復,字三白,生於乾隆年間,這本書是他大半生的回憶錄。書中主要記錄了他和妻子芸娘兩人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 浮生六記
    芸娘病故後,沈復用清麗典雅之筆,作《浮生六記》六卷,以慰生死隔離之相思。《浮生六記》有著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夢境的從容靜寂,與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傳一百餘年。《浮生六記》作者簡介:沈復清代布衣文人、畫家、園藝師。字三白,號梅逸。生於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中年之後家庭頻遭變故,與愛妻芸娘顛沛流離,歷盡坎坷。
  • 《浮生六記》:「浮生」短促如斯,卻有著自在自為的藝術美感
    讀《浮生六記》,我認識了可愛、可憐又可嘆的陳芸。可愛,是因為她恪守婦道之餘,有著孩子般的天真;可憐,是因為她顛簸的婚後生活和坎坷的人生際遇;可嘆,是因為她與丈夫中途分離的遺憾令人唏噓不已。二十三年的婚姻,彈指一揮間,匆匆了結。陳芸既沒有等到女兒青君出嫁的那天,也沒有看到兒子逢森長大成人。
  • 浮生六記,浮生若夢
    讀《浮生六記》,一千個人大抵便有一千種感受。買下這本《浮生六記》的同時,還買了幾本明清小品文,諸如《板橋雜記》《幽夢影》《小窗幽記》,但是,最先看的是《浮生六記》。它被很多名人作家推崇,都說是一本可錯過的好書。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它曾散落坊間,如同它的作者般,一度顛沛流離。
  • 《浮生六記》經典的10句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清朝時期,有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浮生六記》。這本書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 《浮生六記》:一部殘書迷倒了魯迅、陳寅恪等文化大家
    《浮生六記》篇幅不過四萬字,卻無法用"有趣"、"精緻"、"傷感"將其簡單概括。《浮生六記》共包括六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但《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今僅存其餘四記。
  • 《浮生六記》最美好的10句情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這幾年,《浮生六記》火遍朋友圈。我買之看之,一是源於我最喜歡的主持人汪涵的推薦;再是源於大師林語堂贊過的那個天下第一可愛女子和人間最理想的女人,女版陶淵明——芸娘。01200年前的愛情故事《浮生六記》本應是六篇,但現存的只有四篇,分別是《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和《浪遊記快》
  • 《浮生六記》:審美觀照中的江南日常生活
    《浮生六記》,一本繾綣溫柔的個人回憶錄,四百年前誕生於江南文人沈復之手,記錄自己與夫人陳芸的愛情生活故事。《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且影響頗大的自傳體散文,在筆記體文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在當代,它的人文美學意義進一步凸顯。沈復與妻子芸娘二人的生活地域空間,集中於當今長三角一帶。書中以優美的文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普通市民的江南生活圖卷,令人神往。
  • 《浮生六記》驚豔的10句話:餘生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所著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 讀《浮生六記》:浮生難得是清歡
    如果以六篇筆記來囊括你的一生,你會選擇哪六件事?起初買這本書的緣由,是在封面上的一句話「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曾過於執迷眼前之事,徒增煩惱,嚮往古時文人瀟灑不羈的心境,揮筆間洞悉人生百態。何為浮生,古代老莊學派認為人生在世空虛無定,故稱人生為浮生。清代乾隆年間,文人沈復離家漫遊,所著《浮生六記》,在遊歷期間,追思過往,記錄生活。淺顯的比喻,就像在看清代文人的朋友圈,看他夫妻舉案齊眉,插花品茗,遊歷人間。文章的基調大多是閒情逸緻,對妻子早逝的緬懷,讓人既心疼又欣慰,即便命途多舛,依然可見文人的胸襟與見地。
  • 《浮生六記》33句名言,出自肺腑感人至深
    《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影響頗大的自傳體隨筆,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長洲(現在江蘇蘇州)人,工詩畫、散文。據其所著的《浮生六記》來看,他出身於幕僚家庭,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與妻子陳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願意過一種布衣素食而從事藝術的生活,但因封建禮教的壓迫和貧苦生活的磨難,理想終未實現,經歷了生離死別的慘痛。妻死後,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後情況不明。該書的特點在於真純率真,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富有創造性。在書中,作者以深情直率的筆調敘了夫妻閨房之樂,寫出了夫妻間至誠至愛的真情。
  • 沈復:《浮生六記》
    這後一種優點本來極好,但也很有可能就造成了其生活中悲劇的一面,因其不能促使沈復為立身創業而有所激勵和敦促。末則通詩書,且於情懷靈性上有獨立的認識見解,並不易為沈復的精神所俘虜,有一種現代女性自尊自立自強的時代感。如果芸生在今世,也是一個極優秀雅致的女子。        這三種品性,就造就了芸因為和沈復一見鍾情,以後終身不改。
  • 《浮生六記》中沈復與陳芸「名不副實」的傳奇愛情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不會陌生,它是出自《浮生六記》中的節選(童趣),也是我們初等教育中必須背誦的課文。在《浮生六記》中,沈復對憨園似乎並無情意,只是陳芸非常喜歡她,希望能得這一個妹妹,甚至最後憨園離開,陳芸竟然悲痛至一病不起,期間意識不清時還反覆喃喃:憨園為何負我......這不禁引人遐思。從古至今妻妾總是不和,但陳芸和憨園之間的感情竟比對沈復的感情還要深,如果陳芸真的愛沈復,又怎麼主動會為他納妾,並且在妾室離去後還傷心欲絕呢?
  • 會心讀書會第二講 樂黛雲先生漫談《浮生六記》
    4月25日,由會心閣和人民政協網聯合主辦,紀錄中國頻道、中國書法報及新浪網協辦的會心讀書會第二講順利舉辦。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泰鬥、北京大學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樂黛雲先生帶領嘉賓參與討論《浮生六記》之美。
  • 直道相思了無益,看一看《浮生六記》
    笑完又覺得不該笑,想起來這是我以前看《浮生六記》的時候,準確一點大概是芸娘去世之後,隨手在筆邊的紙片上寫下來的。我就這麼保持著要笑不笑的奇怪的表情管理,拿著那張缺了一角的紙片,跪在灑滿一堆書的書桌上,不曉得笑還是不笑,也不曉得該踩在哪個著力點從書桌上下來。就這麼著,跪著想了很久。
  • 《浮生六記》中的名場面,林語堂將其譯成英文也十分有趣!
    《浮生六記》是一部自傳體散文集,「浮生」二字出自李白的詩句「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自1936年,《浮生六記》(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先後由林語堂等翻譯家譯為英文。
  • 《浮生六記》 ① |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導讀: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沈復的作品《浮生六記》。《浮生六記》寫於清朝嘉慶年間,由人在蘇州冷攤上發現殘稿,交給當時主持申報的王韜活字刊印。雖有六記的目錄,但殘稿只有四卷,其餘兩卷為後人編撰加稿,與原文的情懷和筆觸相去甚遠。雖然最後兩卷至今未被發現,卻絲毫不影響這本書的影響力,它的古意、美學、動人之處被無數文人大家讚譽。《浮生六記》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這本書被很多學者讚譽為「晚清小紅樓夢」。
  • 浮生六記速讀|是否為你的浪漫一生
    《浮生六記》是沈復的自傳體,寫於嘉慶年間,記錄與其妻的閨中趣事、遊學經歷以及家道中落等事跡,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這六記,被稱為小紅樓不僅是因為後兩記原稿丟失而後被後人重新編撰;更因為文中也記載了其家族由盛轉衰的紀實。
  • 《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竟然是個渣男!網友驚訝:真讓人意想不到
    若你初讀《浮生六記》,你會欣喜於那清新的文筆,平淡細膩的敘事中見出真摯的情感,感嘆沈復何以能夠抓住生活中那麼多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觸動人心的細節,越讀越喜愛裡面的人物,嚮往清代人的生活——活潑、灑脫,充滿情趣的生活。
  • 胡歌和汪涵都力推的《浮生六記》,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而這樣以公道護妻子,妻子亦知書明理,不畏清貧的愛情,無非是沈復窮極一生所著書《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創作的自傳體散文,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四卷,後兩卷已失傳。該書最令人難忘處非《閨房記樂》莫屬,被譽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與妻子芸自幼相識,兩情相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