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速讀|是否為你的浪漫一生

2020-12-22 貓吃小姐的餵

《浮生六記》是沈復的自傳體,寫於嘉慶年間,記錄與其妻的閨中趣事、遊學經歷以及家道中落等事跡,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這六記,被稱為小紅樓不僅是因為後兩記原稿丟失而後被後人重新編撰;更因為文中也記載了其家族由盛轉衰的紀實。

||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

乾隆1775年間,二人14歲在舅舅家相見,因表妹陳芸幼時做得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沈復便讓母親跟她定了親。陳芸天生秀敏聰慧,不僅做詩了得還擅長刺繡,容貌雖不上佳,但眉目顧盼神飛,那種纏綿嬌美的儀態也令人神之嚮往。兩人在18歲那年結為連理, 後《閨房記樂》中就記錄了他們沒羞沒臊又浪漫的恩愛夫妻生活。

|| 看花枝堆錦繡,聽鳥語弄笙簧 ||

兩個有趣靈魂的結合必定讓讀者成為檸檬精,七夕兩夫妻納涼賞月品詩,沈復給芸娘刻有「願生生世世為夫妻」的圖章;中秋節二人遊園攀山,亭中遊湖;芸娘還女扮男裝同沈復一起遊玩廟會;即使在貧寒之時,芸娘的生活智慧在省檢中也多出一份雅潔。這樣情趣與智慧並存的女人誰不歡喜。當然沈復這個富家子弟也有自己的文雅玩法,《閒情記趣》裡就記載了很多蟲玩、花草、綠植、焚香、書畫詩歌品鑑等文藝做派。

|| 從此擾擾攘攘,又不知夢醒何時耳 ||

然而一定是上天不言好事,《坎坷記愁》中芸娘為公公納妾得罪了婆婆,又因為不敢替婆婆寫家書得罪了公公,再加上原本費勁周章幫夫君下聘好的的小妾憨園被高貴達人奪取負了芸娘的承諾,這些糟心的事兒使得原本患有血疾的芸娘心結淤積,在病中纏綿不起。沈復家道中落後,為了貼補家用,芸娘又辛苦勞作更是一病不起,最後一刻芸娘緊握沈復的手,淚眼重複「來世」兩字,便留下寸心欲碎的沈復與一雙兒女長辭於世。

可謂「此恨綿綿無絕期」……一雙讓人豔羨恩愛23年的夫妻,就此天人兩隔。這位被林語堂稱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個最可愛女人」在最好的年紀就香消玉損,留下的是沈復在文學作品中的可愛模樣。

|| 優遊閒歲月,瀟灑度時光 ||

到《浪遊記快》這一章節主要講了沈復遊歷四方的始末經過,沈復從15歲起便跟著父親一起遠赴他鄉,或求學,或謀得一些差事,30多年間也走遍了江南、江北、西北的大部分地區。南邊最遠到過廣州,西邊至華山,北邊就是最後遊記裡記載的京城之地。記錄了一些名勝之地,也有無名卻勝景之處。文筆活潑瀟灑,是一本紀實驢友的友好讀物吧。

|| 若情趣至深,待山海盡頭 ||

本書就是一位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文藝青年的生活紀實,汪涵、胡歌都曾力薦,胡歌推薦的理由是沈復與芸娘的真摯愛情、汪涵的則是書中那些文人墨客的情趣騷情吧。

這本書絕大多數現代女性讀來不禁暗自來氣,跺腳大罵沈復是渣男,因為他的所謂文人自尊不能帶給芸娘的果腹生活,只會遊山玩水卻禁不起半點家庭責任,那你呢?等你讀完這本書不妨告訴我,你是否學習到幾招趣味之事兒,又或者情侶相處之道呢?

更多的電影小說速讀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貓吃小姐的餵

相關焦點

  • 浮生六記
    芸娘病故後,沈復用清麗典雅之筆,作《浮生六記》六卷,以慰生死隔離之相思。《浮生六記》有著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夢境的從容靜寂,與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傳一百餘年。《浮生六記》作者簡介:沈復清代布衣文人、畫家、園藝師。字三白,號梅逸。生於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中年之後家庭頻遭變故,與愛妻芸娘顛沛流離,歷盡坎坷。
  • 浮生六記,浮生若夢
    讀《浮生六記》,一千個人大抵便有一千種感受。買下這本《浮生六記》的同時,還買了幾本明清小品文,諸如《板橋雜記》《幽夢影》《小窗幽記》,但是,最先看的是《浮生六記》。它被很多名人作家推崇,都說是一本可錯過的好書。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它曾散落坊間,如同它的作者般,一度顛沛流離。
  • 讀《浮生六記》:浮生難得是清歡
    如果以六篇筆記來囊括你的一生,你會選擇哪六件事?起初買這本書的緣由,是在封面上的一句話「浮生若夢,為歡幾何」,曾過於執迷眼前之事,徒增煩惱,嚮往古時文人瀟灑不羈的心境,揮筆間洞悉人生百態。何為浮生,古代老莊學派認為人生在世空虛無定,故稱人生為浮生。清代乾隆年間,文人沈復離家漫遊,所著《浮生六記》,在遊歷期間,追思過往,記錄生活。淺顯的比喻,就像在看清代文人的朋友圈,看他夫妻舉案齊眉,插花品茗,遊歷人間。文章的基調大多是閒情逸緻,對妻子早逝的緬懷,讓人既心疼又欣慰,即便命途多舛,依然可見文人的胸襟與見地。
  • 《浮生六記》:「浮生」短促如斯,卻有著自在自為的藝術美感
    在東坡「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感召下,才有了沈復的《浮生六記》。關於「浮生」,季羨林先生也有獨到的見解:「『浮生』,不只是說生命的短促,更是指著生命不繫於任何龐然重物。生命處於自在自為的狀態。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卻昭示了生命本質上的尊嚴。」它像極了沈復筆下的「浮生」。
  • 「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過於情篤」——《浮生六記》譯後感
    清人沈復在自傳體筆記《浮生六記》中,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以歡愉始、哀戚終,伉儷情深、生離死別的愛情婚姻悲劇,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名噪一時,俞平伯為此書加標點並作序,林語堂也將其譯成英文,數百年來譽享海內外,後來還被改編成各類戲劇在舞臺上演出。
  • 《浮生六記》:一部殘書迷倒了魯迅、陳寅恪等文化大家
    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偶然發現了一本名為《浮生六記》的書稿,只有四卷,雖為殘稿,卻心喜不已,隨後他把書稿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六記》篇幅不過四萬字,卻無法用"有趣"、"精緻"、"傷感"將其簡單概括。《浮生六記》共包括六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養生記道》。但《中山記歷》《養生記道》已失傳,今僅存其餘四記。
  • 《浮生六記》:芸芸眾生皆不如你
    引言:《浮生六記》是清代乾隆、嘉慶時期一個姓名叫沈復,字三白的人所做的敘事散文著作,主要記錄了他與妻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其詩、酒、遊玩經歷。此書極受後來文人雅士的珍愛,其原因不止在於沈復極具生活氣息的行文,更在於此書的靈魂人物,沈復的妻子——陳芸。
  • 《浮生六記》:審美觀照中的江南日常生活
    《浮生六記》,一本繾綣溫柔的個人回憶錄,四百年前誕生於江南文人沈復之手,記錄自己與夫人陳芸的愛情生活故事。《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且影響頗大的自傳體散文,在筆記體文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在當代,它的人文美學意義進一步凸顯。沈復與妻子芸娘二人的生活地域空間,集中於當今長三角一帶。書中以優美的文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普通市民的江南生活圖卷,令人神往。
  • 胡歌和汪涵都力推的《浮生六記》,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而這樣以公道護妻子,妻子亦知書明理,不畏清貧的愛情,無非是沈復窮極一生所著書《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創作的自傳體散文,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四卷,後兩卷已失傳。該書最令人難忘處非《閨房記樂》莫屬,被譽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與妻子芸自幼相識,兩情相悅。
  • 《浮生六記》驚豔的10句話:餘生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字三白)所著的自傳體散文。清朝王韜的妻兄楊引傳在蘇州的冷攤上發現《浮生六記》的殘稿,只有四卷,交給當時在上海主持申報聞尊閣的王韜,以活字板刊行於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詩《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中: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 《浮生六記》中的名場面,林語堂將其譯成英文也十分有趣!
    你是否只想窩在空調房裡,抱著「快樂水」和冰西瓜度過一整天?或者,換個方式,讓一本書陪伴你度過炎炎夏日。今天,雙語君為你推薦一本適合夏天讀的書——清代文學家沈復所作的《浮生六記》。這本書的畫風是這樣的:漸見風帆沙鳥,水天一色……輕羅小扇,並坐水窗。
  • 《浮生六記》經典的10句話:「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清朝時期,有一位落魄的文人,用自己的病榻時光寫下了一部四萬餘字的回憶錄——《浮生六記》。這本書被稱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以純樸的文筆,記敘自己大半生的經歷,歡愉處與愁苦處兩相對照,真切動人。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 《浮生六記》:沈復一個比世俗還世俗的男人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沈復的作品《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芸娘:滿足了男人的一切幻想,卻活成了最卑微的模樣
    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覺得自有瀟灑意境。之後又聽說了《浮生六記》。想著這樣美好的書名,一定是一本清淡又不世故的書。直到讀了之後,才發現,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大概美好的愛情故事應當都有一個犧牲者,背負著比另一個人更深重的難。才成就了這些許為人稱道至今的豔羨吧。
  • 豆瓣9.0《浮生六記》|沈復和芸娘的愛情,願有一人陪你煙火一生
    沈復生於清末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這個布衣文人唯一傳世的自傳體作品便是《浮生六記》,全書僅80餘頁,但風格雋永浪漫,更是有著"小紅樓夢"之美譽。遊幕是介於仕和隱之間的選擇,清代遊幕之風興起於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間極盛。
  • 《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竟然是個渣男!網友驚訝:真讓人意想不到
    若你初讀《浮生六記》,你會欣喜於那清新的文筆,平淡細膩的敘事中見出真摯的情感,感嘆沈復何以能夠抓住生活中那麼多的細節,尤其是那些觸動人心的細節,越讀越喜愛裡面的人物,嚮往清代人的生活——活潑、灑脫,充滿情趣的生活。
  • 《浮生六記》中沈復與陳芸「名不副實」的傳奇愛情
    「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相信大家對這句話不會陌生,它是出自《浮生六記》中的節選(童趣),也是我們初等教育中必須背誦的課文。[陳芸主動為沈復求妾]陳、沈二人成婚不久,芸便在偶然一眼中意當時名妓「溫冷香」之女「憨園」,便心生為夫求妾之心。
  • 直道相思了無益,看一看《浮生六記》
    笑完又覺得不該笑,想起來這是我以前看《浮生六記》的時候,準確一點大概是芸娘去世之後,隨手在筆邊的紙片上寫下來的。我就這麼保持著要笑不笑的奇怪的表情管理,拿著那張缺了一角的紙片,跪在灑滿一堆書的書桌上,不曉得笑還是不笑,也不曉得該踩在哪個著力點從書桌上下來。就這麼著,跪著想了很久。
  • 沈復:《浮生六記》
    又則愛一個人,不惜為他犧牲自己的個人感受,為沈復謀取小妾即是例子。芸也有作為女性不免多事的一面,試圖為公公謀小妾,即是一例。結果反而因此失歡失失於堂上。其實兩次謀小妾,為丈夫為公公,實在是芸個人的兩大敗筆,其後來悲劇,蓋出於此。所謂畫蛇添足,無非就是這樣。世人沒事找事,多使自己陷於多出來的事之中。世間許多情恨痛苦,多出於此。
  • 《浮生六記》: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記錄清代文藝青年的神仙愛情
    清末閒散文人(文藝青年)沈復為了紀念自己和妻子的日常生活寫了一本《浮生六記》的自傳,記錄自己與妻子陳芸經營的一種布衣蔬食卻又心念藝術的生活,相當於我們現在記錄田園牧歌的戀愛小本本小日記。沈復的妻子叫做芸娘,這位女子曾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女人」,魯迅說她是中國第一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