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向遊戲競相扎堆上線的時間節點裡,主打日式RPG、卡牌及三消玩法的《執劍之刻》總顯得有些特別。
一方面,在女性向遊戲的大範疇裡,主打和風浪漫題材與日式RPG玩法的《執劍之刻》屬性偏向於乙女遊戲。雖然這個品類在國內還尚屬小眾領域,但《執劍之刻》的身上有著不少不能忽視的標籤——它由國內廠商拾夢文化與日本知名女性向二次元IP創作公司Rejet株式會社聯合製作,在國內市場由騰訊旗下極光計劃代理發行。不論從製作角度,還是發行角度來看,這款遊戲看起來都有著「破圈」的重大責任。
在遊戲上線前(8月3日),《執劍之刻》還在TapTap上有9.0的玩家預期分
然而,就在遊戲上線當日(8月9日),《執劍之刻》發生了運維上的重大事故,TapTap上的評分遭遇跳水。
《執劍之刻》官方微博公告
《執劍之刻》原計劃在8月9日11:00正式開服,但由於伺服器過載,壓力嚴重超出預期,導致手Q服部分玩家數據異常,出現缺少SSR級新手角色、UI錯亂、充值禮包未到帳等系列問題。
事件發生後,當日12:00,官方團隊進行了第一次伺服器重啟與修復,並於12:17時在微博發布補償公告。然而伺服器的重啟,讓正沉迷於「十連抽」以及成長升級、提升與遊戲角色羈絆的部分玩家,出現回檔現象。當玩家發現沒捂熱乎的UR、SSR卡一下沒了,辛苦通過的級數化為虛無,二次進入遊戲就會重新再來,疑惑或憤怒的情感便迅速發酵,立刻傳達至各大遊戲社區與平臺,讓《執劍之刻》評分高開低走。
《執劍之刻》玩家貼吧評論
根據官方微博敘述,直至8月10日,新手引導卡死及UI錯亂問題得以解決。但由於接近100G的用戶數據量下,極大的數據異常比對工作,直到8月11日,最讓玩家補滿的數據問題修復及回檔問題補償工作才全部完成。
《執劍之刻》官方微博公告
儘管我們都知道,在這段「搶修」的時間裡,製作方拾夢文化和發行方極光計劃可能用了最大的努力來解決問題,修復日程也在微博、TapTap上進行及時跟蹤公布,但造成的不良體驗讓不少玩家徹底對遊戲失望,雖然後續《執劍之刻》給玩家補償了20連抽以及體力等相關補償,但依舊沒能挽救大幅下跌的遊戲口碑。
其實,伺服器一直是遊戲上線最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最近幾款遊戲的上線經歷也越發說明,玩家不僅對產品本身質量要求很高,也一併對遊戲的上線、運營體驗有很高的標準,一點點失誤就能造成嚴重的後果,何況是這種重大的運維事故。
但拋開這個事件,在《執劍之刻》8月3日在B站進行的預熱上,遊戲製作人透露,這款手遊不僅與Rejet旗下知名乙女遊戲《劍為君舞》(《劍が君》)原班人馬聯合製作,其製作過程更耗費了長達3年的時間。
因此,在事件背後,龍虎報今天想從《執劍之刻》產品本身看看,這款遊戲究竟是一款怎樣的女性向遊戲?為什麼極光計劃選擇這款遊戲成為乙女向遊戲的突破口。
執劍之刻
口碑跌落的背後:
《執劍之刻》到底是怎樣一款女性向遊戲?
在體驗過遊戲後,龍虎報個人認為《執劍之刻》是一款出色的女性向作品,它雖然離完美評價還有段距離,但身上卻有不少乙女遊戲的閃光點值得我們注意。
乙女遊戲一詞本源自日本,在日本有深厚的遊戲文化,遊戲中通常會有不同性格的男主供玩家選擇或攻略,可以細分為乙女向(常以女生為第一人稱視角)、耽美向等等。
早在2017年,創作過《魔鬼戀人》《劍為君舞》等眾多女性向人氣作品的日本Rejet株式會社便宣布與拾夢文化聯袂創作的全新二次元企劃《執劍之刻》,由Rejet社長巖崎大介親任創作監督。這讓《執劍之刻》有了相當華麗的劇情、世界觀、美術、音樂製作陣容,也極具日本本土乙女遊戲風格的人物角色、立繪、世界觀、音樂的設定。
《執劍之刻》手遊OP《夜櫻絢爛》,由Rejet社長巖崎大介親自作詞、知名聲優花江夏樹演繹
以日式和風為題材,《執劍之刻》主要講述了日本幕府時代中津國中,人族、鬼族、妖族與稀人鬥爭、拯救家園的故事,玩家以女性為第一視角,從現代穿越到300年前的中津國,與當時的遊戲角色(武士)共同成長與戰鬥。除了遊戲中借用了德川光國、松尾芭蕉等一系列日本歷史上知名人物進行再創作,一些遊戲機制的名稱上也完全運用了日語的說法。
武士的品階晉升使用「開花」與「滿開」(形容花朵盛開)
再比如,《劍為君舞》原畫讀老師帶領眾多日本知名畫師負責《執劍之刻》的角色立繪和劇情插畫。
《執劍之刻》插畫
在這裡,讀老師不僅保留了日式二次元常規人物的六頭身設定,通常男子人物角色更為高挑,色彩構建上明麗柔和。最重要的是,在角色設計中,男子人物的眼角妝面、服飾紋理細節更加精緻。
圖片來源:《執劍之刻》B站直播遊戲預熱
遊戲角色德川光國立繪設定
既然談到立繪,那麼另外一個必備的聲優自然也不能落下。相比以往遊戲聲優陣容,《執劍之刻》的聲優團隊也顯得異常豪華,子安武人、花江夏樹、浪川大輔、島崎信長、立花慎之介等數十位日本知名聲優都列陣其中。
有趣的是,通過拾夢文化對玩法機制的再創作,讓僅用於推進劇情與角色日常交互出現的配音作為加深角色羈絆的重要收集要素。隨著玩家對與遊戲角色的養成,每個人物,接近兩百句代表不同情感的語音及百餘種插畫將一一作為收集要素展現出來。
這一系列「組合拳」下來,《執劍之刻》從人物立繪與聲音的展現,到角色性格、身世背景的打磨不僅有細節性的呼應,在理想狀態下,更能喚起國內一批聲優粉、《劍為君舞》劇情粉、「懂行」的乙女遊戲粉,這些垂直用戶加入遊戲其中。而對於大眾玩家來說,從TapTap上的玩家反饋來看,雖然不是所有玩家都能注意這些製作細節,但大部分玩家對這些遊戲還是十分買帳。
相比遊戲「華麗」的外包裝,《執劍之刻》的核心玩法則選用了一種較為內斂與保險的模式。
以遊戲核心戰鬥玩法為例,隨著劇情的推進,遊戲開啟戰鬥環節(戰鬥會消耗體力)。戰鬥中,玩家可以選擇三名武將使同時出戰,並在戰鬥過程中通過三消的玩法使用技能,這種劇情與戰鬥的結合的模式,此前《克魯賽德戰記》等產品也同樣使用過。
而在卡牌養成、三消式戰鬥玩法之外,《執劍之刻》也加入了有「本陣」系統(家園系統)。除了在戰鬥與主線劇情中玩家可以接近遊戲角色,在「本陣」中,玩家可以通過與角色對話解鎖更多配音,產生更多交互。更可以通過溫泉、料理、道場等支系玩法增加與遊戲角色的羈絆。
在溫泉玩法中,玩家可以幫助心儀的遊戲角色挑選浴衣、擦拭頭髮
也就是說,在《執劍之刻》中,除了採取了卡牌養成與解鎖劇情結合的玩法外,還將劇情打散,融入遊戲不同玩法模塊,使玩家有足夠高的自由度攻略心儀遊戲角色。
不容忽視的乙女遊戲品類發展
根據《2019中國遊戲產業半年度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用戶規模已達5.54億,女性用戶已佔國內遊戲用戶的46.7%,計算下來已經約有2.58億。而通過這些女性畫像分析,有48.6%的女性用戶是遊戲畫面空,有32.4%的女性用戶愛玩「三消」等休閒益智遊戲,更有16%女性玩家喜愛美食文化。
數據來源:伽馬數據《2019中國遊戲產業半年度報告》
巧妙地是,雖然是一款垂直向的乙女遊戲,但《執劍之刻》在多個維度都切中了大眾女性用戶的需求。
而從遊戲目前的玩家評價來看,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在體驗遊戲後,發出了炸服外更多實質性的評論,截至撰稿時,這款遊戲的玩家評價已從6.0分升至6.3分,略微有了回暖的趨勢。甚至由於新加入的防沉迷系統,我們也發現了不少更為年輕的玩家們。
參考日本的乙女文化,我們可以看到一款優質的乙女遊戲形成獨特文化圈層,更可以衍生更多周邊產物。遊戲角色本身的優質內容支撐起了乙女們、甚至大眾女性用戶的幻想世界,她們往往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會有更多的耐心,更加容易接受遊戲的問題,期待著遊戲變得更好。
或許這便是在開服事件後,有越來越多玩家選擇理解團隊、信任《執劍之刻》的原因。而或許,《執劍之刻》在未來也會形成自己的乙女文化,儘管到達終點或許會多用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