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發布樣機 似鋼鐵戰衣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發布樣機 似鋼鐵戰衣
2018-02-14 04:40:29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2018年02月14日 04:40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野練

  國產「外骨骼」,讓你分分鐘變身自主「鋼鐵俠」  

  專家聊裝備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研製的「穿戴式外骨骼助力機器人」對外發布第二代樣機,其功能和性能指標已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裝備的技術水平。

  最新照片顯示,第二代外骨骼系統更加輕量化,好似穿在人體上的「鋼鐵戰衣」,使用該系統可大幅提高人體的負重能力,緩解身體疲累,降低骨骼肌肉受傷機率,在應對複雜地形環境、隨機性任務時具有較好的靈活性。

  「除了負重搬運,還可進行山地負重攜行和高原巡邏。」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特種裝備研究室副主任、該項目負責人莫新民表示,外骨骼機器人是為滿足高原、山地、城市等複雜地形環境條件下,戰士執行各種作戰或後勤任務對體能增強的迫切需求而研發的單人操作的智能仿生軍民兩用多功能攜行助力系統。「其結構部件並聯在人體肢體外側,與人體關節並行運動,將人體的大部分外負載重量傳遞到地面,控制系統的智能和主動性能對人體關節適時助力。」

  新發布的第二代外骨骼系統自重24kg,行進速度每小時4—4.8公裡,單人穿戴時長約2分鐘,旁人輔助穿戴40秒,脫卸30秒並可摺疊運輸,適應1.6m—1.9m的身高範圍,額定負重50kg,可連續工作4小時。「相比第一代外骨骼系統自重減輕30%,背架系統實現了集成一體化設計;控制系統伺服跟蹤延遲時間縮短了50%;動力電池具備SMBus管理功能;整個傳感網絡得到優化,姿態測量維度從一維提升到三維,使系統的逆動力學解算精度提高了25%。」莫新民介紹道。

  本次發布的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系統是該研究所獨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系統的優化升級,樣機關鍵技術均立足團隊自主研發,掌握全部核心關鍵技術並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其功能和技術指標已基本達到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布的人體負重支撐系統(HULC)的相關指標。西北機電工程研究所於2013年組建了外骨骼機器人科研團隊,歷經五年的多輪設計迭代及優化,項目團隊解決了人機耦合系統面臨的高動態性、特異性與不確定性難題,取得了人機協同智能傳感控制技術、人體運動適應性承載機構設計技術和輕小高效液壓驅動技術等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的突破。「如果不突破這些核心關鍵技術,外骨骼機器人就動不了、動不好,更別說實現為士兵助力等多種功能。此外,進口元器件的國產化和技術成熟度增加也使成本大幅下降。」莫新民表示。

  世界範圍內,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的研發競爭激烈。以美國、俄羅斯和法國等科技發達國家為代表的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和項目主要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HULC系統、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的「戰術突擊輕型作戰服」項目和俄羅斯國防部第三中央研究所的「勇士-21」系統等。外骨骼機器人系統有剛性、柔性、主動、被動四類,但部分外骨骼系統以「剛柔耦合」或「主被動複合」等複合技術形態展現。「根據不同應用場景需求和技術特點,複合技術形態應該是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的發展方向。」莫新民說。

  第二代外骨骼機器人系統的軍民應用前景均十分廣闊。軍用方面,一是作為單兵作戰平臺,與無人系統高度融合後形成強大靈活的作戰能力,可能深刻改變現有作戰模式;二是作為支援保障類裝備,增強士兵的負重與機動能力,協助完成高原山地環境軍用物資運輸、野外彈藥補給、戰場救援、抗震搶險救災、狹小空間物資搬運等高負荷高強度任務,可大幅提高士兵對缺氧環境的耐受力;三是通過專項設計拓展應用於核工業全封閉穿戴式輻射防護服、航天員太空助力等領域。

  民用方面,針對需求進行適應性設計並應用於多個行業領域,如高層消防、抗震搶險救災、物流業等,還可幫助老年人和殘疾人實現自主行走。「改進型外骨骼機器人系統已進行相關野外試驗驗證,不過投入實用還有距離,將在成本、可靠性、可維修性、耐環境性四個方面進行一系列優化和提升並儘快開展小批量試用。」莫新民說。本報記者 唐芳

相關焦點

  • 外骨骼機器人在物流和製造業的倉儲搬運環節的展望
    後背式 外骨骼機器人 背重物 如履平此類可穿戴機器人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五角大樓就要求提供可穿戴機器人以提高士兵作戰能力,從那時起,外骨骼機器人技術開始迅速發展。2016年,哈佛大學懷斯研究所發布了與ReWalk公司合作研發的新一代外骨骼機器人,其採用可穿戴傳感器的拉伸檢測運動,之後通過拉索驅動踝關節的動作,從而實現動作驅動。2017年,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憑藉現有伺服驅動、能量智能管理、姿態控制等技術優勢,研製了負重型外骨骼機器人。
  • 現實版「鋼鐵俠」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研製成功—新聞—科學網
    試驗者演示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 近日,東部戰區總醫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研製出了一款能夠完成多項複雜動作、負重能力強、續航時間長的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即可以通過人的智力來控制機器人,進而利用機器人來完成人體自身能力無法單獨完成的任務。 這款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的特點是操作簡單,易於運輸、穿戴方便。它的最大承載能力超過70公斤;在不受地理環境限制的情況下,負重50公斤行走的平均速度可達4千米/小時;並且能夠連續工作4小時以上;身高165—185釐米,體重60—90公斤的人皆可使用。
  •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基於運動學原理的可穿戴下肢助力機器人 陳鋒、湯敏 發表於 2014-02-18 17:50:02   對可穿戴型助力機器人控制策略進行分析。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外骨骼的構想是受到甲殼蟲的啟發,單兵外骨骼機器人是一種由鋼鐵的框架構成並且可讓人穿上的機器裝置,也被稱作強化服、動力服、動力裝甲等,該裝備主要通過穿在體外、擁有骨骼模樣的機械裝置為人體增添量,實現人體體力、防護能力和對複雜環境適應能力的提升。最簡單的解釋,就是普通人穿上它也可以擁有高機動性和強大的力量,這樣的提升可以說在未來外骨骼有著無限的開放潛力。
  • 單兵外骨骼讓士兵全部變成「超人」?
    這種形似骨架的,能增強人類能力的可穿戴機電裝備就是我們常聽說的「外骨骼」。 步入21世紀,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PRA)啟動了「增強人體機能的外骨骼」(EHPA)項目,並設置了約5000萬美元的經費支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此資助下,完成了下肢末端外骨骼」(Berkeley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BLEEX)樣機的試驗測試。
  • 德國上肢外骨骼機器人,高精度觸覺交互,大範圍運動,柔性跟隨身體!
    ,你可能會想到炫酷的鋼鐵俠,普通人的身體穿著鋼鐵戰衣便能化身為超能力者,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這個問題在外骨骼機器人上,由於目標任務是讓外骨骼跟隨人體運動,而人體想怎麼動很難量化。除了像ANYexo這樣用於醫療康復的外骨骼外,在軍事、工業甚至日常生活中均出現了它的身影。比如去年火爆網絡的助力外骨骼外賣小哥。
  • 【拓斯達|前沿】「改變生活」的外骨骼機器人
    這家公司設計和製造用於醫療應用的定製外骨骼機器人,以期未來取代許多患者每天依賴的輪椅。 數以百萬計的人患有截癱、腦性癱瘓和脊髓性肌萎縮症 (SMA) 等神經生理疾病。採用被動式輔助工具(如手杖、拐杖和助行器)進行神經功能康復治療,對於改善因這些疾病造成的行動不便至關重要。
  • 人體外骨骼系統來了,擁有「鋼鐵俠」盔甲不再是夢
    現在,這樣高科技的鋼鐵鎧甲不再只是電影中的想像,只是現實中它的名字變了,科研人員稱其為人體外骨骼。目前,人體外骨骼的應用已經相當普遍,從戰場到工廠,再到整形外科和物理康復,都有它的身影。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中就介紹了人體外骨骼的最新進展。人體外骨骼是將人造骨頭和肌肉穿戴在人體外面,起到輔助和保護的作用。
  • 這身鋼鐵戰衣即將實兵測試
    這套具備動作同步式驅動系統與核生化防護系統的動力服,外殼覆以輕合金,能有效地防護輕兵器或炸彈破片的攻擊。由於能同步運動再加上動力增幅,大幅地提升了士兵的防護力,運動能力與生存性。值得一提的是,動力裝甲和機器人完全不同,它是由真人穿戴的高科技裝置,而不是電腦AI操控的機器人。動力裝甲與常見的「人形兵器」也有很大區別,簡單說,後者是由人採用通常的方式(如按鍵、操縱杆等)操控武器作戰,而前者則是機器附著於人,跟隨人的動作進行動作。
  • 從重達百斤價值百萬,到能負載2噸,外骨骼機器人未來會如何?
    最近,現代汽車集團可穿戴式機器人Vest Exoskeleton問世並獲紅點設計獎,現代集團稱VEX應用了目前的最新技術,開發應用後能為日常從事體力工作的生產線工人提供實用性幫助,最強大的效果是能舉起一輛汽車,現代汽車集團表示計劃在世界範圍內推廣VEX,以促進生產力和提高安全性。
  • 開發外骨骼機器人,「鐵甲鋼拳」助力京東618物流大戰
    普遍員工在工作4小時後效率直線下滑,外骨骼可以通過將高效工作時間延長至8小時甚至更多來提高效率。但一個工業分揀機器人的價值大概對標一個員工至少20月以上的薪水。而且應對狀況複雜的應用場景,效果並不好。根據成本因素,倉儲中心使用大量人力近幾年內仍是必要的。今年618期間,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外骨骼機器人,以減輕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
  • 現實版鋼鐵俠戰衣 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原標題:現實版鋼鐵俠戰衣 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202所研製的外骨骼公開技術指標:   額定背負   負荷35公斤   額定搬運   負荷50公斤   額定背負負荷35公斤情況下,   平地步速4.5公裡
  • 鋼鐵俠:那些年的鋼鐵戰衣
    漫威最讓粉絲們喜歡的就是鋼鐵俠的鋼鐵戰衣了,不僅科技感十足,而且造型也很炫酷,從簡陋的MK1代到如今的MK50,每一具戰甲都有自己的特色從穿戴方式的改變也能看出,託尼一直在不停的升級戰甲,為了應付未來的危機。鋼鐵俠戰衣是鋼鐵俠(託尼·史塔克)的戰鬥裝甲。鋼鐵俠賦予史塔克超人力量,超人耐力,飛行能力與多種武器的動力裝甲。
  • 讓萌妹也能單手提起壯漢,炫酷「鐵甲鋼拳外骨骼」亮相零一科技節
    年紀大點的科幻迷應該還會想起星際爭霸裡的龍騎士,讓肉體受損的神族戰士通過機甲重回戰鬥序列……其實,機械外骨骼是一種可穿戴式機器人,這種機器人不僅可以為使用者提供額外的能量和動力,而且還能大幅增加穿戴者的力量和耐力,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護重勞動者的骨骼和肌肉。本屆零一科技節作為全球首個全場景沉浸式科技展,當然少不了有最炫最前沿的「外骨骼」跟觀眾見面了。
  • 《蜘蛛俠:英雄歸來2》又曝新戰衣,或是鋼鐵蜘蛛戰衣的升級版
    自《蜘蛛俠:英雄歸來2》開拍以來,就不斷的洩露出有關蜘蛛俠新戰衣的消息,前段時間網絡上就曝光了一張蜘蛛俠的片場照,照片中的蜘蛛續穿戴著一身類似暗影戰衣的服裝,讓大家猜測蜘蛛俠可能已加入神盾局並在當中執行一些潛行任務。
  • 漫威蜘蛛俠新戰衣曝光!寒光閃閃似中國古代將軍,比鋼鐵俠還鋼鐵
    漫威蜘蛛俠新戰衣曝光!寒光閃閃似中國古代將軍,比鋼鐵俠還鋼鐵大家好,歡迎收聽美漫小喇叭,這次小編和大家聊的是一間很有意思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整個漫威宇宙除了鋼鐵俠,戰衣最多的就要數小蜘蛛同志了,各式各樣的戰衣簡直是層出不窮,幾乎每一件都有特別的用途或者是出處,堪稱是裝備狂人了。
  • 外骨骼機器人送餐,外賣小哥背百斤重物輕鬆上樓
    智東西4月24日消息,近日一幅科幻遊戲中的場景成為了現實,一位外賣小哥穿戴著外骨骼機器人,背負近百斤重物卻能輕鬆踱步,甚至可以流暢地上下樓梯。▲《死亡擱淺》遊戲畫面如今,這樣的場景被搬到了現實中,據了解,這位外賣小哥所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是由傲鯊智能研發的HEMS-GS 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 國產最輕便無線手部外骨骼機器人亮相上海
    會上,以「智能康復港」平臺為依託,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包括手功能康復機器人、上下肢主被動訓練系統、平衡機能評估與訓練系統在內,覆蓋人體不同關節與部位的7款新品。此次產品發布亮點十足:新一代下肢康復機器人實現突破,推出了針對機構訓練版本ExoMotus M4、針對個人的助行版本ExoMotus H4以及針對科研領域的開發者版本EXOPS,實現康復周期全覆蓋;手功能康復機器人是世界上最輕便的無線手部外骨骼機器人之一;標準化的智能康復訓練設備實現了對上肢、下肢、踝關節、腕關節、手指等部位的全覆蓋。
  • 福祉科普|一套真正「屬於」你的外骨骼
    現有的較為先進的方式就是使用外骨骼機器人來輔助老人進行康復訓練,這項技術也常用於殘障人士的輔助運動設備。雖然目前外骨骼機器人已經能夠很好的模仿標準步態,但是對於不同人之間的步態差異性卻無法很好地適應,從而舒適體驗較差。
  • 除了鋼鐵俠,還有五位角色穿過鋼鐵戰衣,還有一位反派!
    漫威電影十年布局,鋼鐵俠的戰甲也經歷了很多個版本的改造,從穿戴方式到配色以及性能和武器系統,可以說是越來越強。當初MK5上線的時候還是手提箱的方式結合,到現在也已經變成了如流水一般的納米材料。其實電影中除了託尼之外,還有五個人穿過他的鋼鐵戰甲:Vol.1 羅德上校羅德上校一直是鋼鐵俠的好友,但奈何託尼又與上面的BOSS不合,才有了羅德上校作為中間人,想得到鋼鐵戰衣的技術。期間託尼喝醉,羅德穿上MK2與其爭執,隨後帶回去研究,自此MK2也被改造成了羅德的戰衣,他自己也成了戰爭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