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棉花採摘過半 目標價格現新變化
新疆:棉花採摘過半 目標價格現新變化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10月26日 14:51 A-A+ ,在新疆巴州棉花主產地,這裡大面積的棉花棉桃飽滿、60%的棉花已經採摘完畢,而今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
-
河南女到新疆摘棉花,摘1斤1元錢,3個月能賺1萬元
2019年9月她隨河南的採棉大軍來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尉犁縣的一家農場,在這裡要進行為期3個月的摘棉花的打工生涯。這是她來到這裡的第二天,看到這裡的異域風情後,心花怒放,喜笑顏開。這次組織她們到新疆採棉的牽頭人叫杜月麗,也是河南西華縣農民,因為前幾年一直在新疆摘棉花,熟悉那裡情況後就每年帶上河南的姐妹到新疆採棉,她被大家稱為「棉頭」。
-
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
國慶將至,我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天山南北各棉區「白浪滾滾」,陸續進入集中採摘期。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3761.38萬畝,基本與2019年持平。其中,地方棉花種植2419.66萬畝(北疆棉區771.32萬畝,東疆棉區31.24萬畝,南疆棉區1617.1萬畝),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種植約1300萬畝。
-
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新疆巴州二百餘萬畝機採棉正在進行採收 出處:中新網新疆 2020年09月27日 連日來,新疆巴州三百餘萬畝的棉花地裡,400多臺採棉機正在有序採摘新棉。今年,新疆巴州棉花種植面積達308萬畝,其中機採棉面積預計達220萬畝以上。
-
新疆摘棉花大軍「消失」,是危機,還是時代進步?
在新疆植棉500萬畝。需要拾棉花人數高達50萬人,秋季,是棉花採摘的季節,因此,每年這個時候都引來了全國各地不少農民工前去。賺取一份辛苦錢。大型採棉機正在田地裡採摘棉花。採棉機在新疆已經全面推廣,這則意味著傳統的採棉工逐漸消失,昔日壯觀的「採棉大軍」即將褪去歷史的舞臺。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棉花主要依靠人工採摘。
-
新疆雙河市76.2萬畝棉花開採
原標題:新疆雙河市76.2萬畝棉花開採 9月11日晚上9點左右,一輛大型採棉機開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一團一連8井2號地開採棉花,標誌著五師雙河市種植的
-
棉花進入採摘期 科技助力新疆棉田「無人作業」
熱孜萬古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0月6日電(熱孜萬古)眼下,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伴隨著機械轟鳴聲,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當地棉農阿布都卡地爾·麥麥提說:「如今通過大型採棉機採收,效率高了很多。」
-
引進優質品種 150畝李子比哈密瓜還甜
在位於陽穀縣僑潤街道後迷魂陣村的鑫海灣合作社採摘園中,優質的李子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採摘,採摘園負責人劉廣格也忙得不亦樂乎。 「普通西瓜的甜度值大約在8到9之間,新疆哈密瓜的甜度值能達到12到14,而咱們家李子的甜度值可以達到20!」劉廣格難掩心中的喜悅,現場摘下李子邀請遊客品嘗。 劉廣格是僑潤街道後迷魂陣村人。
-
送去新疆摘棉花是什麼梗 新疆摘棉花什麼意思出處介紹
相信經常刷抖音的網友們都能看到這樣一句話,就是在熱門評論裡,很多人都會說抓你去新疆摘棉花,這是什麼意思?新疆摘棉花是什麼梗?新疆摘棉花是什麼梗新疆摘棉花,常見於抖音評論,「送去新疆摘棉花」,就是亂說話讓你去受苦受累的意思。
-
新疆棉花採摘期 智能農機助力疆棉生產
新京報訊(記者 耿子葉)目前,中國棉花主產區新疆迎來棉花豐收季。近日,陸續進入棉花採摘的高峰期。在新疆喀什等地,採棉機在棉田中來回穿梭進行機械化採收。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統計,2020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逾3761萬畝,其中,南疆棉區超1600餘萬畝。
-
佛山這片果園40畝極潤無花果開摘!
佛山這片果園40畝極潤無花果開摘!採摘 | 40畝清潤無花果平沙島上這片40畝的農場,種著珠三角一帶罕見的無花果,最佳採摘期在7-12月!農場內的無花果品種包括:波姬紅、豐產黃和波爾多(法國品種)等。個頭飽滿的波姬紅皮薄汁多,青皮紅心的豐產黃味道最甜,皮色酒紅的波爾多有著巧克力般的馥鬱……新鮮摘上一顆品嘗,口感軟糯、潤到入肺。
-
在新疆採摘棉花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畫面二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來自河南、四川、雲南、甘肅等中西部農村的勞動力,每年通過鐵路、公路,齊赴新疆拾花「淘金」,一度曾達60餘萬人。畫面三河南是全國人口大省,具有十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近些年來,人多地少,河南農民把進疆摘棉當成增加收入的一條渠道。畫面四拾花的生活簡單而清苦。
-
新疆和田 | 于田縣5萬畝沙漠中的玫瑰花進入採摘季
新疆和田 | 于田縣5萬畝沙漠中的玫瑰花進入採摘季 2020-05-23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片的棉花,是新疆特有的白
還有一個新疆姑娘,她說她要抱一床大棉被,什麼也不帶,就抱一床新疆的大棉被,「新疆的棉花吃陽光長大的,蓋這樣的被子,日子暖烘烘的。」1.五一期間,央視報導了一系列「中國希望的田野」,其中就有新疆的棉花。對於棉花來說,更是這樣。「一年收一季,以及收不上一年就完了。」52歲的張東偉來自河南南陽,他到新疆已經12年了。原本自己承包了200多畝地,種了3年的打瓜(西瓜的變種),賠了3年。後來才改種棉花,但辛苦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春天怕風沙怕雨多,夏天怕冰雹,還要防蟲害。」稍有不慎,不知辛苦打了水漂,還要準備賠錢。
-
防疫生產「兩不誤」 新疆700畝洋甘菊開始收割
(抗擊新冠肺炎)防疫生產「兩不誤」 新疆700畝洋甘菊開始收割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19日電(鍾改清 李梅) 「將近700畝地的洋甘菊面臨收穫難題,鄉黨委幫我們找來了3臺收割機,還有2臺拉運機車,保證了洋甘菊收穫的順利進行。」8月18日,新疆伊犁冠通生物集團有限公司香料種植基地負責人崔存義說。
-
瓜州機採棉挑起棉花種植「大梁」
現年63歲的王建得是瓜州縣西湖鎮北溝村的建檔立卡戶,老兩口有耕地12畝,因家中缺乏勞動力,無法耕種土地,生活十分貧困。2018年王建得在鎮政府幫扶下,將9畝土地流轉給瓜州縣誌誠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年能領到土地流轉租金4500元,這對王建得來說,是一件好事。
-
50畝採摘園,40多個葡萄品種!萊西望城的這個葡萄園迎來豐收季
據了解,51歲的張俊浩種植了50畝葡萄採摘園,葡萄新品種多達40多個,採摘期將一直持續到11月中旬。遊客正在採摘葡萄。葡萄園迎來豐收季在張俊浩的葡萄採摘園裡觀海新聞記者看到,50多畝的園子分成4個連體大棚,每個大棚的葡萄藤蔓上掛滿了葡萄,令人忍不住摘下一粒品嘗。
-
新疆棉花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阿克蘇地區是新疆的優質棉生產基地,今年棉花種植面積748.39萬畝,當地棉花總產量佔全國六分之一。今年,當地以優化棉花品種結構為突破口,全面推行「一主兩輔」用種模式。阿瓦提縣今年棉花種植面積逾142萬畝,推廣「一主兩輔」面積135萬畝。在位於阿瓦提縣的中棉集團阿瓦提棉花產業化有限公司,前來交售棉花的棉農絡繹不絕。
-
農村姐姐種植80畝秋葵,1元一斤被收購,姐夫:一年能賺至少50萬
今年三姐家種植了80畝秋葵,盛夏三伏天正好是秋葵的豐收季節,頂著40度的高溫天氣下地採摘秋葵,又累又苦,不過付出的所有回報都會以金錢兌現。秋葵,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蔬菜了。以前秋葵可以算是「高端食材」了,一斤十幾元的價格很多家庭都不怎麼捨得買,就算是現在的菜市場,秋葵也要7、8元一斤。那麼,很多人認為三姐家種植了80畝秋葵,豈不是賺翻了?答案並不是這樣。
-
種植薄荷一畝成本才2千元,種植前景如何?賺錢嗎
二、薄荷的種植成本分析薄荷的種植成本,一畝只需2000元左右。主要包括 :土地租金、種苗費、化肥農藥、人工及其它費用。1、土地租金:土地的租金主要要根據種植地區來定。隨著土地租金越來越貴,現在大部分地區都在1000元/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