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是第9天,我也按照計劃完成,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不知道朋友們認不認同?
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那就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還有一句話「萬事開頭難」。那麼真的是「萬事開頭難」嗎?
我想不是的,開頭難的原因,大概是因為在開頭的時候給自己設定的大目標或者只看到艱難的結果,反而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對付出行動的積極性造成的打擊。這麼說來,「立大志」或許不是好事?會讓很多人像是站在珠峰面前,高山仰不止,然後只能說一聲「我退出」的話。
「立大志」是好是壞是因人而異的。對於性格堅定的人,立大志是他們通往目標的航燈,為他們指明方向;對於性格懶散的人,那就是阻擋在前的「珠穆朗瑪峰」,讓他們望而卻步。而我們的微習慣,我更喜歡稱它為「小小的堅持」,就是給性格懶散的人(懶癌症患者)改變自己的有效策略。
懶散的人做出改變的有效方式
對於懶散的人,我想改變最難的地方就是在這「萬事開頭難」。那麼我們就用一種簡單到極致的方式(小小的堅持)來開這個頭,一種簡單到都不好意思不動作的方式,比如說每天5個深蹲,要是嫌5個太多,那麼4個,3個,甚至1個呢?或者每天看2頁書,如果還是嫌麻煩,太花時間,那麼1頁也可以,或者1分鐘,甚至1小段都可以。其他種種也都可以,目的就是把頭開起來。
當人一旦動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沒有想像的那麼難。這一切都是因為之前的心理作用造成的阻擋。而人一旦動起來,根據牛頓第一定律: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則處於運動狀態中的物體的速度不會改變。哈哈,換個表達方式:除非你改變主意,否則你就會繼續下去。這就是微習慣策略的有效之處。那麼,朋友們還會覺得「萬事開頭難」嗎?
立大志之人通往目的地的有效助力
對於立大志的人來說,因為性格堅定,目標明確,行動上積極主動,困難和壓力都是勇於面對,微習慣策略可以是對長期目標的分解,進一步分解,再分解到一個個微小的目標,成為日常一個個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
比如,立志做國家首席科學家的科研人,他需要閱讀繁複的文獻資料,如果一下子全部擺在眼前,我想即使是這樣性格堅定的人,難免會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吧,而如果只是這些資料堅持每天空閒時間看2頁,把繁複的資料查閱消融在日常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覺間完成知識的積累,為邁向最終目標助力。我想這樣的生活也會甘之如飴,而不是在一大堆資料中倍感壓力繁重。
我現在算是開了一個好頭,也不再覺得是「難事」。接下來準備進入下一步計劃,敬請期待。
從昨天開始,我又增加了另外一個小小的堅持活動——中午飯後散步5分鐘,就在辦公室內來回走動。這也是一項輕而易舉的活動,而且也是可以隨處任意時間可以完成,基本上很少情況能使它中斷。隨著時間的推移,後續慢慢地增加一些好的微習慣。在這前面九天的活動中,我整個人也是很快樂的狀態,這真是太讓人驚喜,整個人比以前精神多了,開了一個好頭。所以我也特別想分享給我的朋友們,也請你們一起來參與這個活動。
來吧,共同參與這令人開心快樂的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