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風聲》是麥家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分為上部「東風」、下部「西風」、外部「靜風」,這也是小說敘述的三個視角。
麥家的小說是敘事的迷宮,也是人類意志的悲歌,他的寫作既是在求證一種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溫一種英雄哲學。塑造、表彰了一個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壓下,在內心的曠野裡,為自己的命運和職責有所行動、承擔甚至犧牲。因此,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帶給的大堅韌和大智慧。
1、故事梗概
故事發生在一九四一年春夏之交,這是一個血雨腥風的年代也是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時期,一個月朗星稀的深夜,杭州西子湖畔的裘莊大院,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一群日偽軍和五名偽政府的軍事要員。
原來就在前一天下午軍機處南京發來了一份密電:
「據可靠情報,周恩來已委派一代號為老K的特使前往杭州,並定於本月二十九日夜十一點在鳳凰山文軒閣客棧,與在浙抗日排日組織頭目密謀有關聯合抗日反汪之計。此事……」
而當天晚上,特務處處長王田香,因其他事件意外截獲了一份情報,情報內容是讓」老K「及其他參會人員取消聚會,迅速撤離。由此可見,下午接收的情報已經洩密了。而接觸過該情報的人,共有五人,他們分別是:軍事參謀部部長吳志國;軍事機要處處長金生火;軍機處譯電科科長李寧玉;偽總隊司令員侍從官白小年;軍機處譯電科科員顧小夢。這五人自然而然地就成了重點審查對象,故事就此拉開了帷幕。
2、原著中的人物
原著的主要人物為」老鬼「,故事圍繞」老鬼「展開,原著中的老鬼因為無法傳遞出情報而產生焦慮和恐懼。除了當清潔工的聯絡員外,老鬼可以說是孤軍奮戰,而直到李寧玉、吳志國相繼死去,肥原也沒有找出誰是老鬼,但在抓捕本應在開會的共產黨時卻撲了個空,說明情報已經被送出去了。在這種艱難的環境下,老鬼還能將情報送出,真的是讓人難以置信。
看完上部」東風「篇,讀者已經確定了李寧玉就是」老鬼「,而在下部」西風「篇卻來了個峰迴路轉,老鬼另有其人,老年的顧小夢從另一個角度將這個本已經講完的故事再次賦予新的內容,將老鬼冷靜、堅定、睿智的形象刻畫得更加清晰。
3、故事背後的故事
上部」東風「篇和下部」西風「篇通過敘事的方式講述了一個共產黨人在艱難的環境中,是如何戰勝孤獨和絕望,憑著堅韌的精神,通過自己的智慧成功將情報送出,避免了我黨的損失。而外篇則是通過顧小夢兒子的敘述、以及對裘莊原主人、鋤奸隊故事、」老漢「的故事,以及肥原的故事和結局的描寫。讓讀者跟著作家的筆慢慢地抽絲剝繭看到了整個故事的全部。
原來在故事的背後還有著不為人知的許許多多的故事,那些寥寥幾句話一筆帶過的犧牲了的人,同樣也有著感人肺腑的一面,他們同樣也是默默無聞的英雄。
4、結語
看完《風聲》,有點意猶未盡,欲罷不能,《風聲》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青草布丁 pudding,一起讀書,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