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老鬼身處險境,仍能傳遞情報,這三個經驗值得職場人借鑑

2020-12-15 她在叢中笑19

電影《風聲》一共獲得了16項大獎提名,李冰冰更是因此片斬獲金馬獎最佳女主角。這部電影就是改編於麥家的同名小說《風聲》。

《風聲》2020最新修訂版

這部電影,看得也很過癮。我們驚嘆於特工老鬼的意志和求生技能,在不能出門,沒有電話,到處是眼線的險境中,她也不死心,照樣能將情報成功傳遞出去。

她傳遞情報方式的奇特和技巧,也令我們佩服。比如她看到自己下線老鱉時,在胸前口袋裡放支白色筆帽的鋼筆。這就代表敵人在盯著,暫時不要跟她聯絡。

再比如把情報塞進香菸裡,塞進藥殼子裡等各種很不起眼但非常有用的方式。

如果說地下組織是一個公司,那老鬼這樣的員工,得具備哪些本領和技能呢?這些技能對我們職場族又有什麼啟發呢?我們不妨從如下三點來分析。

1.能破譯高難度電文,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在職場生存並獲得高薪,不是取決於你付出多少,而是取決於你的不可替代性。

看過《風聲》電影的都應該還記得,李冰冰飾演的李寧玉和周迅飾演的顧小夢,都在譯電科工作。她們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精通摩斯密碼和無線電解碼技術。這就是她們的不可替代性技能。

摩斯密碼,四個數字為一組

破譯電文對其他人來說是看天書,對於老鬼來說就是小兒科,比吃飯還簡單。這種人無我有的本領,幫助老鬼穩穩佔據譯電員這一要職。

其次老鬼還會臨摹他人的筆跡,她從小就畫過素描,臨摹能力特別強。一個成功的特工,至少得掌握兩種以上的筆跡。像項吳隊長的字,老鬼就苦練了很久,也練的爐火純青。

畫中的草,短短長長,其實也是情報

老鬼傳情報時,先是用吳隊長的筆跡。吳隊長死了後,就模仿其他人的筆跡。總之從來不用自己的筆跡傳遞情報,這樣萬一情報被截獲,自己也能撇清。

所以我們在職場中,也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讓公司依賴你,你不會隨便被他人輕易替代。

2.超強的心理素質

搞地下工作的,心理素質極高。好像天生就有一種冷靜、面不改色、臨危不懼的本領。

但其實,哪有什麼天賦。這種膽識和經驗都是靠時間和經驗練出來的,見識的多了,自然就老練了。

就說老鬼吧,她腦袋裡放著別人十倍的警惕,她比誰都提前預知到事情的不妙,所以也會提前想好對策。

不起眼的香菸裡藏著情報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形容老鬼:不管在什麼時候總有個清醒的頭腦,做事總是嚴絲合縫,沉得住氣,絕不冒失。

這樣強大的心理素質,也幫助著老鬼始終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麼我們在職場中遭遇突發危機時,比如被客戶投訴時,被領導責罵時,和同事起衝突時,都得要有一個強大的心理素質,冷靜面對這些危機。當你冷做到冷靜沉著應對,你就已經贏了。

3.萬事想好備選方案

老鬼之所以能做到冷靜應對一切危機,與她充分的準備是分不開的。她事先已經準備了好幾套備選方案。

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老鬼身陷困境時,要別人幫忙把重要的情報傳給下線老鬼,她就準備了兩套方案。

方案一:回營區後,若沒有看到老鱉,就在某個大路口丟下兩隻空藥瓶子(沒貨的,是給老鱉發通知用的),然後把有情報紙條的第三隻藥殼子丟在她們辦公樓下的垃圾桶邊。方案二:如果在營區內遇到老鱉,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把第三隻藥殼子當面丟給老鱉。

這樣萬無一失的方案,既保證了情報傳遞時效性,又保證了人身安全。

不起眼的藥殼子裡藏著重要情報

那麼我們在職場中,不管是寫方案,還是處理投訴類事情,也都要準備至少兩套方案。做好Plan B 是一個職場人應該有的職業態度,而不需要靠他人提醒。

總之,我確實很佩服,在那樣一個沒有手機,沒有網絡,聯繫極其不方便的年代,一群互不相識的人,僅憑各自代號,通過一些加密電報,通過街頭各種暗號,能把工作做這麼出色。

繫鞋帶的時,不經意間丟藥殼子傳情報

相比老鬼的時代,我們如今的工作環境,要簡單輕鬆得多。我相信如果掌握老鬼的這幾種本領和經驗,我們在職場中也一定會做的非常出色。

其實作者麥家寫《風聲》,一方面是真實訴說歷史,另一方面也是通過書中處於大絕望中的老鬼精神,來鼓勵後人。

從書中大背景看,一九四一年的中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令人絕望的世界,二戰局勢未明,人類處於硝煙不絕的亂世。可是在這樣的環境下,仍然有一群老鬼們,不辱使命,絕地反擊、令人起敬。就像《電影》風聲裡那段獨白:

敵人不會了解,老鬼,老槍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最後將《風聲》封面中的那句話送給大家: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

相關焦點

  • 《風聲》:為傳遞情報服毒自殺,裘莊囚住了她的人,卻囚不住信仰
    只有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才會懂得《風聲》給你的大堅韌和大智慧。剛拿到《風聲》這本書,就被裡面的精彩內容所吸引,更是被女主李寧玉的聰明、勇敢、臨危不懼的精神所折服。作者用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情節,給我們刻畫了李寧玉這樣一個女英雄的形象。
  • 《暗算》背後真實歷史故事:《風聲》為你揭秘誰才是真正「老鬼」
    總而言之,地下情報工作,極其危險。一旦暴露,無論敵人如何威逼利誘,絕不能出賣組織及同志。在諜戰劇中,一個優秀的情報人員的作用,甚至能抵得上一個師團了。由此,再來觀察幾人的行為,就不難發現誰是地下黨了。01「此密電是假,抓共黨是真,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全軍第一處,豈容藏奸細,吳金李顧四,你們誰是共。」一首詩將四人,軟禁於裘莊中,其必有一人為共黨。只有揪出此人,餘下的人才能平安離開。
  • 《風聲》原著和電影裡的「老鬼」不是同一人,原著的刻畫更為精彩
    隱藏在日偽隊伍裡工作的共黨「老鬼」,因某次傳播情報時不幸暴露身份,日軍為了揪出這名內鬼,就把5名身份存疑的人員帶到了一棟別墅裡囚禁了起來。為防止傷及無辜,日軍希望內鬼能主動坦白。但堅韌又聰慧的共黨臥底,不僅不會表露身份,還要在生死存亡時,利用能利用的一切繼續製造假象,迷惑日軍和周圍所有人。
  • 麥家的《風聲》,書和電影你選擇看哪個?答:都很過癮
    那麼,小說豐富的內蘊, 複雜的情境, 曲折的情節, 恐怕要遭受被刪減的命運,這就使得原小說的故事節律被打亂。如果要尊重原小說的故事情節, 最重要的就是對原小說故事基調的把握。小說《風聲》的故事重推理, 重邏輯;電影《風聲》的故事重驚悚, 重懸疑。無論是電影還是小說, 《風聲》 都離不開兩條重要線索:誰是「老鬼」?被囚禁的「老鬼」如何傳遞情報?
  • 小說《風聲》「老鬼」出色地完成任務,詮釋了個人成功的三大要素
    這是作家麥家的代表作《風聲》中的主角「老鬼」,在執行任務被囚禁時,既要努力隱藏自己的共黨臥底身份,還要努力將那份事關同志們安危的重要情報傳出去時的真實心情寫照。麥家的作品具有奇異的想像力和獨創性,故事傳奇曲折,人物內心幽暗神秘。其作品《解密》《暗算》《風聲》《人生海海》等作品被譯成了三十多種語言發行。
  • 《風聲》:羅生門似的「一事三說」,道盡棋局般的人間世相
    肥原窮盡手段要查出誰是「老鬼」,「老鬼」則想盡辦法要將情報從裘莊這個密不透風的地方送出以拯救同志。「誰是老鬼」?這是《風聲》的題眼和懸念,就是它引出了一場沒有真相卻看似都是事實的「風聲」之爭,於是成就了《風聲》這部以獨特的《羅生門》似的「一事三說」的寫作方式呈現的經典之作。
  • 《風聲》知史以明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風聲》主要內容介紹:《風聲》是部尖銳的小說,吸納著發自骨髓的精氣,也散發著血腥的味道,有正義與恐懼相伴的驚悚,也有智慧與膽魄相融的力量。這是一部寫法乾淨利落,意味豐蘊綿長的小說。昔日歌舞昇平的裘莊裡,五名偽政府的軍事要員被囚禁於此,潛伏在他們中間的共黨臥底「老鬼」身份即將暴露,危在旦夕。老鬼到底是誰?Ta要如何渡過這命懸一線的險境?又將如何傳出那斷無可能走漏的「風聲」?
  • 風聲:經歷過大孤獨大絕望的人,都努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
    《風聲》講述的是一名潛藏在國民黨內代號為「老鬼」的地下黨,在面對層層封鎖、監視、壓制、威脅時,依然想盡辦法將情報傳出去的故事。在李寧玉、顧小夢、金生火、吳志國這四人中,有一人或多人是「老鬼」,他們被軟禁在裘莊,一個曾被血洗過的莊子,而這所莊子頗有來歷。
  • 風聲結局李寧玉死了嗎 風聲電視劇最後結局是什麼
    《風聲》李寧玉死了嗎李寧玉自殺前,用智慧救了自己。她突然就自殺了,真是讓人不解。細思,李寧玉自殺的原因,大概有這幾點。李寧玉選擇自殺,是為了保全顧曉夢。在這個時候,老鬼李寧玉的上級老槍顧民章,趁顧曉夢二十五歲生日的機會,用煙花向李寧玉傳遞信息,或者說是命令——犧牲顧曉夢,脫身。可是,李寧玉卻不忍犧牲只有二十五歲的顧曉夢,於是,李寧玉選擇了自殺,來保全顧曉夢。是啊,抓進裘莊的五個人,已經死了四個,龍川肥原再沒有理由、也沒有膽量扣押顧曉夢了!
  • 《風聲》:從故事到人生的不斷反轉,麥家探尋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這邊的如意算盤打得好,可那邊5人也都不是吃素的。他們是日偽政府高級軍官,三男兩女。官職從高到低分別是:剿匪大隊隊長吳志國,軍事機要處處長金生火,軍機處譯電科科長李寧玉,張司令秘書白小年,軍機處譯電科科員顧小夢。
  • 《風聲》:大孤獨、大絕望之後的大堅韌、大智慧
    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風聲》是麥家的代表作之一,小說分為上部「東風」、下部「西風」、外部「靜風」,這也是小說敘述的三個視角。麥家的小說是敘事的迷宮,也是人類意志的悲歌,他的寫作既是在求證一種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溫一種英雄哲學。
  • 麥家《風聲》:比電影更傳奇,撲朔迷離的情節,反轉超乎你想像
    ·顧曉夢的犧牲價值過低,畢竟她是靠一架飛機的重型賄賂進來的,背後牽扯到一個家族,如果必須有一個人犧牲,不是吳志國更合適嗎,何況顧曉夢的位置更能接觸到機密情報這所有的疑慮在小說版麥家的《風聲》中找到了答案,看過小說才發現,原來兩者的構架相差了十萬八千裡,電影十分精彩,而小說更是卓越,如匕首一樣精緻技巧
  • 麥家《風聲》:走出頂級諜戰小說的敘事迷宮,觸及人性的無限可能
    是方便東樓居住的人對西樓居住的五人進行全方位的監視,同時,在五人居住的房間內都安裝了監聽器; 監視「老鱉」——一個營地內的清潔工人,正是他將從「老鬼」處獲取到的消息傳遞給了外面的人——首任司令官錢翼虎的二姨太,代號「老漢」,以「老鱉」為誘餌,釣出「老鬼」; 「巧妙」的查驗五人的筆跡,對比誰與洩露消息的那封密電筆跡更加契合,當發現吳志國的筆跡更加契合時
  • 小說《風聲》:麥家的猜謎式作品,看完你知道謎底嗎?
    2)《風聲》是一個猜謎式的故事,看過書的人都已知道謎底。這註定了改編電影時必須把一些關鍵情節和謎底要做一定的改動,畢竟如果觀眾都知道了謎底,這部影片就不能稱之為懸疑類影片。但儘管如此,電影中老鬼把信息傳遞出去的方式,其合理性不盡如人意。
  • 麥家新版《風聲》:歷史沒有真相,被時光掩埋的秘密遠比公開的多
    雖然從頭到尾也都被帶節奏般猜測著「誰是老鬼」,也著迷於這種「暴風雪山莊」式的表現手法,更驚嘆於周迅和李冰冰的對手戲……以及結尾處的感動,因為「老鬼」的自我犧牲和民族大義之心。原來,電影只是改編了原著的三分之一。在小說《風聲》裡,麥家用回憶錄敘事的結構,分別從三個角度來講述同一個故事,也因此,小說分為《東風》、《西風》和《靜風》三部分。一、《東風》乍起:吳金李顧白,你們誰是匪?
  • 《風聲》:是誰在絕密的監視和威壓之下,走漏了「風聲」
    他的書寫,能獨享一種秘密,一種幸福,一種意外之喜。《風聲》的開始就給我們製造了懸念:汪偽政府的重要情報部門出現了內鬼,5個嫌疑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執行重要任務的名義,被半夜帶到了西子湖畔附近的裘莊,進行監視和審查。裘莊之前就因為發生過集體被殺的慘案,這給本來就讓人驚恐的事情,布上了一層更陰森的味道。
  • 諜戰小說《風聲》:諜戰版的狼人殺,緊張的劇情後,是隱秘的偉大
    因為洩露的情報只經過他們之手,所以其中必定有一個人是內鬼!但究竟是誰,這場捉「鬼」(一名代號老鬼的地下黨員)的狼人殺遊戲由此展開。日特肥原龍川扮演著這場遊戲的狼,他的目標是儘快找出「老鬼」以免影響四天之後的群英會,而「老鬼」的目標除了儘可能的讓自己排除嫌疑活下來外,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一個任務,那就是:如何傳遞出情報,取消四天後的群英會行動,以免自己的同志犧牲。隨著人數的減少,「老鬼」究竟是誰?
  • 電影《風聲》是不可逾越的諜戰巔峰?它精彩程度還不及原著1/3
    《風聲》原著獲獎無數,獲得2007年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說獎、巴金文學院第12屆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今年又推出了全新的修訂版,分為《東風》、《西風》、《靜風》三部分,文字刪改717處,還增設插畫。故事撲朔迷離,更為燒腦刺激。2、到底是誰將情報傳送出去了?
  • 生死場再現羅生門,《風聲》再版絕境逢生,小說與電影截然相反
    顧小夢,偽軍軍機處譯電科科員。外表美豔玲瓏、個性灑脫嬌縱。她精通摩斯文,在國民政府工作。被囚禁後,為了保全自己不惜挑起風浪,和偽軍軍事參謀部部長吳志國針鋒相對。顧曉夢揭發吳志國偷看密電,把罪責全部推給對方,電影裡她是老鬼,最後犧牲自己把情報送了出去。
  • 麥家的《風聲》原著,比黃曉明周迅演的電影精彩多了
    第一次接觸麥家的作品是看的《風聲》這個電影,雖然是改編的,但是這個諜戰片驚悚轉折多變,不到最後面,怎麼也猜不到結局是怎麼樣的。背景是身處在這樣一個大環境裡,很多人都是無奈的,那時候二戰局勢未明,整個世界都處在硝煙不絕的亂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