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在成都東風路未來中心商場外,三兩成群的年輕人圍在店門外,等待一場抽籤。他們是前期線上中籤的「幸運兒」們,可以獲得原價購買Air Jordan 1(AJ1)球鞋的資格。購買過程充滿儀式感:在場的青年人們都是提前線上抽籤並中獎,拿上抽籤號碼作「入場券」,穿上限定品牌的運動鞋作為「敲門磚」,再一次用運氣來角逐,誰是那20雙限量球鞋的主人。按照店方規定,參與抽籤者必須穿著耐克或者喬丹品牌鞋款,現場換鞋者將取消其領號資格。這一規定,到底是青年人彰顯個性與儀式感的「試金石」,還是購買中帶有歧視色彩的「門檻石」?
↑活動現場
線上線下兩輪抽籤,多城市聯動狂歡
7月12日上午10點47分,成都人阿剛(化名)早早地來到位於成都東風路的未來中心商場,等待和朋友匯合以後參加一場抽籤買鞋。
幾天前,阿剛收到一直關注的球鞋收藏店公眾號預告通知:AJ1球鞋(Air Jordan 1 High OG Light Smoke Grey)發售。
對於球鞋愛好者而言,這是一場屬於多個城市的聯合狂歡,大連、瀋陽、上海、長沙、長春、哈爾濱、成都多個城市聯動,通過線上線下兩輪抽籤的方式,給為數不多的球鞋找到主人。1299元的成人版,在某知名潮鞋交流APP上,這雙鞋成人版37碼賣到了1609元。
和阿剛一樣,每一個到現場來的「球鞋迷」,都是第一輪線上中籤的幸運兒。
「我不炒鞋,我就是買來穿。」阿剛說,他家裡有10多雙這樣的球鞋,就是輪換著自己穿,「這次抽籤的這雙鞋還好,在網上只炒上去了幾百元。」陸陸續續有人進店籤到,阿剛不認識那些人,但認出很多人腳上的鞋,「這雙鞋價值2000多,那一雙反光球鞋要3萬多元了,我只對我感興趣的系列球鞋有印象。」今天,阿剛穿的是一雙Air Jordan 1(AJ1),價值大概2000元。
現場驗鞋拍照留念,購買過程充滿儀式感
從第一輪線上抽籤,到第二輪線下抽籤,再到選擇尺碼、現場驗鞋、拍照留念,這是屬於年輕人充滿儀式感的購買過程。
上午11點17分,距離規定的截止籤到時間還差3分鐘,店內籤到名單已經登記到了53號。等到時間差不多後,所有抽籤者聚集在門外,店方拿著透明的四方抽籤盒,先由一個現場青年來幫忙抽籤,他抽中的籤號就是可以購買球鞋的幸運兒一號,幸運兒一號再抽出幸運兒二號,以此類推。
↑活動現場
「49號!」第一個抽籤的人高興地念出號數,「我自己就是49號!」現場有些沸騰,有人在感嘆抽籤者的好運氣。一個又一個幸運兒被抽中,有直接穿耐克拖鞋就中獎的佛系青年,還有幫兒子來抽球鞋的媽媽級人物。大約5分鐘後,抽籤結束,現場散了。幸運兒們再按照中籤順序選擇自己心儀尺碼的球鞋。
中籤的那位中年女士,腳上穿的是一雙綠色耐克運動鞋。她表示,她今天來幫孩子抽籤買鞋。「我穿的這雙是就是娃娃買的。搞起耍嘛,我也有時間(來抽籤買鞋)。」
參與抽籤必須穿指定品牌鞋,否則喪失抽籤資格
在該店鋪的預告公眾號中明確:參與抽籤者必須穿著 NIKE或者JORDAN品牌鞋款,現場換鞋者將取消其領號資格。在現場,只要是指定品牌的鞋款就可以,無論你是穿籃球鞋,足球鞋,甚至是拖鞋,都滿足要求。
現場來的抽籤者,已經習慣於這樣的規則。很多人告訴記者,如果你穿著阿迪達斯的球鞋來參與耐克球鞋的抽籤,現場甚至不用店方來說,就會被其他抽籤者「舉報」,喪失抽籤資格。
↑活動現場
阿剛覺得這並不是硬性規定,他告訴記者「雖然規則上面有這個,但是這個感覺不是硬性規則。不是每一次都要這麼嚴格,之前也有父母來幫娃娃抽籤,隨便穿別的鞋子也能參加抽籤購買。」
比阿剛更早,男孩多多(化名)在上午11點左右就來到了。多多表示,他大概在兩年前開始關注限量鞋,到現在已經擁有20多雙限量鞋。「有些需要抽籤(購買),有些不需要。」這一天,多多穿了一雙耐克牌OW釘子鞋,他在半年前左右購入該鞋,購入價為1600元左右。對於「參與抽籤需穿著同品牌鞋款」的限制,多多不認為是歧視,他覺得很好。
同樣不覺得是購物歧視的,還有這一次的中籤者鄭先生。鄭先生今天穿的是Air Jordan 1倫納德(AJ1倫納德),市面上價值上萬元,「我覺得這樣線上線下抽籤的方式很有意思,慢慢接觸多了就喜歡這方面,買鞋也是為了自己收藏。」
店方回應:
是希望讓真正喜歡的人抽到 多城市都有此「圈內慣例」
7月12日,店鋪店長曉亮(化名)告訴記者,初步統計這一次線上抽籤的人上萬人,中籤後來現場籤到的不超過100人。「今天拿出來的鞋有20雙左右,在市面上價格可能在原價上加價100元到200元。」曉亮認為,限量版球鞋火熱有市場有多重原因,「一是很多人個人就喜歡這個品牌;二是這個球鞋有流通性,如果抽中一兩小時就可以掙上一兩百塊錢,沒抽中也沒損失點什麼。」
記者查看了該店微信公眾號的推文,在這數十雙球鞋的發售通知中,有十多雙球鞋的發售通知中提到了需要「發售日當日參與抽籤需穿著 VANS(範斯)/NIKE(耐克)/ AIR JORDAN(飛人喬丹)/ Adidas Originals(阿迪達斯)等品牌鞋款」。
「為什麼一定要穿指定品牌?一是這是一個品牌,二是我想讓每個真正喜歡的人抽到鞋,如果沒穿耐克,他們也拿不到(限量爆款球鞋),這也是防止鞋販子的方式。」曉亮還透露,「這個是圈內的潛規則,所有這樣售賣絕版鞋的都是這樣要求的。你買耐克的肯定穿耐克的啊,耐克和阿迪是競品,匡威和範斯是競品,你這就不符合遊戲規則。不用我說,現場抽籤的人都會起鬨,他們想多個機會。」
↑活動說明
紅星新聞搜索發現,穿指定品牌的球鞋才能買球鞋,在廣州、上海、西安等多地都出現過。
「一個球鞋圈新人,想買一雙限量版球鞋,不付出點代價,我憑什麼賣給你呢……如果一個人冷門精品不考慮,只盯著限量爆款,我覺得他根本不算喜歡球鞋,只是看中球鞋的市場價值,太投機取巧了。穿AJ才能買AJ我覺得很合理,就比如,你去上學也必須先穿一套校服吧?」——這是在去年4月份,自媒體「潮流有貨」在一篇文章中,廣州知名潮鞋店XH55主理人表達的態度。
今年7月10日,店鋪XH55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出限量版AJ1球鞋(Air Jordan 1 Retro High OG Smoke Grey)的線下抽籤名單,要求更嚴苛:「參加者須穿著線上登記時所上傳的Air Jordan系列鞋款到場參加線下發售活動。」該條信息閱讀量達3293次,共有130人參與線下抽籤。
這樣的行為,是否構成消費歧視?
來看律師說法
對此,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宋宏達宋律師認為,該行為可能違反了公平交易的相關規定,具體條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013修正)》第十六條中所規定的「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
而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春海認為,這類限量版商品的銷售模式,並不構成消法意義上的歧視消費者行為。「這種行為從消費者角度來說,因為銷售的是特定限量版球鞋,類似於定向銷售模式,銷售者對有意購買的消費者附加了一定的條件,且附加的條件與消費者人身特性無關,並非基於消費者的性別、種族、職業等因素有所區別對待,故不屬於消費歧視。」
北京市君澤君(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小虎表示,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16條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陳小虎律師認為,「如果是經營者出售限量版的特殊商品,商家設置一定的條件,我認為購買條件本身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打著限量版的旗號而出售的是一般商品,不如說宣稱限量版但是有沒有具體限定的數量,這種情況也涉嫌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同時也涉嫌給消費者設置不公平、不合理的條件。」
↑活動現場
相關連結》》》》
更為出名的是「穿匡威才能買匡威」事件。
去年4月2日,在山東濟寧的一家匡威經銷店,對外公告4月5日將於該店內進行1970s復刻款黑色高幫鞋的抽籤發售活動。在店鋪海報上特別列明:「要身份證、要抽號購買、要穿著匡威的鞋子和服裝到場」,特別強調要「尊重品牌」,引發公眾熱議。
當天下午,匡威通過其官方微博發聲:「匡威從未參與、也絕不鼓勵任何炒賣行為,品牌方已第一時間與相關授權經銷商進行了嚴肅溝通,取消非聯名款產品的排隊和抽籤,嚴禁一切配貨行為。」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顏雪 實習生 王康力 攝影報導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