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在我們當地一直流傳著一首山歌:「人講苦瓜苦,我話苦瓜甘。甘苦任你擇,不苦哪有甜」。苦瓜因苦味而得名,可是現實生活中,大家吃苦瓜,卻是要把它的苦味降低,因為有的苦瓜味道實在是太苦。平時炒苦瓜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炒苦瓜顏色青翠不苦,大廚有妙招,除了別直接下鍋,還有3個細節。要吃到不苦的苦瓜,其實在烹飪的時候大有講究,另外也有一個外在的因素,那就是選擇苦瓜的種類,在市面上苦瓜有三種,第一種是矮苦瓜,外形疙瘩狀比較淺,顏色青翠,特別的苦;第二種,顏色偏白,個頭一般大,苦味適中;第三種,疙瘩狀特別深,個頭特別大,一個基本上就有1斤多,炒的話第三種是苦味比較低的。
選好苦瓜以後還遠遠不夠,很多人喜歡直接把它切好放進鍋中炒,這一步萬萬不可,這樣炒出來的苦瓜,苦味一定是最重的。炒之前應該學會這三個小細節。
細節一:苦瓜的苦味,很大程度來源於苦瓜瓤,很多人都是直接用勺子挖,或者是用手把它挖出來,結果瓜瓤沒有去掉,即使切成薄片,它還是苦的。
細節二:改變苦瓜的形狀,不要直著切,也不要切成條,嘗試把它切斜刀,儘可能的切得薄一點,增大它的受熱面積,這樣切的苦瓜,因為每片帶著瓤比較的少,表皮的苦味其實是非常低的,這樣炒的話苦味就能大大降低。
細節三:烹飪之前焯水,焯水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把鍋中的水燒開,放入植物油還有食用鹽,把切成片的苦瓜倒進去,大火焯至顏色變深,立馬撈出過涼水,這也是讓苦瓜保持顏色青翠的重要舉措,經過焯水以後,再次炒就不會那麼苦了。
6月下旬,這清暑菜遇見要多吃,2塊錢一斤,清熱去燥還對眼睛好。苦瓜有清熱消暑的作用,在《隨息居飲食譜》記載:「苦瓜,青則滌熱明目清心。熟則養血滋肝,潤脾補腎」;《泉州本草》同樣能找到相關的描述:「苦瓜,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熱赤眼,中暑下痢」。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夏天多吃苦瓜能夠起到去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的作用。
夏季高溫,最容易讓人中暑、上火。這個時候就特別適合多吃點苦瓜,它生性涼苦,而且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奎寧,可以起到消炎退熱、清心明目的作用。喜歡吃苦瓜的話不妨試試這道簡單的苦瓜,顏色青翠還不苦。
1、把苦瓜衝洗乾淨,切掉它的瓜瓤,然後切成斜刀狀,放入水中浸泡,泡的時候可以稍微的放上一點鹽。
2、鍋中焯水把它燒沸湯,放入鹽和植物油,把苦瓜放進去開始焯水,顏色變深撈出,過涼水瀝乾水分再烹飪。
3、鍋裡倒入植物油,燒熱以後,把焯水後的苦瓜倒進去,快速的翻炒,記住時間一定不要太久,要在一分鐘之內把它烹飪熟透出鍋。
4、放上一點鹽,加入雞粉,大火翻炒均勻,就可以關火出鍋了,一道營養美味的清炒苦瓜就製作完成了。
食刻tip:
苦瓜焯水以後,再次炒的話時間不能太久,要在1分鐘之內出鍋,去掉苦瓜瓤能夠大大減輕苦瓜的苦味,焯水則能讓苦瓜保持色澤。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首發於百家號:「小談食刻」,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