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化學連續三年盈利超過百億 核心產品全球市佔率質量均領先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長江商報

行業低迷依舊能盈利過百億,萬華化學(600309.SH)行業龍頭地位穩固。

萬華化學主要從事聚氨酯及其助劑、異氰酸酯(MDI)及衍生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經過多年產業布局及延伸,目前已經形成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

2019年,受國際貿易環境日趨複雜、核心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萬華化學的經營業績有較大幅度下降。不過,其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仍然超過百億元,達101.30億元。這也是公司第三個年度淨利潤超過百億。

雖然經營業績下滑,但萬華化學的龍頭地位穩固。去年,公司核心產品ADI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產品質量均在全球市場領先。公司已在全球建成煙臺、寧波、歐洲匈牙利三大一體化化工工業園,成為全球TDI、ADI、聚醚、TPU 等產品主流供應商。

萬華化學依託技術創新形成了產業高端優勢。近年來,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加,2019年為17.05億元。截至去年底,公司擁有研發人員2348名,佔員工總數的15.25%。

三大產業板塊產銷量齊增

市場大幅調整之際,萬華化學仍然保持了產銷量穩步增長。

萬華化學的產品主要有三大板塊,即聚氨酯系列、石化系列、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系列 。2019年,這三大板塊產品的產量分別為268.24萬噸、199.01萬噸、42.69萬噸,同比增長16.37%、10.99%、38.07%。對應的銷量為261.96萬噸、197.84萬噸、41.47萬噸,同比增長12.27%、9.78%、37.35%。

雖然產銷量一如既往地增長,但萬華化學的經營業績卻有較大幅度下降。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80.51億元,較上年的728.37億元下降6.57%,淨利潤101.30億元,較上年的155.66億元下降34.9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91.56億元,上年為100.35億元,同比下降8.75%。

為何會出現產品產銷量齊增而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在下降的現象?主要是價格下降。

萬華化學主導產品MDI的價格變動情況為,2019年3、4月份,在市場需求帶動下,國內聚合 MDI價格由年初的1.2萬元/噸迅速攀升到1.8萬元/噸,5月份,受行業新產能釋放以及國際貿易摩擦升級等因素影響,供需失衡,市場價格快速回落至1.3萬元/噸。下半年,雖然國內需求壓力得到緩解,但市場價格基本在1.25萬元/噸上下波動,全年整體上處於低位徘徊狀態。國內純MDI 價格在一季度需求旺季迎來小幅上漲,價格維持在2.3萬元/噸左右,二季度初達到年內高點2.4萬元/噸後快速下滑,6 月份價格跌破1.9萬元/噸,隨後進入震蕩整理期,價格在1.8萬元—1.9萬元/噸之間盤整。至12月,跌破1.8萬元/噸。

石化產品價格較上年均有明顯下滑,山東丙烯、東環氧丙烷的價格分別下降13.43%、16.28%。

價格下降導致毛利率下降,從而使得淨利潤減少,這是萬華化學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其實,萬華化學的經營業績一直不錯。2017年、2018年,其實現的營業收入為648.44億元、728.37億元,淨利潤為157.80億元、155.66億元。算上2019年,近三年,年度盈利均超百億。

三年現金分紅140億

產品價格幾乎全線下降,萬華化學仍然能夠盈利百億,這源於公司擁有穩固的市場地位。

公開信息顯示,萬華化學是奔著「中國人能有一雙皮鞋」目標而建,1984年引進日本落後裝備卻無法開工,在向全球範圍MDI巨頭尋求技術換市場四處碰壁後,無奈走上了自主研發道路。終於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掌握了國際先進水平的MDI核心技術——光氣化學技術,成為繼德、美和日之後第四個掌握MDI製造技術的國家企業。

近年來,萬華化學不斷進行產業布局,延長產業鏈。目前,公司已形成產業鏈高度整合、生產高度一體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三大產業集群。公司也已基本完成全球產業布局,已在全球建成煙臺、寧波、歐洲匈牙利三大一體化化工工業園,成為全球領先的MDI供應和服務商,TDI、ADI、聚醚、TPU 等產品主流供應商。

為維護MDI行業有序良性發展,鞏固和提升萬華化學聚氨酯行業競爭優勢,2019年,公司完成了對 Chematur Technologies AB 100%股權和福建康乃爾聚氨酯公司的收購。為了推進萬華福建產業園的建設,又在今年3月與福建石油化工集團實施了相關股權合作和收購事宜,將實現其在中國東南地區生產基地布局,提升萬華化學在MDI、TDI 行業競爭力,提升聚氨酯產業市場地位。其實,至少在2年前,萬華化學在MDI領域就已走上世界頂端。公司在年報中稱,2019 年,全球MDI 市場需求約740萬噸,萬華全球市場份額、產能、產品質量行業領先,在中國市場份額超過40%,是行業領軍企業。此外,隨著煙臺、歐洲BC公司擁有TDI裝置產能,公司產品質量、一體化產業鏈競爭能力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成為全球主流的 TDI製造商。

萬華化學稱,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產業另一關鍵原料,與異氰酸酯有極強的協同效應,公司已經成為中國市場領先的聚醚多元醇製造商。

萬華化學擁有業內巔峰地位源於自主研發。2019年,其研發投入17.05億元,近三年,研發投入合計接近50億元。截至2019年底,公司研發人員2348人,佔員工總數的15.25%。

盈利能力較強的萬華化學積極回報股東及投資者。2019年度,公司擬分紅40億元,加上2017年、2018年,三年將合計分紅超140億元。

相關焦點

  • MDI產品鑄就壁壘 萬華化學業績、產能、股價走向「三高」
    而在這其中,聚氨酯系列是萬華化學核心系列產品,在2019年之前這一業務營收佔比過半。2019年通過吸收合併萬華化工,萬華化學成為全球最大MDI生產商。自2020年8月份起,萬華化學曾連續四個月上調MDI的掛牌價,截至2020年12月份,公司聚合MDI在國內分銷和直銷市場的掛牌價均達到每噸2.5萬元,純MDI掛牌價則為每噸2.8萬元。
  • 萬華化學:打破周期 產品制勝
    也就是說中國工業只要在發展,國內MDI產品就不會缺市場。面對生產如此重要產品的萬華化學,市場也是非常給面子,目前萬華化學的市盈率達到了37倍左右。這個市盈率出現在一個化工企業身上是非常誇張的。目前,全球僅有8家化工企業擁有MDI自主智慧財產權並能獨立生產,萬華化學是其中唯一的中國企業。一個盈利的產品,如果技術門檻低,新進的企業和資本往往一擁而上,造成產能過剩,產品利潤率大幅下降,參與者普遍虧損,這是國內化工行業的普遍現狀。
  • 連漲四次,萬華化學核心產品掛牌價半年上調近八成
    記者 | 莊鍵1萬華化學(600309.SH)連續四個月上調了其核心產品MDI的掛牌價,目前價格較年內低點已上漲近八成。10月27日,萬華化學公告稱,自今年11月起,該公司聚合MDI在國內分銷和直銷市場的掛牌價均調整為每噸25000元,較10月每噸分別上漲5400元,漲幅達27.55%。同時,萬華化學的純MDI掛牌價調整為每噸28000元,較10月價格上調每噸8200元,漲幅達41.41%。
  • 雲海金屬多方合力淨利年增5.8億 鎂合金市佔率連續多年全球領先
    雲海金屬的前身南京雲海特種金屬公司設立於1993年11月,27年來,公司專注於礦業開採、有色金屬冶煉與加工,主要產品包括鋁合金、鎂合金等,應用於汽車及3C領域。 年報披露,公司擁有年產10萬噸原鎂和18萬噸鎂合金的生產能力,鎂合金產品市佔率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 萬華化學:化工茅臺,給周期股長臉了!
    萬華該業務板塊包括新材料、功能化學品、表面材料、聚碳酸酯等四大事業部,該業務板塊在整體的營收與利潤佔比均為10%,2016-2018年複合增速超過40%。萬華化學以MDI為核心,實施相關多元化戰略,發展了石化與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不斷挖掘業績增長點。
  • 萬華化學業績與股價齊飛
    至此,萬華化學連續四年淨利潤超過百億。1 業績大超預期萬華化學四季度的業績可謂扭轉乾坤。前三季度,萬華實現淨利潤53.5億元,但同比去年有32.3%的降幅;而四季度單季度的淨利潤就預計達到了42.5-47.5億元,環比三季度增長69-89%,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1%到113%。萬華化學做了什麼,使得四季度業績如此強勢?
  • MDI如願提價 企業卻要檢修 萬華化學的2020還會好嗎?
    5月28日,萬華化學公告稱,自6月起,公司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為14000元/噸,直銷市場掛牌價為14500元/噸,均比5月份價格上調500元/噸;純MDI掛牌價為16500元/噸,比5月份價格上調700元/噸。
  • 萬華化學被質疑「壟斷」:昔日合作夥伴稱其「殺雞取卵」
    公開信息顯示,萬華化學曾是夢百合的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供應商。夢百合是一家從事記憶綿床墊等產品生產的上市公司,其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醚、TDI、MDI等。而萬華化學則是國內主要的MDI生產企業。這並非萬華化學第一次遭到倪張根「炮轟」。早在今年9月16日倪張根就曾發文稱:「近期海綿原料漲價的問題,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萬華化學。
  • 萬華化學被質疑「壟斷」:昔日合作夥伴稱其殺雞取卵
    公開信息顯示,萬華化學曾是夢百合的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供應商。夢百合是一家從事記憶綿床墊等產品生產的上市公司,其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醚、TDI、MDI等。而萬華化學則是國內主要的MDI生產企業。這並非萬華化學第一次遭到倪張根「炮轟」。
  • 萬華化學:做化學的千億級別上市公司,這些分子式真的這麼值錢?
    據悉,2019年萬華化學年營業收入達到680億,其中歸母淨利潤達到100億以上,淨利潤率直接突破15%。在如今很多上市公司毛利率都在個位數的時代,其淨利潤就到達了15%,他是怎麼做到的?或者說做化學的核心壁壘真的這麼高?這麼大塊的蛋糕沒人競爭?
  • 業績腰斬卻迎來券商一致唱多,萬華化學強在哪?
    2013 年,煙臺萬華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要從事聚氨酯(MDI、TDI、聚醚多元醇)、丙烯及其下遊丙烯酸、環氧丙烷等系列石化產品的生產銷售。作為我國最大的基礎化工企業,截止到 2019 年,萬華化學在國內MDI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40%,在全球MDI的市場份額也已經超過 20%,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聚氨酯龍頭。
  • 財鑫聞|「化工茅臺」萬華化學市值破3300億,創山東上市公司新高
    截至收盤,萬華化學上漲8.71%,報收於106.99元/股,股價創上市以來的新高。與此同時,公司市值也穩居3300億之上,成為山東板塊首家市值超過3000億元的上市公司。(萬華化學股價創歷史新高)記者復盤公司股票的歷史走勢發現,萬華化學已連續多年蟬聯山東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一名。
  • 山東上市魯企首家2000億企業「花落」萬華化學
    值得注意的是,萬華化學(600309)今日漲幅超過5%,報收於65.3元/股,截至收盤,其市值達2050.25億元,成為山東首家市值超2000億元的上市企業。2018年8月,萬華化學吸收合併煙臺萬華化工有限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獲得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委員會審核無條件通過。2019年2月,萬華重大資產重組及整體上市資產交割手續全部履行完畢。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萬華化學已成為全球最大的MDI生產商,該產品為製備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所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生活家居、運動休閒、汽車交通、建築工業和電子電器等領域。
  • 淨利腰斬,萬華化學卻被券商齊刷刷打出買入評級,因為藏利潤?
    魯股「盈利王」萬華化學上半年盈利腰斬,股價卻幾近翻倍,下滑的業績公布後券商卻唱多,給予買入評級。這背後或與其「藏利潤」有關。根據年報,2018年為37.8億,2019年萬華化學固定資產折舊高達42.74億。另外,2018年——2019年無形資產攤銷費用分別為19億,32億。按照平均折舊年限,以及設備裝置使用壽命來算,萬華化學的折舊費明顯偏高。
  • 萬華化學股東大會見聞:現場聆聽廖董講萬華的產品路線
    煙臺擴產到110萬噸,寧波擴產到150萬噸,最晚不超過後年擴產完成。原材料苯的價格最近下降很多,從一季度的5200下降到3000左右,生產一噸MDI需要消耗0.63噸的苯,但因為國外疫情嚴重,海外銷售影響很大,國內很多下遊廠商生產的產品也有很大一部分銷往海外,雖然原料成本降低很多,但未必能彌補銷量下降帶來的損失。
  • 萬華化學:「煉化一體化」的科技研發驅動樣本
    萬華化學(600309.SH)是目前國內市值第二大的化工業上市公司(按照申萬行業分類),屬於化學製品細分領域聚氨酯行業。公司實際控制人是山東省國資委,是山東地方國有煉化企業中的佼佼者。其發展過程就是地方國有化工企業從下遊向上遊追溯,反過來又在下遊不斷擴大產品類別、尋求新產品制高點的過程。
  • 無視疫情去年淨賺96億,股價與市值「飆上天」的萬華化學咋恁牛?
    萬華化學石化及聚氨酯產品同時逆勢擴張,加強產業鏈間協同效應,提高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萬華化學不斷開發與拓展下遊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產品,幷陸續投產,如水性塗料、PC、合成香料、尼龍-12等多個項目,形成三大業務板塊齊頭幷進,隨著三大系列增量產能不斷釋放,將推進萬華化學的持續成長。
  • 目前萬華化學值不值得入場?|萬華化學|萬華|可降解塑料
    生態板近幾年發展較快,隨著人們對環保要求的提高,無醛定製家居已經佔到索菲亞銷量20%;冰箱大型化,汽車的低醛、低氣味、輕量化要求都增加了MDI的需求。MDI第六代技術能耗更低,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和前面每一代技術的進步比起來,第六低技術的進步更大一些。煙臺擴產到110萬噸,寧波擴產到150萬噸,最晚不超過後年擴產完成。
  • 萬華化學投資筆記
    作者:閆子衿來源:雪球App最早和萬華化學發生關聯是在2014年,當時是我剛剛由技術分析轉向價值投資的第二年,看中他是因為他是為數不多的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的產業,硬生生對歐美列強完成直線超車的公司。但這次導致萬華下跌的最本質的因素卻和18年下半年截然不同,18年是因為MDI價格快速回落,萬華的盈利能力受到了本質影響。而這次,到今天為止,聚合MDI價格也就是從13000左右落到了11900左右,幅度有限。所以這次雖說來勢洶洶,但殺傷力應該遠小於18年下半年。簡要回憶了一下投資萬華三年以來的點點滴滴,如數家珍。
  • 萬華化學:從煙臺走向世界的行業翹楚
    通過一系列的管理提升和文化融合,在經歷收購後前3年的虧損陣痛期後, 匈牙利寶思德化學公司終於在2014年實現扭虧為盈,此後盈利水平逐年提升,並在2017年實現井噴,TDI和MDI產銷量和盈利水平連創新高,PVC和燒鹼等普通大宗化學品持續穩定獲利,財務費用持續大幅降低,一舉彌補了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所有歷史虧損,成為中東歐百強企業,也徹底改變了匈牙利人和全球同業對中國、對萬華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