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潮汕之潮汕粿品

2021-02-22 潮汕圈

【潮汕圈-向世界報導潮汕】

速讀

潮汕的粿,不僅是滿足口腹的精美食品,更凝結著一種本土文化,體現著潮汕的精神。

  食王國的版圖上,有一道亮麗斑斕的奇特風景線——粿品。通常,人們把她列入「小食」的行列,殊不知,她的高貴卻來自神壇。由於扮演著作為祭祀祖先的祭品角色,粿品在海外潮人的心目中更蒙上了一層思鄉的情愫。潮汕的粿,不僅是滿足口腹的精美食品,更凝結著一種本土文化,體現著潮汕的精神。

  潮汕民諺云:「時節做時果」「時令防時病」,潮汕人選擇性地利用適合節氣防治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草藥,用操作工藝拌入米粉(俗稱粿志)加工研製烹調成可口粿品,以預防疫病。如鼠曲粿,可用於春天御春寒咳嗽;紅桃粿,可消食健脾;菜頭粿,可去邪熱氣;麥粿,可利便養肝;桅粿,助消化、增食慾,祛疾病。這些粿品不僅使人享受美食口福,又成為適合時令的藥膳,起到增進食慾,提供營養,調攝養生和醫藥保健,益壽康寧之功。


  「粿」,《康熙字典》釋為:米食也。但是潮汕粿的概念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了。首先,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面、薯粉等,其次,粿的類別很多,僅就其形式分,分為有皮無皮兩大類。皮包餡的有紅桃粿、鼠曲粿、樸枳粿、無米粿、菜粿、豬朥粿、豆粿、筍粿等;沒有粿皮的有粿條、甜粿、草粿、菜頭粿、芋粿、梔粿、酵粿、麥粿、糕粿等;還有分不清皮餡的鱟粿,還有按照季節、按照功效等的分類以及歸不了類的水粿、炸粿肉、粿汁等等,洋洋大觀,不一而足,潮汕到底有多少種「粿」?恐怕沒人說的全。

  但潮汕有哪些出名的粿呢?小編這就為你道出幾樣來。

  紅桃粿

  紅桃粿又名紅殼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徵長壽,所以製作紅桃粿則反映了潮人祈福祈壽的願望。潮汕家庭的婦女,一般都能掌握這類食品工藝,由於整個過程必須從舂搗米粉開始,故又稱為舂粿。

  紅桃粿的餡料一般是糯米蒸成香飯或甜飯充用,也有用豆沙花生等餡料。皮餡包製成後,還須用雕刻花紋圖案的木質桃形印模印製,再入蒸籠蒸熟即成。


  鼠殼粿

  鼠曲粿,也稱茨殼粿,取用天然鼠麴草,從田間採集後,選摘芯葉入鍋熬煮,瀝去澀水之後,放入石臼舂爛。再以糯米粉摻和揉製成團塊,作為粿皮。再將團塊分成小塊,捏成圓餅,中包粿餡,餡有鹹、甜、雙烹數種。甜餡有紅豆或綠豆加糖製成豆沙;鹹餡有糯米飯加香菇、肉丁、蝦米、花生仁、香料等;雙烹則一半是甜的一半是鹹的。包製粿餡之後入木模壓印,墊在蕉葉上入蒸籠蒸熟。吃時可再蒸熱或在鍋中用油煎,入口軟香甜潤。

  在所有的粿品中,鼠曲粿產生的年代最為久遠,是潮汕一種很重要的食俗。鼠曲粿既是人神共飧的美食,更是寄託著先人庇佑賜福的保健品,鼠麴草又名白頭翁,性甘、平,能清肺除塵,祛痰止咳,養胃去火,降血壓,祛風溼,治療胃與十二指腸潰瘍和蠶豆病,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潮汕民間相信鼠曲粿能調中益氣,去胃腸瘀積。


  樸籽粿

  樸枳粿,又稱樸籽粿,是無人不知的清明節必備傳統的糕點。清明節,遠在異鄉、海外的潮汕鄉親回鄉掃墓時都會供奉上樸枳粿,這是潮汕緬懷先人的特有方式。

  民間採食樸樹葉,傳說最早源於饑荒年,百姓採摘樹葉充飢,其它樹葉苦澀難以入口,唯獨樸樹葉別有滋味,而且吃後,胃、腸感覺舒適。因此,每逢饑荒年,樸樹葉均被一掃而光。後來,每逢清明時節,正值樸樹萌發新葉,民間採其嫩葉,和粳米舂製成粉末,加上發酵粉、白糖,和水拌成漿狀,舀入陶模,蒸熟成粿品,祭祀祖先。

  蒸熟的樸枳粿,不但色澤青翠,還有一股誘人撲鼻的樸樹葉濃香,吃上一口,妙如吃蛋糕一樣,口感鬆軟,味道甘甜。而且樸枳粿還有藥膳的作用,因樸枳葉具有消風去邪、消食去積健胃的功效,故男女老少吃之,對於身體健 康均會有益處。


  酵粿

  酵粿和樸枳粿最大的特徵就是表面由於酵粉發酵膨脹開裂,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花,有時會在酵粿分出的花瓣上點上一點紅色,潮汕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笑嘴」。

  「笑嘴」可不是人為處理形成的,所以要做出合格的粿,可不是件容易事,「笑嘴」是檢驗粿成功與否的必備條件之一,發得越大,裂痕越深,象徵發大財、發好運,即代表運勢越好的象徵。


  梔粿

  梔粿,又稱梔粽,是廣東潮汕地區民間傳統的應節食物。端午節吃梔粿,是潮汕人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因為端午時節天氣炎熱,蚊蠅滋生,食物容易變質,而梔子可以清熱瀉火、解毒涼血,梔粿有助消化、預防腸胃疾病,所以潮汕民間把吃梔粽又稱為「吃壯」,寓意吃了身體強壯。

  梔粿微帶棕黃色,吃起來有點苦香。梔粿的原料為糯米,潮汕人吃的時候,通常都是用紗線拉割成薄片,粘上白糖,甜潤爽口。


  甜粿

  甜粿的外表和梔粿很像,在每年的一個固定日子或隆重的拜神集體活動,甜粿是拜神祭祖供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甜粿可冷吃,亦可蒸著吃,還可以裹上蛋液煎炸來吃。


  鱟粿

  鱟粿是潮陽區棉城、海門特有的漢族傳統小食,最傳統的做法是取鱟肉與米漿混合,加入豬肉末、香菇、鷓鴣蛋等食材一同炊制,最後再經油浸高溫烹製而成,極具潮陽鄉土味。通常回鄉探親的華僑、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潮陽,就會去嘗嘗鱟粿的滋味。

  關於鱟粿,有幾種說法,一是說鱟粿是潮陽一位媳婦為孝敬無牙的婆婆而創製出來的;二是說鱟粿的最原始形態應該是淋上鱟醬的粿品;還有一種說法是以前物資匱乏,殺了鱟後,覺得藍色的鱟血不可浪費,於是便將之加入了冷米、番薯粉等漿水原料中一起製成了粿品,嘗試之後發現當中有了一種特殊的鮮味,於是就成為了鱟粿。

  以前的鱟粿裡面是沒有餡料的,後來食材豐富了,大家才根據自己的口味往裡面加蝦、肉、蛋等各種餡料。再後來,鱟稀少並且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人們不再用鱟血添入製作粿皮,也就演變成現在用米漿製成的鱟粿。


  鹹水粿

  鹹水粿 又名水粿,也稱為豬朥粿。外觀是一個由米漿做成的如同小碟子的粿皮,中間是盛放著熱的菜脯幹,色澤嫩白,口感潤滑。粿皮無味但有嚼勁,配上菜脯幹的香甜和芳鹹,成為一道具有潮汕特色的民間小吃。


  筍粿

  將大米和糯米洗淨,用冷水浸泡後磨成漿,再用布袋裝好控淨水份,放進蒸籠蒸10分鐘取出,加冷開水揉拌成團,製成粿皮。把赤肉、白肉、蝦米、竹筍、香菇切成粒,加入油煎蔥珠、方魚末、味精、胡椒粉、芝麻油、魚露、精鹽、豬油等拌勻製成餡料。將每粒粉團壓薄成圓形粿皮,包裹餡料捏成半圓形,放進蒸籠蒸12分鐘取出。食時在平底鍋中用油煎至底部金黃,盛盤淋上浙醋。特點是上皮柔軟,底部酥脆,竹筍甘美,肉鮮香醇。


來源:潮汕舊時光

整理:潮汕圈編輯組

往期精彩好文推薦,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1.陳良賢:「媒體為創文強管帶來滿滿正能量」

       2. 同道大叔3億賣了 潮汕青年蔡躍棟成為億萬富豪

  3.中國最man舞蹈跳進潮汕機場 場面太震撼了…

  4.潮州籍80後博士邢立達發現「琥珀恐龍」

  5.文化傳承 | 潮汕平原上,有一個古寨叫德安裡

  6.90後十大富豪榜揭曉 龍光地產紀凱婷身家80億蟬聯榜首

  7.陳偉南:我有1塊錢,會把5毛錢捐給家鄉

  8.超火的斌姨潮汕童謠動畫片又出新的啦~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歌仔」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由潮汕圈進行整理編輯, 所有權利屬於原作者及原出版單位,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贊助商推廣


相關焦點

  • 潮汕的粿品你認識多少?
    潮汕粿品是潮汕地區 ,極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地方特色食品, 在潮汕的小吃中,有各種各樣的粿品 一起來細數潮汕的粿品吧 (了解更多潮汕信息關注官方威信:chaoshanjx)菜頭粿 菜頭粿即蘿蔔糕。潮汕人將蘿蔔稱之為菜頭,菜頭粿是潮汕地方漢族年糕的一種,每逢過年時節,各家各戶都有蒸製。
  • 一個「粿」字貫穿潮汕美食,快來看看你都認識哪些潮汕粿品吧
    潮汕粿品有哪些? 1. 鼠殼粿也稱茨殼粿,這是所有的粿品中,年代最為久遠的一種,也是潮汕很重要的食俗。
  • 舌尖上的潮汕之薯粉粿
    薯粉粿,潮汕的特色小吃,是一道漢族名點,操作簡單,易做,冷吃或油煎均可,冷吃涼喉潤滑;油煎,外酥裡嫩,香鬱適口。薯粉粿,顧名思義,便是用薯粉做粿皮,蔬菜做餡的粿品,也稱作「菜粿」。在潮汕地區,只要有早茶的地方,必有薯粉粿,不少店主為體現正宗,往往在菜單中寫全「潮州薯粉粿」,以此吸引更多食客。潮汕特色小吃「薯粉粿」,晶瑩剔透,香糯軟嫩,是潮汕人的老味道。
  • 舌尖上的美味——潮汕美食篇
    對於一位真正的美食家,潮汕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地方。因為這可是「中國美食界的一座孤島」。—— 「食神」蔡瀾說到廣東美食種類不計其數,但真正能讓大多數人熟知的也只有兩類——廣府美食、潮汕美食。潮汕美食,它那從山吃到海的飲食文化註定能讓潮汕成為堅不可摧的「美食聖地」,所以美食名家蔡瀾先生才會對潮汕飲食給出如此高度的評價。潮汕粿品去一次潮汕地區,你會感覺自己每天都吃好多種叫<粿>的小吃。像河粉一樣的叫「粿條」,但像糯米餈一樣的糰子也叫「粿」,像鱟粿、水粿、檳醅粿、豬朥粿,還有「粿汁」……
  • 食在粿香,味在潮汕
    潮汕鄉村做粿文/周建苗1「潮汕人,尚食粿」,這些說的,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潮汕文化,更是一種舌尖上的美味粿品的圓形,主要表達著團團圓圓;魚形表達年年有魚;龜形有長壽之意;八卦形,則有闢邪保平安之意;蝙蝠則有「福」「壽」之意……通過這些圖案,表達著潮汕做粿祭祀,祈禱吉祥和美好希冀,直接通過「福」「壽」「吉祥如意」等文字,表達人們的祈福觀念。同樣的,像粿類蒸熟製作,也寄予了人們祈盼蒸蒸日上的願望。
  • 舌尖上的潮汕18種小吃,你吃過哪幾種?樣樣都很美味,看到都流口水
    生活在潮汕地區這個讓全世界都羨慕的美食聖地,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大潮汕這個美食天堂,瘦子進去,胖子出來(一)潮汕美食篇之牛肉火鍋在潮汕,大小牛肉店隨處可見!一般牛都是凌晨宰,當天就到店裡賣了,不放過夜的,有少數店是現宰現吃的,肉還會動的!沾上牛肉火鍋店特製的沙茶醬,嘖嘖嘖,一級棒!別覺得都是肉,是不會膩的,「食肉獸」看到得多開心!重點是便宜便宜啊!!!
  • 舌尖上的潮汕
    當然,人們一日三餐,已習慣了吃乾飯、粥,特別是潮汕人。潮汕每個家庭都喝粥,因此以粥為特色的餐飲市場,很有堅實的市場基礎,旺盛的生命力。以粥為主食,早餐吃粥,配以炒菜、小菜,是潮汕人生活的習慣。綿綿香滑,稠稀適度,清而不淡,早餐食粥,既養胃清腸,又養生,這也難怪我很喜歡早餐到公司吃早餐了。經常的,在陪客人用餐的最後,我們也喜歡來上一碗番薯粥,來上一小碟鹹菜、菜脯,也是一種較具特色的待客之道。
  • 【潮汕特輯】潮汕有一種鼠殼做的粿
    潮汕地區包括了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三個地級市,這些市裡面又分了好多個區,面積大概可達10000平方公裡。潮汕是一個在許多人看來都充滿新奇的地方。有鹹甜雙拼的粽子,有五顏六色的粿品,有彈牙的牛肉丸,還有吃遍牛各個部位的牛肉火鍋……好多好多,潮汕大地孕育了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讓許多人一提起它的時候,腦袋裡跳出的第一個關鍵詞就是美食。
  • 舌尖上潮汕零食:潮汕是甜的和香菜嗎?
    有很多潮汕地區小吃,很多來潮汕的朋友會發現潮汕裡的小吃很大一部分都是甜的,比如鴨母扭、豆塊、酥糖、腐乳蛋糕、薄餅等等,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蔥」,也很甜,這是什麼?用上述方法製成的糖塊酥脆,呈一排排管狀,空心狀,因此潮汕人稱之為糖洋蔥,如果你仔細看,這些中空的管子被許多的小管子包圍著,這是非常神奇的。糖洋蔥可以直接當零食吃,但吃起來很容易油膩,否則潮汕人最喜歡會被做成糖洋蔥煎餅。首先,用糖洋蔥包煎餅的味道有了質的改善,薄餅薄而硬,而糖洋蔥非常脆,形成一個獨特的層次感。
  • 潮汕的拜神文化與美食
    潮汕花樣翻新的美食,與拜神供品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潮汕人歷來有尊神、祭拜的風俗。潮汕地區各類祭拜的節日頗多。但在經濟不發達的漫長年代裡,潮汕地區自然災害頻仍,人多地少,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可能使潮汕先民過上富足的生活。每到過節,平時節衣縮食的人家,才買點肉,作為祭品,先敬神,後改善生活。有些大戶人家還會大辦酒席,互相攀比,這也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過節祭拜美食文化。
  • 舌尖上的潮汕,逢年過節必有「粿」,你都吃過多少?
    紅桃粿的粿皮要加入紅花粉,染成桃粉色,然後包上準備好的餡料,然後用果模印成桃形,這樣一隻好看的紅桃果就做好了。每次吃的時候呢,奶奶總會把果皮煎的很脆,燙乎乎的紅桃粿輕輕的咬上一口,口感迂迴於軟嫩之間,一點也不油膩,小黑每一次都能吃上兩個,逢年過節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在一起吃紅桃粿,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 薏米粥(潮汕小吃之二十四)
    汕頭牛肉丸(潮汕小吃之二)我做的菜頭丸粿(潮汕小吃之三)潮汕粿汁(潮汕小吃之四)鼠曲粿(潮汕小吃之五)潮州春卷(潮汕小吃之六)豬腸脹糯米(潮汕小吃之七)潮汕腸粉(潮汕小吃之八)汕頭蠔烙(潮汕小吃之九)汕頭老媽宮粽球(潮汕小吃之十)達濠墨斗卵粿(潮汕小吃之十一)
  • 清心丸綠豆爽(潮汕小吃之三十八)
    夏日,家裡也常常會煮上一鍋清心丸綠豆爽,我是百吃不厭。我對清心丸綠豆爽的感情是三十幾年如一日,鍾愛如初。(潮汕小吃之三)潮汕粿汁(潮汕小吃之四)鼠曲粿(潮汕小吃之五)潮州春卷(潮汕小吃之六)豬腸脹糯米(潮汕小吃之七)潮汕腸粉(潮汕小吃之八)汕頭蠔烙(潮汕小吃之九)汕頭老媽宮粽球(潮汕小吃之十)達濠墨斗卵粿(潮汕小吃之十一)
  • 舌尖上的潮汕美食,「膠己人」教你做出美味又正宗的「粿」!
    中國小吃千千萬,一天一道不重樣,說到小吃,今碗君心中排行第一的就是潮汕特色小吃了!眾所周知潮汕人不僅經商能力超級強,在美食領域也是一級棒!本君最愛吃的就是潮汕的粿了,一個小小的「粿」,能做出各自花樣。不過自打疫情以來,本君就再也沒吃過了,已經饞哭了,忍無可忍......
  • 舌尖上的潮汕---56種潮汕美味小吃大全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如果你去潮汕遊玩,卻沒有品嘗過粿,那你的潮汕之行是不完整的。不過這裡說的粿,並不是潮汕的粿條(類似河粉)、粿汁等一類主食,而是用米、薯粉等為主料,加入各類配料以不同方式製成的應時小吃(糕點)。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些連潮汕人自己都數不清的各類粿品。
  • 舌尖上的潮汕......細數潮汕美食
    3.菜脯煎蛋  菜脯煎蛋很簡單,主要材料就是菜脯和雞蛋。但是這道菜,卻可以說是所有潮汕人的最愛。香嫩的雞蛋中,還有爽脆可口、略帶甜味的菜脯,無論是吃飯、喝粥、吃蠔烙都可以配上那麼一碟菜譜煎蛋。小編的最愛,沒有之一!
  • 舌尖上的夏日,盤點潮汕消暑排毒的美味!!
    6、7月,正是潮汕地區休漁期,市面的海鮮少了。以海鮮為餐桌主角的潮汕人卻不會讓餐桌空蕩蕩。春生、夏長是大自然的規律,潮汕人善用大自然恩赦的食物來適應時節。夏日,瓜、果、豆大量成熟上市,也成了這個季節潮汕人餐桌上的主角。而瓜果豆消暑、排毒、減脂、開胃的食療功效也正符合了夏日飲食養生的原則。
  • 【潮汕美味】潮汕「粿」類總動員,普寧的小夥伴們吃過幾種?
    這種粿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潮汕姿娘的必學粿品。發粿用糯米或在來米泡水後磨成米漿,加入適量的糖和發粉攪拌後倒入碗中,放入蒸籠蒸熟之後即成。簡單好做,原理類似於蒸饅頭。也是潮汕人家必備的祭祀供品之一!潮汕百草良方載:「本品微苦、涼,有清熱、涼血的功用。」樸子樹葉富含葉綠素,色翠、味甘,具有清熱、去積、和胃的功效。加上樸子樹葉特有的芳香,作為綠色食品,深受潮汕老少歡迎!
  • 我製作的豬肉鬆(潮汕小吃之四十一)
    >鼠曲粿(潮汕小吃之五)潮州春卷(潮汕小吃之六)豬腸脹糯米(潮汕小吃之七)潮汕腸粉(潮汕小吃之八)汕頭蠔烙(潮汕小吃之九)汕頭老媽宮粽球(潮汕小吃之十)達濠墨斗卵粿(潮汕小吃之十一)潮汕無米粿(潮汕小吃之十二)水粿(潮汕小吃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