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縣宇村廟丨廟貌垂千古 威靈鎮四方

2020-12-26 慶陽文旅

宇村廟位於湘樂鎮宇村村,距湘樂鎮政府15公裡,佔地4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戲樓、顯聖殿、大殿,東面有鐘樓,西面有鼓樓,鐘樓為歇山頂式,戲樓為大屋頂式,內有彩繪壁畫,院內有古柏樹兩棵,周長5.22米,4.80米。廟宇四周以圍牆為界,在原戲樓基礎上修建起大門。

現廟宇內存有歷代石碑11通,多為殘碑廟宇四周以圍牆為界,正中為顯聖殿,東側為聖母宮,目前還將修建藥王殿、魁亭樓,財神殿等,正門兩側為鐘樓、鼓樓.廟前水庫中還有被掩埋的石碑10多通,宇村廟現存的建築構件及石刻、古柏等是較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對研究當地的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1981年在宇村村謝家隊西邊溝畔出土著名的師伯盨(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寧縣博物館);銅臥虎(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慶陽市博物館);中生父鬲(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寧縣博物館);夔紋銅杯(國家二級文物,現存於慶陽市博物館)等西周精品青銅器。

合水這地方住著一群鴛鴦,漂亮!

相關焦點

  • 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
    【河南古柏:多與廟陵相伴,玄機何在】存世滄桑古柏,是見證歷史的「綠色文物」。宋代詩人方惟深《古柏》曰:四邊喬木盡兒孫,曾見吳宮幾度春。若使當時成大夏,也應隨例作埃塵。說起古柏,從古至今,百年以上古柏多與廟陵相伴,其中玄機何在?是廟宇袒佑了古柏,還是古柏眷顧了廟陵?在河南古柏頗多,未能一一親臨參觀拜謁,不敢隨意忖度杜撰。對拜見過的四處廟陵古柏,以拙劣文筆分享大家,一覽其這些和「國之瑰寶」的滄桑歲月和神秘玄機。
  • 靜海府君廟村「當家」黃瓜喜豐收
    靜海區良王莊鄉府君廟村的200多畝黃瓜也陸續上市,每天1000公斤的產量在充足供應市場的同時,也為廣大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收益。來到良王莊鄉府君廟村的黃瓜種植大棚,種植戶劉汝放正在查看黃瓜的生長情況。他說,受土壤和水質影響,府君廟村種出的黃瓜品相好,瓜肉清脆爽口,微甜多汁,廣受消費者青睞。
  • 五丈原諸葛亮廟拜謁遊覽印象
    只因渭河天險相隔阻擋,從小我多次來到村莊南塬邊,只能站在塬邊高嶺處面對波濤洶湧澎湃的渭河南岸五丈原望洋興嘆,祈待有朝一日能身臨其境到五丈原諸葛亮廟去探個究竟,拜謁千古奇才、萬世師表的神話人物諸葛亮。讀書學做人,我一直以千古英才、萬世師表諸葛亮為楷模榜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千古勵志絕句多年來一直激勵著我長大,伴隨著我走上社會從業為人處世。
  • 淺談古代廟制:家廟、宗廟的含義,毀廟的原因!
    廟之一字,最早見於西周金文。廟最開始指的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後來,廟逐漸與原始的神社(土地廟)混在一起,隨後,佛教傳入,後來的佛教寺院也稱廟。由於傳統上常有不同的宗教相互影響、習合的情況,如佛道雙修、三教合流、神佛習合等,加上民間信仰,因此廟的名稱和性質是多變的,甚至同一時期具備多種含義。
  • 廟有陰陽之分,陽廟拜神,陰廟拜鬼
    昨天我們講了「寺」與「廟」的區別,「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今天我們來重點講一講「廟」。生活中常聽人說要「去廟裡燒香」此類的話,可見普通認知中廟只是燒香拜佛或者求神祈願的地方,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廟是分陰陽,不可亂進,陽廟自然可以燒香拜神,只是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誤入陰廟。
  • 幫扶情暖靜海|靜泓公司駐府君廟村幫扶組:讓村莊舊貌換新顏
    天津靜泓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幫扶組自2017年進駐靜海區良王莊鄉府君廟村以來,細化完善各項幫扶措施,紮實推進幫扶工作,為老百姓打造乾淨整潔、生態宜居的美麗新農村。在良王莊鄉府君廟村的鴻泰公園內,正在鍛鍊身體的村民尹連東說,誰也沒想到這個困擾村裡多年的垃圾坑,會搖身一變成為生機勃勃的小公園。大家都說,現在這整潔優美的鄉村環境多虧了咱駐村幫扶的「貼心人」。
  • 農村建房忠告: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
    比如這句「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講的就是建房選址的問題。現在村子裡少有廟宇,即使有,很多也已經破敗沒有香火,或者大多遠離居民聚集區。不過在古代,村子或集鎮上有寺廟的就多了,什麼土地廟、觀音廟、文廟、祖廟等等,而且很多都人來人往、香火旺盛。
  • 精準扶貧讓廟窪舊貌換新顏
    等果蔬應有盡有,村民們正在分揀、裝箱,忙得不亦樂乎,一箱箱印著「高山綠色蔬菜」字樣的產品將由此發往全國各地……這是筆者近日在陝州區西張村鎮廟窪村看到的景象  該村幹部介紹,以前的廟窪村通村道路、村內道路大多為「水泥路」,一下雨路面都是泥漿,村裡種的果蔬大多運不出去而壞到了地裡。村裡的產業發展也缺乏引領,村民守著幾畝薄田看天吃飯,收入沒有保障。
  • 農村俗語:「寧睡孤墳,不進廟門」,「廟門」為何不能進呢?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廟」和「寺」是不一樣的,寺院屬於佛教,裡面是有和尚居住的,而廟宇是屬於道教,裡面只有泥胎雕塑。因此在以前,大多都是先有寺院後有村莊,最後才有廟宇。當一個地方有了寺院之後,寺院裡的和尚就會開墾土地,因此在很多曾經有寺院的村莊,以前的土地都是屬於寺院的。
  • 為何說「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
    其一、「寧住廟前廟後、不住廟左廟右」,這是一般北方人的說法,大致意思是說在別無選擇的基礎上寧肯選擇前後而不選擇左右,左右犯青龍、白虎禁忌不好,也是說給所謂的「神」平起平坐,屋簷搭屋簷的成了左鄰右舍自己也享受不起啊,人家五脊六獸的你更怎麼比得了啊。
  • 禹城「將軍廟」,有個美麗的傳說
    跟隨李可用、李存勖父子多年南徵北戰,東打西殺,經過鎮壓黃巢起義、三垂崗之戰、柏鄉之戰、幽州之戰,周德威均屢立奇功,名聲大振,也因戰功卓著,得到晉王重用,曾官至驃騎將軍、鐵林軍使,跟隨晉王攻破王行瑜軍,升為衙內指揮使。李存勖稱後唐帝時,追贈周德威為太師;李嗣源繼位後加贈他為太尉;石敬瑭建立後晉稱帝時,又追封他為燕王。
  • 做活「羊文章」 日照市科技扶貧助力廟後村走上「羊」光大道
    7月8日上午,日照市五蓮縣中至鎮廟後村村民王增民急匆匆跑到農科驛站,找站長魏立傑諮詢母羊難產的問題。魏立傑了解了具體情況後,給出了專業性的建議。  在廟後村農科驛站,每天前去諮詢的村民有很多。「我家的羊得了乳房炎擠住了奶怎麼辦?」「我家的羊為什麼拉稀了?」「我家的羊怎麼這段時間一天比一天瘦?」……針對這些問題,農科驛站工作人員都會耐心細緻地向村民解答,也經常趕到村民家中查看情況。
  • 走進永州古村落|石下古村:敬義堂·栢府·豐登廟
    豐登廟現狀從江華縣城沱江鎮沿瀟賀古道南行約6公裡,有一座居住著清一色歐陽姓氏的古村落——大路鋪鎮石下村。村西側有觀音山、鳳凰山南北相對,東側是瀟水河的支流西河,形成「前有照,後有靠」的宜居地理格局。因村後石山像鳳形,曾名鳳山村,又因居石山下,得名石下村。歐陽氏經800多年繁衍,至今發展成為一個1500多人的村莊,並逐漸分枝到本縣附近小麥塘、花地灣、香山營、田衝口、下軍田、萬石洞、小洛坪等村,遠至本省寧遠、廣西富川、灌陽等地,成為遠近一大家族。
  • 臺灣文化眾多,陰廟文化尤為盛行,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如何命名
    而臺灣的廟文化也因此由來:本是出於一種人道關懷,為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設立一個安身之所,化無緣為有緣的行為。說廟文化,臺灣最出名的廟就是天后宮了,祭奠媽祖---林默的廟宇,因為媽祖普度眾生,早已成為正神,所以媽祖廟是陽廟。在這裡小賤就不在多敘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下面小賤就講講那些不是為正神所蓋的廟宇---陰廟。
  • 家鄉的「家廟」(年俗故事)
    深宅大院又是一年新年到,每當這個時候,就常常想起家鄉的「家廟」。我們張姓是村子裡的大姓,全村2500人,能佔到三分之二以上,張姓又分四個「院」。是落居在這裡的老先人,四個兄弟分出來的四支,每支為一「院」。
  • 小編今天要帶貨,為西安市公安局幫扶的臨潼安廟村賣蜂蜜
    西安臨潼區小金街辦安廟村位於秦嶺北麓的旱原上,全村164戶640多口人。是西安市公安局的扶貧對口幫扶貧困村。安廟村地處秦嶺北麓旱塬地帶,海拔900米,屬於極度缺水區域。村民小組分布在東溝、西溝和一個山梁上,不利條件較多。
  • 魏瑞祥|難忘下合奶奶廟
    愛故鄉 發現美 書寫美 傳播美難忘下合奶奶廟魏瑞祥下合村奶奶廟一座古廟每當想起我們村的奶奶廟,似乎就有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田,讓我動情,讓我回味。在奶奶廟的許多兒時往事,一幕幕的又在我眼前浮現,叫我難以忘懷。我們村的奶奶廟,始建於明崇禎年間,由兵部尚書魏雲中主持修建,距今約有390餘年的歷史。1939年10月,八路軍野戰政治部在這裡駐紮,在我兒時,這裡曾經是我的小學校所在地。
  • 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澎湖馬公鎮上的天后宮,可說是全臺灣最古老的媽祖廟,也是全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古蹟。據考,該廟建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萬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荷蘭海軍將領韋麻郎率艦侵入澎湖,在馬公島登陸,佔領媽祖宮。當時福建金門守將沈有容率所部趕來,諭荷人退出。
  • 伯靈翁廟花戲樓:許昌神垕的「文化名片」
    神垕鎮有許多與鈞瓷有關的歷史人文景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伯靈翁廟和花戲樓。其建築風格古樸獨特,琉璃瓦頂,雕梁畫棟,分外吸睛;1986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造型獨特吸引眼球伯靈翁廟的山門俗稱花戲樓,門口有一對青石獅子。其山門為半圓拱形,兩側鐫刻著一副楹聯。上聯:靈丹寶籙傳千古;下聯:坤德離功利萬商。當地居民告訴記者,「靈丹」借指神垕鈞瓷窯工配製的釉藥,「寶籙」即世代相傳的制瓷秘方和工藝技術。這副楹聯賦予了伯靈翁廟陶瓷文化的內涵。
  • 廟東排骨來漢中了!吃貨的福利啊~
    南京排骨界扛把子 · 廟東排骨終於來到了漢中!